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 治 > 中国政治

尸检报告(一个殡葬师的手记)

  • 定价: ¥58
  • ISBN:9787521707595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348页
  • 作者:(英)卡拉·瓦伦丁...
  • 立即节省:
  • 2019-08-01 第1版
  • 2019-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只有罪案发生时,才需要尸检吗?只有需要捐赠器官时,才需要解剖尸体吗?停尸间只有一排排冷冰冰的冰柜吗?……关于尸检的百科全书,满足所有对尸检感兴趣的读者的好奇心。
    每章以尸检的一个步骤为叙述主线,用尸检的实际操作和背后线索,叙述尸体的每个部位诉说的故事和历史。
    作者为“世界最怪异博物馆”伦敦巴斯博物馆馆长,此前曾经历过5000次尸检,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和深厚的学术知识,足够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祛除关于尸检的众多误解。该博物馆为风靡全球的BBC侦探剧《神探夏洛克》关键取景地。

内容提要

  

    只有罪案发生时,才需要尸检吗?
    只有需要捐赠器官时,才需要解剖尸体吗?停尸间只有一排排冷冰冰的冰柜吗?……
    “世界最怪异博物馆”伦敦巴斯博物馆馆长的尸检手记,尸体的每个部位,将会向你诉说什么故事呢?
    卡拉·瓦伦丁为死者工作。
    在成为世界上“最恐怖”的巴斯病理学博物馆馆长之前(就是BBC剧集《神探夏洛克》里福尔摩斯做实验和跳楼的那个博物馆),她帮助病理学家进行了多年的验尸,完成了大约5000次尸检。在这本书中,她分享了她的专业知识。
    这本书以尸检过程为叙事主线。从尸体的第一个切口开始,我们将从尸体的外部检查,进入尸体内部,发现更多关于心脏、胃和大脑的知识,再到肢解环节,直至最后的尸体缝合。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随着作者的笔触,了解尸检的过程和知识,了解人类生与死之间的历史和不断变化的文化关系,了解生命究竟是什么。
    她对我们的身体最终会发生什么充满了生动的洞察。书的每一章除详细描绘了尸检的其中一个环节,也描述了作者生活和工作的细节,纠正了我们从综艺、剧集上看到的关于尸检的错误认知。她的文字触及了我们对死亡的感受中一些更具争议的方面,包括性和死亡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人体组织收集、器官捐赠等的态度。

作者简介

    卡拉·瓦伦丁(Carla Valentine),伦敦巴斯病理学博物馆馆长。当她还是个小女孩时,就对尸体和死亡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学了法医专业之后,她担任APT(解剖病理学技术员),协助一些病理学家进行了数年的尸检工作,最终成了这座别具特色的病理学博物馆的馆长。担任APT期间,她曾长达数周,参与伦敦大爆炸的亡者的尸检工作,还曾参与BBC(英国广播公司)2016年的纪录片《解剖肥胖》(Obesity: The Past Mortem)的拍摄。
    担任巴斯病理学博物馆馆长之后,她创立了专属于死亡相关行业人员的交友网站 “生死相约”(Dead Meet),也组织了博物馆的众多公众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至少能让人们更接受死亡的话题,而不是对其避而远之。

目录

自序
引子  第一刀
第一章 信息:媒体最离谱
第二章 准备:悲伤邂逅
第三章 检查:以貌取人,以形取物
第四章 艰难的腐烂检查:低俗小说
第五章 渗透:玫瑰屋
第六章 胸部:心之所在并非归途
第七章 腹部:腌泡玩偶
第八章 头部:我失去了理智
第九章 碎片遗骸: ‘Bitsa’
第十章 修复:国王呀,齐兵马
第十一章 安息堂:修女也疯狂
结语 折翼的天使
致谢
参考书目

前言

  

    我的童年时光是在一个小城市度过的,那时在路边看到一些被车压扁的动物是常有的事情。这些动物通常都是野生的鸟、松鼠、老鼠之类的,甚至还有刺猬。不过,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比较大型的动物,以及明显曾得到过精心照料的宠物,比如猫、兔子之类。它们虽然成功地逃出了限制自由的笼子或是花园,却随即沦为了车轮下的牺牲品,这可真是在劫难逃。
    后来,渐渐地,我就很少再看到这样的场景了。伴随着奶油冻和总有擦伤的膝盖一起,那些构成我童年回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的轮下“冤魂”,好像都停留在了十岁之前的时光里。但即使这样,仍有一只动物深深地刻进了我的回忆里。
    那是一只猫,它倒毙在柏油路和路边碎石交界的地方。不同于大多数路毙的动物那样扁平、破碎,它的模样看起来相当完整,以至我在某些瞬间深深相信,它应该还活着。近距离检查后,我发现它的伤大部分集中在头部。血液在一只已经闭上的眼睛外面结成了硬痂,另一只眼睛则像早期的动画片中的兔八哥那样大睁着,仿佛正眼睁睁地看着恐怖至极的事情从眼眶里崩出。不过,它确实看到了:一辆急速将它撞向死亡深渊的汽车。
    想到如果它还活着,那么我若伸出援手或许还能救它一命。于是,我就从旁边捡起一根小棍,在它的胸部戳了一下。令我惊讶的是,它的一个鼻孔中立即鼓出了一个血泡,而且这个血泡不断地膨胀到足有弹珠那么大后才爆开。在那一瞬间,我心里涌起一阵满怀希望的狂喜。但是很快,我便清醒过来:这只猫已经死了。甚至在那个年纪,我就已经知道,它鼻孔中出现的血泡,只是肺部残余的最后一点空气离开它的方式。我已经不能再为它做任何事情了。
    等等,也许还是有些可做之事的?
    除了曾经在电视上或者书中看到过一些涉及死亡的情节外,对于如何处理此类情况,我没有任何概念。但是我想,如果无力让这只猫起死回生的话,那么至少可以为它的死亡做些什么吧。于是,短短20分钟之内,我直接敲响了一些朋友家的门,或是打通了另一些朋友家里的电话(那是距离孩子们拥有自己的手机很久远的年代),并迅速集合起了一支由8个人组成的送葬队伍。我们把这只猫的尸体运送到了我家的花园里,然后挖了个小小的墓穴,将它妥善安葬。我们每个人都说了一些悼词,甚至还都像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人们在葬礼上会做的那样,依次往它已经完全没有生气的身体上撒了一把泥土。想到这可怜的生命也算是得到过我们的照料了,并且他——也可能是她——现在至少有了个专属于自己的安全的角落,我略略感到安慰。最后,我用两根冰棍的木棒做了一个十字架,作为它那小小坟墓的墓碑。
    从卧室的窗户向外望去,我一眼就能看到猫的安息之处。它就像一个默默无言的提示,不断向我传递着虽然生命难以驾驭,但是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够很清楚地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无论是从专业的角度还是单纯出于仪式感的需要。这应该算是我人生目标的萌芽。
    为了保护在这些年里我共事过的工作人员以及病人的隐私,这本书中提到的名字以及身份都是经过处理的,而且对话也都是从发生过的各种事情中抽取和拼凑而来。但有一点很关键,无论经过了怎样的修饰,所有一切都曾真切地发生过。同时,我想这也是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向曾经帮助我埋葬过“人生之猫”,以及在我此后人生道路上指引我与死亡为伴走过一程又一程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