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大山的呼唤

  • 定价: ¥69
  • ISBN:978752051225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文史
  • 页数:408页
  • 作者:杨小柏
  • 立即节省:
  • 2020-01-01 第1版
  • 2020-0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结构严谨,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情节冲突有力,故事真实感人。
    小说中多处结合“木叶情歌”等民歌的挖掘,原生态地展示了武陵山区迤逦淳朴的少数民族风俗画卷及民族风情。
    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民工奋斗和贡献的赞歌;是一部弘扬时代主旋律、反映三农问题的现实主义小说。

内容提要

  

    《大山的呼唤》是一部反映农业、农村、农民、农民工、少数民族的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主人公张天洪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一群从贫困大山走出的苗族、土家族儿女进城务工又返乡创业的奋斗历程。小说刻画了张天洪、赵大发、张小烛、杨义全、黄富贵等底层农民工形象,表达了他们不畏艰难、努力工作的家国情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歌颂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员张天德和张天洪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共同创业、奔小康的奋斗精神;讴歌了现代中国农民工群体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者简介

    杨小柏,1948年生,大学本科,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正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家特殊贡献津贴。
    所著长篇小说《逝水年华》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征文二等奖;所著散文游记集《走进欧洲的遐思》和《走进神秘的东南亚》中的多篇文章在报纸和杂志发表或连载;在小说《大山的呼唤》完稿后,改编而成的40集电视连续剧同名剧本被评为“重庆市文联2018年度重点文艺创作扶持作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神奇武陵山
第二章  欢乐的少年
第三章  成长的少年
第四章  涌动的青春
第五章  男耕和女织
第六章  抗旱保丰收
第七章  打工起潮涌
第八章  两难的选择
第九章  去山西挖煤
第十章  金银沟煤矿
第十一章  初次下煤井
第十二章  井下遇塌方
第十三章  兄弟姐妹情
第十四章  危难见真情
第十五章  花儿的泪水
第十六章  石料加工厂
第十七章  同是天涯人
第十八章  勇救打工妹
第十九章  第一次回乡
第二十章  逃婚的姑娘
第二十一章  姑娘的心事
第二十二章  找哥泪花流
第二十三章  城市边缘人
第二十四章  洪水中救人
第二十五章  尴尬的夫妻
第二十六章  远乡的眷恋
第二十七章  乡村留守人
第二十八章  巧妙讨工资
第二十九章  明桂和玉秀
第三十章  男工和女耕
第三十一章  大桥工地上
第三十二章  生死之交情
第三十三章  工程突击队
第三十四章  天洪受伤了
第三十五章  亲情的呼唤
第三十六章  索赔与智斗
第三十七章  天洪回家了
第三十八章  雪上龙门坝
第三十九章  天洪站起了
第四十章  大山的呼唤
第四十一章  回乡来创业
第四十二章  共同奔小康
第四十三章  希望的田野
第四十四章  全面建小康
第四十五章  致富先修路
第四十六章  联合创大业
第四十七章  振兴新农村
第四十八章  美丽的乡村
后记

