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闪闪的红星/岁月成长追梦阅读

  • 定价: ¥22
  • ISBN:978756805620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 页数:117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讲述了潘冬子在革命前辈的指引和帮助下,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语言生动活泼,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的喜爱,广为流传。小主人公潘冬子豪爽、善良、智勇双全,是小学生学习的楷模;潘冬子热爱祖国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本书同时邀请了国内语文名师对原著进行导读和点评。根据国家红色主题教育的要求和原著的文学价值,受邀的名师会对文本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并挑选书中重点的字词句,供读者学习和收藏,力争达到好像有一位老师正坐在读者身边,对他面对面进行阅读指导的效果。

内容提要

  

    《闪闪的红星》以“红五星”为线索,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党的孩子”潘冬子与土豪恶霸胡汉三斗智斗勇,最后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故事。
    1934年,江西柳溪村,年仅七岁的潘冬子一心想参加红军。他的爸爸潘行义随红军队伍向北转移,奔赴抗战前线,临行时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子弹和一颗闪闪的红五星。爸爸教导他,想爸爸时见到红五星就跟见到爸爸一样。见到子弹,就会想到红军为打白狗子流过的血,长大了,也要去打白狗子。冬子的妈妈留在家乡参加革命游击队,在修竹哥(吴书记)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有一天,冬子妈和陈钧叔叔去柳溪做人民群众的工作,在串完最后一家,准备出庄的时候,他们被胡汉三带着的一群白狗子包围,他们扔出了唯一的一颗手榴弹,冲出村庄,冬子的妈妈为掩护陈钧叔叔逃脱,把敌人引向自己一边,最后被胡汉三抓住了。胡汉三把冬子的妈妈吊在大树上,下面架起一堆火,把冬子的妈妈活活烧死了。
    冬子失去妈妈后,修竹哥把他安排在宋伯伯家住下来,冬子在宋伯伯家度过了六年,宋伯伯被胡汉三抓走后,党组织又安排他进城在一家米店当学徒。在这里,他又遇到了胡汉三,为了报仇,他夜晚“火烧胡汉三”后连夜离开了米店,独自冒险寻找游击队,在残酷的斗争中潘冬子不断磨炼自己,终于成长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来不及与已经成为副师长的爸爸见面,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了。

作者简介

    李心田,当代作家。1929年生于江苏省睢宁县。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华东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从事部队文化教育和文艺工作,历任解放军第二十八速成中学教员,原济南军区干事及前卫话剧团创作员、创作室主任、副团长,一级编剧。从1953年开始写作,发表过诗、剧本、小说、电影文学剧本等。著有《闪闪的红星》《两个小八路》《跳动的火焰》《十幅自画像》等小说和话剧剧本。其中《闪闪的红星》曾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两个小八路》《闪闪的红星》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影响深远。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前言

  

