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京剧有故事(战洪州)

  • 定价: ¥25
  • ISBN:978750544512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朝华
  • 页数:96页
  • 作者:周锐
  • 立即节省:
  • 2019-08-01 第1版
  • 2019-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京剧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门艺术,它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特色。如何用京剧的语言,让现在的孩子了解京剧的故事,感受京剧的魅力,是《京剧有故事(战洪州)》追求的目标。从说,到唱,再到舞台表演,有文有武,有动有静,一气呵成,读完故事仿佛在看一场精彩的京剧演出。生旦净丑,无不精彩纷呈,故事的背后还有鲜为人知的艺术大师的故事,向孩子们全方位展现中国国粹魅力。

内容提要

  

    《京剧有故事(战洪州)》包括了7个以女英雄、女性为主的故事,阐释了勇敢、正义的主题,既有传统经典剧目,也有濒临失传极具特色又适合孩子的剧目。故事本身充分保留京剧的语言特色及舞台特点。每个故事后还附有作者结合自身经历、故事背景以及京剧知识等展开的精彩解读,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所有插图均为作者手绘,童趣中彰显京剧韵味,图文相得益彰,从阅读和视觉上给孩子新鲜、有趣的享受。

媒体推荐

    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进入到戏曲的时空隧道,剧中的生旦净丑,人物的喜怒哀乐,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精彩纷呈地呈现出来,让我爱不释手!亲爱的小读者,这本书将为你开启传统艺术的旅程,同时让你感受到国粹艺术的魅力!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 范乐新
    京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粹。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周锐,勇于探索,自编自画,把精彩纷呈的舞台艺术,变成雅俗共赏的故事读本,是文化传承、艺术普及、出版创新的神来之笔和有益之举。
    ——中国出版协会原副主席、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 海飞

作者简介

    周锐,1953年生,广东潮阳人。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理事。已出版专著三百余种,主要的成套作品有“幽默名著系列”和《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中国兔子德国草》《有故事的书法》等。作品获奖一百余次,包括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图书新作奖、夏衍电影文学奖、法国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教育片奖等。
    童话《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入选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

目录

珠帘寨
战洪州
抗金兵
费贞娥刺虎
悦来店
锁麟囊
画皮

前言

  

    看京剧是我小时候的爱好,画画是我最近的爱好,创作这套《京剧有故事》同时满足了我的老爱好和新爱好,所以很快乐。
    我两岁的时候住在南京军区大院里,奶奶会带我去看军区内部的京剧演出。还能记得那时看的两出戏:一出《苏三起解》,一出《盗御马》。那么小的孩子不可能记得戏名,只是根据当时的印象后来对上了号。看《盗御马》时,见台上一个蓝脸红胡子的人拿把刀,遇到人就杀,多少有些恐惧。后来到了上海,经常能在大世界游乐场和区文化馆看戏,许多剧目就是那时记住的。
    在大世界看《打渔杀家》,觉得戏里的教师爷最有趣,一个气派十足的草包。画《打渔杀家》时,我要找我小时候看过的教师爷形象——穿黑衣,拿一把超级大的扇子。可让我失望的是,在所有的《打渔杀家》演出视频里,教师爷都穿白衣服。我不死心,终于在网上一个剧本里找到了穿黑衣的教师爷,顽固的童年情结啊。但那个教师爷的扇子太小,我就把它画成大扇子。原来的扇子也是黑色的(后来有专业演员告诉我,上面画着十殿阎罗),但我又觉得黑扇配黑衣不好看,改画成绿色的了。
    我六七岁时,已不再担心蓝脸的凶汉会跳下台来杀人,内心充满的已是另外的疑问。比如在文化馆看《张飞审瓜》,我会猜测那三个西瓜是真是假。我想应该是买三个真西瓜做道具,做假西瓜很费事的。不过,真西瓜会摔坏,摔成几瓣怎么办?……
    至于画画,用宣纸第一次画国画是在两年前。北京《十月少年文学》创刊一周年,来征集贺词,我就画了一树枇杷和一条鱼,还题了诗:“金果逍遥枝,银鳞自在池。一年忙过了,十月景如诗。”从此对画画渐渐上瘾。去年初,想到要出介绍京剧的书,打算自己配画。可是画人物比画枇杷难度大,尝试失败了。朋友说:“你写好文字,请别人配画也可以啊。”我说:“如果不是自己配画,我就没有兴趣出这书了。”搁浅了半个月,我终于找到一点儿方法,也找到了配画的信心。一开始是从演出视频上选取画面,后来参考图片自行构图,直到可以在没看过这出戏也找不到图片资料的情况下自己设计画面。我不会拿自己的画跟画家们的比,只会跟自己的比,这样就能看到学习的效果,使自己更起劲地学习下去。当然,我还会分析喜爱的画家的画作,在技巧上逐步尝试。
    我要感谢江苏省京剧院的著名艺术家傅关松先生,他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一些专业上的咨询,比如“摔硬锞子”是怎么样的动作。我还要感谢写《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任溶溶老师,他借给我一本《京剧大辞典》。还要感谢中学校友吴百年,他给了我不少意见和补充,比如介绍髯口时可以加上关于《水淹七军》的笑料。校友姚军,借给我资料,约我去看戏画展览,还为我书里介绍到的每出戏刻印一方。编辑朋友胡冰说那出《老黄请医》可以让孩子自己排演,它挺好玩,而且不用唱,这真是个好主意。台湾老友桂文亚,说我画的苏三不美。我以后画的戏里只要有关女,我会先画美女的脸,如果画得不好看就立刻毁掉,换一张纸重画。
    我边写边画,边发到微信朋友圈。朋友们的反应使我感到,我所做的也许真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些微薄的贡献呢。我儿子也是两岁时开始喜欢京剧(在京剧和动画片之间他肯定选择前者),我就常常陪他去看戏。但长大一些后他对京剧的兴趣淡薄了。但愿我的书能让尽可能多的孩子成为京剧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