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文学-各国文学

索尼娅的驾驶课

  • 定价: ¥45
  • ISBN:9787521311570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外语教研
  • 页数:241页
  • 作者:(丹麦)多尔特·诺...
  • 立即节省:
  • 2019-10-01 第1版
  • 2019-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备受国际文坛瞩目的丹麦女作家多尔特·诺尔斯代表作,它是国际布克奖决选作品,已被翻译为英、法、德、意、西等数十种语言。
    【童年】在人生的哪个时候,你会疯狂地怀念童年,想丢掉一切,回到未来还有无数可能的原点。
    【成年】人们常说四十而不惑,但对索尼娅来说,却恰恰相反。她年轻时发奋有为,通过读书打拼,在大城市立稳脚跟,过上了光彩照人、令人羡慕的自由职业者的生活。可突如其来的一件小挫折,却打开了她心底积压经年的不安。
    【故乡-远方-归处】奋斗就像一场没有归处的旅行,我们总在鞭策自己向前,从一个镇奔到一座城,再从这座城奔到下一座,匆忙间,身份渐渐模糊。在原子化的孤独都市与魂牵梦萦却逐渐面目全非的故乡之间,哪里才是城漂一族最后能归之处。

内容提要

  

    年逾不惑的单身女翻译家索尼娅,一天发觉自己一直狂热投入的事业突然变得索然无味,而住在首都哥本哈根自由叉充裕的生活,也没法弥补她内心的空洞,她想要变化。于是索尼娅决定去挑战接触此前从未涉足的世界,去找按摩理疗师,主动联系关系破裂的姐姐,甚至还报了驾校。可开始上课后,她却发现自己在一群年轻人里如此突兀,教练的蛮横,更让她很长时司都学不会自己换挡,并且这时,她小心回避的眩晕症也一发不可收拾地复发了。
    热望的新生活就这么迅速地把她拉进了绝望的泥沼,站在身心崩溃的边缘,索尼娅该何去何从?

媒体推荐

    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一扇窗,清新凛冽的文字透着歌声般的轻松与自由,令人心旷神怡。
    ——《纽约时报》
    引人入胜……一本与众不同的作品,无论形式还是呈现效果,都很特别……诺尔斯挖掘了一条用小说通往人心之路。
    ——《卫报》

作者简介

    多尔特·诺尔斯(Dorthe Nors),丹麦女作家,当代丹麦语写作的代表人物。出生于日德兰半岛,毕业于奥胡斯大学。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一直从事翻译工作,译介了大量瑞典悬疑小说。现已出版五部长篇小说、两部中篇小说和两部短篇集。能用英语和丹麦语双语写作。
    2017年凭借《索尼娅的驾驶课》入围国际布克奖决选,且是《纽约客》刊登的首位丹麦作家。
    作品以用词精确,深谙人性,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细腻感触,用克制的黑色幽默还原复杂压抑的都市人心著称。

目录

《索尼娅的驾驶课》无目录

前言

  

