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综合性图书 > 综合性图书 > 百科全书类书

你不了解的真相--江晓原说科学

  • 定价: ¥48
  • ISBN:9787507551518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华文
  • 页数:216页
  • 作者:江晓原
  • 立即节省:
  • 2019-08-01 第1版
  • 2019-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中国科学史系开创者带你挖掘科学真相,了解科学的另一面。
    本书关注人工智能、基因技术、全球变暖、核电等当下热点,追寻科学真谛,反思科学问题。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其实它更像是厨房里的一把切菜刀。
    科学纯真?
    它早就不再洁白无瑕,有时甚至触碰到了伦理的边界。
    科学都是正常的吗?
    不一定。

内容提要

  

    本书共11讲,汇集了作者江晓原对诸多科学热点问题的深刻反思。通过科学等于正确吗、科学是双刃剑吗、全球气候变暖、转基因主粮、核电、基因技术的危险前景、互联网新媒体批判、科学只是工具不是目的、科学已经告别纯真年代、人工智能、警惕科学等11个章节,揭示科学的不为众人知的真相。

作者简介

    江晓原,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为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9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并任首任系主任。已在国内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等80种,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约150篇。长期在京沪等地知名媒体开设个人专栏,发表了大量书评、影评、随笔、文化评论等。科研成果及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2003年起关注科幻电影和小说,首创对科幻的科学史研究,持续发表学术文本,指导培养国内该方向第一个博士已于数年前以优异成绩毕业。

目录

  为什么我们已经需要反思科学(代序)
[第一讲]科学等于正确吗
  什么是“科学事实”
  科学描述外部世界的图像一直在改变
  霍金关于外部世界真实性问题的思考
  科学共同体的态度
  同意“科学不等于正确”的理论后果
[第二讲]科学是双刃剑吗
  科学共同体不喜欢“双刃剑”的说法
  “双刃剑”在理论上导致的严重后果
  科学技术中有恶吗
  萨哈罗夫和海军少将的故事
  科学就是厨房里的切菜刀
[第三讲]全球变暖:科学的局限性
  “全球变暖”议题包括三个问题
  科学在这三个问题上的局限性
  著名的“曲棍球杆曲线”之学术造假
  环保、减排背后的政治经济博弈
[第四讲]转基因主粮
  区分“推广转基因主粮”和“研究转基因技术”
  在中国推广转基因主粮的理由是什么
  转基因作物到底有没有优越性
  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及其背后的利益争夺
  围绕转基因主粮的争论,首先不是科学问题
[第五讲]核电
  核电安全、清洁、高效吗
  核电的安全问题:核废料的存放
  核电的安全成本  
  平井宪夫遗著中揭示的问题
  核电选址的约束
  核电的必要性争议案例:台湾地区的“核四”争议
  对待核电的正确态度
[第六讲]基因技术的危险前景
  基因技术的伦理风险之一:基因歧视
  基因歧视:基因技术对社会公平的威胁
  最重大的隐私,连你自己都不敢窥看
  《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
[第七讲]互联网新媒体批判
  区分两种类型的互联网
  网民成分的剧烈演变制约着互联网
  互联网新媒体上,低俗的内容淹没了高雅的内容
  如何理解互联网自媒体的表达权利
  互联网对你时间和注意力的侵夺
  我抵抗互联网的生活
[第八讲]科学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对“无限发展”观念的质疑
  考虑慢下来的可能性
  “小富即安”和持续发展
  乔布斯给了我们“毒苹果”
  大家都处在被劫持的状态中
[第九讲]科学已经告别纯真年代
  纯真年代的科学是不爱钱的
  向科学要生产力,就无法不让科学爱钱
  火星移民:一个科学爱钱的例子
  引力波发现中的科学社会学
  如何认识当下的科学争议
[第十讲]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
  近期威胁
  中期威胁  
  远期威胁
  芯片植入·记忆植入·人机结合
  科学应不应该有禁区  
[第十一讲]警惕科学
  科学和资本结合的例子:牛奶和钼靶检测
  科学不良后果禾可逆的例子:农药
  会出现“愚蠢的一代”吗
  被劫持的困境

前言

  

    为什么我们已经需要反思科学
    对于“反思科学”这个提法,今天有不少人接受起来还是会有顾虑。
    比如,一个常见的顾虑是:我们中国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现在就反思科学,会不会太早了点?会不会妨碍我们的科学发展?
    其实,是不是需要反思科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科学技术是否发达并无关系。除非是在还不存在科学技术的上古时代,那时确实不需要、也没有条件反思科学。
    世间有了科学技术之后,反思科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就有点像保护环境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即使在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也应该尽可能地去保护环境。如果在发展时不保护环境,等环境被破坏了再后悔、再治理就来不及了。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不反思科学和不保护环境,至少在某种意义上,还真有相通之处。
    保护环境,当然并不意味着妨碍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的道理,反思科学,也并不意味着妨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们甚至完全有理由认为,反思科学,只会有助于科学技术更加健康地发展,更好地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而不是相反。如果科学共同体能够更深刻地反思自己,更自觉地抵制资本的不合理要求,更主动地接受伦理和法律的制约,而不是在“科学高于一切”“科学无禁区”之类的口号下盲目发展,不断触碰伦理道德的红线,科学必将得到公众更多的爱戴和支持,这显然就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所以我们现在就需要反思科学。
    事实上,我们早就需要反思科学了,但在很长时间里,这个需要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
    本书主要依据我数年前做的一组讲座的录音修订而成。成书时更新了部分内容,并补充了一些相关的材料和线索。
    本书是一本面向公众的理论普及读物,虽然讨论的主题具有相当的理论高度,但阅读本书并不需要任何专业的前置知识。
    江晓原
    2019年5月30日
    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