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 > 人类学

身体的历史(卷3目光的转变20世纪修订版)(精)

  • 定价: ¥158
  • ISBN:9787567588240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华东师大
  • 页数:438页
  • 作者:编者:(法)让-雅克...
  • 立即节省:
  • 2019-09-01 第1版
  • 2019-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身体的历史》围绕着人们所关注的“身体的问题意识”,把身体史铺陈为一个个问题,由一篇篇精湛史论统摄应答,独立成章。时间序列不是本书历史叙述的主线,作者依托现代学术的分类,用打井的方式,每一个专家在自己的领域打一口深井,深入挖掘身体史的“墙脚”,细微描述身体史的“细节”。这些专家学人自觉地秉承法国年鉴派史学的原则,不仅仅详细地占有史料,也注意图像、考古、口述、统计等资料的运用,彰显了法国年鉴学派跨学科研究的综合能力。
    全书的思考主线可以这样概括: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卷一),叙述“身体”问题意识的苏醒,身体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认知视野;从法国大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卷二),描述了“身体”问题意识的觉醒,身体进入科学意义上的认知视域;二十世纪:目光的转变(卷三),揭示了“身体”问题意识的自觉,身体自觉地与现代技术联姻,使身体问题步入了日常生活场景。作为一部专题史,作者举重若轻,详略得当,论述精到,文笔轻松,且图文并茂。真可谓是法国年鉴派史学的又一经典文本。
    本书是其中的第三卷。

内容提要

  

    本卷主要从肌体与知识、欲望与标准、异常与危险性、苦难与暴力、目光与表演五个方面对20世纪身体的历史进行了论述。在20世纪,投射在身体上的目光的转变是前所未有的:人体从未如此深入地被医学视觉技术洞察;私密的两性身体从未经历如此多的曝光;表现身体遭受战争和集中营暴行的影像在我们的视觉文化中从未达到如此无与伦比的程度;以身体为对象的表演也从未如此接近由当代绘画、摄影和电影给身体的形象所带来的巨大颠覆。“我的身体还一直是我的身体吗?”身体的历史才刚刚开始。

作者简介

    让-雅克·库尔第纳(Jean-Jacques COURTINE),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大学文化人类学教授。他出版了许多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著作,其中有《政治话语分析》,还有一些关于身体的历史人类学著作(《面部表情的历史:从16到19世纪情感的表达和缄默》,与克罗蒂娜·阿罗什合著)。目前他致力于畸形人表演的研究:他新近重编了厄内斯特·马丁的《畸胎史》(1880年),并即将出版《日薄西山的畸形人行业:学者、窥淫癖者以及好奇者(16到20世纪)》。

