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戏剧艺术

长生殿(精)/国学典藏

  • 定价: ¥32
  • ISBN:9787532581030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古籍
  • 页数:168页
  • 作者:(清)洪昇|校注:李...
  • 立即节省:
  • 2016-07-01 第1版
  • 2019-07-01 第5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洪昇著的《长生殿》是一部写得很出色的传奇戏曲。作者洪昇在广阔的社会、政治背景中来表现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对历史素材加以精心选择和剪裁,进行了艺术的概括、集中和虚构,使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基本符合历史真实,而且全剧写得有声有色,许多场面强烈感人,把历史剧的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要江山,还是要美人?马嵬惊变,唐明皇选了江山,舍了美人杨玉环。羞杀君王,辜负了长生殿中的生死之盟。“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洪昇三易其稿,历时十余年,写就一部《长生殿》,“借太真外传谱新词”,皆为“情而已”。帝王家的恩宠,男女间的爱情,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是那么脆弱,而又壮美。

内容提要

  

    清代初期的历史剧《长生殿》,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作者洪昇(1645—1704)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完成。
    《长生殿》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唐朝皇帝李隆基(712—756)年在位+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情故事。这是一个由史实演绎而成、历代相传的传奇故事,作者洪昇继承了前人的成就,用人间天上、现实与幻景交错的戏曲艺术手法,将这对帝妃之间“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生死恋情描绘得出神入化,凄婉动人。作品同时还反映了当时朝廷内外复杂的矛盾斗争,勾勒出悲欢离合家国兴衰的历史风貌,成为这类题材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戏曲作品。剧作一经问世,当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成为剧坛竞相传抄和演出的剧目。

作者简介

    洪昇(1645—1704),清代戏曲作家,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从国子监毕业后,仕途不如意,家境也败落。作有《长生殿》,当时与作有《桃花扇》的孔尚任有“南洪北孔”之称。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因《长生殿》适在孝懿皇后丧葬期间演出,被革去监生籍。晚年生活穷困潦倒,于吴兴醉后失足落水而死。所作尚有传奇《回文锦》《回龙院》等,均已不存。杂剧今存《四婵娟》一种。亦工诗词,有《稗畦集》《啸月楼集》等。

目录

前言
长生殿序
长生殿题辞
长生殿自序
长生殿例言
卷上
  第一出  传概
  第二出  定情
  第三出  贿权
  第四出  春睡
  第五出  禊游
  第六出  傍讶
  第七出  幸恩
  第八出  献发
  第九出  复召
  第十出  疑谶
  第十一出  闻乐
  第十二出  制谱
  第十三出  权哄
  第十四出  偷曲
  第十五出  进果
  第十六出  舞盘
  第十七出  合围
  第十八出  夜怨
  第十九出  絮阁
  第二十出  侦报
  第二十一出  窥俗
  第二十二出  密誓
  第二十三出  陷关
  第二十四出  惊变
  第二十五出  埋玉
卷下
  第二十六出  献饭
  第二十七出  冥追
  第二十八出  骂贼
  第二十九出  闻铃
  第三十出  情悔
  第三十一出  剿寇
  第三十二出  哭像
  第三十三出  神诉
  第三十四出  刺逆
  第三十五出  收京
  第三十六出  看袜
  第三十七出  尸解
  第三十八出  弹词
  第三十九出  私祭
  第四十出  仙忆
  第四十一出  见月
  第四十二出  驿备
  第四十三出  改葬
  第四十四出  怂合
  第四十五出  雨梦
  第四十六出  觅魂
  第四十七出  补恨
  第四十八出  寄情
  第四十九出  得信
  第五十出  重圆
附录
  长生殿原跋

前言

  

