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译学方法论研究/翻译学核心话题系列丛书/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 定价: ¥59.9
  • ISBN:978752131155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外语教研
  • 页数:220页
  • 作者:蓝红军
  • 立即节省:
  • 2019-09-01 第1版
  • 2019-09-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方法论是人们进入一个研究领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本书侧重于对中西翻译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进行实然描写,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解释和评述,将翻译研究方法论的发展置于译学史的宏观框架内,从哲学层面思考译学方法论演变的内在依据,并从范式基础和创新途径来考察翻译研究的发生和发展。
    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讨论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第二、三章分别梳理西方和中国翻译研究方法论的历时演变,第四章讨论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研究范式,以及中西方哲学方法论对翻译研究产生的影响,第五章讨论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类型、发生机制和具体原则,第六章讨论译学方法论的发展趋势和动力来源。
    本书主要帮助翻译学硕/博士生、对译学感兴趣的年轻学者系统地了解译学方法论发展的脉络,了解翻译本体观、研究对象域、核心论题及研究方法之间的相互作用,把握翻译研究现状形成的历史背景,获得较为完整系统的学科意识和方法论意识。

目录

总序  王克非
前言  蓝红军
第一章  译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
  1.1  译学方法论的基本概念
    1.1.1  方法与方法论
    1.1.2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1.2  译学方法论的内容构成
  1.3  译学方法论研究的价值意义
第二章  西方翻译研究的方法论发展
  2.1  前学科时期
    2.1.1  翻译作为研究对象的登场
    2.1.2  前提性问题域的形成
    2.1.3  翻译研究流派的出现
  2.2  学科形成时期
    2.2.1  翻译研究的科学化诉求
    2.2.2  翻译研究的方法论自觉
  2.3  学科体系发展时期
    2.3.1  形成趋势的实证研究
    2.3.2  来源多元的理论研究
    2.3.3  成为研究对象的译学方法论
第三章  中国翻译研究的方法论发展
  3.1  前学科时期
    3.1.1  古代中国翻译研究的对象域
    3.1.2  近现代中国翻译研究的问题域
    3.1.3  前学科中国翻译研究方法论的特点
  3.2  学科形成时期
    3.2.1  学科意识萌发
    3.2.2  西方译论的引介
    3.2.3  学科理论的建构
  3.3  学科体系发展时期
    3.3.1  走向融合的译论交流
    3.3.2  本土翻译理论的建构
    3.3.3  翻译学方法论的探索
第四章  译学方法论的哲学层
  4.1  哲学与译学方法论
    4.1.1  思考翻译问题的前提假设
    4.1.2  选择译学对象的价值取向
    4.1.3  确立研究方法的范式基础
  4.2  人文主义范式的翻译研究
    4.2.1  人文主义范式的翻译本体基础
    4.2.2  人文主义范式在翻译研究中的地位
    4.2.3  人文主义范式翻译研究的局限
  4.3  科学主义范式的翻译研究
    4.3.1  翻译研究的学科化和科学化
    4.3.2  科学主义范式翻译研究的特征
    4.3.3  科学主义范式翻译研究的局限
  4.4  中国传统哲学方法论与翻译研究
    4.4.1  中国传统哲学方法论的特点
    4.4.2  中国传统哲学方法论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4.5  西方哲学方法论与翻译研究
    4.5.1  西方哲学方法论的发展
    4.5.2  西方哲学方法论对翻译研究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译学方法论中的跨学科途径
  5.1  学科分类与翻译学
    5.1.1  知识与学科分类
    5.1.2  翻译学与学科知识分类
  5.2  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
    5.2.1  跨学科研究
    5.2.2  翻译学的跨学科特征
    5.2.3  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类型
    5.2.4  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的发生机制
第六章  译学方法论的未来发展
  6.1  译学方法论的发展趋势
    6.1.1  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
    6.1.2  实证化趋势仍在增强
  6.2  译学方法论的发展动力
    6.2.1  对象观的突破
    6.2.2  对象域的拓展
  6.3  译学发展的方法论原则
    6.3.1  研究对象的生成性
    6.3.2  研究主客体关系的互动性
    6.3.3  研究思维的多值逻辑性
参考文献
推荐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