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红色家书/红色经典追梦阅读

  • 定价: ¥35
  • ISBN:978756805622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 页数:219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红色家书》收录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家书,通过家书不仅能看到他们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追求,又能看到他们对亲人的深情、对子女的教诲。这些家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蕴藏着很多感人故事,是我们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品格风范,特别是进行家庭建设的生动教材。本书同时邀请了国内语文名师对原著进行导读和点评。根据国家红色主题教育的要求和原著的文学价值,受邀的名师会对文本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并挑选书中重点的字词句,供读者学习和收藏,力争达到好像有一位老师正坐在读者身边,对他面对面进行阅读指导的效果。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了近百位革命烈士的近百余封家书,其中包括平常家信、狱中信函、遗书等。展开本书,一串串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跃入眼帘:何叔衡、向警予、恽代英、刘伯坚、高君宇、石评梅、陈潭秋、王若飞、张太雷、俞秀松、赵一曼、左权、彭雪枫、石涧湘、江竹筠……

媒体推荐

    我就觉得我其实很幸福,我有这么好的一个父亲。我想传递的就是学习父亲的这种精神,就是心里想着国家、想着民族。大家都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和富强。
    ——左权将军女儿  左太北
    (赵一曼)生为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临敌大节不辱,永记人民心中。
    ——陈毅

作者简介

    恽代英(1895-1931),字子毅,江苏武进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和杰出的领导人,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1919年组织领导武汉学生参加五四运动,同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传播新文化。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并主编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1927年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秋以后相继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主编党中央机关刊物《红旗》。

