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农业经济

乡建笔记(新青年与乡村的生命对话)

  • 定价: ¥49
  • ISBN:978752071254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东方
  • 页数:376页
  • 作者:编者:温铁军//梁...
  • 立即节省:
  • 2020-02-01 第1版
  • 2020-0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选择了2005-2015十年间,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人才计划”15-20名学员的人物故事,以作者自述的形式,回顾个人在时代背景下、在乡土社会中,青年人的成长经历,并在与土地、与乡村、与农民的互动中,反思个人成长与农村发展、甚至社会变迁的关系。

内容提要

  

    本书以案例分析为主,是乡村振兴的实践篇。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的践行者们从十二年前就开始选择回到乡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坚持至今,甚至将此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从乡村遭遇工业文明衰退到恰逢生态文明振兴,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到建设什么样的农村,从文化建设是重点到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之道,从双层经营+三位一体的体制框架到综合性农协的构建是重建乡村社会基础,等等。全书是实践者在“三农”方面的探索创新和深化落实,为更多的乡建工作者提供示范样本。

作者简介

    温铁军,祖籍河北昌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先后担任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乡村建设中心主任、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商务部、环保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北京市、福建省等省部级政策专家。先后承担多个国家重大、重点课题,担任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首席专家。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证书、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CCTV年度经济人物奖”、“中国环境大使”、“绿色中国年度人物”、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目录

前言
  “一懂两爱”与去精英化的教育创新
  乡村建设是人的建设
    ——从自身经历来看人才培养
  理想寓于行动中
    ——实践式教育与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的农村发展人才计划
  种子的信仰
第一部分  守望
  引言  两个历程的相互嵌入
  1.1  一场悄悄的新时代乡村“乌托邦”实验
  1.2  一位大学生的十年“下乡记”
  1.3  问道乡间
  1.4  乡村衰败下的合作社
  1.5  从农中追求自主生活方式
  1.6  “大时代”和“小时代”的缩影
  1.7  潮流下的返乡青年模式
  1.8  一个案例:一位农村媳妇的蜕变
  1.9  一个从“支农”到“滋农”的成长历程
第二部分  求索
  引言  从全球和历史角度看乡建
  2.1  我与乡建:生命中的偶然与必然
  2.2  试解生态农业的商业之困
  2.3  一个合作社公益信托范本的打造
  2.4  一位草根农民工的呐喊
  2.5  我的另类生活体验
    ——忆我的21—28岁
  2.6  另类视角:一位退休人员的乡建探索
  2.7  淌过的时光,留住的理想
第三部分  返乡
  引言  返乡有种
  3.1  隆化新乡村建设成功十年
  3.2  少年白飞返乡记
  3.3  彝族姑娘康丽的四次创业记
  3.4  扎根家乡的大学生村干部
  3.5  试着回到家乡
  3.6  探索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第四部分  扎根
  引言  “理想乡”蒲韩乡村建设纪实
  4.1  向蒲韩“宝库”求索
  4.2  在蒲韩打造理想的儿童学堂
  4.3  扎根蒲韩:干十年看成效
  4.4  一位大男孩的“生态养猪”
  4.5  “农二代”:从城市回归乡村的艰难心路
  4.6  平凡大学生的下乡救赎
第五部分家人
  引言  新的幸福,新的生活
  5.1  柿子树下的浪漫,一生一世的情缘
    ——第一届乡建志愿者新幸福主义集体婚礼的幸福故事
  5.2  喜事来啦
    ——第二届乡建志愿者新幸福主义集体婚礼的幸福故事
附录
  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简介
  农村可持续发展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简介
  梁中心人才计划及青年人陪伴工作大事记
  致谢
后记

前言

  

