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的未来(热点难点和增长点)(精)

  • 定价: ¥69
  • ISBN:9787521710649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信
  • 页数:359页
  • 作者:魏杰
  • 立即节省:
  • 2019-11-01 第1版
  • 2019-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先思一步的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魏杰,50年来中国经济研究与实践集大成之作。
    ★ 作者有社会影响力,近两年演讲后的媒体文章常有10W+,新书上市2月内,作者有15次大型活动,可团购(预计年内5000册):如清华后E、长江商学院等商学院课程,经济学论坛,企业演讲。
    ★ 聚焦2012-2035年中国经济走势,探索中国经济的路径。
    热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美贸易关系、投资热点、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造富
    难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与防范金融风险
    增长点:“一带一路”、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次全球化浪潮 改革开放再起航
    ★ 有助于帮助各界人士破解投资迷雾、发掘增长动力、提高商业决策的准确性,同时增强理论性,是一堂系统、权威的经济学案例课。
    ★ 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建议参考书。

内容提要

  

    《中国经济的未来:热点、难点、增长点》是中国知名经济学家魏杰对中国经济热点和走势的观察,聚焦中国新经济周期(2012—2035年)中国经济的热点、难点、增长点。主要内容有:中国经济新周期的三大任务、中国经济进入全面调整期的3个基石、全球贸易与中国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落实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国改革开放的回望与再起航,以及对第三次全球化与中国开放新阶段政策的建议。
    魏杰教授精耕经济学研究与实践长达50年,在书中,作者剖析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思路及轨迹,阐述中国经济如何走来,把脉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前瞻未来经济的新机遇。这本书有助于帮助帮助各界人士发掘增长动力、提高商业决策的准确性、破解投资迷雾,同时增强理论性,是一堂系统、权威的经济学案例课。

作者简介

    魏杰,中国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清华同方讲席教授。近20年来,其学术思想一直领先我国经济改革实践,被称为“先思一步的经济学家”。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对企业经营战略的约束性的体制表现,企业制度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保证,企业产权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内在结合及互动性,企业中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内在结合的产权制度体现等。
    论文与著作颇丰,出版经济专著20部,发表论文400 余篇,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大奖。著作有《文化经济学》(即将出版)《强起来的时代:战略与路径》《企业前沿问题:现代企业管理方案》《企业经济学丛书: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等。
    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多家企业及政府机构的顾问,多家学术刊物的顾问或编委,中国国有资产管理研究会、中国体改研究会、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等学术团体的常务理事或副会长。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中国经济新周期的三大任务(2012—2035年)
  新坐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七大特征:面向人类共同体的经济
  六位一体:向世界开放中国市场
  历史使命:建成现代化强国
  转型之路: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推动高效率增长
  去杠杆实现有效供给性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中高端结构增长
  节能环保实现绿色增长
  可持续增长需克服盲目扩张倾向
  消灭贫困是和谐增长的底线
  当务之急:化解与防范金融风险
  抑制房地产资产泡沫
  稳外汇防止金融风险爆发
  极力避免因债务问题带来金融风险
  治理金融乱象
  控制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
第二部分  中国经济进入全面调整期(2018—2020年)
  中国经济处在调整期而非衰退期
  6个现象导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5件事导致负面效应叠加
  调整期要做3件事
  稳金融
  稳增长
  稳开放
第三部分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产业结构调整
  三大传统支柱性产业地位难保
  三大新兴支柱性产业异军突起
  深化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实现金融自由化
  政府体制改革先实现简政放权
第四部分  三大因素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正确处理中美经贸关系
  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4个目标
  中国需做好3件事来强化自身
  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结构性去杠杆不搞一刀切
  调整货币政策有三大要点
  稳定股市有四大举措
  调节外汇供求关系来稳定汇率
  处理好新技术与金融的关系
  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3个问题
  调控好金融与地产的关系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减税减费
  增加投向公共产品的政府投资
  实行财政赤字
  国家举债
  政府过紧日子
第五部分  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稳中求进”的核心是“稳”
  改革必须以“稳”为基础
  防止债务危机需要稳定的环境
  经济发展需要先“稳”才能“进”
  处理公平与效率需要“稳”
  中国稳定才能促进世界的稳定
  GDP总量的巨大与审慎的重要性成正比
  “稳”什么,如何“稳”
  稳通货膨胀
  稳外汇就是稳外汇储备
  稳定资产价格就是抑制资产泡沫
  稳实业与去产能并举
  稳金融必须减税和降成本
  “进”什么,怎么“进”
  提振民营经济的信心
  推动国有企业的混改
  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迎战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就是全球资源配置
  在企业家群体里寻找新的增长点
第六部分  回望改革开放40年4个阶段(1978—2018年)
  经济体系改革初期的打基础阶段(1978—1992年)
  公有制原则不能动
  计划经济原则不能动
  按劳分配原则不能动
  国家直接控制经济运行的原则不能动
  政府管理企业的原则不能动
  大规模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任务和历史使命 (1992—2002年)
  现代产权制度改革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现代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现代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以“抓大放小”为特征的国企改革
  新体制磨合期的任务和特点(2002—2012年)
  构建社会和谐
  坚持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公平
  有效关注民生
  全方位改革时期的任务及特点(2012—)
  政治改革:提高中国护照的“含金量”
  文化改革: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社会改革:让民间组织实现自我管理
  生态改革:建立国家自然资产的集中管理体制
  经济改革: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脊梁
第七部分  改革开放再启航
  平等保护产权的12个要点
  解决移民潮与维稳的关键
  “两个坚定不移”的制度基础
  消除福利主义与民粹主义
  消除收入分配不公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政府体制改革
  城镇化的顺利进行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实现权力制衡
  推动技术创新
  推进各项改革的重要保障
  在公众意识与法律体系上释放积极信号
  推动民营经济继续发展壮大的10个要点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统一性
  非公有制经济要长期发展
  承认非公有制经济中资本的贡献
  承认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各种劳动
  承认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各种合法收入
  非公有制经济要有充分的要素获取市场
  全方位向非公有制经济放开投资领域
  承认非公有制经济的政治和法律地位
  承认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提升自我
  推动法治社会的形成与完善
  法治社会首先表现为契约社会
  法治社会的基础是法律面前人们平等
  法治社会的关键是司法公正
  坚持市场决定论的改革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改革政府体制
  改革金融体制
  改革财税体制
  推进城乡一体化
  改革对外开放体系
第八部分  全球化新趋势与中国开放新阶段
  全球化轨迹与中国的选择
  中国走向全方位开放的条件已成熟
  以国际贸易为特征的全球化或将走到终点
  全球配置资源为主的第三次全球化即将形成
  双向型的对外开放战略
  贸易项目上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
  投资项目上坚持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并重
  全方位开放与自由化
  外汇市场自由化
  贸易投资自由化
  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扩大升级的政策建议
  以国内改革促对外开放
  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前言

