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钟情一生(精)/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

  • 定价: ¥68
  • ISBN:9787553689531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教育
  • 页数:266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以报告文学形式讲述费梁及其团队的“中国两栖动物系统学研究”项目完成国家级两栖动物物种编目的研究历程,展示其为我国两栖动物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歌颂我国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

内容提要

  

    本书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几代人数十年来致力于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这一事迹为蓝本,围绕以费梁、叶昌嫒为代表的三代两栖爬行动物科学家展开叙事,描述我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从空白到结出硕果的艰难且漫长的历程。作者深入采访,并结合大量资料,将复杂的现实背景、众多的事件、几代科学家的努力,一幕幕不断推进,如同一部纪录片展现在读者面前。作品情感真挚,体现了科学家永无止境探索未知真理的情怀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作者简介

    裘山山,女,祖籍浙江杭州,现居四川成都。1976年入伍。1983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西南军事文学》主编。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已出版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春草》,长篇散文《遥远的天堂》《家书》以及中篇小说《琴声何来》等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百花文学奖、四川省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以及夏衍电影剧本奖等奖项,还有部分作品在海外翻译出版。

目录

序  致敬科学家
第一章  奠基人
第二章  传承
第三章  艰难岁月
第四章  皇皇巨著
第五章  步履不停
第六章  踏遍青山
第七章  任重道远
丛书出版后记

前言

  

    致敬科学家
    (一)
    2016年10月,北京。我平生第一次走进了中国科学院的大楼。
    心里有几分陌生,几分兴奋,还有几分忐忑。上得楼去,在走廊的一面面长墙上,挂着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科学家的大幅照片,仰头看着,心里更是无比崇敬乃至膜拜:谷超豪,孙家栋,师昌绪,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程开甲,于敏,吴文俊,黄昆,王选,刘东生,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徐光宪……他们,才是实实在在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人。
    相比之下,我感觉自己很渺小。
    随后,在这座大楼里,我与其他5位作家一起,签下了“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的合同。这套丛书,旨在-“宣传中科院重大创新成就及杰出科技工作者群体”,再说得具体些,就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得的那些科学或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经时间验证,为科学共同体所广泛认可的创新成果,或者经实践检验,产生了或产生着重大社会或经济效益的创新成果,树碑立传。我之所以参加了这个项目,很大程度是为了弥补我此生无法从事科学研究的遗憾。
    还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母亲就希望我能学好数理化,以便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或者当个工程师之类的,而不要从事文字工作。说来我们家也不乏这方面的人才,父亲是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毕业的高级工程师,是铁道兵的隧道专家,一辈子修路架桥;舅舅更厉害,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另外有个表哥,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还有个表哥,是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高级工程师……父母认为,这样的人,才是实实在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人,他们希望我也成为这样的人。
    其实还有个重要原因,母亲年轻时作为省报编辑,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字工作者,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吃尽苦头。这使得她认为搞文字工作是不安全的,远不如从事科研或工程技术工作来得踏实。
    可是我辜负了他们。大环境的原因,是赶上了“文革”,几乎没有一个安静的教室可以用来好好读书。个人的原因,是打小就喜欢写作,喜欢读小说;而且我的数理化成绩,还没有好到可以读理工科大学的程度,何况高中毕业就去当兵了,更加远离数理化了。
    尽管我今天已经有几十本书出版,也获过全国奖,还被人称为知名作家,但在我心里面,始终对自己此生未能成为一名科学家或者工程师感到遗憾,对科学家们也更加景仰。
    所以,当得知中国作协与中国科学院有这样一个合作项目时,感觉特别好,甚至觉得早应有这样的项目了,让作家们来写科学家,让科学家被更多的人知道。这不仅仅是宣传科学家,同时也在传播科学。
    世界上很多大科学家都非常重视科学的传播。法拉第,爱因斯坦,波恩,贝尔纳,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总是自觉地致力于科学普及或科学大众化工作。比如法拉第坚持每年圣诞节为青少年做科学演讲,长达19年。波恩则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科普著作《永不停息的宇宙》,他说,我认为科学结论应该用每一个思考者都理解的语言予以解释。爱因斯坦则认为,传播自己研究得到的新思想是研究者的本分。这些都说明,科学家们并不打算把自己和自己的事业局限在小范围里,他们视科普为己任。那么,以文字为生的我们,虽然不懂科学,有这样的机会去接触科学家,走近科学,是责无旁贷的。
    ……
    以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探索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逻辑学七门基础学科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边缘学科有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生物等。研究成果是整个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对技术科学和生产技术起指导作用。
    基础科学具有以下特点:1、是物质运动最本质规律的反映,与其他科学相比,抽象性、概括性最强,是由概念、定理、定律组成的严密的理论体系。2、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比较间接,需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才能转化为物质生产力。3、一些成果的重大作用易被人们忽视。4、研究具有长期性、艰苦性和连续性。5、研究成果具有非保密性,一般公开发表,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我注意到其中两点,将它们突出一下:一是,一些成果的重大作用容易被人忽视。二是,研究具有长期性、艰苦性和连续性。这两点说明,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必须能够忍受清贫,忍受寂寞,一生钟情于此。
    换句话说,搞基础研究的人,有点儿像修行。
    他们不是为了自己修行,是为了国家,为了科学事业。今天,作为基础科学的一部分,两栖动物研究在几代科学家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之后,终于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并最终被国家认可!
    真是非常不易。
    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向他们致敬。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科研事业的起点普遍很低。退回去几十年,我们国家在两栖动物研究方面,几乎是一张白纸,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滞后)。尤其上世纪30年代之前,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为零。少量的两栖动物的发现研究,多是外国传教士、外国科学家搞出来的,他们从中国带走一些样本回去解剖乃至展览。其研究成果,自然也不可能是我们的。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我们国家才开始有了自己的两栖动物研究事业,才开始填补这一空白。
    所以我觉得他就是我国两栖动物研究的鼻祖,就是中国两栖动物研究的奠基人。虽然我看到其他资料上,还是加了“之一”这样的词。
    他叫刘承钊。是此次获奖的核心人物费梁先生的老师,或者说引路人。
    让我们先从他开始吧。