    “一懂两爱”与“去精英化”的教育创新
    温铁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要求培养“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人才。这很让人感慨!一方面,这项为国家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所必需的与农民群众密切结合的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已经做了十几年!我们这些年培养的深入“三农”工作的优秀人才恰逢其时地应该成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生力军!另一方面,尽管我们认真地培养“一懂两爱”人才,但是难免在颟顸腐朽的旧教育体制中遭遇“合规”困境,也势必受制于愈益西化的学科教条和学阀排异。那些被伪科学甚至真科学(田松:生态文明不光要反伪科学,还要反真科学)的形式主义维持着的制式教育体系,因内含复杂的利益机制而依然冠冕堂皇地横亘着!如此,乡村振兴的前路仍然会荆棘丛生……
    青年志愿者支农下乡的时代背景
    2001年,新世纪的第一年,我得到直接通知参加了由总书记召开的“三农”问题座谈会,会上我向总书记当面汇报“三农”问题,希望中央把“农业”政策导向改为“三农”政策导向。当时在参加那场中央“三农”工作座谈会的人中,我算是最人微言轻的,也是说话最直白、最没有任何顾忌的。当我把农村形势之所以很严峻,“三农”问题之所以越来越恶化,是涉及方针路线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和盘托出时,中央领导表态是非常积极的,当时总书记说,我会负责任地把你反映的问题提交到政治局讨论。后来,中央全面接受了我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向强调的“三农问题”的概念,这是“三农问题”作为国家战略“重中之重”的背景。
    此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有差不多十年的时间,一直是按照西方的农业政策思想去强调“农业”问题的。因此,我们强调“三农”问题,和有关部门强调“农业”问题,显然是不同的方向,或者说是不同的方针。我们对90年代农业政策的批评,主要是“眼中有数,心中无人”。新世纪初,有关部门即使很被动地接受“三农”问题这个说法,但还是坚持把农业排在第一位,农民排在最后。
    从道理上,第一位的应该是农民,中国长期以来能够真正体现社会进步的,主要在农民组织化发展上。因为农民是中国的原住民,是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生态结合得非常紧密,农民的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多样性的原则。因此,强调农民在“三农”中是第一位,不仅是因为要“心中有人”,要“以人为本”,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发扬靠农民传承的这种农业文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和过去只讲农业生产、孤立地讲农业政策,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位才是农村,其实我们是讲农村的可持续,反对那种“消灭农村”的极端化主张。如果没有农村作为载体,我们今天所说的一切,无论是农业经济、农业生产,还是农民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恐怕客观上都不能存在。
    所以农民、农村、农业这三者本来是一体的,我们应该知道三点支撑是最稳定的。只有强调“三位一体”的“三农”可持续,才有农业的可持续。
    从2001年开始,中央接受了“三农”问题,并且在2005年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中共十六大以后的重要国家战略提出。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转折,我们抓住了这个重大的历史性转折.就开始恢复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步的乡村建设运动,或者说乡村复兴运动。
    最早强调乡村的是“村落主义”,它是1894年甲午国耻之后张謇下乡搞南通试验区的时候提出的,而“乡村建设”的概念,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延安的革命者和国统区的知识分子分别独立提出的。这个概念广泛的国际传播交流中被翻译成Rural Reconstruction,意思就是乡村或农村“重建”。后来国民党退出大陆到了台湾,在台湾用的是“农村复兴”这个概念,并且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这个官方机构。
    我们在2001年重启乡村建设运动的时候.考虑过不叫“乡村重建”“乡村复兴”“乡村建设”这些老的概念,应该叫作“乡村文明的复兴”,但是为了维持百年的传承,我们想还是延续着叫“乡村建设”吧。为了和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有所区别,又叫作“新乡村建设”。
    当代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下乡支农之所以兴起于2001年,正是因为当时中央已经接受了“三农问题”这个概念,这虽然一时问反响很大.但各地和各部门仍跟不上。由于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开始引起社会的重视.我们借此发动年轻人到农村去和农民直接结合,来了解“三农”、服务“三农”,这就变成了一个被社会大众广泛认可的趋势。如果只是少数几个知识分子发出批判,得到少数有一定觉悟的青年人响应,那是少数人做的,显然是个小众的事情;一旦和2l世纪之初,全国认同“三农”问题这个新形势结合起来,就变成一个比较大的、有持续性的社会运动。
    这是乡建运动在21世纪初得以复兴的大的背景。
    从2001年重启乡村建设开始,到2019年已经有十八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脉络,或者说一个很主要的内容,就是有很多青年志愿者下乡到农村去,参与农村的支农调研活动,被社会上称为“新上山下乡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的骨干,还慢慢形成了鼓励年轻人下乡到农村去锻炼成才的“农村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其实就是想把那些不仅有心,而且还想在农村有为的年轻人培养成才。一般按照西方模式做的那些高校是不可能开展这种人才培养工作的。
    ……
    还记得在老石离去后的那几年,年轻的团队走进了痛苦的纷争过程,人才计划也在这个阶段变得有些消沉,许多工作都随着团队的纠结陷人循环。我想,对那时在梁中心的许多伙伴来说,这都是一段颇为煎熬的时光。于我们而言,虽在局外,也何尝不担忧心焦。但有些坎终归需要自己慢慢去迈。
    2015年的春天,我到永济,少雄用电瓶车载我看永济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讲述自己在这里的各种学习与领会。他那时已举家驻扎永济,团队开始勾画着将学员集中安顿在成熟的合作社,探索扎根乡村社区培养人的新模式。从当年胸怀天下的青年一步步走来,慢慢回归到乡土,俯身于土地,人才计划不只是提供一年期的农村实践,更是教大家开始把自己的生活安放于此,让农村重新成为安身立命的选择。两年多过去,我们已然看到这个探索的成效.一种从土地里长出的生命正在蓬勃生长。
    这十余年来,社区伙伴与梁中心不断在差异里磨合,在共识里求进步,时间见证了这份历久弥新的伙伴情谊。七年前,老石在春天里告别;七年后,我们在春天里透过这本文集,看见过去也看见未来,这既是对逝者的告慰,也是对承继者的祝福。而人才计划的故事远远还没完,现在只是逗号,未来还在路上。
    最后,以梭罗的话送给大家,愿我们一起静候生命的奇迹。
    我不相信
    没有种子
    植物也能发芽
    我心中有对种子的信仰
    让我相信你有一颗种子
    我等待着奇迹
    薛启婵
    社区伙伴
    2018年3月23日

