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生活娱乐 > 生活用书 > 保健养生

说句心里话(2)

  • 定价: ¥48
  • ISBN:978755963748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联合
  • 页数:248页
  • 作者:程蕾蕾
  • 立即节省:
  • 2019-11-01 第1版
  • 2019-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1.与同类书的区分点:本书是国内首部肿瘤心脏病学科普书。关注医学最前沿知识,精准讲述癌症病人不可忽视的心血管保护常识,旨在帮助合并心脏病的癌症病人应对错综复杂的病情和得到良好的诊治,是肿瘤心脏病学奠基之作。
    2.个人影响:作者有科班毕业的背景,从事心血管临床20余年,是业内顶尖的专家。近年来致力于肿瘤心脏病学临床和基础研究,牵头开设华东第一个“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门诊”,是这一领域的带头人。
    3.多方联合助力医学科普推广: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亲笔作序,演员胡歌、作家陈村诚挚推荐。

内容提要

  

    我国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但是大多数癌症患者甚至很多医生都不知道,针对癌症的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医治手段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心脏造成损伤。随着人口老龄化,临床上癌症病人合并心脏病的情况日趋常见。这两种疾病相互牵制,会严重干扰癌症的正常治疗过程,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总生存期。
    本书精准讲述癌症病人不可忽视的心血管保护常识,以及如何对癌症病人的心血管病变进行早判断、早干预、科学就医,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癌症病人化疗后反复胸闷、胸痛,问题出在哪儿?
    乳腺癌病人为什么年纪轻轻却血脂异常?
    采用蒽环类药物治疗后为什么出现心力衰竭?
    中老年癌症病人突然性情暴躁,可能有生命危险?
    ……
    这些问题,您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程蕾蕾,复旦大学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擅长疑难心血管病变的超声诊断及心内科疾病的诊治。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8项。7项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多种奖项。
    同时致力于医学科普工作,历年来发表医学科普文章近200篇,并撰写多部医学相关小说。

目录

推荐序  老百姓有权知晓医学前沿知识葛均波
自序  人生至味是喜欢程蕾蕾
  1.医者不自医?我把自己治好了
  2.只有不到30%的疾病能被正确诊治
  3.上帝关上了门,却没打开窗
  4.心电图ST段改变一定是心肌缺血吗?
  5.贫血也可能酿成大祸
  6.当心脏毒性药物试验遇到《本草纲目》
  7.“割腕疗法”
  8.先天性心脏病治疗,赶早不赶巧
  9.每个人都可能撒谎
  10.另类诊断依据:病患的家长里短
  11.我竟然误诊了!
  12.老人突然性情暴躁?警惕这种心脏急症
  13.治得好病不等于救得了命
  14.想晋升?试试临床研究搞专利
  15.服用华法林必须定期检测凝血指标
  16.儿童血尿常见原因——胡桃夹现象
  17.血压升高?先排查肾脏病变
  18.冷冻17颗卵子,我们还是劝她别生
  19.命运居然真的天注定
  20.肿瘤合并心脏病的病人心理障碍发生率是100%
  21.你再也等不到我了
  22.PD-1、PD-L1抑制剂引发的心肌炎致死率高达50%
  23.究竟是谁让她染上了梅毒?
  24.冠心病患者要吃多久药?终生!
  25.室壁瘤要切吗?
  26.吃药、支架、血压计,魔鬼都在细节里
  27.换了人工心脏瓣膜,为啥还有房颤?
  28.阿司匹林已经走下神坛?
  29.只要三步,即刻终止室上速
  30.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31.女儿是下半辈子的闺密
  32.科研精髓在于“创新”
  33.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34.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35.一切皆有可能,懦夫从不启程
  36.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后记  一直在路上程蕾蕾
附录  肿瘤治疗常见药物及放疗相关心脏毒性表

前言

  

