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

创新进化史

  • 定价: ¥65
  • ISBN:9787218137209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广东人民
  • 页数:288页
  • 作者:(肯尼亚)卡莱斯·...
  • 立即节省:
  • 2019-09-01 第1版
  • 2019-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该书作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述了咖啡、印刷机、人造黄油、农业机械化、电力等9大科技,从萌芽、发展、受抵制到最终被接受的历程。该书向读者展示了新技术从出现、生根到新制度创建等的一系列过程。作者旨在通过本书促进行政领导、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之间的相互合作,推进上述各方人员共同管理技术变革、调整相关机构,以最终提升公众在科技问题上的参与度。

内容提要

  

    互联网诞生伊始便成了公众争议的主要目标,如信息获取、财产权、隐私、间谍活动和道德价值观等问题,它最终为何仍然发展成为当今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
    在信息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算法日趋成熟,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失业、法律和教育等方面的社会焦虑,我们该如何调整基本决策的制定方式?
    随着计算机辅助诊断、机器人手术和多种医疗设备越来越多地普及应用,未来医生的角色将面临极大改变,我们如何确保医生与患者共同受益于医学技术的进步?
    《创新进化史》详实研究了600年科技发展的历史,通过基因改造、机械制冷、电力、录制音乐等7个人类创新史上的精彩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新技术如何出现、生根,并建立适于自身的新制度生态的过程。
    本书还从历史发展角度,研究了当今社会对人工智能、在线学习、3D打印、基因修饰、机器人、无人机和可再生能源等科技的争论及其进展,提供了能帮助创新者避免大部分困境的指导与启示。
    《创新进化史》观点兼具历史性和前瞻性,书中详述的许多经验教训都超越了技术创新的范畴,而适用于更广泛的社会创新;对于创业者、政策制定者、学者以及希望在创新进化浪潮中抓住机遇的人而言,这是一本必读书。

媒体推荐

    我们都知道,革命性的创新通常很难被迅速接受。朱马教授通过几个创新史上的经典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古往今来的创新者所面对的困境,并提供了能帮助创新者避免大部分困境的指导与启示,例如,在早期阶段与受众接洽是个好主意;利益相关者对创新的态度不尽相同,当创新会严重扰乱现存的经济体系和社会结构时,反对自然在情理之中。对于那些希望能在创新的进化浪潮中站得住脚的人而言,这是一本必读书。
    ——理查德·J.罗伯茨爵士(Sir Richard J.Roberts),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新英格兰生物学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我们见惯了太多的科技创新,以至于忽略了这些创新被认可前受到了大众或利益相关者怎样的抵触。例如,当大多数人试图去了解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电力、制冷技术和音乐录制技术的发展史时,一定会感到异常惊讶,更不用说如动植物的基因编辑这样新兴的、仍需接受大众检测的科技了。在本书中,朱马教授详细地研究了创新及其“敌人”,其观点兼具历史性和前瞻性,是一部学者与大众都不应错过的作品。
    ——荣育·育塔翁教授(Prof.Yongyuth Yuthavong),泰国前副总理、科技部前部长
    《创新进化史》是一部优秀的读物,也是创新人员的参考书,特别是那些直面21世纪大挑战的创新人员。卡莱斯·朱马对科技创新是如何被接纳和排斥的详尽分析是十分完整和吸引人的。许多人认为对转基因食品和手机等科技产品的抵触是伴随着最近的科学发展而发生的现象。但卡莱斯·朱马指出,事实上,人们对科技的抵触已经存在好几个世纪了,并进一步解释了,这种抵触是如何消解或已经被消解的。
    ——亚历克·布勒斯勋爵(Lord Alec Broers),英国上议院议员,剑桥大学前副校长
    通过对600年科技史的探索,卡莱斯·朱马详细地解析了现代工业、新科技产品或服务的反对力量,人们对变化和冒险的忧虑,以及由“牺牲大我,成全小我”这个错误观念所导致的社会经济的不确定性。本书是创业者、政策制定者和学者的必读书。
    ——N.R.纳拉亚纳·穆尔蒂(N.R.Narayana Murthy),印孚瑟斯创始人
    一部富有见地的作品,一针见血地解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悖论,即从科技中受益最多的一代为何如此地抵触科技?作者借助一系列精彩的历史案例——电力、机械制冷、农业机械化、基因改造等——探讨了创新的缘起、专家的作用和怀疑与困惑为什么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本从事技术开发和制定相关政策的人士的必读书。
    ——路易丝·O.弗雷斯科(Louise O.Fresco),荷兰瓦格宁根大学校长
    卡莱斯·朱马的这本书为我们了解过去几个世纪社会及个人对科技创新的态度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从电力和制冷技术的普及到由人造黄油和转基因作物投放所引发的反应,本书以简单易懂的风格、基于事实的大量调查,为读者展现了诸多精彩的历史案例。当你觉得已经了解了一个故事的时候,别急着放下书,因为下一页可能还有新的转折。
    ——克里斯托弗·斯诺登(Christopher Snowden),南安普顿大学董事长兼副校长
    从历史角度看,孟德尔的遗传学让位于分子生物学证明了知识的连续性。而本书详尽地解释了创新的连续性及其普及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列举了诸如基因改造等一系列科学进程中的“新旧冲突”,并分析了科学知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巨大质疑。这本书真是一场及时雨。卡莱斯·朱马博士对创新进化史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所做的潜心研究,值得我们献上深深的敬意。
    ——M.S.斯瓦米纳坦(M.S.Swaminathan),M.S.斯瓦米纳坦研究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
    创新总是激动人心的,但不全是非黑即白,中间存在着大片的灰色地带,而不同的策略可能在这些灰色地带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恰当地调度政治资金以及深入了解普通民众对科技的反应,就能在灰色地带创造积极影响。科学家和政界人士都需要这本书。
    ——伊恩·布拉奇福德(Ian Blatchford),科学博物馆主管兼行政长官
    一部卓越的巨著,剖析了新科技如何诞生,以及为什么社会在初期总是持反对态度。本书中充满了从手机到灯泡等精彩而有趣的案例。我喜欢这本书。
    ——罗伯特·兰格(Robert Langer),麻省理工学院戴维·H.科克学院教授

