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小说

汉冶萍三部曲之烽火残阳

  • 定价: ¥36
  • ISBN:9787570212149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长江文艺
  • 页数:358页
  • 作者:胡燕怀
  • 立即节省:
  • 2019-11-01 第1版
  • 2019-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汉冶萍三部曲以恢弘的视角、细腻的笔调和板块式的结构,以汉冶萍公司的开端、发展和衰亡为主线,全景式地展现了我国近现代钢铁工业从无到有的艰难历程,讲述了一个古老东方大国早期工业化的故事,塑造了一群以国家民族振兴为己任、实业救国的仁人志士的艺术形象,再现了在当时复杂的历史环境中他们锲而不舍、历尽磨难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内容提要

  

    《汉冶萍三部曲之烽火残阳》是“汉冶萍三部曲”的最后一卷,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主要描写了汉冶萍公司在抗战中的全面衰败以及汉阳铁厂西迁的历程。全书以翁文灏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作为群体人物形象,写出了他们为中国钢铁工业殚精竭虑、前仆后继、苦苦奋斗的精神。

作者简介

    胡燕怀,湖北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黄石市作协副主席,黄石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副研究馆员、专业编剧,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淘井》等、中篇小说《白板》等。曾担任《总督张之洞》《活出个样儿》《大清御史》《铁道游击队》等电视剧的编剧。其中《总督张之洞》《活出个样儿》和《铁道游击队》(第一部)获全国第六届、第八届、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风流港》以及《胡燕怀文集》六卷本等。

目录

第一章  花园口决堤
第二章  认贼作父
第三章  兄弟阋于墙
第四章  浪子回头
第五章  兵临城下
第六章  宜昌大撤退
第七章  汉口特别市市长
第八章  愤怒的石头
第九章  抗战胜利了
第十章  七小姐盛爱颐
第十一章  沙盘上的钢铁梦
第十二章  拆东墙补西墙
第十三章  麦克阿瑟说“NO”
第十四章  剪不断,理还乱
第十五章  大厦将倾
第十六章  烟消云散
后记

后记

  

