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外国儿童文学

牛虻/岁月成长追梦阅读

  • 定价: ¥35
  • ISBN:978756805480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 页数:234页
  • 作者:(爱尔兰)埃·莉·...
  • 立即节省:
  • 2019-09-01 第1版
  • 2019-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牛虻》反映的是意大利人民不甘于被奥地利奴役,拿起武器,为祖国的统一和独立而英勇斗争的故事。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牛虻”一词源于希腊神话,天后赫拉嫉妒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伊俄,化身为牛虻日夜追逐已被变化成一头白牛的伊俄,使伊俄几乎发疯。后来哲学家苏格拉底也将自己比喻为牛虻,寓意为针砭时弊,追求真理,即使牺牲自我也在所不惜。

内容提要

  

    主人公亚瑟是蒙太尼里神父的私生子。当时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亚瑟决定参与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事业。蒙太尼里调走后,新神父卡迪诱骗亚瑟,使他在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本书同时邀请了国内语文名师对原著进行导读和点评。根据国家红色主题教育的要求和原著的文学价值,受邀的名师会对文本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并挑选书中重点的字词句,供读者学习和收藏,力争达到好像有一位老师正坐在读者身边,对他面对面进行阅读指导的效果。

媒体推荐

    在用英文写就的文学作品中,这是我曾读过的最激动人心的一部小说。
    ——伯特兰·罗素
    有好几分钟谁也没说一句话,所有的人都被牛虻的死感动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最早喜欢起小说来,是因为《牛虻》。
    ——史铁生
    如果你能写出一部《牛虻》,底下可以什么也不写。
    ——王蒙

作者简介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1864~1960),爱尔兰女作家。原名艾捷尔丽莲布尔,是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的第五个女儿。艾捷尔曾游历俄罗斯,在沃罗涅日结识了彼得堡革命团体的成员,并积极参加他们的活动。在俄国居住两年后,她回到伦敦,结识了不少流亡伦敦的俄、意革命者。在这段时间,她还认识了恩格斯、赫尔岑、普列汉诺夫、马克思的大女儿爱伦娜等人物。这些经历都为她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其代表作《牛虻》便是以众多流亡者颠沛奋斗的事迹提炼而成的小说。

目录

第一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二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三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尾声

前言

  