后记

  

    农村可持续发展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因当代乡村建设运动孕育而生,也为乡村建设运动的持续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感恩已经离我们而去的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创始人刘老石老师,他的无私奉献为更多青年人搭建了服务乡村的学习成长平台,作为老石的学生,我们依旧在实践中继承他的思想与行动。
    “人才计划”项目非常注重学员思想理论水平的提升和对社会发展形势的了解,感谢众多老师曾在简陋环境里为学员们传道授业解惑!他们是温铁军、钱理群、刘健芝、张兰英、戴锦华、谷莘、郭书田,张孝德、程淑兰、白南生(已故)、汪晖、韩毓海、姚洋、王曙光、崔之元、旷新年、秦晖、杜晓山、高梁、卢周来、赵树凯、张文木、张木生、黄纪苏、周立、刘忱、党国英、徐友渔、李昌平、何慧丽、仝志辉、刘海英、王平、董筱丹、杨帅、潘毅、严海蓉、姚国华、曹建海、梁鸿、杨思远、杨团、杨帆、郑功成、韩嘉玲、杨雅茹、孟登迎、姜柏林、施永青、张兴无、冯丹、邱建生、潘家恩、杜洁、石嫣、梅红伟、严晓辉、黄志友、孙恒、李大君、肖青、詹玉平、袁英华、袁清华、高明、马永红等。
    “人才计划”项目的落地实施与不断创新,离不开扎根一线实践探索的农民合作社,感谢全国各地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及其团队的陪伴与支持,他们是山西永济的郑冰、安徽阜阳的杨云标、安徽亳州的王显强、河南兰考的王继伟/张砚斌/王猛、湖北房县的向昌海、山东鱼台县的马宜昌、吉林长春的李云凤、吉林梨树的姜志国、河北隆化的胡新杰、山西汾阳的王树霞/段锁兰、河北顺平的赵爱民/葛和平/于宝银、江苏盐城的周严东、广西横县徐华朝等。
    感谢社区伙伴(PCD)十余年来对“人才计划”项目的资助与支持,感谢邓文嫦、薛启婵等合作伙伴的温暖陪伴。
    感谢本书策划和校稿中乡建同仁和志愿者们的悉心付出,他们是李管奇、陈晶晶、白亚丽、何志雄、吕程平、姜令、魏丰收、王德斌、张斌、曾丽华、张可、闫利霞、王茜、口皓、刘海英、汪维行、唐义国、吴昊、周其义、何笔云、张玉、杜刚、陈帅、杨瑞欢、贾林闯、杨宁、李园春、魏川等。
    编者
    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