    在电脑键盘上敲完最后一章的最后一个标点,我瘫倒在椅子上,心里如释重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因为我总算在我的有生之年,完成了这部百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汉冶萍三部曲》,屈指算来前后已历时八年。
    第一次听说“汉冶萍”这三个字,是在我十岁那年。我的家住在湖北省大冶县的一个小镇上,母亲是镇上的幼儿园老师,那一年“大跃进”,县里组织教育系统的老师去市里参观工厂,母亲回来后对我说了一句“参观了汉冶萍”。从此“汉冶萍”这三个字敲进了一个十岁少年懵懂的记忆中,再也没有忘记。再后来是我上中学的时候,历史课本里有关于“汉冶萍”的简略介绍,我记得好像还配了一幅大冶铁矿“天坑”采区的黑白插图。那时候我才大体上明白了“汉冶萍”是怎么回事。当然那个时候我不会想到,我的后半生将会和这三个字紧密联系在一起,我的事业和生活也因为这三个字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若干年后我调进了这座城市工作。尽管汉冶萍在历史上已消亡了四十多年,但在这座城市里,你仍然能无所不在地感受到它的存在:走在马路上,脚下就是汉冶萍末期规划的市政主干道;坐在火车上,脚下就是汉冶萍时期的运矿铁路;甚至每天黎明的第一声报晓,也是汉冶萍那家百年钢铁老厂的汽笛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成为湖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的首批签约作家。这是省作协为了培养重点业余作家而实施的一项特惠政策,让他们摆脱繁忙的本职工作脱产创作,工作关系放在原单位不动,工资由省作协发,给他们创造“全职作家”的创作条件。那时候我也正当年富力强,文学上雄心勃勃,写了不少中短篇。那是一个普通的燠热的夏日夜晚,我在屋顶的天台上乘凉,一个念头突然就在这个时候进了出来:我可不可以写汉冶萍?那个念头愈来愈强烈,一连几天搅得我寝食不安、心神不宁。我于是去找一些资料来看,等到大体上搞清楚了汉冶萍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理清了历史脉络,我才发觉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也不是什么中短篇所能涉足的题材,甚至也不是一部长篇所能容纳的。它绝对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部百万字以上的多卷体长篇巨著。
    “汉冶萍”的全称为汉冶萍煤铁厂矿股份有限公司,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成立,总部设上海。汉冶萍公司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大冶铁厂以及萍乡煤矿等骨干企业组成,是中国第一家跨地区、跨行业的钢铁煤大型联合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大型股份制公司(由最初的官办到“官督商办”然后转制为完全商办)。公司龙头企业汉阳铁厂的最早创办人,为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公司商办后的首任总理为清末邮传部尚书盛宣怀。
    汉冶萍公司缘起于清末的洋务运动。从光绪初年开始,清廷朝野围绕中国要不要修铁路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论战。到了光绪中叶,洋务派取代保守派逐渐占得上风,洋务派内部也围绕着“修什么铁路”和“怎么修”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在“两路之争”中战胜李鸿章,从广州移督武昌,受命督造卢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张之洞坚决主张不购洋轨,遂有自办铁厂制轨之议。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冬,历经磨难的汉阳铁厂终于建成,并于第二年进行了试生产。由于张之洞的刚愎自用和对大工业生产的外行,造成了机炉与冶炼技术不对路,生产的钢轨易碎裂,不合铁路之用,大批堆积如山的钢轨成为废品;加之长期困扰该厂的燃料问题没有解决,依靠进口焦炭勉力维持,生产成本高,汉阳铁厂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不久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朝廷军费紧缺,停止了拨款,汉阳铁厂不得不停产关门。此时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的淮系集团一败涂地,朝廷启用湘军老将、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前往山海关督战,张之洞奉命署理两江总督,从武昌启程前往江宁(南京)接任。人走茶凉,汉阳铁厂前途未卜。 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张之洞重返鄂任,几经艰难谈判,汉阳铁厂交盛宣怀接办,改官办为官督商办。盛宣怀接手后,一方面派员出洋考察西洋冶炼技术,订购新机炉,聘请外籍工程师;一方面开采江西萍乡煤矿,同时在湖北大冶石灰窑(今黄石市西塞山区)江边筹建新的大冶铁厂(今大冶特钢前身)。多头并举,当时虽已募得部分商股,但资金缺口太大。日本财团早就对大冶铁矿的矿石资源觊觎已久,西方列强也想控制中国的钢铁工业,双方在对汉阳铁厂的贷款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最终日本人获胜。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汉冶萍总公司挂牌成立,正式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汉冶萍依靠日本财团提供的资金迅速发展起来,并最终完成了对汉阳铁厂的技术改造,和筹建新的大冶铁厂。