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紫色土区典型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评价与优化配置

  • 定价: ¥88
  • ISBN:978703062248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科学
  • 页数:140页
  • 作者:代富强//刘刚才//...
  • 立即节省:
  • 2019-09-01 第1版
  • 2019-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针对紫色土区的土壤侵蚀形成机制,阐述紫色土区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以及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重点针对紫色土区的梯田、等高耕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4种典型水土保持措施,从“求-供”和“产-望”两个角度建立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分别从“点”尺度进行不同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比较评价和从“面”尺度进行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空间评价,指出目前紫色土区比较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其适宜区域;建立数量结构优化和空间优化配置相结合的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方法,并在小流域进行实证研究,提出该区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最优空间配置模式。
    本书可供土壤学、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学生,以及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紫色土的分布及特征
    1.1.1  紫色土的区域分布
    1.1.2  紫色土的主要特征
    1.1.3  我国紫色土的利用现状
    1.1.4  本书的切入点
  1.2  国内外水土保持措施研究进展
    1.2.1  我国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概况
    1.2.2  我国水土保持措施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1.2.3  国外水土保持措施研究进展
  1.3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与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1.3.1  水土保持措施采纳程度
    1.3.2  世界水土保持方法与技术纵览
    1.3.3  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
    1.3.4  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
    1.3.5  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
    1.3.6  紫色土区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
    1.3.7  GIS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1.3.8  存在的不足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1.4.1  本书的研究目标
    1.4.2  本书的主要内容
    1.4.3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4  本书的特色
  1.5  小结
第2章  紫色土区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规律
  2.1  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2.1.1  母质的影响
    2.1.2  气候的影响
    2.1.3  植被的影响
    2.1.4  地形的影响
    2.1.5  农业土地利用的影响
  2.2  土壤性质空间插值方法
    2.2.1  样条函数法
    2.2.2  反距离加权法
    2.2.3  趋势面法
    2.2.4  克里格法
    2.2.5  人工神经网络法
  2.3  紫色土区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预测
    2.3.1  小流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2.3.2  回归克里格法
    2.3.3  土壤性质空间预测精度评价
    2.3.4  基于回归克里格法和遥感的土壤性质空间预测
    2.3.5  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2.3.6  土壤性质不同空间预测方法的精度比较
  2.4  小结
第3章  紫色土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服务功能
  3.1  紫色土区土壤侵蚀特征
    3.1.1  土壤侵蚀类型
    3.1.2  土壤侵蚀强度
    3.1.3  土壤侵蚀影响因素
  3.2  紫色土区典型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预测
    3.2.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2.2  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模型
    3.2.3  土壤侵蚀评价因子的确定
    3.2.4  曲水河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
  3.3  紫色土区典型小流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
    3.3.1  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评价模型
    3.3.2  曲水河小流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评价
  3.4  小结
第4章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理论与方法
  4.1  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4.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4.2.1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原则
    4.2.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4.2.3  自然和社会相结合原则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1  “求-供”评价指标体系
    4.3.2  “产-望”评价指标体系
  4.4  评价方法
    4.4.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4.2  单项指标评价
    4.4.3  综合评价
  4.5  小结
第5章  紫色土区典型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比较评价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基本情况
    5.1.2  水土保持概况
  5.2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的确定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数据获取与评价标准的确定
    5.3.1  评价指标的“要求值”和“提供值”
    5.3.2  评价指标的“产出值”和“期望值”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评价指标权重的差异性分析
    5.4.2  单项指标适宜性评价结果
    5.4.3  综合适宜性评价结果
    5.4.4  评价结果验证
  5.5  小结
第6章  紫色土区典型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空间评价
  6.1  评价指标选取及其权重的确定
    6.1.1  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6.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2  数据来源及关键指标的确定
    6.2.1  数据来源
    6.2.2  关键指标的确定
  6.3  典型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6.3.1  梯田
    6.3.2  等高耕作
    6.3.3  退耕还林
    6.3.4  退耕还草
  6.4  小结
第7章  紫色土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优化配置
  7.1  基本流程
  7.2  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结构优化
    7.2.1  优化目标
    7.2.2  水土保持措施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7.2.3  线性规划模型构建
    7.2.4  数量结构优化结果
  7.3  水土保持措施空间优化配置
    7.3.1  优化目标
    7.3.2  GIS支持下的多目标决策
    7.3.3  空间优化配置结果
    7.3.4  水土保持措施空间优化配置模式
  7.4  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