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普通生物、细胞生物学

水生生物栖息地模拟(精)

  • 定价: ¥145
  • ISBN:9787030603821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科学
  • 页数:319页
  • 作者:易雨君//张尚弘
  • 立即节省:
  • 2019-08-01 第1版
  • 2019-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阐述了水生生物栖息地模拟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模型,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梳理了作者在水生生物栖息地适宜度模拟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生态需水计算方法,河道地形及水文数据的采集,指示物种的筛选、野外调查及数据分析方法,栖息地适宜度评价方法,数学模型建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步骤及模型优劣的评价方法,同时基于长江珍稀鱼类——中华鲟和濒危河岸带植物——水杨柳的栖息地适宜度模拟进行了案例介绍。
    本书可供水利、环境和生态领域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水利、环境、生态学的教师和学生参考,也可供水资源管理和环境管理部门的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
    1.1.1  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特征
    1.1.2  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1.1.3  河流生态系统的特征
  1.2  生态水力学
    1.2.1  生态水力学发展历程
    1.2.2  生态水力学定义及研究方法
  1.3  河道内流量增量法
    1.3.1  河道内流量增量法的起源
    1.3.2  河道内流量增量法的基本理论及框架
    1.3.3  IFIM的概念模型
  1.4  水生生物栖息地模拟模型
    1.4.1  水生生物栖息地模拟模型的研究意义
    1.4.2  栖息地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
    1.4.3  栖息地模拟方法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2章  生态需水计算方法
  2.1  水文学方法
    2.1.1  7Q10法
    2.1.2  Tennant法
    2.1.3  RVA法
    2.1.4  Texas法
    2.1.5  基本流量法
    2.1.6  水文学方法的优缺点
  2.2  水力学方法
    2.2.1  湿周法
    2.2.2  R2-Cross法
    2.2.3  水力学方法的优缺点
  2.3  栖息地模拟方法
  2.4  综合分析法
    2.4.1  BBM法
    2.4.2  整体分析法
    2.4.3  ELOHA法
    2.4.4  强制流量转换的下游响应法
    2.4.5  专家小组评估法
    2.4.6  科学小组评估法
    2.4.7  综合分析法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3章  河流生态系统相关概念
  3.1  河流连续性相关概念
    3.1.1  河流连续体概念
    3.1.2  河流不连续体概念
  3.2  河流生境相关概念
    3.2.1  基于分级结构的河流生境分类
    3.2.2  斑块动力概念
  3.3  水概念
  3.4  河床形态与演变规律
  3.5  滨河植被
    3.5.1  冲积河流的滨河植被
    3.5.2  滨河植被在河床演变中的作用
    3.5.3  树木年轮地貌学
    3.5.4  滨河植被对河流功能的影响
  3.6  河流系统各单元的交互作用
    3.6.1  群落交错区及连通性
    3.6.2  物质的迁移
    3.6.3  交界面的过滤器效应
    3.6.4  群落分布与水动力之间的关系
  3.7  生态应力
    3.7.1  概述
    3.7.2  自然应力
    3.7.3  人类影响
    3.7.4  外来物种入侵
    3.7.5  中度干扰假说
  参考文献
第4章  河流物理栖息地组成
  4.1  水文情势
  4.2  物理栖息地结构
    4.2.1  流速
    4.2.2  水深
    4.2.3  底质
    4.2.4  悬沙浓度
    4.2.5  遮蔽物类型
    4.2.6  深潭和浅滩
  4.3  水温与水质
    4.3.1  水温
    4.3.2  水质
  4.4  无量纲物理量
    4.4.1  弗劳德数
    4.4.2  雷诺数
  4.5  描述水流复杂程度的栖息地特征量
  参考文献
第5章  数据采集与分析
  5.1  地形数据
  5.2  河流水文数据