后记

  

    1978年前后,在方毅同志的支持下,《哥德巴赫猜想》《小木屋》《胡杨泪》等一批反映科学家和科技创新的报告文学作品相继问世,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些被人们认为反映了“科学的春天”到来的激越文字,已经或依然在影响着很多人的人生选择。
    2013年5月,中国科学院启动了新一轮机关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科学传播局。在传播局的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创作一批反映科技创新、歌颂科技工作者的高质量文化产品,争取可以传世。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同志、中国科学院文联主席(现任名誉主席)郭日方同志、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同志的倡议下,这一想法明确为创作出版一套反映新中国科技成就的报告文学作品。由此,中国科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三方达成联合创作一套大型报告文学作品的高度合作共识。2015年1月,中国科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要领导联合会签工作方案,正式将其定名为“‘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
    知易行难。经选题遴选、作家推荐、研究所对接,到2015年11月13日,“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项目举行第一批选题签约仪式,6项选题正式开始创作。其后,项目进入稳步有序的推进阶段,先后组织了4批选题的编创工作。
    这是一个跨部门、大联合、大协作的项目,从工作设想到一字一句落墨定稿,数百人为之操劳奔走,为之辛苦不眠,为之拈断髭须。在选题、作家遴选阶段,中国科学院12个分院近60家院属单位提交了选题方向建议,多家研究所主动联系项目办公室,希望承担选题创作支撑任务;白春礼、侯建国、钱小芊、白庚胜、谭铁牛、王春法、袁亚湘、杨国桢、万立骏、陈润生、周忠和、林惠民、顾逸东、王扬宗、彭学明等20余位院士、专家直接参与统筹指导、选题遴选工作,为从根源上保障丛书水准出谋划策;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给予项目高度支持,细心考虑多方因素,源源不断地推荐最合适的优秀作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调研创作阶段,30余位作家舟车劳顿,不辞辛劳深入科研一线调研采访,深挖一人一事。以“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项目”“东亚飞蝗灾害综合治理”“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灾后心理援助十周年纪实”“从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研究到人工全合成核糖核酸研究”“从‘黄淮海战役’到‘渤海粮仓’”“包头、攀枝花、金川综合开发项目”“中国植物分类学发展与植物志书编纂…‘中国科大‘少年班”一‘李佩先生相关事迹”为代表的选题,因涉及年代较为久远,跨越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时光,部分重大工程参与单位遍布全国,部分中国科学院外单位甚至已经取消或重组,探访困难。纪红建、陈应松、薛媛媛、秦岭、铁流、李鸣生、杨献平、彭程、李燕燕、冯秋子等作家,在选题依托单位的支持下,以科研成果为中心,不囿于门户,尽最大可能遍访相关单位和亲历者,尊重历史、尊重科学的初心始终如一。以“从‘望洋兴叹’到‘走向深海大洋”一‘从无缆水下机器人研究到‘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猕猴桃属植物资源保护、种质创新及新品种产业化”“我国两栖动物资源‘国情报告’”“中国泥石流研究”“文章写在大地上——植物学家蔡希陶”“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冻土与沙漠地区工程建设支持西部发展”“唤醒盐湖‘沉睡’锂资源”“澄江生物群和寒武纪大爆发”为代表的选题,采访、调研的客观条件较为恶劣。