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二条十年(1955-1964)(精)

  • 定价: ¥56
  • ISBN:9787101139679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页数:263页
  • 作者:赵珩
  • 立即节省:
  • 2019-08-01 第1版
  • 2019-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社会的演变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群体的命运。无论个人有着怎样的人生与背景,在大时代的变迁之中都是小人物,都会随着社会俯仰沉浮。也许,这就是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
    对于不同年龄的读者来说,这本小书读后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非常自然的,更是情理之中的。

内容提要

  

    本书是赵珩先生的最新作品。作者首次集中笔墨,追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住于东四二条时期的生活,以记叙人物为主,兼及社会见闻与北京风物,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也自有一种社会风俗史的价值。
    全书20万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家事,从曾祖一辈到祖父定居北京讲起,回忆家中老辈亲人、个人少年时光以及周围的生活场景(隆福寺、王府井、东安市场等)。下篇主要描写家中往来的亲友、学界师友(如宋云彬、贺次君等)与形形色色的客人(如张君秋、奚啸伯、溥佐等),展现了当时北京文化界部分中上层人物的生活侧面。

作者简介

    赵珩,1948年生,北京人。北京燕山出版社原编审、总编辑。现为北京市文物局专家、学术委员。从事中国文化史、美术史和戏曲史研究。著有《老饕漫笔》《老饕续笔》《彀外谭屑》《旧时风物》《百年旧痕》《故人故事》《逝者如斯》《文心雅韵》《二条十年》《一弯新月又如钩》等著作。

目录

共同的回忆(代序)  吴丽娱
自序
上篇  我在二条的生活
  一、我的家在北京
    祖辈荫泽
    颠沛
    栖居东北
    赵尔巽的去世
    再度定居北平
    离开“幻园”后的日子
  二、二条胡同七号院
    二条七号院的历史沿革
    四合院里的邻居们
    我家在西跨院
    一枝一叶总关情
    二条的佣人
      厨子冯祺
      女佣淑贤和春华
      福妈
      男佣老夏
      与福建祥一起凑合的那五年
  三、我与我的老祖母
    暂居烧酒胡同的南弓匠营
    老祖母的溺爱
    再次搬家
    老祖母的旧日情怀
  四、七号院门外的世界
    二条胡同
    东四牌楼南北东西大街的记忆
    博氏幼儿园
    我的小学——培元小学
    上学放学的路上
    每天必逛的隆福寺
  五、在二条度过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校园里的“非主流”孩子
    下馆子、看戏、集邮
    我的刀枪剑戟
    儿时的玩具——小兵人
    少年时代的阅读
    我和家中的猫
    我爱画画
    我与唱片
    儿时的体育运动
  六、记忆中的东安市场和王府井
    魂牵梦萦的东安市场
    北京的香榭丽合——王府井
下篇  二条七号院往来的各色人物
  七、家中往来的亲友
    我的外公外婆
    十六外公
    我的姑姑和伯母
    母亲的兄弟姐妹
  八、父母的师友与客人
    文史学家宋云彬
    北大西语系教授杨善荃
    关于贺次君
    钱景贤、蔡文庆夫妇
    父亲的同事邹德璋
    Nancy
  九、二条上房里形形色色的来客
    八爷溥佐
    朱三爷与朱二太太
    陶良五、李家祯夫妇
    朱海北、张学铭郎舅
    懋隆洋行的金世煜
    张君秋旧事
    王绯丽其人
    我所知道的傅士达
    杨厚安父女
    桀骜不驯的老田
    小顾
    老茹
    和祖母在区政协一起活动的朋友们
      恽慰甘的胡琴
      “湖南公主”与两位“四郎”
      三格格金蕊秀和郭布罗·润麒夫妇
      北京饭店资方经理邵宝元
    往来于二条的几位古玩珠宝行生意人
      精明绝顶的徐震伯
      文珍斋的刘云普
      补记何山药
      万聚兴老葛
      修钟表的李坦
      廊坊头条的老铁
    几位梨园界来客
      命运多舛的华慧麟
      爱说爱笑的奚啸伯
      息影舞台的雪艳琴
      福建祥的偶像——叶盛兰
    我的数学家教王祖荣
后记

