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河流的心/跨度新美文书系

  • 定价: ¥58
  • ISBN:978752051201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文史
  • 页数:266页
  • 作者:王立宪
  • 立即节省:
  • 2019-10-01 第1版
  • 2019-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河流的心/跨度新美文书系》是作者继《河流的表情》之后又一本写河流的散文集。作者抒写河流在四季的变化中展示自然之美,在自然之美中凸显忧虑之思,在忧虑之思中尽显一个知识分子对人生和世界的关注,尽显一个大地赤子的情怀。不管是本地的河流、外地的河流,还是《诗经》和唐宋诗词里的河流,都可看出回溯的力量,都让人感知到历史和文化的内涵,都有着对善与美的强烈追求,都有着对自然、时光和生命深沉的爱。

内容提要

  

    《河流的心/跨度新美文书系》是作者的第三本散文集,也是作者写河流的第二本散文集。这是一本有关河流生态的文字,字里行间有着那么多的忧思;这又是超越了生态的文字,人生的爱与美在这里得到了绝好的展现。

作者简介

    王立宪,1959年生,黑龙江省海伦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第三届和第四届驻地作家,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出版诗集《忧郁的葵》《风清雪白》,散文集《擦拭》《河流的表情》《河流的心》,文学评论集《写作者的思想》。

目录

河流长(代序)
第一辑  河边的发现
  河边的鹅
  河上的云
  冬天的乌龙沟
  通肯河赤子
  下午的那木台
  河边的“练兵台
  四月看河
  临近清明的河
  五月看河
  寻找三岔河
  两条沟子
  黄崖子之下的河
  一个下午的两个河段
  傍晚的河
  三个河段
  河流的心
  灵魂里的渴意一?
  呼兰河涨水了
  呼兰河大水
  九月初的呼兰河边
  相约去看河
  河边的发现
  河灯
  记忆中的呼兰河
  再写塔头
  在呼兰想起呼兰河
  小鱼
  呼兰河边
第二辑  峡谷里的溪水
  松花江畔
  那一段松花江
  阿什河
  一天经过七条河
  白河
  不冻河
  凉水河与永翠河
  大亮子河
  峡谷里的溪水
  横道河子
  吊水楼瀑布
  呼玛河
  北极村之北
  河上的桥
  河流宽
  河流深
  垂钓者
第三辑  河流的指引
  河流的指引
  激流河
  额尔古纳河边
  莫日格勒河
  乘槎河与锦江
  辽河人海口
  冰峪沟
  浑河之清
  在海边和海上回想河流
  党河与疏勒河
第四辑  经典里的河流
  《诗经》中的河流
  唐朝的河流
  唐朝的孤舟
  张若虚的月下春江
  隔水问樵夫
  江上的乡愁
  李白的江河
  杜甫的江河
  江枫渔火对愁眠
  明月何时照我还
  大江东去
  我住长江头
  登高望江河的人
  洲渚
后记

前言

  

