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文学研究

水浒解毒

  • 定价: ¥42
  • ISBN:978753785897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岳文艺
  • 页数:287页
  • 作者:郭相宏
  • 立即节省:
  • 2019-04-01 第1版
  • 2019-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水浒解毒》是在公共讲座的基础上辑录成册。文稿共分十讲,每一讲一个主题,批评“水浒现象”与当今法治社会相悖的观念和做法。作者从法学的角度,剖析《水浒》中的人物和事件,视角独特,论点新奇、有深度,论据有趣味,可读性强,并具有学术价值。

内容提要

  

    《水浒》是一个人治的世界,我们要走向法治的新世界,就要和《水浒》的旧世界告别。通过读《水浒》,能够反思我们自己,反思自己有没有人治的观念和权力崇拜的思想。让《水浒》成为我们思想的一面镜子,通过“解读”,实现解“毒”,摈弃人治思维,培养法治思维。
    《水浒》是一条有毒的河豚,唯有去其毒素,才能食其美味。以“法眼”观之,李逵是滥杀无辜的嗜血魔君;武松醉打蒋门神不过是一场黑吃黑的闹剧;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充斥着暴力美学的血腥;决定潘金莲悲惨命运的四个男人……

作者简介

    郭相宏,1971年生于山西省曲沃县。现任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获山西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11年获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证书。兼任山西省人大立法咨询专家、山西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中共太原市委法律顾问、太原市人大立法咨询专家、太原市人大法律顾问、山西省法学会法治教育研究会会长等职。

目录

第一讲  漠视生命,践踏人权
  ——《水浒》中的主流价值观
第二讲  继承道统,草根逆袭
  ——从宋江看《水浒》中的江湖规则
第三讲  法自上乱,明君奸臣
  ——从高俅看《水浒》中的官场规则
第四讲  我即法律,替天行道
  ——《水浒》中的法律与正义
第五讲  红颜祸水?欲望有罪!
  ——男权世界中的女性及其命运
第六讲  男尊女卑,爱情非法
  ——《水浒》中的婚姻家庭法
第七讲  礼崩乐坏,无法无天
  ——梁山好汉与黑社会组织
第八讲  公器私用,司法不公
  ——《水浒》中的职务犯罪行为
第九讲  诸神退位,忠义当先
  ——《水浒》中的宗教与信仰
第十讲  修法明德,良法善治
  ——梁山兴衰启示录
后记

后记

  