前言

  

    《二条十年》记录了我从1955年到1964年住在东四二条的生活,也就是从我六岁到十五岁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
    东四二条七号院是我家在1955年买下的一所大宅院的西跨院,也是我家经历了东总布胡同和什方院的搬迁后,一直居住到1966年的一个不大的院子。这里既不是标准的北京大宅院,也不是什么今天所谓的豪宅,只是个相对独立的小院落。
    那里的一切,已经过去了一个甲子左右。书中写到的许多生活环境和场景距离今天已经十分遥远,发生在那里的事情也都成了陈年的过往,而所涉及的人物今天几乎都已不在世了。对于我的人生来说,这是早已掀过去的一页;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些简单平淡、难以和今天发生联系的故事罢了。
    写《二条十年》的初衷,大抵是想记录些过往的旧事,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却对人生与社会有了更多的感悟。1955至1964年,是当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初期阶段,由于家庭背景和当时生活状态的特殊,所见旧人旧事较多,我的经历有了些不一样的色彩。但个人的人生,仅仅是社会变革大潮之下的一段小插曲。社会的演变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群体的命运。无论个人有着怎样的人生与背景,在大时代的变迁之中都是小人物,都会随着社会俯仰沉浮。也许,这就是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
    迅速消逝的岁月常常会令我们想起过去。我只想搜寻脑子里关于这十年尚存的一些记忆,真实地描述我生活过的那些日子,给曾经的那个时代留下一些民生百态的浮光掠影。这本书中没有任何艺术加工和渲染,没有丝毫的虚构,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所写的一切都是本着我亲身的、客观的体验。虽然,个人的目光所及是有限的,但我写到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构成了大社会背景下的一个小舞台,这,或者就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二条的生活和往来的各色人物在那个时代里并不具有代表性,也非当时的社会主流,而二条的生活状态也只能算是社会的一隅。对于那段时间的生活与人物,我在书中并不想议论其是非短长,一切真实都是源于存在之中。
    对于不同年龄的读者来说,这本小书读后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非常自然的,更是情理之中的。
    所幸我的记忆力还算好,每写到一处,脑子里总会浮现出当日的画面,历历在目,栩栩如生。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形象思维”。如今,我已逾古稀之年,碌碌无为,虚度此生,而对于这本小书,也没有更多的企望,只算是对自己少年时光的追记罢了。
    己亥仲夏于彀外书屋

后记

  

    《二条十年》即将出版了,这对我来说不仅是件很欣慰的事,也像放下了一副担子。
    《二条十年》断断续续写了两三年,原因之一是我的疏懒,二是总顾虑这本小书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究竟有没有可读性和现实价值。
    当这本书即将完稿时,想为之作一篇序言,反复思考推敲后,我决定让我的妻子吴丽娱作序。夫妻之间作序,当属别开生面,大抵也是件很浪漫的事。不过,我们是相识六十六年的“发小”,共同生活将近四十五年的夫妻,彼此最为了解,更何况那个院子也是她小时候去过的地方,所以她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当她将写好的《共同的记忆》给我读后,我真的为之感动,觉得是绝对正确的选择了。
    她一直期待着这本小书的面世,也曾给我许多鼓励,并寄予厚望。
    也有人建议我在书中加入些图片,可惜当时没有留下什么图像资料,即便有,也难以再现当时的生活状态和人物的彼时风貌,因此,我最后决定只在书前加入几幅旧照片。我希望读者能通过我的文字描述,去回味那些消逝的生活场景,走近那些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
    在此,我也很感谢年轻朋友罗毅,最初是他一再鼓励和督促我写这本小书,并在前期为我做了部分录音和整理,为我写这本书稿付出了心血。
    当不少出版界的朋友知道我打算写《二条十年》后,都给予了殷切的关注,如多年的老朋友孙晓林,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他们的关心与督促也是我完成这本书的动力。
    当书稿基本完成后,我的老同学洪作稼先生极其认真地通读了全文,并对个别地方的文字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的马玉女士为本书绘制了较为精准的院落平面图,六易其稿,在此并致谢忱。
    责任编辑李世文先生和徐麟翔女士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劳动,也令我十分感激。
    己亥端阳节  赵珩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