目录

李立三
  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给父亲的信)
俞秀松
  男要真正做人去了(给父亲的信)
  我要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给父母亲的信)
向警予
  万不要专只关门读死书(给侄女的信)
  你的九儿在这里,努力做人,努力向上(给父母的信)
张太雷
  求学问是一种最快乐的事(给妻子的信)
高君字
  这世界是要换过了(给石评梅的信)
杨介人
  要大大的与洋人作个对头(给母亲的信)
恽代英
  迟婚实有利益(给季膺妹的信)
刘  华
  只要身体好,万事都可了得(给叔叔的信)
何秉彝
  不要夺去男的心脑,淹没男的个性(给父亲的信)
关向应
  侄现在已彻底的觉悟了(给叔父的信)
邓恩铭
  儿生性最憎恶的是名与利(给父亲的信)
张霁帆
  因战争患难之际,不便弃人而独就逸地(给十哥的信)
龙大道
  刀火连天,留下老百姓坐吃苦头(给父亲的信)
沈志昂
  我的身体不是我自己的,是公众的(给妻子的信)
陈毅安
  革命党员先要革自己的命(给妻子的信[一])
  一钱不值的我们,也要做起天下的主人了(给妻子的信[二])
侯绍裘
  华人久蓄愤懑之心(给妹夫的信)
吴本德
  我在此间工作很重(给大哥的信)
吴宪猷
  要努力的学习革命工作的经验和理论(给弟弟的信)
黄竞西
  我在未死前,毫不畏惧(狱中给楚云妻的信)
  我为党牺牲,有无上光荣(狱中给岳舅的信)
沙文求
  鹞子要是畏风,还能飞渡大海搏击鱼雁吗(给道希的信)
  要以百倍的勇气去抗争不幸(给五弟的信)
徐  玮
  我以天下为家(给家庭的遗书)
李临光
  人类解放不成,何以家为(给母亲的信)
钟志申
  共产党一定会胜利(给哥哥的遗书)
夏明翰
  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狱中给母亲的信)
杜永瘦
  只有干才是你的出路,人类的出路(就义前给妻子的信)
郑复他
  生也何乐,死也何愁(狱中给父亲的信)
唐士谦
  达观之人,视死如归(狱中给父母亲的信)
史砚芬
  觉得心中有许多话要说,却一句也想不起来(狱中给妹妹弟弟的信)
  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给弟弟妹妹的诀别信)
熊亨瀚
  公道未泯,终可昭雪(给妻子的遗书)
陈  觉
  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
王孝锡
  儿去也,莫牵连(给父母亲的遗书)
何叔衡
  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着还不如死(给玉书、玉明的信)
  凡事快快活活去做,总有办法(给儿子的信)
  幸福绝不是天地鬼神赐给的(给义子的信)
赵云霄
  你的父母是个共产党员(给女儿的遗书)
朱务义
  世上层层的枷锁锁不住你这独享的幸福的春!(狱中给弟弟的信)
瞿秋白
  我梦里也不能离你的印象(给妻子的信)
高文华
  做人不吃苦,人是不能算人的(狱中给父亲的信)
冷少农
  还可以为痛苦的人类尽相当的力量(给母亲的信)
  社会之新光在照耀着你(给儿子的信)
张  炽
  我们的幸福确实是被旧社会牺牲了(给妻子的信)
王若飞
  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是要改造世界(给舅父的信)
  人世间尚有其他痛苦存在(给铭兄的信)
李硕勋
  死后勿为我过悲(给妻子的遗书)
汪裕先
  流水般的时光,谁也挽不住它(狱中给姐姐的信)
石涧湘  1。
  过十八年再会(给妻子的遗书)
陈潭秋
  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给哥哥的信)
刘愿庵
  要用一切努力去战胜这些困难(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
林基路
  勇往直前,尽己所能尽,乃我职志(给父亲的信)
邓中夏
  牢狱是极好的研究室呀!(给狱中妻子的信)
吉鸿昌
  是为时代而牺牲(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
刘伯坚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狱中给兄嫂的信)
蒋径开
  豺狼总有一天是被人们打死的(给妻子的信)
郭纲琳
  让造成我的命运来完结我的命运(狱中给哥哥的信)
文立征
  偌大的华北已不允许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给弟弟的信[节录])
赵一曼
  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
左  权
  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给叔父的信)
  我们决心与华北人民共艰苦,共生死(给母亲的信)
  我占了优势,你吃了亏(给妻子的信)
王传馥
  命运不允许我侍奉左右了(给父母亲的信)
张露萍
  他们都是爱自由的人,不原作奴隶(给父母亲的信)
沈尔七
  今如不抗日救国,民众将永无翻身之日(给母亲的信)
金方昌
  谁说老百姓不能管国家大事?(给哥哥的信)
赵伊坪
  大家都是为了国家(给父亲、叔父的信)
韩子重
  我们要在努力当中去寻求自己的理想(给父亲的信)
车耀先
  宜表面沉寂,充实自己(给女儿的信)
刘国镱
  让新的产生,让旧的死亡(给五姐的信)
许晓轩
  需要读些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给三妹的信)
  我已经历得多,什么都无所谓了(狱中给哥哥的信)
何功伟
  岂能背弃真理出卖人格以苟全身家性命(给父亲的遗书)
彭雪枫  17l
  对人诚恳是不会失败的(给林颖的信[节录])
李育才
  今年是黎明前的黑暗(给父母亲的信[节录])
李  白
  但凡一切事情,总宜自慰(给父亲的信)
赵铎心
  革命者应该把我们的爱给全人类(给妻子的信)
潘  琰
  读书要像细雨一样,一点一滴的浸入(给弟弟妹妹的信[节录])
邓  发
  国家未来的伟大前途都寄托在你们青年一辈的身上(给堂弟的信[一])
  我愿同你到海洋,到天空去漂流(给堂弟的信[二])
杨  杰
  好运气总是落在有本钱人的身上(给儿子的信)
李德光
  春天已到,最后的寒流已过了(狱中给姨妈和母亲的信)
  善处自己即是爱我(狱中给妻子的信)
查茂德
  只有消灭了我们敌人,才能消除这个痛苦(给妻子的信)
陈振先
  春天一定就会来到人间了(狱中给母亲与弟妹们的遗书)
冯和兰
  活着一天就会有一天的希望(狱中给姐姐的信)
  不过活着一天,就会有一天的希望(狱中给妹妹的信)
江竹筠
  死人可以在活人的心中活着(给谭竹安的信[节录])
  苦难的日子快完了(狱中给谭竹安的信)
王孝和
  总算没有违背做人之目的(狱中给父母亲的信)
  但愿你勿过悲痛(狱中给妻子的信)
穆汉祥
  在这个时候当然应该尽力服务才对(给家人的信)
朱振汉
  最有价值的就是为了光荣的死(给母亲的信)
李  卡
  你也应该继续你理想的追求(狱中给徐云的信)
何柏梁
  要以万忍的耐心候黎明(就义前的四封家书[节录])

