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艺 术 > 艺 术 > 电影电视艺术

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

  • 定价: ¥48
  • ISBN:9787545550573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天地
  • 页数:363页
  • 作者:夏昆
  • 立即节省:
  • 2019-09-01 第1版
  • 2019-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中国诗词大会》擂主、高中语文教师夏昆,继畅销书《在唐诗里孤独漫步》《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之后又一新作。
    浓缩作者20多年的电影课教学经验,师生间深入的交流、真挚的互动,反映真实的青春心事。可以说,这既是一段师生共度的电影之旅,也是一段老师陪伴学生走过青春的生命之旅。
    用20部经典电影全面解读青春期的7种境况,用别人的故事读懂自己的人生,找到迷茫青春的安放之所。通过《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感悟宽容与付出,通过《放牛班的春天》让“差生”找到自我价值,通过《死亡诗社》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通过《大鱼》化解与父母的代沟……

内容提要

  

    20多年前,一位高中语文老师深感当时的教育囿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学生们缺乏活力,缺乏对生命更广博的认知。于是,他在自己任职的高中开设了电影课。20多年的电影课教学经验结集在这本《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里,他用20部经典电影将本该绚丽多彩的青春逐一唤醒。通过《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感悟宽容与付出,通过《放牛班的春天》让“差生”找到自我价值,通过《死亡诗社》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通过《大鱼》化解与父母的代沟……通过电影学习沟通与包容,懂得爱与被爱,理解教育的本质,化解成长的烦恼。可以说,这既是一段师生共度的电影之旅,也是一段老师陪伴学生走过青春的生命之旅。

媒体推荐

    夏昆和他的朋友们是一群“永远都走在路上”的教育行动者。
    ——钱理群
    我只是想给你们的心打开一扇窗,除了学习,世界还有许多其他美好的风景。我相信,一部好的电影不亚于一本好书。
    ——夏昆

作者简介

    夏昆,出生于1970年,中学语文名师。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中国而教”项目特聘培训师,中央电视台中学生频道特聘教师,《中国诗词大会》擂主。二十年来坚持为学生开设诗词鉴赏、音乐鉴赏及电影鉴赏课程,并面向社会开设“夏昆人文艺术公益讲坛”,多次接受《中国教育报》《教育家》等报刊专访。著有《历史知道答案》《在唐诗里孤独漫步》《温和地走进宋词的凉夜》《给孩子读唐诗》《给孩子读宋词》《中国最美的语文》等。

目录

第一部分  电影课是一种可能性
    一、国子监四门博士
    二、我们的电影课
    三、窗户前的守望者
第二部分  我们的电影课
  第一板块  爱、沟通与救赎
    一、爱与生命:《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
    二、爱与扶持——美好生命之源:《为黛西小姐开车》
    三、从那天后,开始下雪:《剪刀手爱德华》
  第二板块  艺术惊鸿
    四、灰飞烟灭的乌托邦:《海上钢琴师》
    五、艺术的世界,想象无禁区:《毕加索的奇异旅程》
  第三板块  艰难时世
    六、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三峡好人》
  第四板块  另眼看教育
    七、一个人的愚人船:《三个傻瓜》
    八、差生是怎样炼成的:《放牛班的春天》
    九、船长,我的船长:《死亡诗社》
    十、往前一步,便是纳粹:《浪潮》
  第五板块  自由与尊严
    十一、关不住的飞翔鸟:《肖申克的救赎》
    十二、不自由,毋宁死:《勇敢的心》
    十三、爱人或是爱国:《与狼共舞》
  第六板块  别具一格的结构
    十四、妙不可言的构思:《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十五、黄色的树林分出很多条路:《罗拉快跑》
    十六、时间不逝,圆圈不固:《暴雨将至》
  第七板块  成长就是一个梦
    十七、上帝是孩子:《被禁止的游戏》
    十八、来,我告诉你怎么做男人:《二手狮王》
    十九、最好的教育就是活成孩子的传奇:《大鱼》
    二十、成长就是一个梦:《梦》
第三部分  电影课改变了我和我的学生
  一、电影课教育是慢的艺术
  二、电影,是一份惊喜
后记

前言

  