前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了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乡村振兴靠什么?靠人,特别是年富力强有创业精神的青壮年。没有他们,乡村振兴就难以实现。可现实是:农村绝大多数青壮年丢下锄头进城打工去了,剩下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留下了“空心村”“空壳村”和“一个人的村庄”(《天下周刊》杂志调查的结果)。小说通过一个个亲历或调查的真实故事,讲述打工虽能脱贫,却难以长久致富。
    本书全景式地反映农村、农业、农民、农民工;书中的内容根植于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结合“木叶情歌”等民歌,原生态地展示了武陵山区迤逦淳朴的少数民族风俗画卷、民族风情。故事依据书中主人公张天洪走出贫困大山的足迹展开。
    早在2009年12月16日,美国《时代》杂志揭晓了当年的年度人物,“中国工人”作为唯一入选的群体,排在第二位置。而这一荣誉在过去只授予给了两个中国人一一周恩来和邓小平。《时代》杂志这样写道:“中国今年能成功保八,归功于数以千万计背井离乡的中国工人。正是这些男男女女,他们过去的奋斗、现在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看法,引领着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之路。”这个群体,就是目前中国称为“农民工”的群体,根据国家人社部统计,2018年底这个群体总人数接近3亿人,几乎占到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可目前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却很少涉及这个群体的真实生活。
    他们宁愿花大把的钱去戏说杜撰出来的宫廷剧、神鬼剧,因为这些剧可以随心所欲地编造:可以把唐伯虎写成武林高手,把猪八戒写成痴情萌男,把遁入空门云游四方的济公和尚写成三角恋的主角,搞笑就行,有商业卖点就行,而且收视率还高。而对于农民工,则很少有作品去关注,很少有作者去深入了解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生活的窘迫。他们关心的是文艺圈内明星的花边新闻、桃色艳遇、大腕的恋爱乱爱。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实行土地承包后,来自广大乡村的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工,这股潮流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特色迁徙”。农民进城打工是中国改革发展的需要,共和国的发展,离不开这些走出大山、走出田野的农民工兄弟,他们是转型时期中国特有且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们建设了城市却荒芜了自己的家园,背井离乡的农民工,抱着美好的愿望,但现实的城乡差异让他们身份尴尬,对于绝大多数农民工来说,在城市安家落户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他们是一个知识相对贫乏的群体,他们用汗水换取微薄的报酬,他们辛苦打工十年的收入不及“明星”代言一个商业广告或登台演唱一首情歌的出台费。他们的打工生活写满了艰辛。前几年文学界曾经呼吁作家们关注这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也见到一些传统作家写过相关题材的作品,终因缺乏打工生活的经历和深入生活的体验,没有亲身的切肤之痛,故难以写出深刻反映农民工真实生活题材的作品。
    作家和记者被西方人称为“社会的良心”,在他们的笔下更多的应该是反映现实社会中的真实情况,而不是瞎编乱造历史,这是社会和谐进步所必需的。
    我是1964年下乡的老知青,曾在大巴山里当过八年知青,说来也巧,算起来,我曾经是中国最早的农民工,那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混乱的1968年,大山深处赖以生存的社办林场解体了,我们一群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为了生存,结伴到国营林场去打工,在荒无人迹野兽出没的大山顶上挖树窝子,险遭饥饿狼群吞食;去因派性武斗而濒临停产的县办煤窑打工,像狗一样爬进狭窄的掌子面挖煤,被塌方堵在矿洞里两天两夜,险些饿死困死;在陡峭崎岖的小路上背着180斤重的大煤筐手脚并用爬行给煤场转运煤炭,几次连人带筐滚下陡峭的山坡,被树枝挂住才免去一死。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打工遭受的苦难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从农村回城后,我在工厂当过六年半工人,读大学后又搞了三十多年的工程技术管理,其间长期与农民工打交道,熟悉他们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特别是在参加国家骨干高速公路一包茂高速公路重庆段(渝湘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我与书中的主人公张天洪的原型长期工作在一起,曾经一起面对生死奋不顾身救助对方、一起面对困难、一起奋斗、一起欢乐、一起流泪,相互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也愿意把他们那些平凡琐碎的打工经历讲出来,我用笔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塑造和加工才有了这本书的问世。
    去年我家里装修房子,先后有三十多位农民工来我家做工(有砖工、泥工、木工、水工、电工、搬运工、油漆工、电器安装工、家具安装工)。我每天与工人们一起干活,替他们打杂。为了像《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那样收集故事,我请每一位来我家做事的农民工吃盒饭,大热天给他们买西瓜、冰冻矿泉水解暑,为的是听他们讲述他们的家乡,聊他们的打工的故事,收集素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的话语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鼓舞人民奋进的号角。
    当前,我们的社会急需一部鼓舞人民,激励有志青壮年回乡创业,振兴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艺作品。愿《大山的呼唤》这部十年调查酝酿,六年创作,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小书能唤起在外打工人的心灵共鸣,能起到鼓舞人民,激发在外打工、事业有成的青壮年回乡带头创业的潮流,带领乡亲们在家门口共同致富奔小康,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守住14亿中国人民的生存底线,端稳中国人自己的饭碗,让人民吃上放心的绿色环保食品。

后记

  

