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文物考古

庞贝(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精)

  • 定价: ¥99.8
  • ISBN:9787513925242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
  • 页数:459页
  • 作者:(英)玛丽·比尔德...
  • 立即节省:
  • 2019-10-01 第1版
  • 2019-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庞贝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遗址,每年有200多万人参观。然而,它也是最令人费解的之一,从公元前6世纪到今天,它有着一段耐人寻味的、有时甚至是暴力的历史。庞贝在公元79年被维苏威火山摧毁,其遗址为人们提供了罗马帝国生活的最好证据。世界闻名的历史学家玛丽·比尔德为我们解释了遗骸的意义。她探索了那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以及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罗马的“普通”生活。从性到政治,从食物到宗教,从奴役到识字,比尔德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宏伟的画面。

内容提要

  

    自从18世纪得到发掘以来,庞贝是如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遗址之一,每年有200多万人参观。然而,从公元前6世纪到今天,它拥有一段令人困惑而又无比诱人的历史,长期吸引着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古典学家的关注。
    本书作者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走上庞贝的街道,她像一位导游一样,带领我们参观了这座在罗马帝国早期被维苏威火山灰冻结在了时空中的城市。从房屋、职业、政府、食物和酒到性,以及洗浴、娱乐和宗教,由表及里、层次分明地再现了当时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比尔德时刻都在提醒我们注意,“对于那里的古代生活,我们同时既知之甚多又一无所知”;她用她掌握的确凿证据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鲜活的庞贝,同时也幽默地打破了许多围绕着庞贝生出的幻想和误解,此外还为一些假说打开了新的空间。
    由于完美地将现代学术成果与优美的叙述结合起来,本书荣获2009年沃尔夫森历史奖。

媒体推荐

    这是一项宏大的综合工作,我们最杰出的古典学家之一讲述了我们所知道的——以及不知道的——关于古代庞贝的一切。比尔德出色地再现了庞贝的生活和时代,这部著作既是考古学也是历史著作。她考察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房屋、职业、政府、食物和酒到性,以及洗浴、娱乐和宗教……比尔德的这部杰作将古代史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出版人周刊》
    这是一个揶揄的、高深的和丰富多彩的故事,讲的是我们对庞贝被埋没前的生活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猜测……就像一个用少量手法置办一场盛宴的精明厨师一样,比尔德用她掌握的确凿证据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鲜活的庞贝。尽管她是一个怀疑论者,从不假装拥有自己的食橱中没有的食材,但她知道如何利用建筑立面华而不实的花里胡哨和平庸商铺与豪宅挤在一起的乱七八糟,让它们为读者谱一首曲。
    ——彼得·刘易斯,《旧金山纪事报》
    在本书中,比尔德向我们展示了这座城市的全貌,这座城市长期以来一直令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古典学家着迷……对比尔德这样的历史学家来说,借鉴最新的考古发现,有可能写出讲述1世纪的人们如何吃饭、为房屋照明、谋生、治理自己、照顾自己的身体需要的权威著作。对她来说——正如她在这本书中所展示的那样——庞贝不是一座死城,而是一座活生生的城市。
    ——大卫·瓦尔顿,《密尔沃基哨兵报》
    在本书中,剑桥大学古典学教授玛丽·比尔德恢复了庞贝的日常生活……但是,尽管比尔德能够提供生动而详细的描述,但庞贝同样令人着迷的是,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多少……比尔德将此称为“庞贝悖论”,事实上,“对于那里的古代生活,我们同时既知之甚多又一无所知”。这也是这部博学而生动的著作读起来令人难忘的原因。2000年前的日常生活画面让人感到惊人地熟悉,同时其中又混杂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神秘感。比尔德坚称:“庞贝之行几乎从未让人失望过。”读了这本书就会同意这一点。
    ——玛乔丽·科赫,《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在本书中,玛丽·比尔德愉悦地推翻了关于我们在这座城市的遗骸中所看到的一切的假设,同样构建了许多假说。她断然表明,这座城市对火山喷发并不是完全没有预知的。
    ——凯瑟琳·A.鲍尔斯,《波士顿环球报》
    在这份生动的调查报告中,这位剑桥的古典学者于博学之外还表现出对诠释过度的怀疑。“说实话,这一切都太令人困惑了。”她在评论一幅充满象征图案的画时说。考古学的推理通常是巧妙的间接推理——滴落的灰泥形成的粗糙表层暗示着逃离火山喷发的画师碰倒了架子上的灰泥桶——而比尔德的谨慎使她成为非专业人士的优秀向导,她以同样清晰的方式解释了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是如何知道的。
    ——《纽约客》
    引人人胜的揶揄之作……比尔德怀着毫不掩饰的喜悦顽皮地打破了许多围绕着庞贝生出的幻想和误解——它们都是多年来由考古学家和古典学者引起的,不亚于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家以及古装电影里的奢华场景的制作者所造成的。虽然许多学者通过对古代世界的日益精细的重建来打造职业生涯,但比尔德始终强调我们的知识的局限性,我们的概念的不稳定以及我们许多材料中的固有的模糊性或矛盾性。“几乎没有一丝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是她的战斗口号,而这是一个崇高的口号……这是一本很棒的书,因为它提供的信息包含令人印象深刻的深度,博学而平易近人,更重要的是它的健谈、幽默的风格。
    ——史蒂夫·科茨,《纽约时报图书评论》
    庞贝可能仍然令人困惑和充满挑战,但比尔德这部信息丰富的重估生动地展示了这一点。造访庞贝的游客将会欢迎书中提供的实用建议。
    ——朱迪斯·切特尔,《里士满时讯》
    玛丽.比尔德在她的新书中以其所有的细节和复杂性唤起了人们对庞贝早已消失的生命的回忆……她向我们展示了庞贝本身,它的气味和污秽、它的性生活和迷信、它的贫穷和感伤。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唤起,由来自令人恐惧的庞大书目中的深刻知识拼贴而成。
    —G.W.鲍尔索克,《新共和》
    这本绝妙的书获得了沃尔夫森奖,是如何以微妙但容易理解的方式书写过去的典范。
    ——朱迪斯·赖斯,《卫报》
    古典学者玛丽·比尔德在那个怪异的地方寻觅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她非常精彩地赋予了它生命。
    ——尼古拉斯·巴格诺尔,《星期日电讯报》