汉冶萍从此与日本人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最终因此而断送了汉冶萍。进入民国后,汉冶萍在纷繁复杂的政治夹缝和军阀混战环境中艰难生存,终于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在战场上厮杀,钢铁生产几乎陷于瘫痪,而钢铁又成为战争所必需的紧缺物资,汉冶萍因而赢得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后期那几年,成为汉冶萍历史上的鼎盛辉煌时期。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淞沪会战后南京沦陷,国民政府临时迁都武汉。汉冶萍旗下的主要企业都分布在长江中游的鄂赣两省,国民政府一面部署武汉保卫战,一面拆迁汉阳铁厂西迁重庆。为了争取拆迁时间,蒋介石甚至不惜扒开花园口,以迟滞北线日军的进攻速度。远在大冶的大冶铁厂、大冶铁矿等,只做了象征性的拆迁。汉阳铁厂的设备陆续装船启运,随着滚滚人川的难民潮西迁,途中不断遭到敌机的拦截轰炸,损失惨重。卢作孚临危不乱,成功组织了被誉为“东方敦刻尔克”的宜昌大撤退。已运入川的部分设备,后来重新组建了重庆大渡口钢铁厂,并一直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若干年。大冶沦陷后,大冶铁厂和大冶铁矿落人敌手,日本侵略者进行了疯狂的资源掠夺,汉冶萍厂矿工人和当地的人民群众与日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民国时期汉冶萍公司几经人事更迭,此时的公司掌门人为盛家老四(即盛宣怀四公子)盛恩颐,盛氏家族和汉冶萍高层并未随同厂矿西迁,他们留在敌寇占领下的上海,在艰难中委曲求全,维持汉冶萍的生产和生存。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开始着手对汉冶萍抗战期间的所谓“附逆”进行调查。汉冶萍因为欠下巨额日债,其债权为国民政府所接收;盛恩颐本人因抗战期间组织和人股伪“华中矿业公司”被捕入狱,盛氏家族在汉冶萍股权全部没收。盛氏家族和汉冶萍高层多方奔走,竭尽全力斡旋。1948年,对汉冶萍资产的清算工作结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正式宣布汉冶萍公司资产全部收归国有,取缔公司名称,汉冶萍公司从此在历史上消亡。 理清历史的脉络后,我发觉这真是一座令人兴奋不已的文学富矿!汉冶萍总公司从开端、发展到鼎盛、衰落直至最后的消亡,前后历时半个多世纪。首先从时间上说,这半个多世纪几乎囊括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比如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变,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萍乡安源煤矿大罢工,八年抗战等等,其间还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都与汉冶萍发生过某种联系。比如辛亥革命的爆发就与汉冶萍有直接关系。其次从空间上说,从清末的太后皇帝、封疆大吏,到底层的黎民百姓、山野村夫,从民国的总统军阀、政客权贵,到民间的士农工商、江湖草莽,从闭塞落后的穷乡僻壤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滩,既有官场上的起落沉浮,也有商场上的刀光剑影,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方面面,民生、民情、民俗、民风林林总总,都可以进入到这部小说中来。这部小说完全有可能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一个历史案例,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长卷。 但是我抑制住了自己的创作冲动。我给自己浇了两盆凉水,问了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准备好了吗?我说的当然不是文学上的准备而是历史文化方面的准备。长篇历史小说要求作家对历史人物和历史环境必须有准确地把握和认识,对历史细节有精准的描摹和再现的能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清末官场的礼仪和典章制度,官员们头顶上五颜六色的“顶子”各自代表什么样的品级?为什么有的官员官服上的“补子”是圆的,有的是方的?不同品级官员的补服上有什么不同的图案?等等,很多很多。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必须了解得清清楚楚,写历史得像历史。很显然,只具备一点普通的常识性的历史知识,匆忙动笔,是无法胜任这样一部小说创作的。我把姚雪垠先生的《李白成》第一卷奉为历史小说的经典,我惊异于他对明末历史文化、社会各阶层以及风土人情的深厚学养。我不敢说我要赶上《李自成》第一卷,但我确实是把它作为我努力的标杆。因此,我必须首先在历史专业方面给自己“补课”,不但熟悉近代史,还要精通近代史,当学者型的作家,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修养,这是写好三部曲所必备的条件。古人治学从治史开始,我相信这不无道理。 第二个问题:现在是写“汉冶萍”这个题材的最好时候吗?回答显然不是。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还是处于起始阶段,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长久以来国人对洋务运动一直持否定批判态度,应运而生的汉冶萍更是成了“汉奸”“卖国贼”的铁证。我很留意那个时候历史学领域的动向,虽然有少数的学者已经提出了对洋务运动的重新认识问题,但大的方向还是没有改变。很显然,这个时候去写“汉冶萍”也是不合时宜的。 我决定暂时放下来,先做收集资料和其他的准备工作。唯其这个题材重大,我才告诫自己不要轻易动手;没有准备好宁可不动手,要动手就尽自己的可能把它写得更好。 