  

    过了65岁,我的视力似乎有些问题,写东西遇到了一些困难,因而自己的一些有关中国经济的思考,就基本上由“笔”转向了“口”,也就是以演讲的方式公布于众。这些演讲基本没有稿子,讲完就算完成任务。但有些听众却非常认真,听完后竟然将演讲整理成文,并转发至朋友圈,甚至发布至某些自媒体平台,微信转载量非常高,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转发量,成为常事,甚至有些像“网红”,我本来在学术上是很低调的人,这种状况使我极不适应。
    承蒙中信出版集团编辑们的厚爱,他们提出来将这些演讲录音整理稿结集出版。因此,我将这几年来我手中所保存的这些演讲录音整理稿汇集成为此书。因为是演讲录音整理稿,所以难免相互之间有些重复,且口语较多。为了保持原貌,所以此次汇集成书基本上没有做文字上的处理,虽然粗糙些,但确实是“原生态”,可读性极强。
    本书基本上涉及了中国经济这几年来所有的新问题,而且这些新问题又是在不同时间段讲的,涉及当时的具体情况,因而可以为人们认识这些新问题提供一个时间上的对比分析,对认识某些问题有帮助。当然,内容上有所重复,但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不同时间段讲了同一问题,这恰恰能为理解问题打开思路,是很有意义的。
    我认为,中国经济自2012年到2035年,基本上是一个周期,即由富转强的周期。当然,这个周期又包括几个小周期,其中2015—2021年就是这个周期中的一个小周期。本书所收集的演讲录音整理稿,都是我在2016—2019年之间的演讲录音整理稿,基本反映了中国经济在2015—2021年这个小周期中的走势及热点问题,对把握这个小周期及预测下一个小周期有一定意义。尤其是,本书为大家提供了分析这几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思路及轨迹,能看到中国经济是怎么走过来的,以及未来我们应该怎样走。
    这几年我的演讲的中心议题是中国经济前沿问题,具体来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的,涉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的基本判断,以及中国宏观经济的诸多热点、难点、增长点,其中包括:中国经济没有进人衰退期而是进入全面调整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财政政策、中美贸易问题与中国经济、化解与防范金融风险、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另一个是关于改革开放的问题,因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主要涉及改革开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包括3个主要内容:一是我国改革开放是如何走过来的,二是改革开放再启航,三是全球化的新趋势与中国开放新阶段。当然,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讨论中国改革开放,实际上都是在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因而这两个内容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与融通的,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不过,为了读者便于阅读,我们将这些演讲分为8个部分,分别讨论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与下篇讨论改革开放。
    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我在经济学界走着自己的路。我走的路有3个特征:一是一直盯着中国经济现实中的热点问题,热点问题是我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形成了我学术研究活动的主线;二是以最清晰的思维逻辑面向公众解释这些热点问题,公众主要来自中国经济活动的第一线,诸如企业界人士及公务员等;三是我对热点问题的解释,既让人们感到风险的压力,又能看到化解风险的举措,因而充满了正能量,这也可能是人们喜欢听我演讲的原因之一。因此,热点、公众、正能量,是我所走的路的特征。
    以上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