    我不知道这家电影院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因为那里根本不放立体电影,多年后我又经过那里的时候,电影院已经不见踪影,大概早被拆了。虽然如此,那段生活在记忆中依旧“立体”。记得那时候因为会员人多,一部电影往往要分几批看。作为主席,我得负责每次活动的具体事宜,所以经常会把同一部电影翻来覆去看好几遍,记得张艺谋的《古今大战秦俑情》我居然就看了五遍。
    那时候我就发觉,好的电影和好书是一样的——“旧书不厌百回读”。好的电影多看几遍,也会有更多的收获、更深的感悟。也是在那时候,我开始试着写影评,又因为是主席,看了很多会员的影评,其中不乏让我汗颜的精品。记得那时候一个高我一级的会员谢云写的影评总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20年后,我甚至还记得他的一些文章的段落。现在他已经是绵阳乃至全国一个颇有名气的教育专家了。有次见面我谈起这事,他说他早已忘记,但我没有忘记,因为那是我走近电影的开始。
    话说出口之后我觉得自己有些武断了,因为我与电影结缘的时间也许应该在更早的时候,那时候我正读高三。
    和大多数中学生一样,我的高中生活也是紧张艰苦的,特别是在高三,为了考大学,我基本拒绝了一切娱乐活动,每天从早到晚都埋头于书山题海中。可是有一天晚上,我突然主动跟父母要钱,说晚上要独自出去看电影,因为我们小镇上唯一的一家电影院那晚将放映《最后一班地铁》。我从班级订阅的《中国青年报》知道这是一部好电影,即使赔上一晚上看书的时间我也得去看。父母也爽快地同意了。也就是这部电影让我认识了大鼻子杰拉尔·德帕迪约,从此几乎是疯狂地迷恋上他演的影片,从《大鼻子情圣》到《请你闭嘴》看了个遍,一直看到他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打酱油。
    也就是那时候,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把自己看电影的感受写下来,由于当时学习实在太忙,一直没有下笔。也许就是在那时候,我意识到电影其实也是一种艺术,跟文学、音乐、绘画并无两样,好的电影不亚于一本好书,好电影也可以照亮头上的天空以及前面的路。
    不过,也许电影的路应该还是在更早的时候在我面前展开的吧。
    物质和文化生活都极其匮乏的20世纪70年代,父母带着我和妹妹住在成昆铁路的一个小站上,对于那里所有的人来说,看电影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在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时代,很难想象那些关于电影的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反正只要方圆几十公里之内的地方放电影,消息很快就会被所有的人知道。于是在晚饭后,人们用各种方式奔赴放映场地,远的就搭卡车,甚至搭火车,近的就步行。电影总是在露天放映的,往往在放映机还没架设好的时候,场地已经被各种椅子、凳子占满了,各家的孩子总是承担起了占位子的任务。有些家里没来得及摆放椅子,孩子就用砖头、石块圈出一块地盘,然后在里面保持高度警惕守卫着,如非洲雄狮守护自己的势力范围。大人们总是吃了晚饭后慢悠悠地踱来,一边批评孩子占的位子不够好,一边和乡亲朋友打招呼。有些没有占到位子的人,只好蹲在地上或者干脆爬到树上、围墙上,而更惨一些的根本找不到银幕正面的空地,只好到银幕背面去看。得到这种待遇的大多是我们这样的孩子,银幕后面的空问很窄,因此头要仰得很高才能看到银幕,如果头再仰高一点,看见的就是漫天的繁星。
    70年代的电影并不多,少到大部分电影观众都能完整背出它们的台词,每当电影里的人物说一句话的时候,就会有观众接下一句话。而那时候我们的游戏,经常也是扮演电影里的人物,哪怕一个小屁孩也会惟妙惟肖地背出《南征北战》里的台词:“张军长,看在党国的分儿上,拉兄弟一把!”但是即便如此,人们每次还是津津有味地看完每一部电影,哪怕这部片子已经看过几遍甚至几十遍了。他们知道,能看上电影就已经是很美好的事情了。很多时候,大人们带着孩子伙同邻居浩浩荡荡长途跋涉,只因为听说某个地方今晚放电影,可是到了之后看见的却是“冷锅冷灶”,于是又只好浩浩荡荡地回来。路上有人问:“今天放什么电影?”回答都是:“今天放‘英雄白跑路’!”
    那时候除了中国那几部“百看不厌”的电影之外,偶尔也会放一些外国的电影,当然都是当时的几个“同志加兄弟”国家的,每个国家的电影都有自己的特点。大人们总结说:“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再加上个“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我关于电影流派的最初认知大概就来源于此。不过就在这千篇一律中,居然也有些例外。
    记得那时候我们那里驻扎了一支部队,他们几乎每周都会放电影,当然也就意味着我们每周都会过一次节。最让人惊奇的不是他们放电影的频率,而是他们的电影菜单:他们每次都会放两部电影,第一部是那时候流行的一些电影,第二部竟然全是卓别林的作品!也就是在那时候,我们第一次看到了那个戴着礼帽、拄着拐杖、穿着肥大的裤子和大皮鞋的夏尔洛先生,从《摩登时代》到《大独裁者》,从《寻子遇仙记》到《凡尔杜先生》,从《发工资的日子》到《一个国王在纽约》。小孩和大人们一样,在星空下的银幕前放肆地大笑,经常笑得跌下板凳,惹来周围的人更开心的大笑。很多年后,当眼前浮现那些镜头时,心中还荡漾着满满的温暖。后来,我重看儿时看过的卓别.林的电影,发觉曾让儿时的我捧腹大笑的《城市之光》《淘金记》等影片,却让已过中年的我潸然泪下。
    也就在这时,我看到苏珊·桑塔格说:
    “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电影的诞生是个奇迹,奇在现实竞能如此奇妙地瞬间再现。电影的全部就是在努力使这种神奇感永存和再生。”
    于新都家中