前言

  

    红色基因  红色力量
    唐代玄宗末年,安禄山、史思明联合发动背叛唐朝的战争,史称“安史之乱”,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安史之乱中,被誉为“诗圣”的杜甫也不幸被叛军俘至长安(今陕西西安)。在长安,诗人杜甫目睹山河凋敝,不免思家情切,于是提笔写下了著名的《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全诗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真挚情感,“家书抵万金”更成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所谓家书,是书信的一种,一般指家人亲友之间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来往信件,又称家信、家言、家讯、竹报、家报、寓函等。家书的历史十分悠久,人类早期的口信、击鼓通信、烽火通信等,应该就是家书的早期形态。同时,因为书写材料的不同,家书形态多样,包括泥版、简牍、绢帛、布质、羊皮纸、纸质等各种介质。
    中国历史上著名家书比比皆是,如刘邦《手敕太子文》、刘向《诫子歆书》、司马迁《报任安书》、诸葛亮《诫子书》、曹操《诫子植书》、欧阳修《与十二侄》、司马光《与侄书》、黄庭坚《与四弟书》等。清代,纪晓岚、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严复等名人的家书,流传一时。至近当代,梁启超、林觉民、傅雷、沈从文等人的家书,影响更为巨大,传播更为广泛。这些著名家书成为我们了解家书主人情感世界的另一扇窗口。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家”是所有人对生活的最终幻想和归属,而家书是带着写信人体温的文字,恰好承担了家人之间维系家庭、呵护家庭的纽带与传承。纸短情长,见字如晤,家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句句真情、字字心声,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家庭伦理规范、人际交往道德等,承载着深厚的人文情怀,是传统文化不能割舍的血脉渊源。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生活方式多姿多彩、联络方式日新月异的当代中国,传统家书渐行渐远,然而,家书书写寄送的仪式感、字句之间的真情流露、家书背后寄寓的亲情、道德、文学、文化、礼仪、艺术等丰富内涵却历久弥新,愈加珍贵。
    在中国家书文化的百花园中,红色家书引人注目。所谓红色家书,特指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家人、亲人们之间来往的信件,其中饱含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亲情和谐等或热烈、或质朴的情感,令人动容;同时,这些家书通篇闪烁着追求真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催人奋进。
    鲜红的封面,鲜红的热血;红色的历史,红色的豪情。案头这本《红色家书》收录了近百位革命烈士的近百余封家书,其中包括平常家信、狱中信函、遗书等。展开《红色家书》,一串串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跃入眼帘:何叔衡、向警予、恽代英、刘伯坚、高君宇、石评梅、陈潭秋、王若飞、张太雷、俞秀松、赵一曼、左权、彭雪枫、石涧湘、江竹筠……
    他们是这些红色家书的写信人,他们当中,有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做出卓越贡献的革命先驱,有为民族独立与解放事业驰骋沙场的高级将领,有在硝烟战场冲锋陷阵的普通士兵,有在敌后或者隐蔽战线“暗战”的幕后英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无产阶级先进分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事业: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人民的平等自由,不懈努力,不畏牺牲。他们都为民族独立与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以说,他们是用鲜血、用生命写出了这一封封红色家书,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家书”。
    打开《红色家书》,一封普通家书,其背后就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家书中,烈士们面对危难却矢志不移,面对生死离别仍淡定从容,其言其行直击我们的心灵深处,令人动容。阅读这些红色家书,仿佛经历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红色家书》中,有写给父母的遗书。临终遗言里,忠孝不能两全的铁骨柔情,字字泣血,分明可见,同时革命意志仍坚如磐石,毫不动摇。如“我真的是不忠不孝、忘恩负义吗”(见冷少农给母亲的信),“男要真正做人去了”“我将必定要总报答我最可爱的人类”(见俞秀松给父母亲的信),“人类解放不成,何以家为”(见李临光给母亲的信),“勿怪儿之不肖”(见沈尔七给母亲的信),“岂能背弃真理出卖人格以苟全身家性命”(见何功伟给父亲的遗书),“我过不惯这样不生不死的生活”(见韩子重给父亲的信),“命运不允许我侍奉左右了”(见王传馥给父母亲的信),“总是梦着你们,念着你们”(见张露萍给父母亲的信),“儿去也,莫牵连”(见王孝锡给父母亲的遗书),“如儿者真不过沧海之一粟耳”(见郑复他狱中给父亲的信),“春天一定就会来到人间了”(见陈振先狱中给母亲与弟妹们的遗书)……
