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

海浪/海洋新知科普丛书

  • 定价: ¥59.9
  • ISBN:978752100390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海洋
  • 页数:290页
  • 作者:(美)苏珊·凯西|...
  • 立即节省:
  • 2019-10-01 第1版
  • 2019-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纽约时报》年度最受瞩目好书!
    《旧金山纪事报》年度最佳书籍!
    百尺巨浪,船长的噩梦,极限冲浪者的向往,海洋科学家的深渊!
    本书所涉及的许多科学家、水手及冲浪手,他们与海洋已建立了更深层的联系。希望能从他们的智慧中获益。

内容提要

  

    百尺巨浪,在富有传奇色彩的冲浪者莱尔德·汉密尔顿眼里意味着极限挑战,而对于研究海浪的科学家来说,则代表了海洋中真正令人恐惧之物。
    作者环游世界,与汉密尔顿团队一起追寻这些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亲历各种生死攸关的时刻,亲眼见证滔天巨浪的壮观神秘。精彩地展现了大自然露出最残酷的面目时,人类与之对抗的不屈身姿。

媒体推荐

    本书从海员、海浪科学家以及极限冲浪者等视角,对海浪进行深入观察………叙述灵动、栩栩如生。
    ——《纽约时报》
    一本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书……它令人惊骇莫名,却又心生敬畏。
    ——《人物周刊》
    本书的开场是种令人愉悦的新奇叙述,接着就像海洋深处逐渐暗淡的阳光,开始涉及某些阴暗的东西,并巧妙地过渡成一段段气势磅礴、记录人类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恶行的纪实文字,其结果就是一部精彩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著作……该书问世很及时,我们急需阅读这样的书。
    ——《旧金山纪事报》
    凯西非常出色地向我们解释了一些自然力(如风、潮流和海底形状),正是这些自然力造就了令人生畏、甚至致命的冲浪胜地……这本书非常不错。
    ——《华尔街日报》

作者简介

    苏珊·凯西,《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前《奥普拉杂志》主编,美国“国家杂志奖”获奖记者。
    其作品曾入选“最佳美国科学与自然写作”“最佳美国体育写作”“美国杂志最佳文章”,并登上《时尚先生》《体育画报》《财富》《户外》《国家地理》等杂志。

目录


第一章  女皇
第二章  头骨碎裂
第三章  薛定谔的海浪
第四章  因果报应、虎鲨与“金萝卜”奖
第五章  致命海浪
第六章  马弗里克斯浪
第七章  前所未见的巨浪高
第八章  杀手浪
第九章  恶劣天气
第十章  埃及浪
第十一章  顺利逃生,科尔特斯海岸
第十二章  狂野海岸
第十三章  在地平线边缘
后记
致谢

前言

  