  5.3  生态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5.4  鱼类指示物种筛选及调查
    5.4.1  鱼类指示物种筛选
    5.4.2  鱼类调査
    5.4.3  数据处理和评价
    5.4.4  时间尺度
    5.4.5  鱼类作为指示物种的优缺点
  5.5  大型底栖动物指示物种筛选及调查
    5.5.1  底栖动物指示物种选取
    5.5.2  底栖动物调査
    5.5.3  数据处理
    5.5.4  底栖动物作为指示物种的优缺点
  5.6  大型水生植物
    5.6.1  水生植物调査
    5.6.2  数据处理
    5.6.3  水生植物作为指示物种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生境单元的栖息地适宜度评价方法
  6.1  基于专家经验的评价方法
    6.1.1  适宜度曲线法
    6.1.2  模糊逻辑方法
  6.2  基于数学统计的评价方法
    6.2.1  多元线性回归
    6.2.2  主成分分析法
    6.2.3  逻辑回归
    6.2.4  广义线性模型
    6.2.5  广义加和模型
    6.2.6  变量选择
    6.2.7  岭回归
  6.3  基于人工智能的评价方法
    6.3.1  人工神经网络
    6.3.2  数据驱动的模糊逻辑法
    6.3.3  最大熵方法
  6.4  其他评价方法
  6.5  多物种和群落的统计分析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水环境模型
  7.1  模型维度选择
  7.2  一维水环境模型
    7.2.1  一维恒定流水动力模型控制方程
    7.2.2  一维非恒定流水沙模型控制方程
  7.3  二维水环境模型
    7.3.1  直角坐标系下平面二维水沙模型控制方程
    7.3.2  贴体坐标系下平面二维水沙模型控制方程
    7.3.3  二维水沙控制方程的修正
    7.3.4  模型方程的求解
    7.3.5  二维水沙基本方程的离散
  7.4  三维水环境模型
  7.5  模型的构建
  7.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生物栖息地质量评价及修复
  8.1  栖息地质量评价的意义
    8.1.1  参考条件和目标
    8.1.2  结果的解释与运用
  8.2  微观生境质量评价方法
    8.2.1  基于偏好方程的单元生境质量
    8.2.2  基于模糊规则的栖息地单元质量
  8.3  整体生境质量评价方法
    8.3.1  整体栖息地质量计算
    8.3.2  栖息地地图
    8.3.3  时间序列分析
    8.3.4  栖息地统计分布
    8.3.5  空间结构
  8.4  中观尺度栖息地模型
    8.4.1  MesoHABSIM模型
    8.4.2  MesoCASiMiR模型
  8.5  宏观栖息地评价
    8.5.1  宏观生境因子
    8.5.2  受多重影响的河流、水系、流域
    8.5.3  宏观生境与微观生境的整合评价方法
  8.6  栖息地修复
    8.6.1  栖息地修复的内涵
    8.6.2  流域内栖息地修复
    8.6.3  河道内栖息地修复
    8.6.4  河岸带恢复
    8.6.5  补偿与置换技术
    8.6.6  其他恢复措施
  参考文献
第9章  长江中华鲟产卵场适宜度模拟
  9.1  目标物种选取及生态习性分析
  9.2  生境特征
  9.3  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9.3.1  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基本方程
    9.3.2  数值计算格式及数值解
    9.3.3  模型方程的求解及相关处理
    9.3.4  模型验证
  9.4  基于适宜度曲线的鱼类栖息地适宜度模型
    9.4.1  建立基于偏好曲线的适宜度方程
    9.4.2  栖息地适宜度方程验证
    9.4.3  模型验证
    9.4.4  敏感性分析
    9.4.5  基于偏好曲线的栖息地适宜度模型应用
  9.5  基于模糊逻辑的栖息地适宜度模型
    9.5.1  模糊集和模糊规则
    9.5.2  栖息地适宜度评价指标
    9.5.3  基于模糊逻辑法的栖息地适宜度模型验证
    9.5.4  中华鋳产卵场栖息地适宜度模拟
    9.5.5  讨论
  9.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植被生境适宜度模型
  10.1  目标物种及生态习性
  10.2  研究区域
  10.3  植被生境适宜度模型构建
    10.3.1  数据来源
    10.3.2  变量选择
    10.3.3  参数设置
  10.4  结果和讨论
    10.4.1  模型表现和变量贡献
    10.4.2  响应曲线
    10.4.3  水杨柳生境适宜度分布
  10.5  气候变化和水电开发对河岸带植被的影响
    10.5.1  三个时期水杨柳生境适宜度分布模拟
    10.5.2  气候变暖情景下水杨柳适宜生境分布
  10.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