作者简介

    玛丽·比尔德(Mary Beard),英国著名古典学家,剑桥大学古典学教授,由于她对古典文明研究做出的长期贡献,2018年受封爵士。她长期担任《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的古典学编辑,她的博客“一个剑桥教授的生活”广受欢迎,并与英国广播公司合作拍摄了多部与古罗马和古代文明相关的纪录片。主要著作:《罗马宗教》(Religions of Rome, 1998)、《罗马凯旋式》(The Roman Triumph, 2007)、《庞贝:一座罗马城市的生活》(Pompeii: The Life of a Roman Town, 2008)。其中《庞贝》一书荣获2009年沃尔夫森历史奖。

目录

引言
  被打断的人生
  陷入混乱的城市
  庞贝城里的两种生活
  惊奇之城
第1章  住在一座老城中
  过往一瞥
  罗马之前
  成为罗马人
  罗马世界里的庞贝
第2章  街道生活
  在你脚下
  街道有什么功用?
  大街与小巷
  水景
  单向街
  人行道:公共的与私人的
  街道上的人群
  不眠之城
第3章  房屋与住所
  “悲剧诗人之家”
  重建的艺术
  楼上,楼下
  用于展示的房屋
  贫富之别:并非只有(一种)“庞贝房屋”
  姓名和地址
  公元79年:天翻地覆
  利润率
  罗马经济
  乡村生活与乡下产品
  城市贸易
  一个面包坊主
  一个银行家
  一位鱼露商
第6章  谁在管理城市?
  投票,投票,投票
  官员的负担?
  成功的面孔
  在男性精英之外?
第7章  肉体的欢愉:食物、葡萄酒、性爱与洗浴
  睡鼠是开胃菜?
  食如其人
  小餐馆社会
  造访妓院
  痛快的洗浴
第8章  娱乐与竞技
  掷骰子
  追星族?
  血腥的竞技比赛
  大众情人
第9章  住满神明的城市
  其他居民
  没有圣书的宗教
  城市神庙
  祭神:公开的与私人的
  政治与宗教:皇帝、随从与祭司
  强大的伊西斯
后记  亡者之城
尘归尘
墓穴外的争执
参观庞贝
扩展阅读
致谢
出版后记

前言

  