目录

引言(让雅克·库尔第纳)
第一部分  肌体与知识
  第一章  医学的身体(安娜·玛丽·穆兰)
    1 20世纪的身体:非病非康
    2 身体的可计算性
    3 传染病卷土重来
    4 艾滋病
    5 慢性病的发现
    6 身体与机器
    7 作为实验目标的人体暨社会—实验室
    8 孤独的身体:个体与疼痛
    9 科学承认的身体独特性
    10 身体的社会空间
    11 透视身体:照相术的历史
    12 透过皮影看身体
    13 放射性身体
    14 透过雷达看身体
    15 影像下的社会化身体
    16 网络上的身体
    结论:21世纪初,“了解你自己”。
  第二章  遗传性身体的创新与实现(弗里德里克·凯克,保罗·拉比诺)
    1 从遗传学到人类基因组图谱
    2 基因性疾病与患者联盟
    3 大众遗传学与风险预防
    4 关于基因组产权的法律与伦理之争
第二部分  欲望与标准
  第三章  性别化身体(安娜玛丽·宋)
    1 展示身体
    2 关于性别化身体的研究与干预
    3 身体与性的解放
    结论:风俗的解放与女性的解放
  第四章  普通的身体(帕斯卡·奥利)
    1 模型,还是模型化?
    2 身体游戏的新规则
    3 身体经受的考验
    结论:什么样的倾向?
  第五章  锻炼(乔治·维加埃罗)
    1 “田径”式身体的锻炼计划
    2 休闲,运动,兴趣
    3 在“活力”与“私密”的身体之间
第三部分  异常与危险性
  第六章  畸形身体:关于畸形的文化史与文化人类学(让-雅克·库尔第纳)
    1 畸形人展览
    2 日薄西山的畸形人行业
    3 百分百的人类
    4 畸形,残疾,差异
  第七章  鉴定——蛛丝,马迹,猜想(让-雅克·库尔第纳,乔治·维加埃罗)
    1 颅骨的“诉说”
    2 退化的人
    3 鉴定的要求
    4 人体测量鉴定
    5 指纹
    6 身体及其征象
    7 “加尔东的遗憾”和基因印记
第四部分  苦难与暴力
  第八章  屠杀:身体与战争(斯特凡纳·奥杜安鲁佐)
    1 现代战斗:身体的新体验
    2 身体的苦难
    3 敌人的身体,平民的身体,亡者的身体
  第九章  灭绝:身体和集中营(安妮特·贝克)
    1 野蛮灭绝
    2 集中营的所闻、所见和所
    3 消耗身体:劳动和饥饿
    4 抹去身份的动物化、物化
    5 以身作证,以身抵抗
    6 从幸存到死亡
    7 如何处理尸体?
    8 工业化灭绝:身体的生产和毁灭
第五部分  目光与表演
  第十章  体育场:从看台走向大屏幕的体育表演(乔治·维加埃罗)
    1 体育大众
    2 激情与神话
    3 金钱与赌注:电视强大的吸引力
  第十一章  屏幕:电影中的身体(安托万·德·巴克)
    1 鬼怪与滑稽电影:美好年代的身体表演
    2 魅力,或诱惑性身体的制造
    3 从传统电影到现代电影:粗野化的身体
    4 电影导演的身体
    5 当代电影:回归原始身体
  第十二章  舞台(安妮·叙凯)
    1 从视觉到活动艺术
    2 第六感觉的出现:运动觉
    3 无意识的运动
    4 生者的延续
    5 身体的回忆
    6 “想象是创造运动的唯一界限”(摩斯·康宁汉)
    7 舞蹈如同“重量对话”
    8 感知想象
  第十三章  可视化:身体与视觉艺术(伊夫·米肖)
    1 技术设备的影响
    2 机械化的身体,变形的身体,美丽的身体
    3 身体即媒介,身体即作品
结论:灵魂变成了身体,而生活不再是生活
人名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前言

  