    一只飞来飞去的牛虻
    英国女作家伏尼契一生写过多部小说,大部分小说在西方文学界反应平平,但其中的《牛虻》被翻译到苏联和中国后,迅速得到广泛认可,被尊为红色经典。一部文学作品在本国鲜为人知反而在国外出色在世界文学史上并不多见,那么,埃塞尔·伏尼契的《牛虻》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呢?
    埃塞尔于1864年出生于爱尔兰的科克郡,其父亲乔治·蒲尔是著名的数学家、伦理学家,却不幸英年早逝,母亲只好带着5个孩子前往英国伦敦谋生。其母亲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女人,生活虽然充满艰辛,但她仍会帮助进步青年。埃塞尔一家曾经收留过落难的意大利革命党人,童年经历让埃塞尔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认清社会。
    埃塞尔最初的理想并不是成为一名作家,而是一名钢琴家。1882年,她继承了一笔财产后,便前往德国学习钢琴,后由于患上手指痉挛,不得不放弃钢琴家的梦想,转而漫游欧洲各地。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她被一幅画作深深吸引,画中的小伙子神情高傲,面露忧郁。看到这幅画,埃塞尔觉得这位青年似乎也曾遭遇过不幸,自己的坎坷命运与这位青年相比,可谓微不足道。
    埃塞尔被俄国作家克拉甫饮斯基影响最深。在其鼓励下,埃塞尔来到俄罗斯,并曾在圣彼得堡当教师,同时利用教师的身份掩护自己从事革命工作。
    为了帮助流亡在英国的俄罗斯革命家,埃塞尔返回英国进行募捐,在此期间她还收获了爱情与婚姻。埃塞尔的丈夫米哈依·伏尼契曾参加过俄罗斯和波兰的革命,共同的经历和气质让两人相互吸引,很快,他们家成为革命者交流的中心。早年的求学经历以及与革命党人的接触和交往,使她强烈地感受到了欧洲即将爆发大规模革命的气息。在斯捷普尼亚克的建议下,埃塞尔以她所挚爱的那幅肖像为原型,以意大利档案馆和图书馆搜集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结合斯捷普尼亚克的传奇经历和其他革命者的事迹进行文学创作。在多次修改后,于1897年完成了《牛虻》一书。
    《牛虻》出版后,立刻获得了全球范围的成功,但她此后创作的作品的影响力远不及这部处女作。1920年,伏尼契夫妇移居美国,在其丈夫逝世后,她便深居简出,很少露面。1960年,96岁高龄的埃塞尔走完自己漫长的一生,平静地离开人世。
    《牛虻》被翻译到苏联后,立刻引起了巨大轰动,很快成为红色经典。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就“牛虻”的本质,就他的坚毅,他那种忍受考验的无限力量,以及那种能受苦而不诉苦的品格而言,我是赞成的。我赞成那种认为个人的事情丝毫不能与全体的事业相比的革命者的精神。
    《牛虻》反映的是意大利人民不甘于被奥地利奴役,拿起武器,为祖国的统一和独立而英勇斗争的故事。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牛虻”一词源于希腊神话,天后赫拉嫉妒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伊俄,化身为牛虻日夜追逐已被变化成一头白牛的伊俄,使伊俄几乎发疯。后来哲学家苏格拉底也将自己比喻为牛虻,寓意为针砭时弊,追求真理,即使牺牲自我也在所不惜。
    《牛虻》的主人公牛虻原名亚瑟,年轻时的亚瑟是一个对生活、对未来充满理想的浪漫主义青年,他信仰上帝,向卡尔狄神父袒露心扉,忏悔自己的隐私,可神父却出卖了他,将他投入监狱。出狱后的亚瑟发现了自己一直敬重的蒙泰尼里神父是自己的生父,便否定了过往,否定了上帝。他隐姓埋名,四处漂泊,拖着残废之躯在甘蔗园里卖苦力,到杂戏团当小丑。多年后,亚瑟回到祖国,昔日天真烂漫的他,在历经生活的磨难后,变得冷静、坚强、成熟、勇敢,脸上带着沧桑的疤痕,时刻准备为革命而奋不顾身。此时,他隐藏自己的身份又和初恋情人琼玛并肩作战,可琼玛已经结婚,也认不出亚瑟。蒙泰尼里神父此时已经荣升为罗马红衣大主教,而亚瑟反抗的就是以蒙泰尼里为代表的罗马教皇,这是一场多么艰难叉折磨人的斗争啊!在一次战斗中,亚瑟为避免伤到蒙泰尼里,导致自己被捕入狱了。在猿中,亚瑟试图说服父亲放弃他的信仰和自己一起斗争,而蒙泰尼里却希望儿子能放弃革命以换取生命,两人谁也无法说服谁。最终,亚瑟选择了英勇就义。在狱中,亚瑟给琼玛写了一封信,信里写了他们曾经很熟悉的一首小诗: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快乐地飞来飞去!
    《牛虻》一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1796年,拿破仑横扫欧洲大陆,入侵意大利。拿破仑垮台后,战胜国把意大利重新划分并任意分配,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而这一时期资本主义迅速扩张,工业革命迅猛发展,而四分五裂的意大利无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教会、封建割据者等众多势力使意大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建立一个统一安定的国家是当时资本主义的奋斗目标,而教会作为精神的束缚者,自然成了资本主义攻击的对象。在当时,革命与反革命、正义与邪恶、人民与教皇、爱国者与殖民者……各种政治力量交织冲突,社会即将发生剧变。《牛虻》中的主人公亚瑟受到资产阶级的感染,认为只有参加革命,才能真正造福民众,而借上帝之名给人以救赎的,其实不过是披着圣衣的骗子行径。亚瑟参加了意大利青年党,后被神父出卖,出狱后,自己偷渡到南美洲地区。亚瑟在历经磨难后才返回祖国,锲而不舍地继续参加革命斗争。