作者简介

    卡莱斯·朱马,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经济发展创新计划”主席,哈佛肯尼迪学院“科技与全球化”项目负责人,“最具影响力的100位非洲人”之一。
    在研究科技和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一领域,卡莱斯·朱马是国际公认的权威;他曾领导由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赞助的非洲农业创新项目。
    朱马拥有科学和技术政策研究博士学位,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荣获多个国际奖项;他曾任圭亚那大学校长,在科学、技术和环境等领域著作等身。

目录

推荐序一  解救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推荐序二  助推人类社会2.0
前言  人类文明的赫菲斯托斯:创新
  跛足的神祇,创新的代价
  追根溯源,从动物到上帝
第1章  寻找创造性破坏的暴风眼
  拯救匮乏的想象力
  熊彼特式创新:变革社会的核动力
  驯养“怪兽”?
  创新、不确定性和损失
  以史为鉴,预防下一场技术冲突
第2章  涂抹刀上的战争:人造黄油和天然黄油
  黄油初试牛刀
  战争催生了人造黄油
  混杂了金钱炮弹的反对之声
  制造平衡的“椰子奶牛”盟友
  堂而皇之的游说
第3章  马与马力的较量:美国农业机械化
  初级阶段的农业机械化
  “大萧条”前,拖拉机行业大繁荣
  马与马力如何共存?
  罗斯福新政的农业困境
  一场不对称的竞争
第4章  带电的争论:直流电与交流电
  爱迪生照亮了珍珠街
  交流电逆袭与反扑
  抹黑电刑:发明家的卑鄙竞争
  爱迪生设法挽回投资损失
  被点燃的公众怒火
第5章  凛冬将至:几遭冷遇的机械制冷
  把冰卖到印度去
  如火如荼的“冷”战
  研究制冷,获得“诺奖”
  攻城略地的冷藏技术
  无处安放的天然冰业
第6章  音乐人之痛:录制技术
  录制:让音乐人很受伤
  爱迪生抢走了音乐家的饭碗?
  罗斯福总统无法取缔录制的音乐禁令
  禁令反而成为创新的发动机
  “创造性毁灭”与“破坏性创造”
第7章  当代农业的爱恨胶着:转基因作物
  领先的停滞者:欧洲化学企业
  孤注一掷的孟山都
  在质疑中,谋求技术领先
  技术为新兴国家铺设的超车弯道
  监管的困局
第8章  “水优”鲑鱼:游走在监管流程前的转基因动物
  未来30年,养殖鱼类增长3倍
  驾驭生物科技浪潮
  先行者,被政府拖住后腿
  浑水才能摸鱼
  政策制定者的窘境
第9章  涂抹润滑油的创新之轮
  引领:领导者对待创新的正确方式
  大学扮演的角色
  包容性创新:新旧技术和谐共存的艺术
  适应性制度支持创新
  公众教育:新技术与旧现实的缓冲剂
  创新的函数:掌握技术加速度

前言

  

    深圳市小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小佳
    解救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类并教给人类各种知识,但他更因“盗火者”这一称号闻名于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宙斯对他的残酷惩罚——被铁链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下临可怕的深渊,每天被一只鹰啄食内脏,被啄食的部分马上又长成原状。
    鲜为人知的是,普罗米修斯的火种是从赫菲斯托斯那盗取的,而从创新创造的角度讲,这两位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可谓是命运相似。
    在《创新进化史》的前言中我们了解到,赫菲斯托斯造出了诸神的铠甲、武器和宫殿,自己却是位面丑而足跛、最不完美的神。是因为有得必有失吗?事实远非如此。当我们继续阅读,把书中七项创新被阻碍压制到被采纳流行的历史情景重新过一遍后,我们发现,人类的祖先似乎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任何的发明创造都伴随着痛苦与牺牲。
    通过对人造黄油、机械制冷、转基因作物等七项创新的回顾与审视,《创新进化史》全面深刻地分析了阻碍创新的各种因素:个体和社会的心理因素、既得利益的阻挠、新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当然,创新引发的争议和冲突往往都是紧张对立的,更为重要的是,“历史不会重演,但我们可以在周围听到它的回声”。因此,在知其所以然之后,卡莱斯·朱马教授在最后的章节为我们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提倡包容性创新、大学与专业机构的广泛参与、促进公共教育等等。
    这些建议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非常熟悉,但创新引发的社会争议依然有增无减,这一方面是因为信息传播的快速简捷,男一方面是因为新事物涌现的速度不断加快。因此,《创新进化史》既可以作为创新的案例教学,又可以看成是对如何创新的再一次强调。两相结合之下,相信普罗米修斯和赫菲斯托斯的悲惨命运在当下以及未来的中国社会必将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