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典著作 > 经典著作 > 学习与研究

东方红(画访毛泽东在佳县走过的地方)

  • 定价: ¥80
  • ISBN:978756565152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首都师大
  • 页数:238页
  • 作者:子木
  • 立即节省:
  • 2019-08-01 第1版
  • 2019-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内容鲜活丰富,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既有毛泽东曾经居住过的窑洞绘画与图片,又有房东后人的口述回忆;既有对伟人的描写,也有对普通农民的刻画;既有民间保存的侦查地图、奖状等革命文物,又有沿线村落民俗、民风的介绍。阅读此书,读者仿佛在《东方红》引导下沿着当年毛泽东转战陕北的路线,以一种特别的视角和方式进行一次红色之旅,追忆那段不同寻常的革命历史,从历史中获得精神力量。
    《东方红》讴歌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进行革命斗争历史,,揭示了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一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的党性教育教材;是一次对革命遗存文物及口述史料的抢救性记录;是青少年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素材。

内容提要

  

    本书为作者常年在陕北进行红色主题创作的成果。作者从2016年6月开始,已7次走进陕北;行程两千多公里;登上四十余座黄土高坡,6次住进农家窑洞;寻访、写生四十多个城镇与村庄;采访毛泽东旧居房东、各级领导干部、毛泽东的警卫战士、开国将领家属、普通村名等上百人;寻找历史古迹四十余处;搜集革命文物和文献资料上百余件……
    作者沿着毛泽东转战陕北走过的地方进行寻访、写生,以水墨写生和图文记录相融合的形式,描绘、记录红色遗迹和革命故事。本书以毛泽东转战陕北走过的地方为主体,以陕北革命历史人物、窑洞风物、民间艺术生活等作为链接栏目,既有对伟人的描写,也有对普通农民的刻画。本书颂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幸福生活的历程与愿景。

作者简介

    子木,本名李庆伟,画家、艺术设计家、收藏家。师从艺术家李小可先生。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委员,2002年入选《中国设计年鉴设计师名录》。代表作品《佛、道、儒、禅的100个哲理故事》,获“2005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最佳设计奖、入选《2005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获奖作品专集》、入选《中国设计年鉴(第五卷)》、入选《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材》、获“2009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优秀设计奖。设计的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国民间艺术传承人口述史”系列丛书,入选“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获世界青年评出的“中国最美的出版物”。26件书籍设计作品分别入选《中国设计年鉴》第四至八卷;12篇设计论文分别在《装饰》(2006)、《中国编辑》(2006)、《出版参考》(2005、2007、2016)、《新华书臣报》(2011)、《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优秀论文集》(2009)上发表和入编。

目录

艺术致佳县
我画毛泽东转战陕北在佳县走过的地方
中共中央、毛泽东转战陕北在佳县活动路线图
子木在陕北佳县寻访写生路线图
1947,毛泽东在佳县第一宿
毛泽东在白龙庙的那一天
毛泽东来到杨家园则
满满故事的剪纸艺术家——郭佩珍
毛泽东在梁家岔指挥战斗
东元村西北野战军指挥部遗址
毛泽东:朱官寨是个好地方
毛泽东:带上我的姓,长大后有个想念
中央机关驻地神泉堡
从神泉堡走出来的清华校长——高景德
毛泽东来到佳县城
歌曲《东方红》的作者——李有源
佳县美食故事
毛泽东:佳县枣好
毛泽东慰问峪口造纸坊
南河底村里住着毛泽东
毛泽东两上白云山
毛泽东住进吕家坪
毛泽东又到阎家峁
阎家峁走出来的开国中将——阎揆要
毛泽东两到乌龙铺
东渡黄河之前毛泽东来到刘家坪
马连塌的红色印记
朝阳火石山
佳县有个荷叶坪
南洼村里的开国中将——张达志
寻找抗日战争时期勃牛沟兵工厂
寻访陕北特委第四次扩大会议旧址
寨则湾古寨遗址
窑洞里的老物件
有一种幸福叫分享

前言

  