后记

  

    从1998年起,我在任教的班上坚持开设电影鉴赏课,到今天,居然已经20多年了。
    经常有老师问我:“你在课堂上给学生上电影课,你们学校难道不禁止吗?家长难道没有意见吗?”
    我总会给他们讲一个真实的事情。
    2011年,我带的学生已经上高三了。我的安排一般是高一上音乐鉴赏,高二上电影鉴赏,高三这些课就全部停了,一心准备高考。可是高三的上学期,我刚看了印度电影《三个傻瓜》,这部电影对教育体制弊端的思考与揭露让我拍案,我想,无论如何也得让学生看这部电影。事实上,在高三课堂放电影不论是我还是同事都是没有先例的,因此事先我也有些惴惴。终于在一个晚自习,我们用了将近三个小时看完这部电影。我的电影课要求课间不休息,要上厕所的同学自己悄悄从后门出去,免得影响大家观影。但是那天电影结束后三分钟之内,教室里就几乎一个人不剩了——学生们都不舍得在影片放映过程中上厕所,所以一直憋着,直到近三个小时的电影结束。
    几天后,办公室就不断有老师问我:“听说你们班放了一部很好的电影,能不能拷贝给我,我也给学生放一下。”
    我十分惊讶,原来惴惴的心也放下了:看来其他老师也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一心只抓分数。于是在一个月之内,这部电影走遍了高三20多个教室,几乎每个班都从紧张的学习时间中抠出了宝贵的近三个小时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学生还给这件事起了个名字——“三傻旋风”。
    2015年,我参加了山东卫视《我是先生》的节目录制。节目中,我也谈到了我在高中课堂20多年来开设电影鉴赏课的事。当时主持人是马未都先生、寇乃馨女士和不久前去世的著名主持人李咏,节目进行中,李咏也提出了同样的担忧:“你这样做,你们学校领导会支持吗?”
    我告诉他,此时我们学校的校长和几位领导就在录制现场,他们用行动表明了他们对此事的态度。李咏即兴采访了校长,校长表示对我开设的几门课毫无保留地支持,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我经常会想起泰戈尔的两句诗:
    有一天,我梦见我们都是不相识的。
    醒来时,才发现我们是相亲相爱的。
    目前的教育体制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也有很多伪教育甚至反教育的谬论甚嚣尘上。但是面对这一切,我们是习以为常,最后为虎作伥,还是坚持本真、一如既往?我们有1000个理由随波逐流,但是也应该有1001个理由沉下心来,认真思考教育,思考自己的初心。
    我经常听到有老师说,我做了有什么用?其他老师还是这样,学校还是这样,体制还是这样。我会告诉他们《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一句话: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也许我们不算什么圣者,但是我们依然应该有所坚信,坚信教育的本原是为了学生生命的成全,坚信眼前的功利并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坚信现实利益的一些损失相比于学生成长的美好是值得的,相信周围都是好人,只不过大家渐渐忘了初心,唤醒他们的唯一方法就是你坚持不懈地去做。 做着做着,好人就多了。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著名教育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的几个细节。 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影片男主角马修老师所在的学校可以说是所有“烂”学校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收容其他学校不要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且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最后都走上了与影片中烧掉学校的蒙东一样的结局。