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

百年地理大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科学考察丛书

  • 定价: ¥59
  • ISBN:978711551470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邮电
  • 页数:194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自然科学考察丛书”是对中国科学家大规模综合科学探险考察的真实记录,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大科学考察成果,呈现了所考察地区的自然生态和地形地貌,生动再现了科学家考察生态环境时的艰辛历程。
    《百年地理大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详细讲述了中国科学家发现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故事。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上富有神秘色彩的一个宝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它的发现被科学界称作20世纪人类重要的地理发现之一。科学家们在林木密集、悬崖陡峭、水流湍急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开展了异常艰辛的科学探险考察活动,精确测量了大峡谷的深度和谷底宽度,掌握了十分重要的实测数据;在气象、水文、植物、昆虫、冰川等方面,也取得了包括数干种标本在内的丰富的科研资料。雅鲁藏布大峡谷堪称“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和罕见的“地质博物馆”。

内容提要

  

    在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蕴藏了中国的两大地理之最: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最大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1998年,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科考队的各路分队在扎曲胜利会师,地球上的最后一块秘境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作为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作者以第一视角详细记录了科学考察的重重磨难和科考队员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宝贵品质,大峡谷中淳朴的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老乡以及雅鲁藏布大峡谷无人区中珍贵的自然资源。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一次惊心动魄的科学探险活动,无论你是好奇还是敬佩科学家的精神,都可以拿起本书细细品味,探寻属于自己的宝藏。

作者简介

    陶宝祥,中国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高级工程师,是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发起人之一,曾在《科技日报》《北京青年报》《今晚报》上发表多篇关于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文章。现已出版的著作有《走入大峡谷的人们》(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和《大峡谷探索之旅——最后的秘境》(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

目录

1 发现世界第一大峡谷
  最后的秘境
  发现和论证世界第一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命名
  两院院士评说雅鲁藏布大峡谷
  世界的自然遗产
2 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
  四年磨一剑
  费尽周折找经费
  军民鱼水情
  藏汉一家亲
  雪域桃花园
  美丽巴松措
  满山杜鹃花
  林芝八一镇
  派乡再出发
  勇闯塌方区
  遭遇大雪崩
  徒步到扎曲
  蚂蟥和铁索桥
  扎曲连世界
  孤岛墨脱县
  藤网桥和溜索
  大峡谷“豪餐”
  再见大峡谷
3 大峡谷科考新发现
  绒扎瀑布
  珍稀红豆杉
  缺翅目与科新1号
  水汽大通道
  海蓝宝石
4 大峡谷铭记
  大峡谷发现者
  穿越功臣
  圣洁的莲花
  追进大峡谷
  跟进大峡谷
  长眠在大峡谷
5 大峡谷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大峡谷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公园
  大峡谷水能资源开发与藏水北调
附录1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致中国科学院的感谢函
附录2  雅鲁藏布大峡谷大事记
后记
参考文献

前言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启动和实施了多项科技基础性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需要通过科学考察、调查等过程,对基础科学数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以探求基本的科学规律。科技基础性工作长期采集和积累的科学数据与资料,为我国科技创新、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发挥了巨大的支撑作用。这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体科技水平提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经过十几年的野外科学考察,1994年中国科学家发现和论证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1998年科考队首次徒步穿越了大峡谷,再次对大峡谷进行测量,进一步确定了其世界最大峡谷的地位。
    2000年,在对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多年考察的基础上,中国科学家首次提出了保护中华水塔、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议。
    2005年至今,中国科学家走出国门,与俄罗斯和蒙古的科学家共同考察了贝加尔湖地区、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及蒙古高原,取得了丰硕的科学考察成果,填补了中国在俄蒙高纬度地区长期缺乏数据资料的空白。这对中国同俄罗斯、蒙古等邻国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开展与周边国家的资源、生态环境、经贸及科技领域的跨境合作,维护东北亚国际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以科技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这套“自然科学考察丛书”涵盖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考察、北极地区科学考察、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科学考察、澜沧江一湄公河科学考察、亚马孙热带雨林科学考察、中蒙俄贝加尔湖科学考察、塔克拉玛干罗布泊科学考察。这些考察涉及的地区都是对当今世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人迹罕至、条件极其恶劣的特殊地区,也是世界自然资源考察的热门地区。参与此套丛书编写的作者既有科技工作者、新闻记者又有作家,这套丛书是他们亲临科学考察第一线的真实手记。各位作者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深刻体验记录了科学考察中的风风雨雨和酸甜苦辣。从这些手记中,我感受到了科学考察的艰辛和享受自然的乐趣,既被科学家可歌可泣的科学考察故事感染,也为他们生死与共的情谊感动。同时,这套丛书还能让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了解更多关于野外科学考察的基本知识和真实情况,是难得的科普佳作。
    在新时代,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希望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和青少年能发扬科学考察精神,不断探索未知,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后记