    我画毛泽东转战陕北在佳县走过的地方
    子木/自序
    文艺为谁服务?是艺术家必须思考的问题。7942午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明确指出了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文艺创作指导恩想,广大文艺工作者便深入群众,创作了大量能够代表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文艺作品;有了这样一个正确的文艺创作方向,中国革命文艺走向了繁荣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家热火朝天地全面发展建设,艺术家们仍然以“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作为指导方向,纷纷到人民群众中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创作了大量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
    20世纪50年代,著名画家李可柒、张仃、罗铭等人主张通过写生来改造中国画,他们勇敢地走向大自然中、人民群众中,深入生活,面对真情宾景进行水墨写生。他们跋山涉水,历经,艮辛,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创作了大量的写生作品。这种开创性的艺术活动,生动地描绘了真实的社会面貌,为传统中国画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传统中国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机。20世纪60年代,李可柒根据毛泽东的诗词意境陆续创作了7幅《万山红遍》山水画作品,就是得益干写生素材的积累。《长征》《韶山》《井冈山》等红色革命题材的国画作品,均是李可染的经典代表作,也是中国美术史上闪烁着光芒的艺术作品,是对新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的描绘,有着开创性意义。
    在20世纪末至27世纪初,我们感受到了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文艺现象,浮躁成为一种普遍,扭曲了价值观和审美取向。2074年70月7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了坚诗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讲:“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因此,我认为作为艺术家必须要走出画室,把工作搬到大自然中去,深入生活,了解和体验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只有这样,艺术才是有生活、有情感、有价值的作品。我的老师李小可先生作为当代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担负着传承和开创艺术新风的双重使命,几十午不间断地坚持深入生活、走进大自然,成为前辈艺术家倡导写生的继承与发展的践行者。他几乎走遍了我国的山山水水,包括三十余次进入雪域高原的西藏。所到之处,他与当地民众同吃同住,深入体验群众生活、了解风土民情和历史文化,为人民带去了艺术的精彩,也从人民那里汲取了营养。他说:“作为艺术家,要用手中的笔把即将流逝的文化记录下来,描绘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写生,这是艺术家的责任;作为艺术家,如同谈恋爱那样,要真情实意地投入热情,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我从前辈和老师那里不仅学习到了绘画技艺,更学习到了如何做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做一个热爱土地、热爱人民,为感动而创作的艺术家。我干2076午9月开始,多次走进陕此各地进行写生采风活动。陕北的山水风貌,处处生机盎然、色彩斑斓、锦绣风华,激起了我的艺术创作动力。不仅陕北的山水风情吸引了我,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淳朴敦厚的人们更激励着我。我被这里的一切感动了,忘记了每日的疲劳和风雨袭扰。特别是在佳县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让我了解和感受到了众多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2076-2078年,我多次走进佳县寻访、采访和写生,受到了佳县县委、县政府等各级领导和人们的热情欢迎,为我的主题创作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对“神泉堡中央机关革命纪念馆”“朱官寒毛主席旧居”“白龙庙毛主席旧居”“曹庄毛主席旧居”“谭家坪毛主席旧居”等毛泽东住过的所有地方,毛泽东在佳县战斗和指挥过的地方“东元村西此野战军指挥部遗址”等,“佳县黄河”“白云山”“香炉寺”“九曲黄河地质公园”等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还有像马连塌这样的村庄、农户窑洞的生活描绘等,众多的红色故事、历史文化、时代印记、历史变迁等,我都进行了实地寻访和采访,并对景写生和艺术创作。山色奇美,人情更美,陕北人民保待了陕北人原有的淳朴敦厚的品格。这些都是吸引艺术家走进民间,描绘乡村的重要因素。活动期间,结缘了许多热,心朋友,他们几乎每日陪伴我跋山涉水,对我关怀备至。党中央的政策使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居住环境与条件也在发生着变化,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窑洞文化正在被新建的高楼大厦和新式民居所代替,老窑洞正在慢慢消失。作为肩负历史使命的艺术家,我对此拥有深厚的艺术情怀,走进民间、住进窑洞,零距离与陕此的黄土地和人民同吃同住,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采风、写生,创作出了大量鲜活的生活画卷。抢救性地描绘和记录那些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成为我自觉的责任。描绘当年毛泽东转战陕北走过的地方,是我走进陕此最重要的主题。走进陕北,对毛泽东转战陕此的行迹进行寻访,寻访当年那些革命故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与变化,同时还对传统民俗文化、山水风情和民间艺术有所涉猎,其中既有绘画描绘,又有文字记录,拓展了我的艺术写生之路。我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方向,就是到朴实无华的陕此民间去,体验和感受群众生活,反映人民大众的精神面貌。在中国的大地上,我去过很多地方写生,而陕此这片热土是最能感动我的地方。我将坚持以长征精神,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到这片火热的黄土地上,开启更精博的艺术之旅。
    2019年6月于此京冰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