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DNA是如何发现的--一幅生命本质的探索路线图

  • 定价: ¥69
  • ISBN:9787302483250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清华大学
  • 页数:286页
  • 作者:吴明
  • 立即节省:
  • 2019-10-01 第1版
  • 2019-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DNA是如何发现的--一幅生命本质的探索路线图》沿着DNA的发现路线图,紧紧扣住研究材料的选择和DNA研究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这两条主线,以时间顺序为经,以人、事、材料、技术等学科发展的自然进程为纬,层层铺展DNA从0到1的发现历程。
    本书封面用一面墙,来缅怀为DNA发现及推动双螺旋立体结构模型建立所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这些贡献犹如墙上的每块砖,层层叠叠,缺一不可,正是有这些砖块的铺垫,才使DNA的发现之路更加坚实。

内容提要

  

    豌豆、果蝇、细菌和噬菌体被作为遗传研究材料,经遗传学家、化学家、医学细菌学家和物理学家各自潜心探索,一步步逼近了生命本质——DNA分子。而探索DNA分子的世界科学中心在西欧与北美间来回变迁,于是此项研究吸引来100多位世界各路杰出的英才,甚至将量子力学创立者玻尔、薛定谔等也吸引过来了,就连爱因斯坦也曾在噬菌体研究中短暂停留过。
    这些人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专业背景,所以,他们显现出了各具特色的研究风格、学养乃至行事之道,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均值得我们后人借鉴和学习。
    本书适合于理科各学科及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媒体推荐

    我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目睹了噬菌体以某种颗粒小体形式存在的实验全过程,我愿意将这项实验视为噬菌体非连续性形式存在的证据。
    ——爱因斯坦  相对论创立者
    从基因的不变性和占据的空间十分细微这两方面研究后得出结论,基因的奥秘中蕴藏着量子力学。
    ——薛定谔  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
    量子力学中的互补性学说可能广泛适用于其他学科领域,尤其可能适用于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关系方面。
    ——玻尔  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
    研究探索中遇到的不顺心、烦恼事就是我每天的面包,我就是靠这些让自己得到营养。
    ——艾弗利  DNA的最初发现者
    要寻找启示,只有一个办法——学习历史。
    ——马赫  广义相对论的先驱

作者简介

    吴明,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9年开始从事微生物科技情报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已出版《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译著)、《生物工程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过80多篇论文及文章。

