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鲁迅与许广平(以沫相濡)

  • 定价: ¥32
  • ISBN:9787520517676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文史
  • 页数:147页
  • 作者:崔冬靖|责编:金硕
  • 立即节省:
  • 2020-02-01 第1版
  • 2020-0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以文会友向来都是中国的浪漫传统,而以文结缘则更是一段佳话。原本素昧平生的鲁迅与许广平相识于杂志中的一场论战,这场论战,就是爱情定则的讨论。鲁迅虽思想激进,却迫于母命与无爱的朱安女士结婚,长期为旧式婚姻所羁绊与煎熬,而许广平当时也受着娃娃亲的困扰。有着相同苦恼的两个人在交流不同的爱情观的同时,渐渐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后来许广平成为了鲁迅的学生,二人之间的感情也最终修成正果。“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毫无疑问,他们二人共同谱写的一曲爱情之歌,不但是至感人心的。

内容提要

  

    鲁迅和许广平是师生,是战友,更是灵魂的伴侣。本书分七部分收录了二人的文章,包括落花时节始逢君、风雨人生贵相知、敌忾同仇共患难、天涯海角恩无尽、儿女情长情更真、相濡以沫共艰危、万世此心与君同。

目录

【落花时节始逢君】
  十月京都始相逢
  鸿雁缘牵师生情
  上门探视增情谊
【风雨人生贵相知】
  良师益友解“苦闷”
  患难之中情萌动
  红粉知己许羡苏
  端午小聚现端倪
【敌忾同仇共患难】
  一往情深始定情
  为爱抉择赴远方
【天涯海角恩无尽】
  双双南下新天地
  两地分隔诉相思
  爱与被爱的权利
  何去何从未来路
【儿女情长情更真】
  重聚广州仍飘摇
  共筑爱巢定上海
  忙碌生活现宁静
  婚后小别情更浓
  爱情结晶喜诞生
【相濡以沫共艰危】
  默默守护情意真
  清苦生活共相守
【万世此心与君同】
  病魔来袭磨心智
  与世长辞全民哀
  真情思恋恒久远

前言

  

    前言
    十月,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它不若十一月的云迷雾锁,十二月的雪虐风饕,一月的冰雪严寒,二月的风雨不定,三月的料峭春寒,四月的狂风走石,五月的雨打风吹,六月的暑气蒸腾,七月的铄石流金,八月的炎炎烈日,九月的萧瑟秋风。
    它在湿润中带着一丝清爽,温暖中带着一丝清凉,烈日下带着一丝清风。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正是秋高气爽,风轻云净的好时候。
    最好的时节便该搭配最美的爱情。
    鲁迅和许广平相遇在一个静谧的十月午后,清风徐徐,蝶舞花香。
    此时的鲁迅已是赫赫有名的文坛巨匠,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却并不风度翩翩。他其貌不扬,身上没有一点风流才子的风情,反而有着一段失败的婚姻。在事业中,他犀利、激进,是革命的前辈;但在爱情里,他还干净得如一张白纸,婚姻的枷锁让他深沉、绝望。
    此时,年轻的许广平则是心存仰慕的高才学子,她风华正茂,却陷入了革命的漩涡。她热情积极,不矜不伐,不似平常女子悠扬含蓄。正是这样的性格决定了她和鲁迅之间的爱情走向。当鲁迅向她伸出援助之手,他就已成为她今后人生的避风港湾。
    这对师生之间的间隔岂止千山万水,但爱情要来临的时候,从不设定条件。只是在某一时刻,毫无征兆地闯入人们原本或平静无澜,或痛苦不安的生活。从此,便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于是,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他们相爱了。
    那个时代,民生凋敝,动荡不定,山雨欲来风满楼。
    那个时代,民众觉醒,百家争鸣,国家不幸诗家幸。
    在这时好时坏、忽明忽暗的时局中,鲁迅特立独行,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想要为自己、为世人,争得一份安身立命之所。他尝试种种选择。最终弃医从文,以笔代刀,走上了同黑暗反动势力斗争的不归路。
    他忧国忧民,劳心劳力,想要还这世界一份清明。虽不能一蹴而就,但他的努力和成果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受过新式教育的他,为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尽心尽力,其良性影响越来越大。一切都朝着他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然而,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些事情不会十全十美。他在事业上越成功,就显得他的家庭生活越失败。
    鲁迅曾试图掌控许多东西。他的喜好、事业、前进的方向,等等。当然,还有他最想掌控的婚姻。然而,他独独不能掌握的就是婚姻。他期待的婚姻,应以爱情为基础,两人志趣相投,同心协力。当他和朱安——一个裹小脚的旧式女子,在历经他“至孝”的母亲逼婚骗婚、最终走进封建社会包办婚姻之后,他们之间就已再无发展的可能。此后,他们的婚后生活了无生趣。爱情自不必提,这对夫妻之间连基本的思想和感情交流都是没有。
    他挣扎过——但这种挣扎十分无力,得不到亲人的认可,包括他挚爱的母亲。
    他反抗过——但他显然没办法去面对独自抚养他长大的母亲,这份恩情他无力偿还,他别无他法。
    他逃避过——但躲得了一时,却躲不了一世,最终还是要面对。
    他妥协过——但那素昧平生的女人根本不可能抹去身上封建礼教残留的痕迹,她再努力,也仍旧做不成能够和鲁迅并肩的“新”女性。
    他做出了许多努力想要摆脱这段婚姻,但结果仍是被迫接受。他变得心灰意冷,于爱情无望。罢了罢了,便将这所有的力量都放入到与敌人的斗争中去;罢了罢了,为了守护心中的期望,孤独一生又何妨?
    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对妇女极度苛刻与极度包容并存的时代。
    有一部分人提倡平等,竭力呼吁妇女解放。越来越多的女子走出家门,读书识字,不必裹脚,相夫教子不再是她们唯一的出路。她们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可以经济独立,也可以去革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们以自身实力证明,她们可以做得不比男人差。
    但也还有一部分人,并不甘心那个时代的老去。他们极力地维护着封建传统那个可以称得上是自负的自尊,把一切新式女子的行为,都定义为大逆不道。他们不能接受女子的抛头露面,包办婚姻是他们最后的手段、最后的挣扎。
    ……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脚下的土地。
    鲁迅和许广平即是如此,不论鲁迅在文坛抑或是革命中取得了多少成就,许广平始终都不是单纯依附他的蔓藤。她独立、知性,她就守在他的身旁,没有任何人能取代她的位置。他们是师生,是战友,更是灵魂的伴侣。
    那个年代,伴随着风风雨雨,已经远去。都说变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人在变,物在变,就连那份真挚的情也永远留在了那个其实并不算太远的时代。但不必忧心,那最美的爱情已经绽放在那最好的时节中,幽香四溢,悠远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