    一    
    当夏天到来的时候,在村边的池塘里玩狗刨的小蛋子有时也会在小河里嬉戏。那是在小河水消的时候,他们选择一个拐弯处相对较深但又不会没人的地方。就是这样,他们也违背了大人的告诫。
    一个孩子赤裸着身子从水中出来沿着河往前面跑,是一个老太太把他从水中唤出来的,那时他身上的水珠还没有消失,阳光在这些水珠上闪着钻石般的光芒,他的头发趴在他的头上,好像因为害怕而不知所措,他赶紧跑到河滩放衣服的地方……
    那个孩子不是我,但是那情景我是亲眼看到的。
    其实就是一条泥河,河底也没有什么沙子。就是这样的一条河,孩子们年年夏天恋着它。每次洗完澡后,内心都有忐忑的兔子在跳,回家的路上就得准备挨父母的骂。
    沿着河行走或坐在河边望流水的波纹,听潺潺的水响,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这条小河从发源处一直到汇入通肯河不过几十里,但它也有一种深长。
    当年刘氏家族以这条小河边作为栖息之地,这河边便有了叫刘大房子的村庄。后来又加入了许多姓氏,村庄一点点壮大起来。
    这是从脚窝里生长出来的村庄,最初的脚窝像摇篮,而村庄就像摇篮中的婴儿。踏实的脚步给村庄以前途,而这脚步同浪花的声音相呼应。
    几代人永远地睡在了河边的山岗上,他们一世的风霜都埋在了一杯黄土之下。村庄给了我永远的追溯,一个人的眼神、一个笑容、一句话、一条欢跑的狗、一眼深沉的老井……许多的消失在我的记忆里复活了,我的追溯像河流一样长。
    那些老一辈的人到死也没有离开村庄,生命之短更衬托出时光之河的漫长。从过去到今天,村前的这段河又该是怎样的长啊!
    走在故乡的小河边,再回到村里,我想看看几十年前的木犁和镰刀,我愿在耕耘和收获之间来一次畅想,想人和牛马那些粗重的呼吸,想那些疲惫如何沉淀在岁月之河,想那些谷穗如何扫除了以往的一些担忧和不快,想那些高梁穗像火柴一样如何点燃生的热情……
    我从故乡的小河边走远了,我比曾祖父走得远,我比祖父走得远.我比父亲走得远。我在大河旁回望我故乡的小河,想生命之初的伴奏曲,也是一种久长。
    河流长,河流长。
    当一只野鹿在畅饮中抬眼远望,那从口边流下的水一滴滴滴下宁静;当一只口渴的小鸟从远处飞来,它昏花的眼睛里立刻便会有清水荡漾;当一只野雉扑棱棱飞起,仿佛生命马达的声音,那是河水给了它无尽的力量。
    河流长,河流长。
    我们用河水煮沸一天的时光。我们用河水炖鱼,那锅里无须放油,那鱼是别样的香。想一想从前河边那些渔人的窝棚,就知道从前的鱼是如何多,渔人网网不空。可以想象在有月光和星光的夜晚。那些鱼跳,把一个个弧形画在了夜的深处。窝棚里渔人该有怎样的梦境,而一朵轻云就在窝棚之上,为那梦境镶边。那是谁记忆里的夜未央,流水悠远,柳丝绵长。
    用柳枝穿进鱼鳃,拎着几尺长的大鲇鱼回家,鱼尾巴拖着河边的草,这是多少人的童年往事。
    河流长,河流长。
    谁能像小舟和划船人对河流体会得那样深刻,一只小舟无法丈量河流的长度,一双船桨无法探进河流的水底。
    河边的树也不知道河流有多长,它们一点点长高,像是要把河水丈量。它们有的倒下了,横在河面上,有的竖躺在河流中,逐渐被泥沙掩埋,不知这是对河流的永远倾心,还是对河流的至死不渝。有时河流上会有一根枯木漂来,像是一个大胆的尝试者,看河流究竟有多长,但终有一天会被推到沙滩上。有时会有竹排和木排漂来,纵使漂了很远,也只是河流的一小段。
    河流长,河流长。
    每一条河都在丈量大地,丈量春夏秋冬。我们沿着河岸走,我们用脚步把河流丈量。人一生能走几条河流?河流的长度不会改变,而我们的人生毕竞有限。
    所以我们的行走不必匆忙,把每一步走好,这每一步就是一种深长。有时还要停下来,看留痕的风,看留痕的雨,看风雨中的燕子如何平衡翅膀。
    那个不想以皓皓之白而蒙受世上尘垢的屈原,怀抱着石头自投汨罗江。那水花是如何被溅起,一直激荡两千多年。在这两千多年里,所有的纪念都像流水一样绵长。
    那个在易水边一去不复还的荆轲,那个吟出“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让骆宾王感到“今日水犹寒”。寒的也是人的心境,让人感到悲风至今还在河上回旋。
    从武汉到扬州有一千余里。当年李白送孟浩然时的远望,是一个情感的定式和范式,定格在长江边上。孤帆远影已消失在视线之外,“唯见长江天际流”。长江真是长啊,李白在长江边上久立,会有江风吹向他望远的双眸,他的凝然静思早已超越唐代,那一道深沉的流水载着李白的目光越来越远。能想到朋友的孤单必是友情的醇厚,那深情的远望是友情的相随,给孟浩然,也给后世无数的人永远的安慰。那一天他的心情不一定是“烟花三月”,那一天见证相别的也不仅仅是黄鹤楼。黄鹤楼的高度是友情的高度,而长江是两个人友情最深情的一笔,孟浩然用船来体味,李白用远望添神韵。像河流一样长的还有什么?比永远还远的是什么?
    那个同苏轼一同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那何尝不是苏轼心境的展示呢?他不是也写过“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词句吗?苏轼是一个很能安慰客人的人.他让客人了解了享受自然之美的重要性,那何尝不是安慰自己呢?
    五
    河流长,河流长。
    河流流过城市,流过村庄,流过人迹罕至的地方。那是怎样的寂寞地带,就这样不知疲惫地奔走。在那河边,连最小的花朵都在梳妆,连最卑微的草都在不断生长,连最小的虫儿都在呜唱,连最小的蝴蝶都在扇动翅膀。
    河流长,河流长。
    把水捧在手上,手中的水映出我们欣喜的面庞;把手放到水中,流过指缝的水有温暖也有微凉。
    把水挑在肩上,前面一桶星月,后面一桶晨光;把挑水的脚步迈开来,发现左脚踩到了夏天的尾巴,右脚踩到了秋天的影子上。
    把水顶在头上,女人长裙飘动,瓦罐凝然不动;把瓦罐放下来,女人仿佛瞬间已老,罐口挂满了风霜。
    把山里的河水装到瓶中带回城市,你一口我一口品尝;把山里与一脉流水相关的美好带到未来,记忆如瓶,是一个珍贵的盛装。
    六
    河流长,河流长。
    那么多的流水一去不复返,那么多的流云像腾跃到天上的波浪,那么多的感叹变成我今天的文章。
    河流是怎样的网纲,大海是怎样的巨网。只是这网纲我们无法掌握,这巨网也永远属于我们的想象。
    河流长,河流长……