九十年代中期,我获得了一个意外机遇——市里准备和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张之洞的电视剧,反映的就是他出任湖广总督后创办汉阳铁厂这一段历史。这当然与我的长篇创作构想不谋而合,市里领导也是知道我在这方面有所准备,所以把电视剧创作的任务交给了我。电视剧当时是冲着获奖去的,因此定下的篇幅是中篇八集。这也正好让我在历史题材的创作方面有了个尝试和练笔的机会。为了这个八集的《总督张之洞》,我前后八易其稿,历时四年,通读了400万字文言文的《张文襄公全集》以及《清史稿》《清稗类钞》《清代野史大观》等许多清史典籍,记下了几十万字的读史笔记,在近代史专业方面为自己“恶补”了几年功课。由于功课扎实,后来这部电视剧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获得了全国电视剧的“飞天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而且香港回归的时候,它还荣幸地列入了中央电视台近代史题材展播的三部电视剧之一。 …… 但不幸的是,我自己陷人了影视圈而不能自拔。那部《总督张之洞》之后,很多清史剧都找上门来邀请我做编剧,甚至有资深制片人抬举我,称我是“不可多得的全国能写历史剧的二十位编剧之一”。我坦言我是个俗人,面对名和利的诱惑我不能免俗。从那以后便一直泡在影视圈里,一发而不可收,一连写了《大清蒙古王》《大清御史之云南铜案》《大清御史之山东盐案》《大盛魁商号》等几部清史剧,三部曲又被搁置了下来。 但三部曲始终是堵在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是无法放下的一件事。2011年我已六十多岁,退休几年了,身体每况愈下;三部曲的准备、酝酿也已经二十多年。这一年我下决心从影视圈退了出来,不再跟从前相识的那些导演和制片人来往,坐下来专心写三部曲。我知道再不动手,也许就来不及了。等到坐下来要动笔了我才发现,小说的结构是个颇让人伤脑筋的问题。 汉冶萍开端、发展、高潮、衰败的历史前后跨度有半个多世纪,经历了清末、民初的北洋政府和后来的南京政府等几个时期,作为汉阳铁厂和汉冶萍的创始人,它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实际上汉阳铁厂的建成和后来的技术改造以及改制等,都是通过张之洞和盛宣怀的接力来完成的。盛宣怀死于1916年,这以后汉冶萍几经人事更迭,最后由盛宣怀的四公子盛恩颐作为掌门人,维持到了抗战胜利后。通常长篇历史小说都是以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为主线来结构的,比如《李白成》《曾国藩》《张居正》等。可见这种传统的结构方法并不适用于“汉冶萍”这个题材。如果设想一个虚构的贯穿始终的人物呢?小人物当然可以虚构,但大人物肯定不行,可是小人物又缺乏应有的分量,不足以承担汉冶萍这样重大的题材,汉冶萍的历史必须全景式地展现。所以考虑再三,我决定还是采用分时段的、以局部中心人物、中心事件为线索的结构方式,形成三大板块。这就是现在看到的三部曲:第一部《大国烟云》,以张之洞为中心人物,以创办汉阳铁厂为中心事件;第二部《红顶尴尬》,以盛宣怀为中心人物,以成立汉冶萍公司为中心事件;第三部《烽火残阳》最麻烦,它写汉冶萍在抗战中的全面衰败和汉阳铁厂西迁,它既没有中心人物(盛恩颐虽然是盛宣怀指定的接班人,但他是断送汉冶萍的责任人,也是个纨绔公子,显然不能作为小说第三部的主要人物),也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事件。想来想去,我只能以翁文灏为代表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一批仁人志士们为群体人物形象,写他们为了中国的钢铁工业殚精竭虑、前仆后继,苦苦奋斗的精神。 但是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这样结构就必然给整部小说带来了一种明显的纪实风格。我不想写成纪实小说。我有时候也缺乏自信,写着写着就会问自己:这是小说吗?这像小说吗?我历来主张“历史小说”的重点是小说而不是历史,既然是小说,那就离不开文学的虚构——在大的历史真实下的文学虚构,正所谓“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里说的实际上是个虚和实的比例问题。好的历史小说我认为应该是“虚”大于“实”的,虚七实三甚至虚八实二,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大胆的文学虚构。按照这个标准,眼下很多所谓的“历史小说”其实是不合格的,充其量只能算是历史人物的传记。我在三部曲中竭尽全力作了文学虚构,力图做到“虚”大于“实”。现在看来第一部《大国烟云》和第二部《红顶尴尬》做得好些,第三部《烽火残阳》因为受历史真实的局限,做得差些。第一部出版单行本后获得湖北省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特殊情况,那就是写完第一部和第二部后我中风了,放了四个心脏支架,身体每况愈下。虽然最后恢复得还可以,总算能够继续写下去了,但是我已经没有了从前的精力和体力对第三部的创作进行精雕细刻了,只求能在有生之年完成它,不要留下人生遗憾。虽然明知道这有“狗尾续貂”之嫌,但已是出于无奈,还望读者诸君鉴谅。 感谢长江文艺出版社为三部曲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出了两个单行本,并最终完整地成套出版了三部曲。感谢湖北省档案馆、黄石市档案馆、湖北师范大学汉冶萍研究中心为我提供了《汉冶萍公司档案资料汇编》(上、下)、《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汉冶萍公司志》以及有关汉冶萍研究的其他大量实物图片资料和文献资料。三部曲的写作过程中,我参考了以下的有关专著并做了部分引用:冯天瑜、何晓明先生的《张之洞评传》、马东玉先生的《张之洞大传》、张实先生的《苍凉的背影》、夏东元先生的《盛宣怀传》、寒波先生的《盛宣怀别传》、宋路霞女士的《盛宣怀家族》、戴光中先生的《书生本色》以及赵炎先生的系列著作等等,在此不一一署名,一并感谢了。 胡燕怀 2018年仲秋记于子申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