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医药.卫生 > 医药.卫生 > 药学

高等药理学(第2版)/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教材系列

  • 定价: ¥150
  • ISBN:978703061139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科学
  • 页数:734页
  • 作者:编者:丁健
  • 立即节省:
  • 2019-07-01 第1版
  • 2019-07-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我国是研究生招生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学术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国际型高级人才是药学和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但国内尚缺少具有前沿性、权威性、学术型、实用性的研究生药理学教材。第一版的《高等药理学》(2013年版)填补了这项空白,但药理学发展飞速,部分内容已略显陈旧,结构体系也有待调整,特再版此教材,以顺应药理学知识体系的发展趋势,提升教材前沿性和权威性。
    本教材共八篇,四十二章。第一篇为总论,主要介绍药理学的发展简史及基本理论。第二篇为神经精神药理学,主要介绍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抗精神类疾病药、抗癫痫与疼痛类疾病药、抗神经免疫类疾病药的研究进展以及行为药理学原则。第三篇为肿瘤药理学,主要介绍抗肿瘤药和蛋白激酶抑制剂,以及DNA损伤修复通路、表观遗传调控、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靶向肿瘤代谢通路、细胞周期和死亡调控、肿瘤免疫调控与抗肿瘤药作用机制的关系。第四篇为抗炎免疫药理学,主要介绍皮质激素类和非甾体抗炎药、免疫调节剂、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及微生态制剂等。第五篇为代谢性疾病药理学,主要介绍抗糖尿病药、抗高脂血症药、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药、抗肥胖症药、抗骨质疏松症药、抗高尿酸血症药的研究进展。第六篇为心脑血管药理学,主要介绍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以及离子通道、微小核苷酸与心脑血管药物的关系。第七篇为病原微生物药理学,主要介绍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结核药和抗寄生虫药四类药物。第八篇为药理学展望,主要介绍药物基因组学、生物标志物、计算药理学的最新进展,以及其他药理学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本书主要供药学、医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使用,也可供医药学研究人员、临床医师或药师学习参考。

目录

第二版序
第一版序
前言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药理学概述
    第一节  药理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药理学研究现状
    第三节  药理学发展展望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
    第一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二节  药物安全性评价
  第三章  药物作用的重要靶标
    第一节  G蛋白偶联受体
    第二节  离子通道
    第三节  激酶
    第四节  核受体
    第五节  其他受体——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本篇复习题
第二篇  神经精神药理学
  第四章  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理基础及药物治疗
    第一节  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
    第二节  帕金森病的分子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
  第五章  精神药理学
    第一节  抑郁障碍的分子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分子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
    第三节  成瘾的分子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
  第六章  癫痫与疼痛药理基础及药物治疗
    第一节  癫痫的分子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
    第二节  疼痛的神经分子机制及药物治疗
  第七章  神经免疫药理学
    第一节  神经免疫基础
    第二节  神经免疫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及药物治疗
  第八章  行为药理学原则
    第一节  阿尔茨海默病的动物模型及行为学评价
    第二节  帕金森病的动物模型及行为学评价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及行为学评价
    第四节  抑郁症的动物模型及行为学评价
    第五节  药物依赖性的动物模型及行为学评价
    第六节  癫痫和疼痛的动物模型及行为学评价
  本篇复习题
第三篇  肿瘤药理学
  第九章  抗肿瘤药物药理学概述
  第十章  蛋白激酶抑制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液肿瘤靶向抑制剂
    第三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第四节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
    第五节  新生血管生成激酶抑制剂
    第六节  PI3K/mTOR通路抑制剂
  第十一章  DNA损伤修复通路与抗肿瘤药
    第一节  DNA损伤修复通路
    第二节  DNA损伤修复系统与抗肿瘤药
  第十二章  表观遗传调控与抗肿瘤药
    第一节  表观遗传学基础
    第二节  表观遗传学与恶性肿瘤
  ……
第四篇  抗炎免疫药理学
第五篇  代谢性疾病药理学
第六篇  心脑血管药理学
第七篇  病原微生物药理学
第八篇  药理学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