    关于身体“造反有理”的历史
    倪为国
    1
    摆在我们面前的三大卷《身体的历史》是法国人为我们讲述身体的那些事儿。
    这部洋洋洒洒百万字的身体史书,作者均为法国史学界各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学人,他们各有专攻又协同作战,打造了有史以来第一部身体史的巨著。
    全书围绕着人们所关注的“身体的问题意识”,把身体史铺陈为一个个问题,由一篇篇精湛史论统摄应答,独立成章。时间序列不是本书历史叙述的主线,作者依托现代学术的分类,用打井的方式,每一个专家在自己的领域打一口深井,深入挖掘身体史的“墙脚”,细微描述身体史的“细节”。这些专家学人自觉地秉承法国年鉴派史学的原则,不仅仅详细地占有史料,也注意图像、考古、口述、统计等资料的运用,彰显了法国年鉴学派跨学科研究的综合能力。
    全书的思考主线可以这样概括: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卷一),叙述“身体”问题意识的苏醒,身体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认知视野;从法国大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卷二),描述了“身体”问题意识的觉醒,身体进入科学意义上的认知视域;二十世纪:目光的转变(卷三),揭示了“身体”问题意识的自觉,身体自觉地与现代技术联姻,使身体问题步入了日常生活场景。作为一部专题史,作者举重若轻,详略得当,论述精到,文笔轻松,且图文并茂。真可谓是法国年鉴派史学的又一经典文本。
    不过,法国年鉴派史学的缺陷也在本书中得到了印证:即轻视政治因素在身体史研究中的主导作用,过分追求叙述方法的标新,甚至对史料甄别屈从于方法。整体叙述过程关注史实细节,导致身体的历史呈现出碎片化的倾向。当然,这是法国史家津津乐道之处。自然,读者也会津津有味。
    有人放言当今世界史学界历史虚无主义盛行,法国年鉴派史学当负其责。此话我不敢妄评。但中国史学界的历史虚无主义之风也同样盛况空前,此风是从法国吹来的,还是美国吹来的?
    当不属我可非议的。
    2
    身体,我们每个人朝夕相处,但几乎是“熟悉的陌生人”——为什么不讲人的故事而要讲身体的故事呢?
    不错,身体是人的身体。打个蹩脚的比喻:人与身体的关系犹如一枚硬币,币值代表人的精神的话,硬币就是身体。在西语中常言:身体与灵魂(精神);在汉语中常道:身与心。虽说今天谈论精神有点奢侈,但议论身体又颇为尴尬。
    一部身体的历史,就是一部身体的“造反”历史,确切地说,或从根子上说,就是身体造“精神”反的历史。此话怎说?
    从西语思想史看,可以作这样的概述:在希腊和希伯莱的文明中,身体和精神,或身与心,充满着冲突和紧张的张力,处于一种二元对立。晚近以来,笛卡尔用“我思故我在”终结了身体与精神的约会,用精神“革”了身体的命!在理性和“我思”至上的笛卡尔那里:身体和精神被两分了。身体代表着感性、偶在性;精神意指着理性、确切性。身体因无关紧要被悬置起来,被锁进了理性的抽屉里。从此,身体开始了造反的历史。直到马克思·韦伯和福柯发现了,资本主义精神和现代性是怎样居心叵测地利用身体的造反,而身体又是如何变成既自主又驯服的生产工具时,“身体”才作为一个问题被放上理性桌面。
    从汉语思想史看,身与心的关系不紧张,不对立。修身则可养心。中国古人眼里:身体就是世界的图解,即由身体的内在逻辑外化推导世界的图式模样(《易传》就是这样经典的文本)。身与心的关系不是理性与感性的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所以,身体造反缘起有两种:禁与纵。西方人因禁而身体造反,中国人则因纵而身体造反。中国人对于“身体造反”的“规训”,不是源于知识理性,而是来自伦理纲常。
    据说,汉语学界有一种日趋认同的说法:西方哲学系意识哲学,中国哲学属身体哲学。这种说法听似颇有新意,但实为西方主宰下的“反射东方主义”。搞哲学这玩艺,有点像玩收藏,要眼力,古的、祖宗的,靠谱些。
    3
    身体造反,造谁的反,理由何在?这里有三个伟人不得不一提: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
    马克思从身体的劳动入手,有一重大发现:身体是可标价的,即劳动力。没有“身体”的劳动,就没有财富。劳动产生了财富,劳动力创造了价值。马克思颠覆了整个西方社会思想的思考进路,揭示了身体的劳动所带来的最终秘密:孕育了资本。资本是财富的变异,是劳动异化的果实。马克思也称之为:一切罪恶的秘密。马克思从人的“身体”所建构且依附的社会关系中揭示了身体的“劳动”异化,劳动的异化本质上是身体的异化。这是身体造反的根本动因。
    今日所谓“身价”(或关其名曰:财富排行榜):就是对身体的明码标价,让一切止步于身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致富”成了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和意义,没有人再相信一个社会的进步、财富的累积需要时间的长度,而这与身体的有限时间无法同步,充满冲突和张力。于是身体只能选择造反,以博取身价。
    尼采拨开了形而上学的迷雾,提出了自己的道德谱系,直言:“身体是唯一的准绳。”尼采点明了所谓思想、精神、灵魂都是身体的产物。身体是第一性的,尼采用身体夺回了灵魂的领导权,造了精神的反。
    ……
    顺便再说一句,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洗脑基本上是失败的。有时放纵洗脑,有时放任被洗脑。其实,衡量一个国家安定、社会健康的标准之一,是看这个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在对国家、历史、民族、个体意识上的价值偏好有无共识。而这个共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要靠洗脑“洗”出来。身体的历史已经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不是头脑在指挥身体,而是身体一直在造头脑的反。
    “洗脑”,在中国成了一个贬义词,无怪乎有人疾呼:这三十多年最大的失败是教育。中国的教育忘却了教化人的灵魂是教育最大的要义,学校成了仅仅贩卖知识、技术的超市。有知识、有技术而无德性的人,他们的身体一旦造反,自然是更可怕、更危险了。
    6
    环顾今日之世界的每个角角落落,身体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基本图景,这个图景的主题就是消费,消费的实质就是身体的消费:理发、美容、护肤、减肥、健身、美食、时装、影院、足疗,乃至医院、妓院。从头到脚,从吃到拉,从绿色环保到食品安全无不关乎身体的需求或欲望。现代女性主义的兴起,本质上,是由男性对女性“身体”的过度消费转化为女性对自己身体的自觉消费。
    所谓民生,实质就是关心身体消费的能力,身体消费如何适度又带来幸福感。适度的身体消费就是对身体造反的边界控制。
    身体“造反”历史的背后——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今日之世界,资本的眼睛紧紧盯住身体的消费的每个环节,从生到死,从少到老。资本的嘴像祥林嫂一般,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不停不断地鼓动身体的消费,时时刻刻,无处不在提醒和唤起我们身体的欲望。人类的“身体”成就了这个地球的最大的肿瘤,其繁殖力和破坏力是惊人的,这种破坏力远远超过了人类的创造力。人类借助“身体”繁殖了自身,装点了生活,而身体的欲望又正在掏空这个世界。难怪福柯放言,这个世界“身体”造反的最终出口处有两个:监狱和医院。
    身体是人有限性的尺度。身体是所有人无法跨越的高墙。这就是所谓身体的政治。
    其实,让精神克服身体,让灵魂摆脱肉体,这是古往今来,圣人贤者所终身关怀的。佛教里的“念经”,基督教里的“祷告”,伊斯兰教里的“斋戒”都在做同一件事:让人有忘记“身体”的片刻而冥想,让“身体”有片刻的宁静而不再造反。
    7
    耶稣被钉十字架上的是:身体。
    作为一种“启示”:道成肉身,这是对身体的微言大义。
    身体,作为世界上最精致、最完美、最脆弱的艺术品,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族群和性别呈现出不同的样态,述说着不同的故事。身体,既是这个世界精彩奇迹的基因,又是这个世界苦难悲愤的动因。
    如果说你有灵魂(思想),身体就是你一生突围的城墙;如果说你想自由,身体就是你一生挣扎的枷锁。当然,如果说你很美丽,身体就是你唯一的谱系……
    人的一生行程,身体就是唯一的脚本。
    《身体的历史》付梓之际,我想起了国人一句老少皆知的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死是身体的最终作业。不错,惧怕死的欲念,使身体的造反成为一道很正当的练习题。于是,我写下这些关于身体且又是身体之外的文字,以聊补法国年鉴派史学回避或模糊的一个问题:身体的造反也许在日常生活中是非暴力的,但身体史背后毕竟是鲜活血滴的政治史。
    我有些悲观,但不绝望。因为身体渴望逍遥,但灵魂或许可以拯救。
    是为序。