    2000年2月8日,苏格兰海岸175英里外,北纬57.5°,西经12.7°
    北大西洋上,百余英尺高的巨浪从黑暗深处涌起,撞击着船只,此时正值午夜时分。在海里诸般可怖事物中,这种巨浪最令人畏惧,也最不为人所知,仿佛只存在于传说之中——至少人们曾这样认为。然而,这种“庞然大物”的确存在。“发现”号皇家科考船猛地跌人海浪波谷深处,向左舷侧倾斜28度,再向右舷侧反转30度,然后才恢复正常船位,直面汹涌的大海。船上的47名科学家和船员在考察航程中遇到了可怕的危险,他们还有机会生还吗?在连续遭受风暴袭击后,船上的47名科学家和船员被困在罗科尔岛东部的荒芜地带;这是一个火山岛,因其周边海域的凶险,也被称作“海浪岛”。1000多艘失事船只沉睡在岛屿附近的海底。
    5天以来,基斯·艾弗里船长一直驾着船,迎击巨浪的袭击。虽然这种天气在变化莫测的北大西洋司空见惯,但在艾弗里30年的航海经历中,这些巨浪与他见过的都大不一样。更糟糕的是,巨浪一直从四面八方快速聚集,一浪高过一浪。船员们一直保持着警戒,时刻留意着这艘295英尺长的船只两侧,以免海浪趁人不备,从后面或侧面击中船侧。此刻,没有人愿意待在原处不动,但艾弗里知道,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各就各位,使船头正面与巨浪相迎。掉头的风险太大,一旦“发现”号的侧面被巨浪击中,幸存的概率就微乎其微。损毁一艘船只需要施加每平方米30吨的力量,而一个百余英尺高的巨浪,却蕴含着每平方米几百吨的力量,足以把船劈成两半。最重要的是,艾弗里必须准确调整“发现”号的船位,使其处于波峰之上,而不至于被波浪倾覆。
    船上的冰箱被掀翻了,牛奶、果汁和碎玻璃飞溅而出,甲板变得滑溜溜的——海浪持续袭来,没有时间去清扫。艾弗里船长光着脚板站在舵前,因为穿着鞋容易打滑。舰桥上噪声震响,一团忙乱,所有的一切都加倍嘈杂:撞击声、碎裂声、狂风声、轮船的摇晃和“呻吟”声。突然之间,海浪变得更大更高,也更加凶险,只听到“发现”号的前甲板处传来一声巨响。黑暗中,艾弗里船长看到,厚达两英寸,用于固定救生艇的钢制楔子已经断裂开来,载客量为50人的救生艇正撞击着船体。
    甲板下面,电脑和家具已撞成了碎片,船舱里的科学家们也被撞得鼻青脸肿、肋骨折断,现在正挤作一团,护着各自的伤处。任何试图休息的努力都变得毫无意义。科学家们也是先听到了响声,然后从床上被甩了下来,在地上乱滚。他们担心的是,紧挨实验室那扇6英尺长的窗户恐怕早已被撞得变了形。“发现”号的服役期已长达40年,最近还经历了一次大修——船身被一切两半,加长了33英尺之后,又重新焊接到一起。现在的问题是:这些焊接点能否顶住海浪的冲击力?对此,谁都没有答案,因为此前没人亲历过这种情况。
    船上有两名首席科学家,其中一位名叫佩妮·霍利迪。她眼睁睁地看着一把椅子从她的办公桌下滑出去,飞到了空中,然后重重地撞到她的床铺上。霍利迪体形娇小,五官精致漂亮,但她顽强的性格不逊于船上的任何男子。今天早些时候,她还给男友克雷格·哈里斯发了封邮件,里面写道:“事情变得一点儿都不好玩了,大海似乎完全失去了控制。”厚厚的白沫从海浪边缘扩散开去,使霍利迪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她正置身于暴风雪之中。这里就是“海浪岛”,一个仿佛异世界的地方,你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随着海浪上下颠簸。这里远离陆地,条件艰苦,船员们无法入睡,其眼睛和胃肠等器官只能极力去适应,可往往很难做到。
    10天前,“发现”号科考船从英国南安普敦离港,开启了冰岛之行;霍利迪原本希望在3周内正常抵达冰岛,之后再从冰岛安全返航(途中或许有人晕船,但不会有大碍)。航行途中,霍利迪及其他科学家会停下来进行海水取样工作,以测试海水的盐度、温度、含氧量及其他营养素状况。通过这些测试,他们可对这片海域展开分析,了解其基本特征的变化及其原因。