    引言
    被打断的人生
    公元79 年8 月25 日凌晨时分1,庞贝城的浮石大雨终于缓和下来。这似乎是个出城寻条生路的好时机。在浮石倾盆而下、来势最猛的时候,有20 多个逃难者靠躲在城墙里才逃过一劫。他们现在组成一支稀稀拉拉的队伍,打算碰碰运气从几座东城门中的一座出城,希望能够逃离火山喷发的覆及范围。
    几个小时以前实际上已经有人尝试过这条路线。一对夫妇在逃跑途中只带了一把小小的钥匙和一盏青铜油灯( 见图1)。无论这把钥匙能打开哪把锁—房屋的、寓所的、箱子的抑或保险柜的,他们大概还是指望有一天能回到它们旁边。这盏青铜油灯在黑暗长夜和沙尘碎石中显然没什么用。不过,它在当时可是个昂贵又时髦的玩意儿,外形是一个非洲黑人的头像—我们接下来在庞贝城中还会经常碰到这样的( 令我们)略微感到不适的创造力形式。但这对夫妇没能成功逃离。1907 年,人们在这对夫妇倒下的地方发现了他们,就在城外这条路两边的宏伟大墓中的一座附近,他们和许多人一样,被浮石掩盖。事实上,他们倒下的地方毗邻一座纪念一位名为埃斯奎利娅·波拉(Aesquillia Polla)的女人的豪华墓冢,她是努米利乌斯·赫伦尼乌斯·凯尔苏斯(Numerius Herennius Celsus)的妻子。大约50 年前,年仅22 岁的她就已去世了( 我们仍能在石碑上识读这个信息),无疑还不到她那富豪丈夫年纪的一半。凯尔苏斯出身于庞贝城里最显赫的家族之一,曾在罗马军队里担任长官,并两度当选为庞贝城地方政府的最高长官。
    这支队伍决定冒险向同一方向逃离,这时浮石已经垒起几英尺高了。 他们行进得缓慢而艰难。这批逃难者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许多人什么也没带,或许是因为没什么可带的,也可能是因为来不及去取他们的贵重物品。有一个男人为了防身给自己配备了短剑,套着讲究的剑鞘( 他身边还有一副剑鞘,不过是空的,剑可能弄丢了或者被借给了别人)。队伍中的几个妇女带了不少东西。其中一个带了一个坐在宝座上的命运女神(Fortuna)的银质小雕像,以及一把金银指环—其中一枚用链子拴了个小巧的银质阳具,可能是一个护身符(我们在这本书里还会经常见到这种物件)。其他人也都有各自珍藏的小玩意儿:一个布袋中塞着一个银质的医药箱、一具雕像的小巧底座( 不过雕像遗失了)和几把钥匙;一个木质珠宝盒中装着项链、耳环、银汤匙和更多的钥匙。他们也带了各自能带的现金。有些人只带了些零碎小钱,有些人却带了自己家中的全部积蓄,或是店铺收入。但这些其实也都不多。总之,整支队伍携带的钱财加起来可能也就有500 塞斯特斯——这在庞贝大概只够买头骡子。
    这支队伍中的一些人比前面那对夫妇走得更远一些。差不多有15 人到达了下一个大墓地,这是马库斯·奥贝留斯·菲尔慕斯(Marcus Obellius Firmus)的墓,位于道路前方约20 米处。正是在这里,这群人被我们今天所谓的维苏威“ 火山碎屑涌浪”(pyroclastic surge)—这是一股高速移动的混合着各种气体、火山灰和熔岩的致命燃烧物,所经之处无物生还—击倒。尸体被发现时,上面散落着一些树枝,有些人手里甚至还紧紧攥着这些树枝。也许手脚灵活些的人攀上了墓旁的大树,在绝望中试图自救;不过更有可能的情形是,那股涌浪不仅将逃难者置于死地,而且让他们头顶上的大树倒在他们身上。
    ……
    这座城市总是充满惊奇之处,既让我们感到十分熟悉,又非常陌生。这是一座意大利的地方性城市,视野所及不超过维苏威火山,但它同时也是一个从西班牙到叙利亚的庞大帝国的一部分,具有其他帝国常常拥有的全部文化与宗教的多样性。在阿波坦查大道上一座相对不起眼的小房屋里,餐厅墙壁上大大地写着两个著名单词——“所多玛”(sodom)和“蛾摩拉”(Gomora)’,假设这不是某个后来的掠宝者留下的阴郁评论,那么,它们就不仅仅是某个亲历者对整个庞贝社会生活发表的道德评价或嘲讽。它还提示我们,在这里,至少有一部分居民像熟悉维吉尔的作品那样熟悉《创世纪》中的文字(“当时,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
    一旦我们排除女人、孩子和奴隶,那么这个小小的城镇社区的公民主体只有区区几千人,不比一个村庄或者一所小型大学的学生会规模更大。尽管如此,它还是远比我们想象中有更强大的影响力,对罗马历史上的诸多重大事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便是第1章所要讲述的内容。

后记

  

    我们去年出版了玛丽·比尔德的代表著作《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在这部凝聚了作者50多年研究成果的罗马通史中,读者已经能够充分领略到比尔德的几点突出风格:在宏大框架下极为关注细节;从考古成果出发审视文献材料;对既有观点敢于大胆质疑;幽默风趣,语言平易近人。
    在读者手头这本《庞贝》中,比尔德把这些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由于题材涉及的时间和空间跨度,比尔德在《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中采用了粗笔写意和细笔雕画相结合的方式,而在本书中,她得以聚焦庞贝,从出土的一砖一石出发,为我们用工笔描绘了公元1世纪时这座城市中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更广阔的罗马帝国在其中的缩影。
    可以说,比尔德犹如一个侦探,在无数的出土证据、史料文献以及当下科学技术检测出来的证据细节间建立联系,为读者尽可能呈现一幅真实的图景。但她在字里行间从不掩饰我们对庞贝其实还有大量未知,我们之前做出的推断很可能是站不住脚的。正是这种理智上的诚实让我们尤其觉得她描绘的庞贝图景无比真实。
    本书在学术研究和可读性上达到了相当高的平衡,因此荣获2009年沃尔夫森历史奖,甚至有人称之为“将古代史的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而王晨先生悉心添加的注释为我们补充了一些这些年的研究成果以及背景知识,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服务热线:133—6631—2326 188—1 142—1266
    服务信箱:reader@hinabook.con
    后浪出版公司
    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