目录

第1章  经典遗传学家的探索
  1.1  孟德尔和他的豌豆杂交试验
  1.2  摩尔根和他的基因学说
第2章  米歇尔的核素研究及其对化学遗传论的思考
  2.1  米歇尔其人其事
  2.2  米歇尔的核素研究
  2.3  米歇尔的失误
  2.4  后米歇尔时代——核酸的化学性质研究
  2.5  米歇尔对化学遗传论的思考
第3章  医学微生物学和细菌转化实验
  3.1  格里菲斯的事迹
  3.2  艾弗利和他的细菌遗传转化实验
  3.3  DNA的发现和艾弗利的审慎
  3.4  诺贝尔奖的“双重标准”和永久性“遗憾”
  3.5  生长点是在举步维艰中萌发的
  3.6  艾弗利的影响力和查伽夫的巨大功绩
第4章  德尔布吕克和噬菌体研究组
  4.1  玻尔互补论的影响力和德尔布吕克的事迹
  4.2  多学科合作的雏形
  4.3  如何选择遗传研究材料
  4.4  微生物步入现代研究舞台的历程
  4.5  从噬菌体研究组看到科学发展普通动力学要素
  4.6  德尔布吕克对分子生物学的影响
第5章  薛定谔和他的《生命是什么?》小册子
  5.1  薛定谔凡人逸事
  5.2  从物理学层面讨论“生命是什么?”
  5.3  几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5.4  薛定谔对生物学的巨大贡献
第6章  DNA双螺旋立体结构模型的建立
  6.1  威尔金斯的DNA图(A型)和他的“烦恼”
  6.2  弗兰克林的DNA图(B型)和她的不朽功绩
  6.3  遗传学家走进了物理学实验室——沃森的智慧和戏剧般成就
  6.4  克里克其人其事
  6.5  欢笑声的背后
  6.6  漫话DNA分子的遗传密码
  6.7  人类基因组计划
  6.8  刍议天才与基因
  6.9  发现DNA分子结构的多种途径
第7章  生物学文献史的一大失误和半普及刊物的作用
  7.1  背景
  7.2  生物学文献史中的一大失误
  7.3  怎样发表科学论文
  7.4  半普及学术刊物的作用
  7.5  科技情报爆炸期
  7.6  信息学是“现代化”标志之一
第8章  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关系
  8.1  物理学家眼中的生物学
  8.2  X射线衍射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8.3  物理学家向生物学转移
  8.4  物理学单行道跨入生物学和生物学巨大的包容性
  8.5  物理学、数学以其优势支配科学数百年,如今受到质疑
  8.6  具有学科交叉性的现代生物学
第9章  结构论和信息论分子生物学的三次会合
  9.1  结构论和信息论分子生物学
  9.2  第一次会合促成DNA双螺旋立体模型建立——遗传工程诞生
  9.3  第二次会合催生出了蛋白质工程
  9.4  第三次会合促成糖工程的研发
  9.5  分化,综合,再分化,再综合是科学发展进程的历史必然
  9.6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前景
第10章  有待思考的几个方法论问题
  10.1  不同学科背景的合作范例
  10.2  模型的直观效应
  10.3  学科单一和闭门造车导致败北的典型
  10.4  群体性文化底蕴深厚
  10.5  运用了“社会工程学”
  10.6  科研资源使用最佳化
  10.7  破除学术界的潜规则
  10.8  选择课题的两大误区
  10.9  科学源于求知,求知出自闲暇,闲暇始于富裕
  10.10  科学生活中的另类“拐点”和科学家的“情商”
  10.11  美妙的科学研究园
  10.12  探索生命本质DNA分子历程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第11章  结束语
  11.1  100余年来遗传学揭示的一些规律
  11.2  已知活细胞内有2000多种化学反应,但还有2/3我们尚未掌控
  11.3  生物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11.4  生物学发展的启示——学习历史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

  

    媒体几乎天天有关于DNA神奇功效的报道,就连农村老婆婆赶上儿女亲翁对簿公堂,也学会了运用DNA亲子鉴定来讨回公道或验证一身清白。但是DNA当初是如何被发现的,其间又经历过哪些曲折,从中能获取到哪些可借鉴的启示呢,值得我们每个人了解。
    DNA被发现的过程,堪称多学科合作的范例。从学科发展的自然进程来看,先后涉及遗传学、化学、微生物学、物理学;从DNA研究的科学中心转移来看,在西欧与北美问来回变迁,先后涉及100多位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甚至吸引来了量子力学创立者玻尔、薛定谔,就连著名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也曾在噬菌体研究中有过短暂逗留。他们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专业背景,显现出各具特色的研究风格、创新思维模式和学养,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足以构成一个大智库——有学不完的知识、用不尽的学问和掘不竭的智慧。
    本书全景式地叙述了DNA的发现过程,是国内首部涉及这一内容的著作。这本书对于正为响应党中央“科学发展观”思维模式、“文化大发展”方针,为实现“中国梦”而勤奋学习的广大青年学者和科学史爱好者来说,很值得一读。
    中国微生物学会原秘书长、科学史专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程光胜

后记

  

    在本书稿即将付梓之际,我深切缅怀和感激我的恩师中国微生物学会原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遗传实验室主任已故的相望年先生。我所获得的若能称得上些许成就,全都是与相先生昔日对我的帮助、指导分不开的。我的第一本专著《生物工程学:过去一现在一将来》(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年)就是相望年先生亲自审定的。我还要衷心地感谢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树政先生,她教会我如何写“专题综述”等;即便在她已是年逾80高龄的老人,还在百忙中阅读本书手稿。我因受到她的肯定而备感鼓舞,决心克服种种困难将手稿补充扩大成此书。我亦不能忘记中国微生物学会原秘书长、科学史专家、退休研究员程光胜先生多年来对我的帮助,感谢他为本书写的序,对书稿作的全面校阅,以及提出的宝贵的修改意见。感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her癌症研究所王蕾博士对本书稿第5章的校阅及其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还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张立红主任及其部门编辑为本书付出的辛劳,认真反复校对,始能达到出版要求。
    吴明
    2018年10月6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