    对于面积占71%的领域都被海洋覆盖的地球来说,以上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地球气候在发生变化——内大气圈在变暖,风力在不断加大,海洋温度在上升——这一切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最可能的结果,是意味着我们有麻烦了。而霍利迪及其同事们的工作,正是研究这些“麻烦”具体是什么,以及达到怎样一个程度。由于巨浪的缘故,他们不能到甲板上继续其研究工作,而是必须待在床铺上,这实在令人沮丧。已经没有人再去想冰岛之行了。
    然而,这次航行并非一无所获。在历经无尽滔天巨浪的冲击中,“发现”号本身也在收集数据,这些数据会产生令人振奋的发现。船上装载了各种仪器,以精确测量海上发生的一切动静,大海波涛汹涌的状态也以各种图表和数字的形式得以记录。几个月以后,当艾弗里船长带着大家安全返回南安普敦港后,霍利迪开始着手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发现他们所经历的,竟然是深海科学记录史上最大的海浪。这些海浪的有效波高(即其中最大的1/3部分波高的平均值)竟高达61英尺,其中许多海浪的高度还远高于这个数字。与此同时,即便是最先进的天气预报和波浪模型,都未曾对此等规模的大浪进行过预报,而一切船舶、石油钻塔、渔场和客船,都非常依赖诸如天气预报和波浪模型这类信息。换言之,在当时的一系列天气条件下,原本不应该爆发此等规模的大浪。然而,它们还是爆发了。
    ……
    如果需要清楚地了解气候变化使我们面临何种状况,我们可以看看2005年8月29日的情形。当时,由“卡特里娜”飓风引起的高达28英尺的风暴潮冲垮了新奥尔良的防洪大堤,城市80%的区域被水淹没,大约有2000人因此而丧生(同年,加勒比海还爆发过另一次破纪录的27英尺热带风暴)。强风暴本身就破坏力十足,而一旦海浪登陆,其可能造成的损害简直无法估算,因为世界上有6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距海岸线30英里以内地区。当然,还要算上海啸,也就是由于海底地震和山崩而引发的超强巨浪。2004年,在印度尼西亚,仅仅在几分钟时间内,有25万人口的班达亚齐市就被高约100英尺的海啸浪夷为平地。日本——这个或许最易受海啸影响的国家——也曾因海浪而使其沿海的全部居民蒙受了重大生命损失。在地质年代范围内,这些突然爆发的洪水并不是偶然的孤立事件。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海洋运动的缘故,一些城市、岛屿甚至文明从地球上相继消失,类似事件可谓比比皆是。
    在“海浪岛”,英国皇家学会“发现”号轮船上的科学家们仿佛跌入了北大西洋一扇隐秘的风暴之门中,进入了大海最黑暗的深处——那里不仅有巨浪存在.而且巨浪还相当活跃:相比之下。我们对那个地方的了解。甚至还比不上对亚原子微粒。海洋上到底有什么?那里到底在发生什么?这是佩妮·霍利迪博士及其团队想要了解的问题,也是我想要得到的答案。
    早在5年前,通过与海浪接触密切的人的所见所闻,我开始了解海浪;这些经常与海浪打交道的人包括水手、科学家和拖曳冲浪手。对水手们来说,被沙克尔顿称为“海洋大动荡”的巨浪是一种挥之不去的严重威胁;而科学家们正和时间赛跑,试图理解在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里,海洋的极度复杂性;当然,我们不要忘了拖曳冲浪手们。他们技术高超,数量稀少——或许全世界仅有50名左右——他们并非偶然遇到巨浪,或宁愿驾船避开巨浪,或只把巨浪当作电脑屏幕上的方程式;相反,他们专程到海上去搜寻这些巨浪。当其他人都在竭力避开100英尺级巨浪的时候,拖曳冲浪手们却巴不得找到它。
    什么样的人会投身于大自然中最危险的地方,从中寻找乐趣?是怎样的动力在驱使着他们?既然他们已进入了大海的“黑暗深处”,感受到了其独特的脉动,那么,他们比我们更了解大海的哪一方面?诸如此类的疑问,我的脑子里还有许多许多。
    但有一点是我确信无疑的:如果你追随他们,深入海浪之中,你的生命便会充满了趣味——也充满了暴风巨浪。