后记

  

    《身体的历史》(卷三)终于面世了。
    作为译者,内心的欣喜与安慰是无以言表的,毕竟它凝结了我们三位译者多年的心血与汗水。写下这些文字时萦绕在我们心头的却是一种惶恐之情,即对自己是否成功地传达出原著的“举重若轻”风格的惶恐,这种惶恐可能是困扰译者的永恒魅影之一。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既意识到了原著之“重”,也体验了原著之“轻”。所谓“重”,本书堪称当今身体研究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所谓“轻”,本书文笔清晰,分析简明,观点独到,可读性强。我们期待读者能通过我们的译本在对“重”的阅读中与我们一样领略原著之“轻”。
    近年来,关于身体的研究在世界上渐成一门显学,先后出版了许多重要的著作,国内学界的态度与视野也日趋开放,引进了不少具有学术前沿性的专著。《身体的历史》皇皇三大卷,史料丰富,角度新颖,论述客观,作者在法国都是相关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的权威人士,因此本书的学术重要性自不待言。
    人类对自我“身体”的认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西方学者一直尝试描述人的身体(肉)极限的边界,思考“灵”在有限的“肉”中如何得以无限的可能。所以,对“身体”的认知,本质上是西方学人对“灵”“肉”关系的思考,是人类意识到人的有限性的一种表现。
    本书前言、第一章到第五章(约17.8万字),由国际关系学院法语系孙圣英翻译。第六章到第九章(约15.2万字),由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赵济鸿翻译。第十章到第十三章(约9万字),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国际旅游系吴娟翻译。全书由孙圣英负责统稿。
    译者才疏学浅,各种谬误及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读者海涵并多提宝贵意见。
    孙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