    这本书,是我学术生涯中最为独特的一部。
    在大学里教书已经二十余年。其间,为了拿学位、评职称、做课题,发表了六七十篇学术文章,出版了三四本书。回过头来,发现写这些东西大都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并不全是出于兴趣爱好。在课题、论文、科研项目等大量占据大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时,纯粹出于兴趣的阅读,也越来越稀缺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再次翻阅《水浒》时,我发现其中有很多的内容与现在的法治观念相悖。基于这种发现,我又反复读了《水浒》,自己的这种观点不仅没有冲淡,反而被越来越多的事例所证明。于是,利用给太原科技大学法学院学生读书月做讲座的机会,我给他们做了题为《当法治遭遇(水浒)》的专题报告。报告后我发现时间根本不够,很多内容都无法在一次讲座中充分展开。
    随后不久,我与山西省图书馆“文源讲坛”负责人吴可嘉老师谈起我的感受。他非常支持,并鼓励我在文源讲坛开讲“法眼看《水浒》”。文源讲坛是省图的文化品牌,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在省城文化界有“山西百家讲坛”的美誉。这些年来,我是文源讲坛的老听众,每年也做一两次报告,与吴老师熟稔。吴老师对于文源讲坛有一种执着的热诚,也有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市场经营的理念,在馆领导的支持下,在他的大力推动下,文源讲坛在2018年做了改革,其中一个大胆的尝试就是:开辟了“法眼看《水浒》”系列讲座,每月一次,计划一年讲完。后来吴老师告诉我,这是全国公共图书馆开设的第一个个人系列讲座。山西省图书馆的改革,已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于是,从2018年1月21日第一讲开始,到11月4日第十讲结束,共分为十个主题,完成了“法眼看《水浒》”系列讲座。
    对我来说,这个过程其实并不辛苦,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阅读过程,能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与更多的读者分享,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为此付出的辛劳,也就不值一提了。
    这是一个纯粹出于兴趣的阅读体验,没有任何的功利可言。人到中年,不想再为无谓的事情耗费太多精力,更多的时候,应该服从自己的内心。对于已经没有了职称、课题等压力的我来说,这种怡然自得的阅读虽然是一种常态,但是从来没有做成系列讲座来解读,没有走上讲坛向公众讲解,也没有整理成书的想法。
    这是一个将自己文学爱好和法学专业相结合的尝试。自幼喜欢文学,中学时期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即便在二十余年的法学教育与研究生涯中,我仍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偏好。学术研究的训练,也为我深入剖析《水浒》、反思《水浒》进而反思社会、反思自我,提供了较为扎实的法律知识、法学方法和法治思维。法学界有人用法学视角研究古典文学,并有一些有影响的学术作品问世。但是,好像没有看到一部以《水浒》为研究对象的著作。如果本书有幸捷足先登,那就是上天的垂爱,更当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研读,以期形成系列成果。
    当然,本书并不是一部学术专著,也不属于文学评论或通俗读物,而是以法治思维解读《水浒》的学术随笔。相对于有着严格学术规范要求的学术作品来说,本书显然并未严格遵循学术规范的标准。虽然具有一定的学术含量,而本书的读者群体并不限于学术界,而是更多尊重知识、富有理性、善于思考的读者。 在后期整理书稿时,我尽量保留了讲座时的语言风格,尽量保持语言的通俗化和适度口语化的特点,不追求语言的书面化。对于讲座中的一些口误、模糊之处,特别是涉及具体的人名、地名、事件、官职、引文等细致之处,后期整理时都一一核实,力求忠于原著。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后期整理相当于是二次创作,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亚于最初十讲的构思和草创。大寒时节,三九隆冬,当整理完第十讲时,已经是2019年1月21日子夜时分。蓦然回首,第一讲恰恰开始于一年前的今天。上苍不负有心人,这个巧合,正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和冥冥中的暗示。不由惊叹造化有自,天道酬勤。 付梓之际,忘不了对本书付出辛苦努力的人。感谢省图书馆王建军馆长,他不但全力支持“法眼看《水浒》”系列讲座,而且几乎全程听讲,除偶有出差之外,一定准时到场。吴可嘉老师为本系列讲座的策划、宣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没有他的金点子,就不会有这十讲的系列讲座。感谢速录师张晓昀老师,她负责全部十讲的速记工作,为本书后期的整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热心读者李宁老师,将速记稿做了整理,并在后期修改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山西省图书馆张燕老师也做过几次讲座的主持人,并为我提供了各种帮助。 当然,最让我铭记于心的,是广大的听众。他们对《水浒》的兴趣、对传统的反思、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法治的期望,都让我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有三次讲座适逢端午节、中秋节和十一黄金周,不仅有一批铁杆听众如期而至,还有朋友专门改变了旅游出行计划,提前赶回。还有一位年轻朋友当时身在智利,特意提前返程。最后一场讲座,全场座无虚席,很多听众在过道里站了两个多小时,着实让我感动。 最后,感谢北岳文艺出版社的编辑金国安老师,他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很好的建议,默默付出,甘作嫁衣。 作为一个《水浒》的热心读者,我并不是《水浒》研究专家,这一本小册子,仅仅是一个借助解读《水浒》来弘扬现代法治精神的尝试。其中错误与不足之处多有,恳请方家指正! 郭相宏于汾水西畔至善苑寓所 2019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