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美学

美的启迪--美学基础知识/美的旅程

  • 定价: ¥38
  • ISBN:9787518334445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石油工业
  • 页数:207页
  • 作者:编者:刘安
  • 立即节省:
  • 2019-08-01 第1版
  • 2019-08-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审美能力的培养,就如一次审美的旅程。在旅途中,不断地发现,不断地获得美的启迪,进而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人格涵养,做一个具有高尚艺术情操的人。
    本书文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活泼有趣。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朋友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美在人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才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又如何使自己在这种审美追求中获得更多的感受,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涵养,并通过几个小作品的赏析,带领读者去观察、品味和感悟。艺术是民族哲学思想的体现,东西方文化有不同的差异,因此,艺术就产生了不同的类型,艺术创作的方法也不仅相同,欣赏的角度和评价标准也不相同。了解不同民族在艺术创作中的差异,通过比较就更能从中学习、欣赏和借鉴。

作者简介

    刘安,1947年生人,北京市人,1970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长期在科研单位工作,荣获多项科研奖,担任科研单位领导职务并主持多项科研项目。
    热爱哲学、史学和文学艺术,多年来在工作之余,研读中外名著,吸取中西方文化艺术的精髓。对美学有独到的见解和研究.并将美学心得自制成诗集和读本,在此基础上出版了这套《美的旅程》系列图书。

目录

第一章  美的呼唤
  时代呼喊美
  美对人的意义
  学点美学知识
第二章  对美育的再认识
  对美育的再认识
  美的启迪
  一生的追求
第三章  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艺术欣赏是一次再创造
  艺术欣赏是情感的体验
  艺术欣赏是形象的思维
  艺术欣赏是人格涵养的提升
第四章  比较发现的奥秘
  在比较中发现
  本民族各艺术间的比较
  不同民族艺术间的比较
第五章  艺术化的自然美
  没有自然美
  艺术化的美
  心中的美
第六章  在审美中识字
  汉字中的美
  象形识字
  识词会意
第七章  美感与联想
  观赏
品味
  意境
  神韵
  不同的情感与联想
第八章  距离产生美
  心理距离
  空间距离
  时间距离
第九章  宋代人的极简
  诗化生活
  极简之美
  学学宋代人的审美
第十章  中国人的审美理想
  错彩镂金
  初发芙蓉
  澄怀味象
第十一章  中西方审美观的区别
  天人与人
  全与分
  空灵与充实
  意境与真实
后记

前言

  

    1940年,法国西南部道尔多尼州乡村的四个儿童带着狗在追野兔时,意外地在拉斯科的洞窟发现了距今17000多年的原始画廊。他们看到栩栩如生、色彩艳丽的野牛、野马时,兴奋地惊叫起来:“真美啊!”黑格尔在《自然美是无用的,艺术家是神的代言人》一文中写道:“当人们惊异于艺术作品在内心引起的波澜—一渝快、惊讶、恐惧、哀怜一类情感波动——总之,心灵的震颤时,为描述这种状态,便借用了希腊文‘卡特斯特惕克’一词,该词在希腊语中即‘美’。”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出版的《美学》一书,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黑格尔的《美学讲演录》对美学做了进一步的整理与完善。人类一直在探索美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去追求美?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美是伦理的、道德的,美与善是相通的。也有人认为,美是真实的,因而,美与真是相通的。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成了他美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审美对于人的精神自由来说,对于人性的完善来说,都是绝对必需的。朱光潜说:“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因此,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人也不能获得人性的完满,“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美育教育有别于伦理道德的教化,也有别于纯粹的精神追索,它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情感活动,一种为追求美好事物而希望获得的愉悦与快感,一种美的精神境界。此时,真、善、美的结合,才能使人获得完美的、自由的人性,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美育教育是多方面的,对艺术技能的培养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审美观念的确立,审美能力的提高,最终是审美情感的获得,陶冶高尚的情操,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是潜移默化的、长期的过程。我们就从识字开始,一步一步地去寻找审美的感受。在发现中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在比较中人们发现,中国和西方在各艺术领域中都包含了不同的审美观,它们给人带来了不同的审美感受。同时还发现,在同一个民族的各种艺术形式里,都渗透着相同的审美理念,它们带给人的审美体验竟然是相通的。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国人形成了追求“意境”的审美理想。它是一种独特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审美观。美的事物无处不在,审美体验时时都会发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情怀是一种感受。在聆听美妙的音乐时,脑海里浮现出动人的画面,音乐与绘画不知不觉地联系在了一起。建筑的曲线宛若凝固的音符,而音乐的旋律又好像流动的建筑。有情无处不飞花,飞花应对好时节。对美的欣赏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细致地观察,深入地思考,纵情地联想,不懈地追求,直探那深邃的精神世界,以获得最美的情感。这种审美追求是那样的新奇,又是那样的美妙!
    审美能力的培养,就如一次审美的旅程。在旅途中,不断地发现,不断地获得美的启迪,进而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人格涵养,做一个具有高尚艺术情操的人。

后记

  

    我从事科技工作几十年,退休后阅览了不少文学艺术方面的书籍。当我在艺术的海洋里漫步,或欣赏世界艺术珍品,或阅读中外名著和诗词时,内心的那种悦动、那种感觉是奇妙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当我阅读有关美学方面的书籍以后,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此后,我比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美学与相关知识,做了大量笔记,并将我的心得讲给大家听,讲给孩子们听,他们都感到既新奇又有趣,很爱听。我还将一些文章发表在有关刊物,得到朋友们的广泛赞誉,大家都希望我能把对美的感受传播出去。于是我将多年积累的文稿整理成这套《美的旅程》丛书,希望能带领更多的人去追求美,感受美带来的欢乐。
    真、善、美是人生的三个组成部分,缺少“美”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美”渗透在生活和艺术的各个领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任何将各类艺术割裂开来,孤立地去欣赏或理解,都可能会窥豹一斑、一叶障目。人们看一张中国画,会有所理解,会受到一些启发,但再去看一张西方油画,感受又会不相同。把这两种感受做一个比较,又会有新的启发。当人们去苏州园林游览时,会有一种看中国水墨画的感觉。因为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家直接参与了园林的设计和建造,他们把中国画的意境在园林中加以表现,所以画中有景、景中有画,它们传达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发现,通过认真比较、反复琢磨,人们发现了更有趣的东西,那就是“美感”,审美情感会一步步加深,对美的追求也慢慢地变成了一种自觉的行动。因此,将各门类的艺术综合起来,从大艺术的角度,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其中的奥秘,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情感,以及如何审美。这种方法对培养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是很有益处的。本书不是从理论上阐述如何进行美育教育,而是从情感上去体会美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感受。它是一种具体的感知实践,因为审美的情感是需要诱发的。
    这套丛书涉及美学基础知识,以及中外的音乐、美术、雕塑、建筑、园林等方面知识。因为涉及的知识广博而深厚,表述这样多的知识,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或者不够准确的地方,希望广大读者和有识之士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人将不胜感激。
    写这套丛书的时候,我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和鼓励。感谢我的大哥刘健积极鼓励我出版此书,并给予我大力支持;感谢我的老同学申若霞的推荐;感谢我的夫人周汉珍,亲自审阅修改书稿;感谢湖北美术出版社原社长余澜,无私地为我提供了大量图片资料;感谢洪可柱、樊凤兰、彭少明、刘京涛、郭建、刘兴、冷崇汉、程驰、孙阳春、何红雁、王亨哲等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还要感谢石油工业出版社鲜德清副总编和王海英编辑等。我在此向所有人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