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传记

名士斯文风雅/京腔京韵话北京

  • 定价: ¥88
  • ISBN:978755920298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
  • 页数:241页
  • 作者:蔡辉
  • 立即节省:
  • 2019-10-01 第1版
  • 2019-10-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千年北京,人杰荟萃,北京的精神与文化集中体现在与北京有关的历史名人的人生实践中,凝固在这些名人留给这座的城市的印记中。北京日报社蔡辉先生自青年时代便开始了对北京名人事迹的整理考辩,透过史料中隐含的那些蛛丝马迹还原明末清初那些或生在北京、或生活在北京的那些文化名人所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多或少的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北京文化界的风尚与社会生活。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讲述那些曾经在北京掀起风云的文人雅士们的小传记类书。作者通过探名士虚实、寻恩仇缘由、鉴风流真假3个部分,真实还原了那些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名声鹊起的文人雅士们间的嬉笑怒骂、恩怨情仇,用严谨而又不失活泼的文字中把“京派文化”展现给了广大读者。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文人雅士。

目录

前记  重温京派名士的烟云往事
第一辑 探名士虚实
  “雨巷诗人”戴望舒的另一面
  盛成:因非虚构震动世界的中国作家
  胡适为何要“黑”熊式一
  他是金庸的堂哥,更是伟大的现代诗人
  《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原型是章太炎吗
  林纾,文坛领袖难敌妖魔化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齐白石为何说“人骂我我也骂人
  是谁开除了张恨水
  辜鸿铭是首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吗
  德龄,辜鸿铭炒作出来的“公主
  梁实秋,一辈子都在骂战
第二辑 寻恩仇缘由
  刘半农为何与鲁迅渐行渐远
  周作人为何骂丰子恺“浮滑肤浅
  杨度与梁启超为何绝交
  陈师曾,与鲁迅渐行渐远的朋友?
  废名打过熊十力吗
  齐如山为何刻意遮蔽张彭春
  梅兰芳绑票案仍迷雾重重
第三辑 鉴风流真假
  高长虹是鲁迅的“情敌”吗
  老舍与赵清阁,落叶无限愁
  曹聚仁为何编派许羡苏
  吴宓:此生恨未成小说
  小凤仙挽蔡锷联究竟出自谁手

前言

  

    重温京派名士的烟云往事
    民国时期,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之一,与上海并称,但“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不尽相同。
    “京派文化”形成的契机是:1919年巴黎和会后,因列强拒绝公正对待中国,中国知识界集体失望,自甲午战争后形成的“全面学习西方”的梦想因之破灭,梁启超、辜鸿铭等较为了解西方文化的学者,转而主张用民族主义对抗现代主义,从追求“文明”,走向追求“文化”。
    对此,不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后来的国民党政府,亦都加以倡导。
    一方面,将北京(一度被称为北平)定义为“文化古都”,成为“文化”的标杆,刻意保留并美化其传统。
    另一方面,政府大力支持大学、文化机构等,以至在当时北京,形成了一个收入较高、闲暇较多的文人群体。他们自许为文化正统,并站在“京派文化”的立场上,批评“海派文化”过度商业化、格调不高。
    有足够资助,所以“京派文化”能远离市井,加上当时北京物价极廉,作家们生活压力小,在创作上能精益求精,努力向世界标准靠拢。
    在北京,鲁迅生活了十四年,胡适生活了约二十年,徐志摩生活了十年,陈垣生活了五十八年……这是一个漫长的名单。他们人生中最好的年华是在北京度过的,“京派文化”影响了他们一生。
    翻开现代文学史,“京派”尤其辉煌,涌现出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林徽因、李健吾、萧乾等;此外还有“京味文学”,以老舍、梁实秋为代表;至于凌叔华、冰心,亦引领一时风尚……
    整体来看,“京派文化”作家群追求唯美,努力探索有民族特色的叙事方式,他们的创作不易随时间变化而失去价值。但这个小圈子过度依赖投入,一旦离开大学、文化机构等,便生存维艰。此外,许多有才华的青年受学历、人脉等限制,无法挤入其中,难免造出各种纠纷。
    以往文学史写作较偏重作家思想、创作手法等方面的分析,这自然是正途,却也埋下误解的可能。作家也要吃饭,也要面对实际生活,也会有嫉妒、轻蔑、偏见、功利心等,也要规划人生,也要在个性冲突、利益冲突中挣扎……完全忽略这些,后来的读者便很难进入其角色中,无法获得更真切的体验。
    所以,重新梳理这段历史,应该是有意义的。
    蔡辉
    2019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