后记

  

    北纬21.30°,东经134.80°
    太平洋西北海域
    2009年11月25日
    从卫星图上看,超强台风“尼达”令人触目惊心。“尼达”是一股来势凶猛的大旋风,其风眼呈墨黑色的圆形。“尼达”的风眼是风力猛烈的标志,它非常宽阔,界限清晰,透过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50英尺宽的大海。此次风暴席卷了太平洋西北部,引发了时速达170英里的大风、巨浪,以及冲绳岛、关岛和雅浦岛的倾盆大雨。气象专家们称这是11月份爆发的最强旋风,也是记录在案的最强飓风之一。
    这一强飓风在气象雷达屏幕上主要显示为太平洋海域的一片红色,风力一度减弱到4类,但很快又恢复至5类强风。当旋风朝阿留申群岛快速移动时,由于风切变因素的干扰,风速有所减慢,随即又发展成低压系统,风力变弱,但仍在继续移动。正如肖恩·柯林斯在“激浪线”网站上所言:旋风“尼达”携带的热带水分与本地区其他较冷的风暴相遇后,“就如同往一堆熊熊燃烧的烈火中再泼20加仑汽油一样。”柯林斯还说,冲浪选手们免不了要遭遇一场几世纪以来难得一遇的海浪:“2009年12月的这场风暴,将会非常特殊。”
    到了12月3日,气象雷达地图上呈一片紫色。“整个太平洋都处于波涛汹涌的状态。”“激浪线”网站如是报道。这种状态导致的结果就是夏威夷直接受到来自西北方向大浪的袭击。按照预报员的说法,此次海浪甚至比1969年12月4日爆发的那次还要大——1969年12月4日,夏威夷群岛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涌浪,道路被冲毁,汽车被冲到海里,船舶深陷内陆地带,房屋被“连根拔起”。当时,《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报道:“夏威夷海域波浪汹涌,冲浪手们期待大浪爆发。”《纽约邮报》的报道是:“气候失控,人类受灾。”《檀香山广告商报》也在头版发布了警告:“夏威夷将遭遇50英尺高的巨浪!”“即将爆发超级巨浪!”“瓦胡岛准备迎接超级巨浪。”
    毛伊岛即将爆发大浪,其规模和强度让一直关注此次大浪的戴夫·卡拉马感到震撼。后来他跟我说:“那是我在天气预报图上看到过的最大的风暴,让我多少有些惊慌。我得考虑一下自己想要冒多大的风险才行。”
    当时正在考艾岛进行冲浪训练的汉密尔顿从各渠道听说了海浪的消息,却唯独没有通过网络去了解信息。“我尽可能避免去看网络,我听了所有人的说法,再最后形成自己的看法。”汉密尔顿一直都对可能爆发巨浪的大肆宣传持怀疑态度,但在这种情况下,连他也表现出十分谨慎的态度:“我要做好准备,迎接未知的一切。”
    汉密尔顿在夏威夷生活了42年,对那里所发生的著名风暴至今仍记忆犹新。他亲眼见证了那场风暴,其力量与强度之大,超出了人们的正常思维与想象。在1969年那次划时代的大浪爆发期间,汉密尔顿才5岁,但他依旧记得当时举家从瓦胡岛北岸连夜撤离的情景。“我记得我们钻进父亲56英尺高的雪佛兰敞篷车里,”他回忆说,“海浪就在车底下翻滚,在我的脚下翻滚。”1992年那年,汉密尔顿还在考艾岛居住。那一年,飓风“伊尼基”肆虐,考艾岛受灾,岛上4000多栋房屋被摧毁(其中一些还被40英尺高巨浪卷入大海),海岛被毁得支离破碎。汉密尔顿还记得小时候曾亲眼目睹过“国王礁”的海浪崩溃点,那是哈拉雷海湾外的一股深海浪,因为平时不常爆发,所以显得神秘莫测。“国王礁”只在能量强大的异常状况下才会产生海浪崩溃点,而且每10年间才有一到两次。汉密尔顿永远也忘不了“国王礁”产生海浪崩溃点时的景象和巨浪的规模。“我一直都记得那时的情景。”他说,“那儿的巨浪可高达200英尺,而100英尺高的浪就太常见了。” 然而,当台风“尼达”所引起的大浪朝夏威夷群岛移动时,很明显,其最自然的流向莫过于“大白鲨”浪点了。汉密尔顿说:“那大浪看上去像极了佩阿的海浪,我们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那样的巨浪了。”