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宗教

礼仪的交织(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的丧葬礼)(精)/复旦文史丛刊

  • 定价: ¥85
  • ISBN:9787532593569
  • 开 本:16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上海古籍
  • 页数:282页
  • 作者:(比利时)钟鸣旦|...
  • 立即节省:
  • 2019-11-01 第1版
  • 2019-11-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在16世纪末中西相遇之前,中国和欧洲各自的丧葬礼仪。第二章考察17世纪欧洲原始民族学(pmto—ethnogmphic)所描述的中国葬礼。第三章和第四章讨论1580年代到1680年代之间,葬礼所发生的变化。接下来的第五章是个案研究,所用的材料大部分来自1680年代。本章将关注点转移到新创立的中国天主教葬礼,它以通行的中国葬礼为框架,在其中嫁接了天主教葬礼的内容。第七章将继续沿着这条悖论前进。最后一章将从前面对丧葬礼的分析中得出本书的结论。

内容提要

  

    本书所要讨论的主题是礼仪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具体地说,是丧葬礼在17世纪中欧交流中的角色。与聚焦于宗教教义和西方科学的中西交往研究不同,本书以一直都被忽视的礼仪作为切入点。同时,作者力图超越欧洲中心或中国中心的研究,而代之以一种关注文化互动的新范式。将研究时段限定在17世纪,除了因为那个时期材料丰富外,还缘于本书并不把已被广泛讨论的“礼仪之争”作为重点。因为葬礼本身就值得研究,不必从“礼仪之争”的角度来解读它。当然,由礼仪问题而引发的紧张,还是要放在这场显示了中西礼仪活动特质的争论的背景下来考虑。另外,这一时期具有几个典型特色,使得它特别适合从文化碰撞的角度进行观察。

作者简介

    钟鸣旦,比利时人,当代西欧著名汉学家。1959年生于比利时港口城市安特卫普,1982年获荷兰莱顿大学汉学硕士学位,1982年-1983年于中国上海复旦大学研习中国历史宗教哲学,1984年获莱顿大学汉学博士学位。1990年获法国巴黎塞夫尔中心哲学和神学学士学位。1994年获台北辅仁大学神学硕士学位。1993年至今任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教授,2003年当选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

目录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中国和欧洲的丧葬礼仪
  一、中国的丧葬礼仪
  二、欧洲的丧葬礼仪
  三、结论
第二章  传教士关于中国丧礼的知识
  一、欧洲的文献资料
  二、原始民族学对中国丧礼的描绘
  三、礼仪的差异
  四、与欧洲的差别
  五、皇室葬礼的报告
  六、结论
第三章  天主教葬礼的逐步本土化
  一、从分离到并行
  二、交织的葬礼
  三、天主教团体与葬礼
  四、结论
第四章  公开展示信仰的葬礼
  一、广州会议
  二、一项葬礼策略
  三、结论
第五章  作为团体活动的葬礼
  一、清初中国天主教葬礼指南
  二、天主教礼仪与地方风俗
  三、葬礼的参与者及其活动
  四、礼仪活动实现的转化
  五、葬礼仪式的功能
  六、结论
第六章  天主教与邪教礼仪
  一、容许本地“无邪”之礼
  二、禁止“邪”礼
  三、结论
第七章  皇帝对耶稣会士葬礼的抚恤
  一、葬礼卹典
  二、利玛窦的墓地
  三、汤若望的平反
  四、安文思、利类思葬礼上的恩荣
  五、南怀仁葬礼的全套卹典
  六、结论
第八章  结论:织布的比喻
  一、分析的框架
  二、交织的葬礼
  三、交织的有效礼仪团体
  四、葬礼与身份塑造
附录
缩略语
引用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