    在17世纪的下半叶,中国戏剧史上诞生了两部划时代的历史名剧,即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它们代表着清代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长期以来与《西厢记》《牡丹亭》一起在舞台上盛演不衰,享誉中外,拥有无数的读者和观众。
    洪昇,字防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士大夫家庭,早岁拜文坛名宿毛先舒、陆繁招为师,接受了良好的文学熏陶。其师毛氏著有戏曲专论,陆氏是当时的骈文大家,这对洪昇日后从事戏剧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洪昇游京师时,受业于名诗人王士祯,得诗法子施闰章,又结交诗友朱彝尊、查慎行、赵执信、毛奇龄、吴人等,所作诗歌高超闲淡,不落凡境。从二十多岁起至四十五岁止,洪昇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学生,没有担任过一官半职。1689年因为在佟皇后丧期内观演《长生殿》而得罪,被革去监生,落寞地回到浙江杭州,从此过着寂寥凄凉、郁郁寡欢的生活。1704年,他在浙江吴兴浔溪酒醉后不幸失足落水而死。
    洪昇是清初杰出的诗人,在戏曲创作上则更有成就。他著有杂剧、传奇九种,流传至今的仅有《四婵娟》《长生殿》二种。
    《长生殿》的写作是以唐代安史之乱为背景,其主要内容围绕着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而展开。在《长生殿》问世之前,已有诸多同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在民间流行,著名的有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王伯成《开元天宝遗事诸宫调》、白朴《梧桐雨》、吴世美《惊鸿记》、屠隆<彩毫记》,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为洪昇的《长生殿》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和多方面的艺术借鉴。
    洪昇在写作《长生殿》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长恨歌》和《梧桐雨》描写李、杨爱情悲剧的主题,热烈地歌颂了发生在他们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长生殿》在情节安排和艺术构思上显然是经过精心细致的琢磨,它与白居易《长恨歌》和白朴《梧桐雨》比较起来,基本上延续了上述文学作品突出李、杨之间真情挚爱的内容,但又不同于《长恨歌》《梧桐雨》共同的倾向:即仅局限于对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或兴亡之感,而绝少涉及和批判他们在爱情生活上所暴露出来的骄奢淫逸,以及由此而带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洪昇在创作《长生殿》过程中,非常注意人物艺术形象的塑造,对有关李、杨爱情史实严于取舍:“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非曰匿瑕,亦要诸诗人忠厚之旨云尔。”作者有意回避了杨贵妃与寿王、安禄山的关系,强调了她对爱情的忠贞,意在避免有损女主角爱情专一的形象。即使写明皇寄情声色,与梅妃幽会,恩倖虢国夫人,也是为了前后对照,映衬出他对杨贵妃的爱情渐趋专一,使人物的行为更趋于真实可信。
    毫无疑问,着力刻画李、杨真挚的爱情是《长生殿》主旨所在。如果说前半部在叙述李、杨爱情时还掺杂着细微不纯的杂质,暴露出唐明皇与虢国夫人、梅妃情丝不断,用情不专,那么随着李、杨爱情的一步步深入,风波消解,后半部则以浪漫的幻想集中表现他们刻骨相思,海誓山盟,痴情不变,谱写出一曲惊天地而泣鬼神的爱情故事。不难看出,洪昇在描写李、杨爱情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无疑是相当复杂的,他既对李、杨的爱情悲剧寄予深切的同情与肯定,细腻鲜活地刻画出他们之间生离死别,难舍难分的悲怆情景,又严厉斥责李、杨享乐奢靡、昏庸失道,造成国势岌岌可危的严重后果。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围绕李、杨的爱情悲剧,作者将全剧置于安史之乱这一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揭示了造成这悲剧的根本缘由在于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随着李、杨爱情故事拉开帷幕,《长生殿》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将矛头直指贪婪狡猾、心狠毒辣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和败坏超纲、专权误国的宰相杨国忠。在《疑谶》一出中,作者借爱国志士郭子仪之口,怒斥杨国忠“窃弄威权”、安禄山“滥膺宠眷”,慨叹杨氏兄妹穷奢极欲,大兴土木:“朱甍碧瓦,总是血膏涂!”而《骂贼》一出形象地展现了乐工雷海青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怒骂占据中原的侵略者安禄山:“窃神器,上逆皇天,少不得顷刻间尸横血溅。我掷琵琶,将贼臣碎首报开元。”怒斥投降敌人的无耻之徒:“平曰家张着口将忠孝谈,到临危翻着脸把富贵贪。早一齐儿摇尾受新衔,把一个君亲仇敌当作恩人感。咱,只问你蒙面可羞惭?”所有这些描写,与《长生殿》表现李、杨爱情有机的交织互动,是全剧最具思想意义的地方。作者的意图就是要将爱情和政治联系在一起,达到“乐极哀来,垂戒后世,意即寓焉”(《长生殿自序》)的效果,最终收到以爱情来抒写国家兴亡的目的。
    《长生殿》在作者身前就广为流传,人们不仅爱读爱看,而且爱听爱唱,“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缠头为之增价”(徐麟《长生殿序》),“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以是传闻益远,畜家乐者攒笔竞写,转相教习。优伶能是,升价什伯。他友游西川,数见演此,北边、南越可知已”(吴人《长生殿序》),可见当时的读者和观众对《长生殿》传奇格外着迷钟爱。
    徐、吴二人均是洪昇相知的文友,有感于《长生殿》词曲之工,一新耳目,与《西厢》《琵琶》相掩映,故不吝笔墨为之揄扬,分别从曲律、剧情、结构、意旨、字句等可圈可点处着眼评述。尤其是吴人的评点,抉幽发微,大都能准确地阐述揭示《长生殿》所蕴含的真谛实义,用洪昇自己的话来说“发予意所含蕴者实多”(《长生殿例言》),可谓相当的赞同。
    在《长生殿》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吴人评点本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本子,从剧情内容到艺术特点都不乏精彩独到的见解,对读者深入理解《长生殿》很有帮助。吴评主要的刻本有清康熙稗畦草堂本、民国暖红室精刻本,两本属于同一版本系统。比较而言,暖红室本较目前所能看到的稗畦草堂本字迹舒朗清晰,且溢出序跋若干篇,有助于研究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阅读《长生殿》时参考,故据以整理。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2006年6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