  

    雅鲁藏布大峡谷科学探险考察已经过去了20年,20年来我经常想起穿越的往事及生活在大峡谷中的人们,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变化时时刻刻牵动着我的心。20年来发生在大峡谷中的几件大事彻底改变了大峡谷的面貌,使大峡谷中的门巴族、珞巴族和藏族同胞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2009年,国家投巨资实施墨脱光缆传输系统工程。为保障工程按时完成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业务部门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施工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该光缆通信工程于2009年9月25日全面建成开通,中国电信天翼网络成功覆盖“高原孤岛”,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县不通光缆的历史,墨脱也与全国同步进入4G时代。
    200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立项建设波墨公路,国家全额投资9.5亿元。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波密和墨脱两个县内,路线起于波密县扎木镇318国道川藏公路与老扎墨公路的交会处,先后跨越波斗藏布江、金珠藏布江、西莫河等6条江河,经嘎隆寺,以隧道穿越嘎隆拉雪山,经米日和马迪村到达墨脱县城莲花广场,路线全长117.278千米。其中,在嘎隆拉雪山实施3325米隧道新建方案,与原翻山路段相比,可缩短里程约24千米,并且能有效地避免雪崩等自然灾害对公路交通的影响。其余路段尽量在墨脱原来简易道路的基础上整治改建,新建桥梁29座(共1104米)、涵洞227个,建设工期为36个月。
    2010年12月15日,波墨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仪式在海拔3700多米的隧道口隆重举行。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等亲临现场,并共同启动工程爆破按钮,打开嘎隆拉隧道,白玛赤林主席宣布隧道贯通。波墨公路嘎隆拉隧道由武警交通部队承建,参建单位四川武通路桥工程局第三工程处代表发言:“今天嘎隆拉隧道胜利实现贯通,墨脱人民世代被茫茫雪山所阻隔的历史终于结束了。”隧道贯通后,数百军民舞动红旗在隧道口欢呼雀跃。嘎隆拉隧道是墨脱公路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实际全长3310米,平均海拔3700米,气象条件恶劣,穿越多条地质断裂带,岩体破碎,涌水量大,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西藏自治区主席白玛赤林在贯通仪式上说:“波墨公路在建设上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解决了大量复杂的技术难题,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希望修路军民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安全、确保质量,早日结束墨脱‘高原孤岛’的历史,将波墨公路建设成为一条生态路、致富路、小康路。”波墨公路经过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现已通车,生活在墨脱的广大军民幸福地走在宽阔的柏油路上。
    教育是大峡谷地区未来发展的希望。大峡谷中的门巴族、珞巴族和藏族人民过去全靠结绳数木棍记事,20世纪60年代初还很少有人识字。解放军首次在这里办起了识字班,教人们学习藏文和汉字。直到今天,在墨脱县墨脱村的稻田中央,还保留着3棵大树,当地人说这是当年为纪念解放军教他们识字而栽种的。尽管稻田在这里少而珍贵,可人们就是舍不得砍掉这3棵树。几年前自愿放弃北京优越生活条件的大学生赵乾德背着行李、干粮、书本走进丛林山寨,办起了墨脱第一所小学。后来陆续又有一些公益人士进入大峡谷捐建希望小学,现在学校已发展到12所。在墨脱镇小学的多名教师中,有从中央民族大学和西藏大学毕业的,还有从西藏民族大学毕业的,很多人都到内地受过专门培训。 大峡谷的孩子们上学全免费,这是国家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自1985年起,国家又在这些地区实行了“包吃、包住、包上学”政策。每个学生除了免费读书外,每月还可以领到15~25元的生活补助。为保障这里的学生受教育的连续性,孩子们小学毕业后全部免费到八一镇读初中和高中,毕业后考人大学继续深造。一批有文化、爱家乡的门巴族、珞巴族和藏族青年成长起来了,并担负起了改变家乡、建设家乡的重任。我深信大峡谷的明天更美好。 特别感谢高登义、杨逸畴、李渤生、关志华和张文敬等科研工作者,书中引用了他们的很多研究成果。感谢阎德、赵川宇、何元和陶烨对本书的编写提供资料及照片。最后,感谢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人民邮电出版社等机构对本书写作与出版的支持。 陶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