    《红色家书》中,有丈夫留给妻子的遗书。无情未必真豪杰,革命伴侣不能白头偕老,却面临生死离别,这是常人很难很难面对的巨大悲痛。除了不舍、悲恸之情,这些家书中更多的是互相宽慰、牵挂、体贴、勉励。如“我最后一刹那的呼吸,是念着你的名字”(见刘愿庵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死后勿为我过悲”(见李硕勋给妻子的遗书),“夫妻能偕老的有几呢”(见黄竞西狱中给楚云妻的信),“是为时代而牺牲”(见吉鸿昌就义前给妻子的遗书),“革命党员先要革自己的命”“我们难道恋恋于儿女的深情吗”(见陈毅安给妻子的信)、“人世上多的是革命的伴侣”(见杜永瘦就义前给妻子的信),“我的身体不是我自己的,是公众的”(见沈志昂给妻子的信),“过十八年再会”(见石涧湘给妻子的遗书),“但愿你勿过悲痛”(见王孝和狱中给妻子的信),“要有牺牲的精神才能打垮和消灭敌人”(见查茂德给妻子的信)……
    《红色家书》中,有父母亲留给儿女的信件。可怜天下父母心,读着这些烈士的家书,他们的舐犊之情,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那份浓浓的父爱、母爱。他们对自己的孩子都有着万般不舍,有着人间最深沉的爱,令人动容。同时,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是期望、是激励,以及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如“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见赵一曼就义前给儿子的遗书),“世道艰苦,奋斗才是出路”(见杨杰给儿子的信),“社会之新光在照耀着你”(见冷少农给儿子的信),“你的父母是个共产党员”(见赵云霄给女儿的遗书)……
    《红色家书》中,有写给家人、亲戚的信函。透过这些家书,先烈们的殷殷报国之心,力透纸背。如“我的血不会白流”(见钟志中给哥哥的遗书),“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见刘伯坚狱中给兄嫂的信),“只要认清了前途,就是拼命也要去干”(见刘华给叔叔的信),“发奋作一改造社会之人”(见向警予给侄女的信),“要努力的学习革命工作的经验和理论”(见吴宪猷给弟弟的信),“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见史砚芬给弟弟妹妹的诀别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见左权给叔父的信),“国家未来的伟大前途都寄托在你们青年一辈的身上”“我愿同你到海洋,到天空去漂流”(见邓发给堂弟的信),“偌大的华北已不允许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见文立征给弟弟的信),“谁说老百姓不能管国家大事”(见金方昌给哥哥的信)……
    这些家书,都是烈士们写给自己亲人的珍贵文字,但因为身处动荡的战争年代,这些信件的命运也是千差万别,有的无法投递,有的辗转多地才到达收信人手中,有的延误很长时间才送达,等等。如东北抗日英雄赵一曼给自己亲爱的儿子留下的遗书,就整整迟到了20余年才到达收信人手中。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四川宜宾人。“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党组织派往东北进行抗战。临行前,母子二人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此番分别,直至牺牲,赵一曼再也没见过她深爱的儿子。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负伤被俘。日军用尽了酷刑,但赵一曼坚贞不屈,始终没有吐露任何情报。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日军残酷杀害,年仅31岁。
    在押赴刑场的途中,赵一曼给儿子(小名宁儿)写下了这封感天动地的遗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遗书寥寥150多字,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有九死而不悔的无畏气概,更有舐犊情深不忍舍离的慈母大爱。
    从被俘到牺牲,赵一曼一直没泄露真名,因而这封遗书的收件人无从知晓,它也就一直存放在日军审讯档案中,直到20年后的1957年才被发现。
    打开《红色家书》,我们读到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报国为民的炽热情怀、忠孝不能全的铁骨柔情、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作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讲话。初心是什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这,就是共产党人坚定的初,心。
    打开《红色家书》,我们感受到革命先烈们志存高远、浩气长存的家国情怀,从中获得的不仅是感动、震撼,更有奋进前行的力量。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达最崇高的敬意,永远怀念他们,铭记他们,不断从红色家书中,涵养自己的胸怀和境界,用砥砺奋斗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熊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