    “驾”如人生
    (代译序)
    提起丹麦作家,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被称为“现代童话之父”的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1805—1875), 他的作品已经被译成 150 多种语言,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到了二十世纪, 凭借《走出非洲》(1937)中对非洲大地的诗意书写,伊萨克·迪内森(又名卡伦·布里克森, 1885—1962) 成为一个蜚声世界的名字,而由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同名电影1986年一举斩获奥斯卡七项大奖,则引发更多读者对于小说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伊萨克·迪内森作为丹麦文学国宝的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尤其是近几年来,一位名叫多尔特·诺尔斯(Dorthe Nors)的女作家再一次引起世界范围内的读者和评论家们对丹麦文学的高度关注。
    多尔特·诺尔斯1970年5月20日出生于丹麦日德兰半岛中部的海宁, 1999 年毕业于奥胡斯大学,获得文学和艺术史学位,2001年出版第一部小说《灵魂》(Soul), 迄今已有5部长篇小说、2部中篇小说和2部短篇小说集问世。最先将她带上世界文坛的是短篇小说,收录在短篇小说集《空手劈》(Karate Chop, 2008)中的作品被陆续译成英语,发表在英文杂志上。2013 年,短篇小说《苍鹭》出现在 9 月份出版的《纽约客》上,多尔特·诺尔斯因此成为首位在《纽约客》上发表作品的丹麦作家。长篇小说《索尼娅的驾驶课》出版于 2016年,其英文版 Mirror, Shoulder, Signal 由米沙·霍克斯特拉(Misha Hoekstra)翻译,英国普希金出版社出版, 并于 2017 年入围国际布克奖短名单,虽然最终与大奖失之交臂,却将多尔特·诺尔斯成功地推至世界文坛的聚光灯下。
    本书译自英文版 Mirror, Shoulder, Signal,原书名源于驾驶教练指导学员学车时的指令,意为“看镜子,检查盲点,打转向灯”。 全书篇幅不长, 情节也相对简单,由于主人公索尼娅是一个内心敏感细腻的女性,外部世界的一人一物、 一言一行都能引起她内心世界的涟漪或漩涡,作品的内容可简略概括为“正在进行的事件”和“索尼娅的内心活动”两部分,前者主要包含4次驾驶课、2次按摩、3次眩晕症发作、打给家人的3个电话、写给家人的2张明信片和1封信、1次参加远足冥想却提前离队、1次陪同朋友去听音乐会却不告而别;后者包括索尼娅对往事的回忆、对现时的疑虑和对未来的迷思。多尔特·诺尔斯以索尼娅学习开车为切入点,通过巧妙运作,将这些随时可以淹没在日常生活之中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串联成一出“人在囧途”的悲喜剧。
    人们常说“四十而不惑”,但索尼娅却似乎恰恰相反,正处于大惑之中。索尼娅的家乡是位于日德兰半岛的一个小镇,早年由于厌倦那儿单调重复的生活,她发奋努力,得以在中学毕业后与好朋友莫莉一起到哥本哈根上大学,并通过多年打拼,貌似在城市立稳脚跟。现在的索尼娅已经四十多岁,经历了恋爱不顺,至今婚姻无着,没有子女,单身一人住在一套租来的公寓里,属于典型的城漂一族。她从事着一份表面光鲜的自由职业——将瑞典著名犯罪小说家的作品翻译成丹麦语,在高强度翻译工作的间隙,她决定抽出时间来学习开车。正是通过上驾校这个契机,通过自己的驾车之惑,索尼娅对自己的职业之惑和身份之惑进行了深度审视和拷问。
    索尼娅很羡慕别人能轻易学会开车并轻松驾驶,自己却人到中年才开始有所行动, 而学车的过程也并不顺利。首先,索尼娅发现自己是驾校里年龄最大的学员,在一群年轻人中显得格格不入。其次,她与教练的相处也是尴尬连连。第一位教练尤特是个脾气暴躁的长舌妇,练车途中总是说长道短、喋喋不休,特别是为了不中止唠叨而干脆帮索尼娅换挡,使得索尼娅始终处于“不会换挡”的窘境。 第二位教练——也是驾校的老板——福尔克态度友好,很有耐心,但因为有过勾搭女学员的“前科”,而让索尼娅处处设防,时时戒备。与此同时,索尼娅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因为母亲一系的遗传,她患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只要头部处于某个特定位置, 就会引发眩晕。虽然索尼娅安慰自己说这对驾驶没有影响,但她深知其中的隐患,深知此事绝对不可以被驾校方面知晓。因此,一路小心翼翼却磕磕绊绊地走来,几番努力和挣扎之后,还是无助又无奈地发出“为什么就不能只是学开车”之问。
    翻译是一项搭建桥梁的工作,自有其崇高伟大的色彩。作为瑞典畅销小说家的御用丹麦语译者,索尼娅是母亲与姐姐的骄傲,也经常受到媒体的关注和读者的好评。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译著的“桥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却出现反转。索尼娅一直对自己与姐姐凯特的关系耿耿于怀:曾经亲密无间、手足情深的姐妹如今却冷漠疏离。凯特喜欢阅读索尼娅翻译的犯罪小说,也为索尼娅的成就感到自豪,却不肯接索尼娅的电话,不愿与她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索尼娅的译著成了姐妹俩不由自主碰面的“场所”,“因为正是由于索尼娅的努力,凯特现在才可以埋首于一个用丹麦语描绘的井然有序的罪恶世界中”。而跟福尔克一起学车时,听说他妻子喜欢看书,索尼娅便刻意为她带了几本自己翻译的书,放在汽车的后座上,以营造出一种他妻子也在车上的氛围,阻隔福尔克对她的非分之念。另外,这些小说虽然充斥着腐烂的尸体和残缺的阴道,却是国会议员们的最爱,是他们眼中的“数独游戏”,是他们去乡下别墅度假时携带的唯一读物。索尼娅不禁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产生严重质疑,觉得自己是“西方文化这个巨大尸体上的寄生虫”。而对小说的原作者而言, 索尼娅的作用也并非无可替代,一旦索尼娅退出,很快就会有新人登台。由此看来, 译者的价值究竟何在?
    中年、女性、单身、译者组成了索尼娅身份的四维,但不足以构建出一个鲜明独特的身份。身在哥本哈根的索尼娅处于焦虑、迷茫之中。她情不自禁地回溯过去,却发现家乡是一个永远无法返回的地方,当年一起闯荡世界的闺蜜也早已改名换姓今非昔比,她曾经爱上的男人都不会真的“看到”她的存在。注目现在,城市里人头攒动,车流如织,但这里的一切都不愿与她有任何关系,乡愁无所依托,理想无处安放。展望未来——索尼娅的未来已经因为一次算命而关闭,算命师的预言她既不敢相信也不敢不信,从而彻底剥夺了她对自己未来的发言权。就这样,索尼娅沉溺于“失根”“失位”“失焦”的状态中,寻寻觅觅,兜兜转转,而位置性眩晕的疾病无疑是对这所作的隐喻性注解。
    按摩师埃伦对索尼娅身体的解读总是让索尼娅想起大学时的文本分析课,“一切都另有其意,一切都应该升华,要挣脱自身的外壳,上升到某种更高的含义”。同理,索尼娅的驾驶课也不仅仅是为出行方便而上的驾驶课,也应该另有其意。正如英文书名中的三个单词“Mirror”“Shoulder”“Signal”所指涉的,步入人生中途、 陷于人生囧途的索尼娅在看后视镜(回首往事) 和检查盲点(检思迷惘) 之后, 顿悟人生就是一段苦乐相间、 得失相依的旅程,终于准备打转向灯(调整生活方向,离开哥本哈根),与生活握手言和。
    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