    红星照我去战斗
    一
    “闪闪的红星”曾照耀着整整一代人去寻找光明,“潘冬子”的英雄形象曾激励着无数青少年为理想奋斗。创造奇迹的仟家李心田却鲜为人知,我们不妨先追随作家的脚步,了解一下著名小说《闪闪的红星》的前世今生吧!
    《闪闪的红星》作者李心田,1929年出生于江苏睢宁县。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到华东军政大学学习,历任部队速成中学教员,前卫话剧团创作室主任、副团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主要作品有《闪闪的红星》《两个小八路》等。
    李心田回忆说六岁那年,爸爸从官山镇回家过年,指着门上贴的对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念,他既不识字,也不懂对联是什么意思,可是过后他还是能背给爸爸听,爸爸见他记性好,就买了两张纸订成了一个本子教他写字。李心田七岁上初小,十一岁读完初小入私塾,当时一个班上有三十多名学生,他是最小的,但被编入高班,学生除了听老师讲《论语》还要读《幼学琼林》《古文观止》等书,规定每人每天写三百字小楷,每隔一天写一篇日记,老师要求很严格,背书不过关就要挨打,李心田因为学习方法得当,再加上用功,一年内学了《中庸》《大学》等七本书,老师提到哪里,他就能背到哪里,背诵如流,很少挨教师的戒尺。小时候在家乡的学习对李心田后来的工作和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两年的私塾学习,李心田的作文也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他的作文经常被贴在学校的墙上展览。在课外书籍很少的情况下,李心田如饥似渴地借书阅读,千方百计地从别人家里找来《珍珠塔》之类的唱本看,也读《三侠剑》之类的侠义小说。李心田后来回忆起来觉得对自己教益最大的是《三国演义》《聊斋》和《今古奇观》。中国古典文学给了李心田丰富的精神食粮,使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二
    李心田的第一篇小说《我的两个孩子》发表在1957年的《文艺学习》上,全文3000字。李心田后来调到南京军区当速成中学教员,课余喜欢与学员聊天,了解学员的家世经历,也是通过与学员的交流,李心田积累了一定的素材,《闪闪的红星》的主角潘冬子也“蹦到了他的脑海里”。
    在构思作品前,李心田收集到了一些素材:一是当时跟随他学习的学员许光、鲍声苏都是红军长征前留在家乡,全国解放后才找到父亲的。二是李心田听说江西地区有一位红军在长征前给家里留下了一顶军帽,军帽里写了自己的名字,解放后这位红军的儿子拿着军帽找到了他的父亲。三是抗战时,胶东有个17岁的女青年,入党第二天就被捕,后来被敌人活活地烧死了。四是从杂志上李心田了解到毛主席的几个孩子曾在上海流浪过。这些素材深深地烙在李心田的记忆里,最终“潘冬子”这个鲜活的形象跳到了他的眼前。
    1965年,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书稿《战斗的童年》(即《闪闪的红星》)不予出版,由于作品不能顺利出版,李心田连写两封信给中国少儿出版社,要求把书稿退还。当时李心田很感慨:文章误我,我误青春,以后不写了。1972年5月,这部作品历经曲折终于出版了。
    三
    《闪闪的红星》以“红五星”为线索,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党的孩子”潘冬子与土豪恶霸胡汉三斗智斗勇,最后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的故事。
    ……
    潘冬子在城里米店看到的商商勾结,官商勾结,共同欺压百姓的罪恶行径,没有王法,也没有公道。是的,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维护老百姓的法律。人民不能当家做主,哪里去讲王法和公道?
    沈老板怕老百姓被他逼得哄抢大米,事先就联络了警察局孙局长,借宴请之机把一包钞票塞在孙局长手里,双方达成默契。后来,当沈老板囤积居奇把饥饿的老百姓逼得动手抢米了,孙局长果然带了一二十个警察赶来,全端着枪对着人群,还开枪打死一个买米的妇女怀中的小孩,还准备抓走领头要求卖米的人力车工人。警察认为囤积大米不卖的人不犯法,而饥饿要买米的人倒犯法,这公平吗?警察不讲道理,不讲公平导致民怨沸腾,老百姓抬起木桩,猛地敲打米店的门板,要求开门卖米,最终还是被凶残的警察镇压下来了。潘冬子终于明白了沈老板和孙局长,他们是一条道上的人,孙局长常在沈老板家中吃饭,有了事情孙局_长就出来帮助沈老板。警察就是为有钱人说话办事的,天下没有公理。
    孙局长不仅帮沈老板镇压群众,还给他请财神,那就是大地主胡汉三。为了保证沈老板的米源,在孙局长的策划下,他们三方见面了。第一次见面,胡汉三就给沈老板运来了满满一船大米,有四五十担。沈老板想给女儿在乡下置几十亩田产需要胡汉三帮忙,胡汉三卖米要个好价钱又需要沈老板帮忙。孙局长与沈老板、胡汉三构成了一条利益链,他们哪里还讲什么王法、公道。
    随着审判胡汉三这一天的到来,人们组成的秧歌队、腰鼓队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处决胡汉三的“砰”“砰”两声枪响,大场上响起了人们惊天动地的口号声“解放全中国”“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事实证明共产党闹革命就是要推翻这吃人的社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人民就没有当家做主的权利。
    阅读《闪闪的红星》,回首历史,我们不禁感慨,如今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人民才能当家做主,人民的幸福才有保障。在新的长征路上,为了民族的复兴,我们仍然需要有一颗“闪闪的红星”,那“闪闪的红星”就是中国共产党!
    黄世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