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

天堂亚马孙(雨林探险的日日夜夜)/自然科学考察丛书

  • 定价: ¥59
  • ISBN:978711551469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邮电
  • 页数:216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自然科学考察丛书”是对中国科学家大规模综合科学探险考察的真实记录,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大科学考察成果,呈现了所考察地区的自然生态和地形地貌,生动再现了科学家考察生态环境时的艰辛历程。
    本书立足于弘扬科学家的探险精神展现考察地区亚马孙的地理状况、风土人情,生动再现科学家探险考察亚马孙生态环境时的艰辛历程,体现科学考察的重大意义以及对亚马孙考察地区今后发展和保护的深度思考。

内容提要

  

    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亚马孙河流域,它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也是全球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被誉为“世界之肺”。作者随“中国亚马孙科学探险考察队”来到遥远的巴西,以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和一支温润、流畅的笔,叙述了走进巴西,走进亚马孙的经历,感受南美文化、风俗、人情。令人惊奇的是,在如此小的一个范围——船长、船员、探险队员、向导,以及一个独特的空间——热带雨林、亚马孙河、各种动植物,给我们提供了如此震撼的视觉盛宴和生命欢歌。巴西有一片热土,巴西人热情奔放,在本书中,你会对这一切有新的认识。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一次惊心动魄的科学探险活动,无论你是好奇还是敬佩科学家的精神,都可以拿起本书细细品味,探寻属于自己的宝藏。

作者简介

    张瑞田,1963年生于吉林。先后在《读书》《上海文学》《中国作家》《美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书法》月刊、《书法》杂志、《书法报》等报刊发表散文、文化随笔、书法批评文章三百余篇。出版散文集、随笔集、艺术评论集《向水倾述》《探险亚马孙》《百札馆闲记》《百札馆三记》《新南腔北调集》(与斯舜威合作)等书。艺术评论《“二王”何以滥觞》获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目录

1 没有航标的河流
  到亚马孙去
  亚马孙河的入口:马瑙斯
  “卡西迪亚”号:探险之船
  水有多深,河有多长
  白水河、黑水河
  画如风景
  河上的晚餐
  亚马孙的星空
  美国人克瑞斯
2 亚马孙河两岸
  科考船上的清晨
  寻访无名岛
  水淹林
  遭遇树懒
  夜半清谈
  玛纳卡布鲁一瞥
  水边的人家
  捕鳄鱼记
  比豹凶猛
  河豚、蚂蚁窝、王莲
3 亲密的热带
  亚马孙河野浴
  爱情故事
  花开小镇
  科达雅斯
  夜闯秘境
  船长的故乡
  密林深处做样方
  送桨话别
  巴西人的体育热情
  露天音乐会
  附生仙人掌
  疯狂食人鱼
  树王
4 牺牲的探险家与爱情的殉道者
  探险家彼得·布雷克
  印第安人
  我的身体开始溃烂
  赤道里的城市
  河里河外
  岩画、艾朗岛、日本人
  亚乌自然公园
  新艾朗市
  米盖尔基金会
  再见亚马孙
人与自然(代后记)

前言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启动和实施了多项科技基础性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需要通过科学考察、调查等过程,对基础科学数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以探求基本的科学规律。科技基础性工作长期采集和积累的科学数据与资料,为我国科技创新、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这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体科技水平提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经过十几年的野外科学考察,1994年中国科学家发现和论证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1998年科考队首次徒步穿越了大峡谷,再次对大峡谷进行测量,进一步确定了其世界最大峡谷的地位。
    2000年,在对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多年考察的基础上,中国科学家首次提出了保护中华水塔、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议。
    2005年至今,中国科学家走出国门,与俄罗斯和蒙古的科学家共同考察了贝加尔湖地区、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及蒙古高原,取得了丰硕的科学考察成果,填补了中国在俄蒙高纬度地区长期缺乏数据资料的空白。这对中国同俄罗斯、蒙古等邻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开展与周边国家的资源、生态环境、经贸及科技领域的跨境合作,维护东北亚国际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以科技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这套“自然科学考察丛书”涵盖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考察、北极地区科学考察、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科学考察、澜沧江一湄公河科学考察、亚马孙热带雨林科学考察、中蒙俄贝加尔湖科学考察、塔克拉玛干罗布泊科学考察。这些地区都是对当今世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人迹罕至、条件极其恶劣的特殊地区,也是世界自然资源考察的热门地区。参与此套丛书编写的作者既有科技T作者、新闻记者又有作家,这套丛书是他们亲临科学考察第一线的真实手记。各位作者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深刻体验记录了科学考察中的风风雨雨和酸甜苦辣。从这些手记中,我感受到了科学考察的艰辛和享受自然的乐趣,既被科学家可歌可泣的科学考察故事感染,也为他们生死与共的情谊感动。同时,这套丛书还能让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了解更多关于野外科学考察的基本知识和真实情况,是难得的科普佳作。
    在新时代,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希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能发扬科学考察精神,不断探索未知,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孙九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后记

  

    人与自然
    探险这个词,似乎属于西方人。的确,从中世纪到19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的时间跨度里,探险家的队伍里鲜见中国人。由西方人主导的西域探险,我们也是配角。
    探险是为了发现。对世界未知事物的探索,是人类得以超越自己的精神动力。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科学意识增强,探索精神也日趋高涨,我们的探险家终于走出国门,开始向世界更为广阔的领域出发,探索世界的奥秘。
    到亚马孙热带雨林探险,是探求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化以后,社会化大生产,一方面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消费水平;另一方面给世界带来了一道费解的难题——环境污染。这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四伏。
    如果说,19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是对历史文明的重新发现,是对世界未知领域的寻找,那么,今天的探险科考,则是向大自然表达敬畏之情,从生物多样性,到人为破坏的程度;从经济发展,到政府保护的法律制定与管理办法;从生存空间的拓展,到精神空间的缩小,审视人类的进程和我们的作用。
    巴西是未全面发展的国家,巴西也是资源性国家,丰厚的自然资源,让国民养尊处优。然而,对资源的开采,给亚马孙热带雨林带来了危机。巴西政府,世界非政府组织,民间环境保护团体等,不断呼吁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限制开采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森林,让地球之肺永远清澈。
    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探险考察,令我们感受到了巴西政府对亚马孙热带雨林保护的力度,比如,对亚马孙热带雨林流域城市发展的限制,对森林采伐的控制,对工业项目的严格论证等,这都是在努力保持这条大河的原始活力。我们一行从巴西回国,第一时间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陶宝祥、陈光伟、聂品、曹敏等人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中心议题还是人与自然的问题,发展与保护的问题。北京电视台为我个人做了一期节目,我与主持人所谈,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我以一些生动的细节,谈到亚马孙热带雨林的无穷魅力,谈到危机中的人类处境,以及对消费主义的反省,对人欲望的警惕。
    探险考察的成果,最终将成为社会的共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大自然的礼敬、尊重,是人类的责任与义务,人与自然同舟共济,才能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
    张瑞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