    我曾在大山里当过八年知青,其中1968年在国营林场和小煤窑打工,算是最早的农民工,回城后当过六年半的工人。大学毕业后搞了几十年工程技术管理,并因修建国家骨干高速公路一渝湛高速重庆段和包茂高速重庆段(渝湘高速),在沿线的工地住了整整10年,与天洪这些农民工朝夕相处了5年,了解他们的生活。长期接触农民工兄弟,使我对他们的人性和思想感情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朋友问我:“你花整整10年时间和心血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我说:“写《大山的呼唤》,是要呼唤那些外出打工的人们和卓有成就的有识之士回乡创业,振兴乡村,不要让我们世代居住的生机勃勃的家园成为‘空心村’,不要扔掉几千年来祖先创下的家业,不要让大量的良田熟土荒芜,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需要他们,乡村振兴需要他们,端稳14亿中国人民的饭碗需要他们,中国的长治久安需要他们。”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逝水年华》获《小说选刊》第二届全国小说笔会征文二等奖,并由组委会出版发行,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该书被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及国内众多图书馆收藏,并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俄亥俄大学等二十多所世界知名大学的图书馆收藏,该书主要描写“文革”前后中国的社会形态,“文革”前下乡的知识青年的真实生活和爱恨情愁。今天我又拿起笔描写农村的知识青年——青壮年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故事。
    我曾经当过多年的农民和工人,深知这些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大学毕业后,我作为技术干部和工程管理的业主代表在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上与张天洪相识,被他直爽乐观、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所吸引,与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他伤残出院回家后,在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的元旦,我给他送去了治疗仪和消毒器具,希望他能通过治疗重新站立起来,希望医疗奇迹能在他身上发生。
    这些农民工因为贫穷而离开亲人离开故乡的土地去城市打工,他们建造了城市的高楼大厦自己却住在拥挤的旧屋或工棚,他们在工厂里生产了各种各样的商品自己却无力购买,他们流尽了汗水却还要为讨薪四处奔走,他们千辛万苦挣来的血汗钱常常不够医治打工时落下的职业病,不能医治好打工留给他们的伤痛。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任劳任怨地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为中国的现代化贡献了血汗、青春、情感,乃至生命,却没有享受到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他们这些应有的权利轻松地被公司领导有意遗忘或赖掉了。
    乡村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农村青年,一旦初中毕业,放下书包就义无反顾地进城打工,虽然他们的身份是农民,却完全不懂农时季节,不会种庄稼,不习惯农村生活,现今广阔的农村已难觅他们稚嫩的身影,他们活跃在城市的工厂和建设工地。或许再过十年、二十年,农村目前这批七老八十的人过世后,广大农村的田野里真的将后继无人,在我实地调查和走访了农村后认为,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不争的事实。 《天下周刊》杂志聚焦“空心村”,对赣西北的“空心村”进行了调查,11个自然村平均居住不到8人,这只是全国广大农村的缩影;村民外出打工,从乡村走向了城镇,留下了“空心村”“空壳村”“一个人的村庄”;就连我当年知青下乡那个一百多人的小山村,现在也仅剩4个古稀老人还在那里留守。这不是诗人的浪漫想象,而是调查者的真实记录。“城镇化”是一种大势所趋,偌大的国家,超过半数的人城镇化了,这是必然的结果。 有关部门对全国农民工调查数据显示,在近3亿的农民工中,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仅占38%;而参与了养老保险的只占16.7%,仅占到全体农民工的六分之一。乡村很自卑,几千年来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式的存在感,古老的民俗被现代文明时髦世界击垮了,那种知足常乐、与世无争、勤俭节约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民风也快要丧失殆尽。 可喜的是近几年来,一批打工找了第一桶金的能人(就像本书中的人物张天德、张天洪),带着资金和技术回乡创业,他们搞菜篮子工程,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养殖业,规模化养猪,引进良种牛羊,办现代化养鸡场,发展果树栽培,搞生态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他们舍不得祖宗留下的家业就这样败落下去,希望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繁荣富强的新农村,带领乡亲们在自己的家门口勤劳致富。 走出小农经济的羁绊,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创新和变革,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自古以来,以小农经济为主要形式的乡村生产始终处于低收入水平,乡村要彻底改变这种生产方式才能走出低谷,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写作过程中,我似那光阴之箭穿越时空,一次又一次回到了几年前,我和书中的主人公又生活在一起,每天从早到晚夜以继日,我为他们的欢乐而欢乐,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为他们的困惑而困惑,我的键盘常常被激情的泪水打湿,甚至痛哭不已,无法继续写下去。我常常忘却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忘记了人间的寒暑,以书中的季节为季节,甚至忘了现实季节变化中更换增添衣服。这本书,我不是用键盘和笔在书写,而是在用心血和泪水在书写。 我时常梦见山崖上成片的映山红,大山里静静地站立的墓碑,荒草里掩埋着的沉默土堆;仿佛还能听见深夜北风席卷山林时海啸山鸣般的声音,武陵山秀美的景色,淳朴而粗犷的民风,贫穷而又勤劳的人民都在梦中.一次又一次地再现。我舍不得和我书中的人物分开,当我把他们一个个地送离人间的时候,我自己倒先被生离死别的痛苦折磨得椎心泣血、痛彻心扉。 记得2012年,我回到当年下乡的大山里,听乡亲们说光我所在的生产大队,就有5个去山西小煤窑挖煤的人在矿难中失踪,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家里人至今没有拿到抚恤金和赔款,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消失了,听到这些,我震惊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关注农民工群体。 我是在用心血书写天洪、天德、阿香、明桂、玉秀、黄富贵、张小烛、赵大发、李友正,写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切人口,来反映土地真正离不开天洪这样的农民兄弟,祈盼本书对读者在思考当今社会问题的时候能有一点帮助。 朋友说:“为了写这本书,看你,人都苍老了一头,满头青丝中也增添了缕缕白发。”我回答道:“是责任和担当,让我这样夜以继日地用心血书写这本书。” 列夫·托尔斯泰说:“每一座墓碑下都埋葬着一部名著!这就是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本书就是献给那些在打工路上逝去的兄弟姊妹们的一篇祭文,在这个复杂的尘世中,这些或悲或喜的生活篇章成就了故事,也成就了生命! 本书的主题思想:是呼唤有创业精神的有志青壮年回乡创业,带动振兴乡村经济,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振兴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来重视,相信这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会得到解决,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2019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