    老百姓有权知晓医学前沿知识
    随着科技进步,疾病诊治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尤其在心血管领域,每年都有新进展。
    众所周知,心血管病变疑难、复杂、凶险。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泵,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心脏病与身体其他系统的各种病变均会互相影响,导致其临床处理越发棘手。
    譬如,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当前对人们健康威胁最大的两类病变,这两者经常相互勾结,助纣为虐。根据我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对本院超过两万例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资料分析,在罹患冠心病的人群中,同时合并恶性肿瘤的比例高达2.1%。而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我国目前心血管病病人3亿,以此推算,临床实践中恶性肿瘤与心血管病两者协同出现的情况,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恶性肿瘤病人接受的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都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心血管毒性,但迄今为止很多人,甚至很多医务工作者对此并不知情。而且,随着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癌症病人合并心脏病的情况日趋常见。这两种疾病在治疗时相互牵制,不但用药时需要进行仔细周全的权衡,并且恶性肿瘤的每一步治疗措施,都需要相对健全的心脏功能作为保障。
    为了更好地给这部分病人提供医疗援助,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肿瘤心脏病学强调各个医学专科协同合作,对合并癌症和心脏病的病人进行多学科讨论,从而给每一位病人制定个体化的合理方案。
    时至今日,我们的医学模式依然停留在以疾病划分的层面。但实际上,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一定会从“一个病人分别去看几个专科医生”进展为“数个专科医生联合为多病缠身的病人同时进行诊治”。医学必须以人为本,要把人当作一个综合体全面考虑。
    我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率先于2018年4月在华东地区开设了第一个“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门诊”。我的学生程蕾蕾主任医师作为该门诊负责人,与同事们一起开展了大量工作,获得了非常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这本《说句心里话2》中,她用真实深切的笔触,讲述了关于这个联合门诊的故事,呈现了自己近年来致力于肿瘤心脏病学临床和基础研究、对癌症病人合并心脏病情况的独到见解。
    这是一本心血管科普故事书。程蕾蕾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临床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疾病诊治经验。在这本书中,她娓娓讲述了各种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科普知识,着重强调了同时罹患恶性肿瘤以及心血管病变者应该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病情。
    不过,《说句心里话2》并不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科普书。
    医学科普既要传播知识,也要有意思。为此,程医师摒弃了常规科普宣教的模式,转而采取了“讲故事”的新颖形式。她将多年行医过程中印象深刻的医患故事一一道来,通过生动的真实病例,加深读者对于医学知识的理解。
    除了新颖活泼的叙事表达方式,程医师还对书中讲述的心血管知识点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如何通过医学科普教育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已成为医疗卫生部门及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医学科普,已经不能满足于对于常见病进行简单重复的宣教,我们的老百姓有权知晓最新医学前沿进展。
    为此,程医师在书中精心遴选了国内乃至国际心血管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治疗进展。譬如,最近发表在世界顶级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上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自助终止方法、心脏病病人的心理障碍简易评估量表、靶向抗癌药的心肌毒性介绍以及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等。
    这些领先的医学知识,不但目前民众缺乏有效科普渠道,甚至基层医务人员也需要尽快学习掌握。
    医生不是万能的,我们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丹尼尔·笛福在《鲁宾孙漂流记》中写道:事情总是这样的,对危险的恐惧,比起亲眼所见的危险本身来,往往要吓人万分。
    对于心脏病,即便无法完全治愈,但如果能够知其所以然,也能极大地鼓舞病人和家属与疾病抗争的勇气和信心。
    心血管疾病作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这本书是程医师为此做出的再一次努力。
    这本书中阐述的故事和知识,是我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全体同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在此慎重推荐,希望您开卷有益。
    中国科学院  院士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内科主任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所长
    葛均波

后记

  

    一直在路上
    肿瘤心脏病学到底有多酷,非要写本故事书?
    除了在专业上我有太多的心里话要说之外,对文字的喜欢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我是一个热爱码字的医生,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也无法割舍对于写作的热情。除了对文字的执拗执着之外,写作的过程,也是自我梳理、重新出发的过程。
    作为一名身兼数职的中年妇女,我有一个身份凌驾在一切之上,那就是必须努力当好Happy的老妈。Happy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我也是头一回当妈,我俩都在不断摸索。通过这十几年来的切身实践,我觉得“女人要努力平衡家庭与工作”纯粹是一句鬼话。工作和家庭都需要倾注全部时间和热忱,其实根本无法兼顾。就好比我们经常遇到的心律失常疾病慢快综合征,很多时候是无解的。
    心脏不停跳动,是因为自带发电机——窦房结。慢快综合征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一个亚型,主要表现为既有心跳变慢和停跳,又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心跳加快。因为两者之间存在冲突,华佗在世也很难用药,病人往往理解为“我的心脏没药可吃”。这种看法并非完全错误,但是,没药可吃并不意味着无法救治。
    慢快综合征病人,可以采取经心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和起搏器植入术进行治疗。
    而对于一个中年妇女,能够教给孩子的,其实是作为父母,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态度。每个孩子长大之后,都能在他们的身上看到家长的影子。
    人生过半之际,每天在医院看尽世间冷暖,我觉得对于女人,从来没有中间状态。要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要么无所事事着眼琐事。如果你觉得一个中年妇女鲜衣怒马心闲气定,千万不要以为她能纤纤素手诸事摆平,而是你没有看到她夜以继日负重前行。
    每个人都是一个原点,可以朝里折叠,也可以向外打开。我这个中年妇女从历练中得到的一点小智慧就是,即便每天不停地做家务,女人也应该拥有自己的世界观,爱自己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
    所以,Happy,妈妈去做了,妈妈和阿姨叔叔们在没有任何参照体系的情况下,一起开设了这样一个新门诊,让每个病人在挂号的时候将信将疑,但看过病之后没有一个不赞叹感激。人终其一生,应该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只要努力,一定会有回报。哪怕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哪怕终其一生只做了一件淹没在时间长河里的微不足道的小事。
    开设这个新门诊,我们并没有获得额外的酬劳。但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妈妈和阿姨们跳出了条框局限,让自己获得了一种焕-然一新的打开方式,向辽阔庞杂的更高维度勇敢地张开双臂。女人年过四十,依然可以攻城略地、纵横四海。
    但是,这种向外打开的生活方式,很可能要经历更多惊涛骇浪,承受更多挫折磨难。然而,生命原本就是一趟漂流,每个人都希望将一生的路程变成令自己最终心安理得的奇幻旅程。 最后,作为一个在看病间隙不停码字的中年女医生,老妈最感谢的就是你,Happy。你老妈有很多缺陷,但是每次只要想到她是Happy的妈妈,都会情不自禁面露微笑。你的存在,是她能够感知到的最高级的动力和爱。在你即将面临中考之际,你的老妈没有选择停止她自己的脚步,她不但继续去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而且还一如既往地写着她喜欢写的故事。只是因为,这一切她都很喜欢。而且,她坚信你以后会明白。 这本书是一个每天忙到脚不沾地的医生妈妈的记叙文,以此献给我的Happy、我的其他家人、我的同事、我的病人,还有一直诲我不倦的陈村老师以及我苛刻聒噪的编辑老师。 这本书,虽然文字仓促写就,但是故事刻骨铭心。因为,这些话语,我不吐不快。 程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