后记

  

    这是我的第三本散文集,也是我写河流的第二本散文集。
    在《河流的表情》出版后,我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于是有了这本散文集《河流的心》。
    这本散文集的写作从2017年秋天开始,历时一年多。需要说明的是,有几篇是2017年以前的作品,收入本书时均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还是以呼兰河为中心,再向外一点点地扩展。其实有关呼兰河的内容,我已写了不少,但可写之处还有很多。守着这条大河三十多年,它给予我的太多太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多次打车去呼兰河的不同河段,而这些河段大多是我以前没有去过的。再也没有一条河能像这条河一样让我更好地表达人生的追寻感、命运感和使命感,这当然与我在这河边生活了三十多年有关。我庆幸命运把我与这条大河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如果说故乡的乌龙沟见证了我的成长,那么呼兰河则见证了我人生的不断成熟和不断求索。深味是需要时间的,而这三十多年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呼兰河见证了我从一个大学毕业生到中学教师再到大学教师的过程,见证了我从丈夫、父亲到外祖父的过程。尽管十八年前我已到大学工作,但我的家还在呼兰河边。我能成为一个持续的写作者,与它深有关联。我深深地崇拜水,深信水的启悟,它的活性因素已深深地注入我的生命中,成为不竭的动力。
    我知道古今中外的那些写作者都偏爱水,我爱水,其实也是向他们学习。但我要说,我有我眼前的河流,我有我自己的河流。
    故乡的乌龙沟是通肯河的支流,而通肯河又是呼兰河的支流,呼兰河又是松花江的支流。我所处的呼兰河兰西河段正好是向松花江过渡的地带,所以我的回溯和憧憬就有了充分的理由。
    在这本集子中,我力求有一定的变化,比如写本省之外的河流,这些都立足于我自己的感受。省外我去的地方不多,河流的表现当然有局限。好在作品并不是以数量取胜,关键在于质量。
    在这本集子中,我还写到了《诗经》里的河流和唐宋诗词里的河流,这是我多年阅读不断积累的结果。想一想《诗经》那些不知道名字的作者,他们对河流的表现是那样富有魅力。还有张若虚、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柳宗元、王安石、苏轼等,他们对河流的表现都和他们的人生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魅力是无限的。问题是我该怎样写他们,怎样把我的情感融入他们所表现的河流中,怎样写出我的思考,这种思考一定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思考。《诗经》和唐宋诗词,进一步解读的空间已经不大,但并非没有可能。
    如果说我有什么优势的话,作为老师,我既是一个鉴赏者,也是一个写作者。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得我的鉴赏有可能突破前人的认识,使得我的写作教学不装腔作势,使得我的作品的展示有了说服力。刚刚从中学迈入大学门槛的孩子们还不懂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我试图对他们有所影响,让他们摆脱复制,摆脱堆砌,摆脱模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倒不是说让他们成为作家,而是说在将来当教师的时候能真正懂写作,借以指导学生的作文。但这种努力所形成的影响是有限的,这一方面说明写作之难,一方面说明学生的功夫不到,他们的心思往往不在这里。我常常跟他们说我有关河流散文写作的进展情况,并告诉他们一定要热爱大自然,不要让那些低级趣味冲淡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当一个人对自然无比热爱,那他就是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那他就是热爱自己的生命,并将大自然看得和他的生命一样重要,并且不可分割。想一想我们短暂的生命,而大自然是永恒的,我们何不向这永恒汲取一份人生的力量呢? 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讲余秋雨、周涛、刘亮程、李娟、鲍尔吉.原野、迟子建、李琦、李汉荣这些作家的独特风格,让他们去读这些作家的散文。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说,不要去赶什么时尚,文学跟时尚无关,关键是写出真感情,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 完成这本散文集的时候,也是我即将结束教学生涯的时候。三十七年多的教学生涯,从中学到大学,写作始终与我的教学相伴,可以说写作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到大学工作之后,这一点更加突出。 这本散文集的写作并不平常。这一年多以来,俗务烦冗,案牍劳形,但并没有影响到我的写作,我是在冷静而热情的状态下有序地完成我的写作的。 在这里我要说,一个作家的独特是最重要的。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是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 谢谢一直给我的写作以大力帮助的妻子张君艳,也谢谢将来读到我这本书的朋友。 王立宪 2018年11月23日于兰西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