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宝葫芦的秘密(名师导读美绘版)/成长读书课

  • 定价: ¥28
  • ISBN:978751451415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致公
  • 页数:204页
  • 作者:张天翼
  • 立即节省:
  • 2019-09-01 第1版
  • 2019-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讲述了小学生王葆与他的宝葫芦的故事。王葆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能“要什么有什么”的宝葫芦,从此以后获得了特殊人的幸福。但条件是,他必须对所有人保守关于宝葫芦的秘密。可是,王葆却并不那么高兴,这是为什么呢……

内容提要

  

    《宝葫芦的秘密(名师导读美绘版)/成长读书课》是一本长篇童话。小学生王葆,好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像宝葫芦一样的宝贝,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有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却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幸福……张天翼的经典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影响了数代中国的孩子,故事奇妙有趣,而又耐人寻味,让人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生出许多的思考。

媒体推荐

    它虽然是一个长篇故事,但包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让孩子能够通过阅读懂得如何追求进步,做优秀的孩子。
    ——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 谭旭东
    张天翼是有想象力的作家,他的想象力具有传染性,我属于被他传染的人,至今无法治愈。
    ——童话作家 郑渊洁

作者简介

    张天翼,原名张元定,号一之。1906年9月26日生于南京,祖籍湖南湘乡。1951年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副主任、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委员;1953年至1960年先后被选为一至四届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1954年后,为一至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3年任《人民文学》编委;1957年年底,任《人民文学》主编;1963年任《儿童文学》主编;1979年初,任《人民文学》编委。同年,当选为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0年8月,增补为第五届政协委员。
    1950年5月后,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从1951年至1956年发表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小说《去看电影》《罗文应的故事》《他们和我们》,童话《不动脑筋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部编版最经典书系》,剧本《蓉生在家里》《大灰狼》等。其中《罗文应的故事》于1954年荣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于1980年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目录

第一章  神奇的宝葫芦
第二章  和同学们的争吵
第三章  宝葫芦来找我
第四章  骗人的宝葫芦
第五章  与宝葫芦的约定
第六章  宝葫芦变出了很多好吃的
第七章  房子没有变出来
第八章  宝葫芦的解释
第九章  “王葆鱼”
第十章  姐弟的辩论
第十一章  会说话的金鱼
第十二章  《科学画报》不见了
第十三章  怎样处置《科学画报》
第十四章  我居然吃了他的“马”
第十五章  宝葫芦也要练本领
第十六章  我回答不了的问题
第十七章  究竟是不是真的
第十八章  我不是“如意手”
第十九章  和宝葫芦的分歧
第二十章  我从来不撒谎
第二十一章  糟糕的数学考试
第二十二章  宝葫芦原来是小偷
第二十三章  甩不掉的宝葫芦
第二十四章  我要回家
第二十五章  宝葫芦的真相

前言

  

    在读这本书之前,先听我讲一个有关张天翼的故事。
    张天翼,生于1906年9月,逝于1985年4月。
    张天翼祖籍湖南,他的父亲在清朝末年中了举人。在那个年代,读书做学问的最终目的是要当官的,偏偏张天翼的父亲不喜欢当官,他先后当过教员、职员,又特别擅长书法,这些都成了他养家糊口的方式。为了谋生,张天翼的父亲带着一家人,辗转于南京、上海和杭州。张天翼就是在南京出生的。
    张天翼的父亲是个很扦明的知识分子,是个“诙谐的老人,爱说讽刺话”(张天翼:《我的幼年生活》)。喜欢看进步的书报杂志,思想很前卫,对子女的要求不那么苛刻,任凭子女的爱好去发展,给了儿女很大的影响。张天翼从小生活在一个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里,淘气得很。上学时,功课居然很少有及格的,还经常和同学打架,最喜欢搞恶作剧,看见老师被他惹得生气,就开心得不得了。尽管这么不守学校纪律,学校却没有处分他,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写得一手好字。每当有人到学校参观,张天翼就被叫来当众挥笔写泥金对子一为学校争光,校长老师都高兴,张天翼闯下的祸,就被赦免了。
    张天翼虽然有时会跟同学打架,其实和同学们还是很要好的,他常常给他们讲故事。有些故事是家里的老保姆、门房讲给他听,第二天上学时,他再讲给同学听的。同学们都爱听,就缠着问他:  “后来呢?”  “再后来呢?”可是老保姆和门房给张天翼讲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后来”,张天翼就只好编这些“后来”的故事,一来二去,成了编故事的能手。上中学时,张天翼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大都是林语堂翻译的作品,也喜欢看当时杂志上刊登的侦探小说,于是就试着自己写小说,投到杂志社去。
    张天翼真正开始写作是在1928年,那时他已经是22岁的年轻人了。他写了短篇小说《三天半的梦》,在《奔流》杂志上发表后,一发不可收拾。此后几十年间,有很多长、中、短篇小说问世,他也因此成了作家。
    但他这个作家与别的作家有点儿不一样,除了写给成人看的小说外,他还给孩子们写小说,本书就是写给孩子们看的。
    这也和他的脾气、性格、兴趣、爱好分不开。
    我说过,张天翼小时候很淘气,他的父母对他的淘气并不太在意,所以直到他长大成人,身上还有着孩子气——当然,长成大人以后的孩子气就不能像小孩子那样爬树上房逮蛐蛐打架了,这时候的孩子气叫做“童心”。他给孩子写作,要像一个孩子那样看世界,描写孩子眼里的世界。但是,既然是小说,是文学作品,是创作,它就不能和我们平常的生活一模一样——吃饭,就讲怎么用筷子,吃了什么菜,怎样用勺子,喝了什么汤;或者睡觉,就讲怎样铺开被子,怎样躺到床上……这样的故事太没有意思了,太没有想象力了。
    于是,张天翼在给孩子们讲故事、写小说时,就得用上自己的童心,比如《奇怪的地方》,就以小子民的眼光打量他没见过的都市生活;《大林和小林》中,大林和小林的经历也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同时,他还要在故事里告诉小读者,怎样对待生活,怎样学习和认识世界,比如《不动脑筋的故事》,这里面就含有一个很重要的道理——至于是什么道理,小读者们自己去琢磨好啦!
    张天翼还是个很风趣、幽默的人,这一点与他的父亲很相像。平时,他爱给人讲笑话,讲完了,会随着人一起哈哈大笑。他也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喜欢为孩子写故事。后来,他岁数渐渐大了,身体慢慢衰弱了,换了脑血管病,半边身子不能动,不能写作,连说话也不能了。可是,他很有毅力,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写字,而且,即使他不能说话,他依然开朗、乐观、人们常能听见他爽朗的笑声……
    这里顺便说一下我。我小时候经常听张天翼给我讲故事,那是在每天晚上,吃完晚饭,他和我出去散步时。他领着我,边走边讲,有时候是讲孙悟空的故事,有时候是即时编出来的,比如“小铁的故事”——小铁是个女孩儿,往往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情,小铁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张天翼讲小铁怎样改正错误,其实说的就是我。现在我长大了,回想起来,用这样的方法帮助孩子,真是个好方法。
    告诉你们,张天翼是我的父亲。
    张章
    2007年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