他收拾好自己的冲浪装备,乘飞机回到了毛伊岛。 海浪爆发前的那天夜晚,天空也不宁静。我开车穿过帕伊亚镇,小镇到处可见闪烁的圣诞节彩灯;上了哈纳高速公路后,我看到天空上挂着一轮水平半月形月亮;月亮前方飘着薄薄的云彩,云彩使微黄的月光看上去黯淡了不少。路上的车辆不多,一片空旷寂寥的样子。到了霍欧津帕,我把车开到路边停下,从车里走出去。一阵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大海的轰鸣声环绕着我,海中显然正在聚集着掀起巨浪的能量。即便身在黑暗之中,我依然能感觉到海浪在向我逼近。我向海面看过去,只见白色的波峰闪耀,分外醒目;海浪崩落时的拍击声大而响亮,不绝于耳。 在岛上,人们一整天都在忙碌,为即将到来的大浪做着准备工作。在北岸的沙滩上,救生员将救生塔架搬运到内陆地带。市镇工作人员在劝说无家可归者远离海岸线,并给那些财产面临威胁的居民们提供建议。船舶都返回到了游船码头里,冲浪出发点被关闭,援救人员也增加了。“即将到来的海浪会是什么情况呢?”杂货店一位收银员对我说,兴奋得满面红光。 汉密尔顿和卡拉马一直在忙于准备水上摩托艇、拖绳、冲浪板和援救的各种设备。“海浪越大,我们的装备就越多。”汉密尔顿说,“我们有一张核对清单,每次我们都要逐一核对_子是否已更换,脚绳是否系紧,救生筏的状况怎么样,水上摩托艇是否需要加油,无线电通信是否需要更换电池,等等。只是我们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太复杂。我会先仔细检查一遍清单,接着卡拉马再仔细检查一遍,然后我会再仔细查一次,最后卡拉马或许还会再仔细查一遍。这是一道重要程序。” …… 我们不难想象出这样的海浪——甚至是更大的海浪。现在我只能将目光越过栅栏,向远处眺望。在“大白鲨”浪点,海浪不断涌来。湍急的白色浪流汹涌翻腾,奔流到悬崖边,那些穿过太平洋而来的能量最终击打在这里的礁石上。汉密尔顿向利克走去,身后跟着他的小狗巴斯特。“海浪还在爆发,”汉密尔顿说,“浮标也上升了。” “如果你看看气象雷达屏幕,”利克说,“它上面的红点还在,还是红得发紫。红点并没消失,还在那里不动。”他像个贤者一样点着头说,“今天会爆发一些大浪,不过它们可能只是开胃菜。我觉得明天才会有真正的巨浪。” 汉密尔顿靠在栅栏上,突然聚精会神地凝望着大海。“这些浪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希望海浪今晚不会达到最高点。”利克说,“嗨,老实说,”他又低声说,仿佛马上要透露一个秘密似的。 “什么?”汉密尔顿抬起头。 “那次的冲浪差点儿让你放弃了。”利克轻声笑着说。 “哪一次冲浪啊?”汉密尔顿想了一会儿。“噢……对了,是那次啊,被人叫‘除漆剂’的那次。” “你当时在海浪边缘下方,陷了有10英尺深!”利克的语气表示出难以置信,“事实是,你全程冲下来了……” “我很高兴你看到了。”汉密尔顿笑着说。 周围的空气很潮湿;天空中笼罩着一片灰紫色。风向发生了变化,朝着海面吹去。不过,风还不算太大,而且这种状况可能会持续到第二天早晨。“这1天就相当于3天,”汉密尔顿说道,“这就是它如此美一” “你今天的冲浪怎么样?” 一个细小的声音从后面传来,打断了汉密尔顿的话。那是四英尺高的斯凯·利克。她双手叉腰,站在那里问道。 “我今天的冲浪怎么样?”汉密尔顿说,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回答。 “嗯……还算成功吧。” “你全程冲下来了!”斯凯笑容满面。 “完全正确!”汉密尔顿笑着,整个身体都散发出快乐。他靠过去与斯凯击掌,然后伸出双臂,仿佛要拥抱一切——拥抱海浪,拥抱田野,拥抱周围的人。 “那就是我要说的,”汉密尔顿说,“你知道是什么吗?就这一句话:‘你全程冲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