    自1897年出版以来,《牛虻》被译成多国文字。有意思的是,中国读者是通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知道《牛虻》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被翻译成中文以后,这部作品很快便家喻户晓。因为作品中多次引用了《牛虻》,让中国读者对这本只闻其名、不见其面的小说充满向往,在许多中国人心中,牛虻和保尔已然合二为一,都是未曾谋面的英雄。所以,当《牛虻》1953年在我国翻译出版后,在短短几年内,发行量便高达100多万册,迅速风靡全中国,并被改编为连环画、影片、音乐唱片、话剧、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无数青年被牛虻的事迹感动、激励。
    《牛虻》在中国的传播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3年至“文革”前夕,第二阶段是“文革”期间,第三阶段则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传播阶段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社会主义建设热火朝天之际,牛虻的革命者形象非常契合时代的要求。该作品通过对牛虻一生的遭遇的描述,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青年革命家的形象。他在黑暗、污浊、欺骗、虚伪的现实教育下,离开了他本笃信的上帝和阶级,投向革命,卷入了火热的斗争。牛虻的光辉形象,使很多中国青年受到巨大鼓舞。特别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对牛虻的革命精神做出了高度评价。团中央将《牛虻》列入向青年推荐的书籍名单,各地纷纷举办探讨这部小说的座谈会。在1955年修订的《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中,《牛虻》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起,被列为初中三年级课外阅读参考书目。第二个传播阶段正值“文革”期间,《牛虻》被列入禁书,这反而增加了它的吸引力、诱惑力,牛虻成为当时身处逆境人士的榜样。特别是书中牛虻的爱情与亲情深深打动了读者,牛虻给琼玛的信件虽平淡无奇,却真挚感人。牛虻因为私生子的身份,终日在父辈的道德欺骗和兄嫂的歧视中生活。牛虻在被出卖后,生活一夜之间被打入了深渊。他的生活背景与遭遇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导致《牛虻》一书悄悄流传;第三个传播阶段在改革开放以后,受怀旧文学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影响,《牛虻》再度畅销。
    作为一部中外畅销书,《牛虻》传递着生命、爱情、人性、信仰等人类永恒追求与探索的主题,它不仅影响了几代人,也被当代中国作家视为红色经典,王蒙曾说:“如果你能写出一部《牛虻》,底下可以什么也不写。”牛虻或成为作家的精神偶像,如张承志、王小波、王安忆;或启发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如史铁生;更多的读者则是通过对《牛虻》的阅读来追忆一个逝去的时代。
    《牛虻》这本书在中国大受欢迎,其作者埃塞尔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高度礼遇。当得知埃塞尔生活在美国后,中国青年出版社通过瑞士银行辗转寄给她5000美元稿费,并附上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埃塞尔与中国的情缘不止于此,1945年,埃塞尔的孙子韩丁来到中国延安,撰写了《翻身》这本书,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革命。1948年,埃塞尔的孙女寒春、孙女婿阳早来到中国,先后在延安、北京等地工作,侨居中国近60年后,获得中国政府颁发的绿卡,成为第一批获得中国绿卡的外国友人。
    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每个人都能从《牛虻》中读出不同的人生感悟,如信仰、亲情、爱情、选择。其中,选择是每个人一生中要不断面临的难题,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选择。牛虻放弃对上帝的信仰,转为选择革命;放弃荣华富贵与苟且偷生,选择为真理英勇就义。在父子关系中,血缘亲情与真理原则往往是一种两难选择,牛虻选择了真理,却给父亲留下伤痛。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人生。作为青少年,如果在奋斗的年纪你选择了安逸,那你长大后就要加倍付出;如果你选择了风雨兼程,你将会迎接一个光辉灿烂的人生。
    《牛虻》是一部文学作品,牛虻也是一个虚构的文学人物,牛虻所处的时代也逐渐远去,但《牛虻》却明确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在一个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背景下,人的价值是什么,怎样实现自身的真正价值,怎样才无愧于人生、无愧于时代,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作答的人生试卷。
    刘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