许晨、徐剑、李青松、裘山山、葛水平、李朝全、毛眉、李春雷、马步升、董立勃等作家,出远海、访林间、探深山、翻石冈、巡雨林、穿沙漠、过盐湖。亲历一线采风,与科研人员同吃同住同工作,以自己的亲身见闻,撰写出最生动的文章。而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及二期改造工程”“核聚变领跑记:中国的‘人造太阳’”“从黄土到季风”“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与应用”“大气灰霾的追因与控制”“高福院士和他的病毒免疫学团队”“强激光技术”“‘中国天眼’及南仁东先生事迹”为代表的选题,涉及大量晦涩难懂的基础科学研究及其前沿进展。叶梅、武歆、冯捷、周建新、哲夫、张子影、蒋巍、王宏甲等作家克服极大困难,“跨界”学习自己所不熟悉的科学知识,甚至成了相关领域的“半个专家”。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下属30余家科研院所逾百位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任劳任怨、尽职尽责,为作家创作提供支撑保障。如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岳晓,曾十余次陪同作家前往一线采访,包括环境艰苦恶劣的青海格尔木站和北麓河站(海拔4800米)、宁夏中卫沙坡头站、新疆天山冰川站和阿勒泰站等。 在审读定稿阶段,科学界、文学界近150位专家参与审读工作,为高质量作品的诞生提供有力保障。“冯康先生及其家族对中国科学技术的贡献”选题作家宁肯在书稿初稿创作完成后。秉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充分尊重各方建议,先后进行了三次重大调整,所付出的精力与调研创作时不相上下。“周立三先生对我国国情研究的贡献”选题作家杜怀超对作品精雕细琢,根据审读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对笔误也一一审校订正,力争做到尽善尽关。 “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的创作出版工作,已历时五年。这五年中,科学与文学相互激荡、科学家与文学家激情碰撞。这些“碰撞”,也成为开展工作的难点所在。例如,书稿标题的拟定,是应当更平实,还是更富文学性?一项科研工作,是应当尽可能全面展示,还是选取最具可读性的片段施以浓墨重彩?一个或多个工作团队中,应当展现什么人物?又该重点展示这些人物的哪些方面?凡此种种,在成稿之前,作家和科研人员都展开了无数轮“激烈”讨论,经过多方考虑才达成一致。这些或大或小的“碰撞”,在编写过程中,是大家的焦虑所在;在最终呈现给大家的这套书中,也许将是最精华之所在。处理或有不周,但作为一种“跨界”的磨合,相信读者会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项目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宣部共同开展统筹协调工作。项目执行单位先后设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前前后后,数十人为之操劳奔忙,他们是中国科学院的杨琳、胡卉、储姗姗、李爽、陈雪、崔珞、王峥、孙凌筱、张颖敏、岳洋,中国作家协会的高伟、范党辉、孟英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孟令耘等。这个团队持续跟踪选题创作和审读进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保障了丛书的顺利出版。 感谢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以及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精诚合作,感谢各位专家、作家和工作人员对此项工作的辛勤付出,相信“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的出版能够有力地传承科学文化,推进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出独特作用。 “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项目组 201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