为了有效地管控这样的学生,学校被迫采取高压和强制的做法,以求得表面的宁静,这也是一般学校本能采取的管理方式。但是在表面的平静下涌动的却是学生反抗的暗流,影片开始时校工被学生弄伤就是表现之一。而学校的老师们也习惯了这种高压管控,逐渐丧失了教育的激情与爱,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校长的帮凶,同时在内心用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这是学校的规定,学生只能这样管,如果我不这样就会被领导批评甚至扣工资…… 这一切是不是很熟悉?是的,这就是我们大多数学校里老师的常态,这样的老师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有专家将其称之为“职业倦怠”,我更愿意用汉娜·阿伦特的一个观点,这就是“平庸的恶”。 而马修先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他改变了学生,而在于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些老师。影片中,被马修改变最明显的一个人物就是朗格勒瓦老师。 马修与朗格勒瓦的第一次会面是在教室外,经过校工的介绍,马修热情地伸出了手:“我叫克莱门特·马修。” 朗格勒瓦先生并没有伸出手,而是满怀戒备地看着这个陌生人:“你这个年纪就当学监?” “我曾经当过老师。” “那再好不过了。” 朗格勒瓦的脸色跟他的语言一样冰冷,转身离去,只剩下马修在走廊中凌乱。校工不好意思地打圆场:“他从不开玩笑。” 朗格勒瓦先生真的是这样古板无趣的一个人吗? 当马修的合唱队步人正轨,每天教室里都回响着孩子们美好的歌声的时候,朗格勒瓦先生却发生了惊人的改变。 一天,马修下课的时候,来上下一节课的朗格勒瓦先生走进教室,脸上带着狐疑的表情:“呃,但是,是你让这些孩子唱歌的吗?” “是的,先生,你有什么意见吗?” 朗格勒瓦木刻般古板的脸突然变得生动起来:“哦,不,恰恰相反,我喜欢音乐。我经常哼点小曲……” 接着,他竟然就在教室里哼唱起来:“幸福就在前方,你还等什么?快来,快来……” 当然,当他走上讲台,脸上又变得毫无表情:“代数课本,第27页。” 我恰恰以为影片对朗格勒瓦老师的刻画是十分真实的。他代表的是无数对当下教育体制厌倦却又找不到出路的人。他们被体制折磨得身心憔悴,于是隐藏起了心中的美好与温柔,换上一副冰冷的面具,不仅对学生,对同事也是拒之于千里之外。但是他们内心却渴望改变,渴望找到真正美好的教育。马修先生用自己的坚持让朗格勒瓦看到了希望。上面这个桥段正是朗格勒瓦老师开始发生改变的反应。后来,朗格勒瓦竟然成了马修合唱团的伴奏,这看似是一个奇迹,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马修改变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查贝尔。这个人原本被马修认为是校长的帮凶。每当学生出状况时,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一边嘴里念叨着校长的名言“行动,反应”,一边出手整治他认为不可救药的学生。但是当学校煤款失窃,学生没法洗澡的时候,他竟然“偷”出了校长库存的木柴,烧水让学生洗澡。这让马修大感惊讶:“查贝尔令我吃惊,我以为他是哈森校长的帮凶,但事实上他很勇敢。而且,他认为音乐和体育是国家团结的关键要素。” 后面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它揭示了查贝尔不是一个浑浑噩噩的帮凶,而是一个有着自己教育理念的人,正是这种教育理念让他有可能被马修唤醒,重新寻回失落已久的教育良知。 但是,又有几个老师是没有教育良知的呢? 只不过,在现实的教育体制下,一些老师逐渐淡忘了这份良知,也背离了自己初上讲台时的愿景,不自觉地成了某些不合理体制的“帮凶”。 马修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唤醒了这些老师的教育良知,让他们重新找回初心,重新审视教育。这样的改变,其意义比仅仅改变自己教室里的学生要重大得多。 所以,很多事情,只要你去做,坚持做,做着做着,好人就多了。 2019年3月26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