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伦理学

自定义人生(做自己的教练过不将就的一生)

  • 定价: ¥59
  • ISBN:978711552784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人民邮电
  • 页数:252页
  • 作者:李秦//李源|责编:...
  • 立即节省:
  • 2020-02-01 第1版
  • 2020-02-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知名教练李秦、李源人生教练之书,聚焦职场进阶、亲子教育、亲密关系、终身成长4个方面的18个关键点,提供了经过实践验证的大量工具,帮助遭遇人生困惑的你快速走出泥沼,改善处境,掌控局面。
    奴隶社会李一诺、有意思教练高琳、群智企业教练吴彦群、美国共创培训学院侯颖华联袂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需要你自己寻找答案的书。
    每个人都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像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可是遇到问题时,我们是否有办法来应对呢?当我们背负更为多元的角色,在多重任务之间切换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场景下的冲突,比如职业发展不顺利、亲密关系遭遇挑战、亲子教育闹内讧,等等。矛盾带来的纠结、焦虑和不安让我们左冲右突,可是我们越急于得到答案,却发现问题积累得更多。
    不管我们如何向外求,问题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因为只有向内求才能找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本书运用了先进的教练理念,结合大量成功案例,提炼出了有效的问题与工具,帮你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现内心渴望、激发内在动力,从而让你摆脱困境,走出身心俱疲的泥淖,掌控工作与生活,从容定义属于你的人生。

媒体推荐

    在这个快速变化、物质丰富的时代,焦虑感和匮乏感反而更加严重。其实每个人都坐在一座金矿上,这个金矿就是我们自己。好的教练可以帮我们找回这座金矿。学做自己的教练,能让我们做自己生命中的太阳。向大家推荐《自定义人生》,这本书带你穿越“问题”,实现内心的充盈,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李一诺  前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公众号“奴隶社会”联合创办人、一土教育联合创始人
    成人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无论你现在处在哪个人生关键点、面临怎样的问题,相信《自定义人生》都能给你带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考。生命要有缝隙,光才能照进来。愿这本书成为照进你生命的光!
    ——高琳  博士、有意思教练CEO  国际认证高管教练、畅销书《职得》的作者
    李源和李秦两位教练非常全面和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年人在个人成长、职业发展、亲密关系、亲子教育等领域最常见的困境,并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还原了他们的教练过程,让我们看到中年危机不仅不可怕,而且有解。
    ——吴彦群  群智企业教练中心创始人  Thinkers50“全球50位教练领袖”
    《自定义人生》讲述了不同个体经过教练过程完成蜕变的生命故事,他们经历的烦恼让我们感同身受,他们的改变也让我们为之欢欣鼓舞,因为我们一定希望那样的改变也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愿你阅读他人的故事时,能观照自己,打破局限,点燃内心的力量,从此活出最精彩的样子!
    ——侯颖华  美国共创培训学院(CTI)考官、督导、导师

目录

本书使用指南
第一部分  成为自己的教练
  第一章  袒露和接受脆弱是改变的开始
  第二章  遇见教练,成就更完整的自己
  第三章  用平衡轮发现自己的问题
第二部分  职场进阶指南
  第四章  用问题清单找到你的价值观
  第五章  破除限制性信念,做出正确选择
  第六章  用角色扮演梳理职场关系
  第七章  用GROW模型平衡工作与生活
第三部分  亲密关系指南
  第八章  通过36个问题找到意中人
  第九章  掌握爱的语言,让亲密关系升温
  第十章  和爱人、亲人吵架的正确方法
第四部分  亲子教育指南
  第十一章  用家庭私董会消除养育焦虑
  第十二章  情绪ABC练习让你成为孩子信任的父母
  第十三章  用授权分工促成合作养育
第五部分  终身成长指南
  第十四章  设定自我边界,培养融洽的人际关系
  第十五章  6步帮你掌控自我情绪
  第十六章  换个视角看自己,接纳真实的自我
  第十七章  写下爱自己的行动清单,持续塑造新的自己
第六部分  自我教练日常练习
  第十八章  感恩练习:更好地欣赏自己和世界
  第十九章  觉察练习:更好地与身体和感受联结
后记
参考文献
致谢

前言

  

    给中年危机的自己一份礼物
    我和李源相识于2017年,那年他来群智学习国际教练联合会认证的教练课程。他是成功的职场中年人中普通的一员,但又和普通的中年人不一样:他并没有深陷中年焦虑或随波逐流,一直不遗余力地寻求自我的成长。
    相较于青年和老年,中年是生理上相对稳定的时期(尽管我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中年人更多面临的是强烈的心理冲突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中年危机其实是一种心理危机,更准确地说,我们感受到的中年危机只是每个成年人心智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种失衡现象,也是我们每个人心智发展的必经之路,它的出现只是提醒我们需要为自己的心智成熟做功课了。
    心理学家丹尼尔·莱文森将成人心智模式的发展分为成人早期(20~40岁)、成人中期(40~60岁)和成人晚期(60岁以上)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又都存在或长或短的转换期,其中28~33岁是成人早期的转换期,40~45岁是成人中期的转换期,60~65岁是成人晚期的转换期。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凯根则弱化了心智模式和生理年龄的相关性,将成人意识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魔幻心智”(magical mind)、“以我为尊”(self sovereign mind)、“社会主导”(socialized mind)、“自主导向”(self authored mind)、“内观自变”(self transforming mind)。
    运用这两位学者的理论,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成年人的困境和机遇。20岁是青春期向成人早期转换的时间,刚刚步入社会的成年人心智上较多处于“以我为尊”的状态,那时的我们渴望离开家庭,与各种束缚抗争,我行我素。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追求独立,包括生活独立和经济独立,更追求自我人格的独立,希望从依附父母、被权威管束的状态中走出来,开始建立自己的生活基础。那时我们的职业发展和两性关系可能都不稳定,事业虽未有成,在生活中也还稚嫩,但我们有的是拼劲和热情,因为我们相信,即使过程再苦再累,终将看到更大的世界、更美的风景。
    经历各种“折腾”之后,不知不觉到了而立之年,30岁的我们开始寻求一种稳定——稳定的事业,稳定的两性关系;期待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在心智发展上开始更多地与社会联结,也更多地接受和遵循社会规范,实现从“以我为尊”向“社会主导”的转换。这个时期,我们希望在各种选择中做出可以使自己稳定的正确决定,而选择任何一个机会则意味着失去其他可能,于是我们纠结了、焦虑了。这就是人在30岁的转换期会遇到的挑战,是安定前的困惑。
    我们确定了方向后,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有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我们努力地攀登着职业的阶梯,也构建着自己的生活。大多数人在社会化的生活中能顺利过渡到“社会主导”的意识层级,此时人格的发展来自适应社会的动力,寻求社会的认同是这个阶段的核心。我们努力建设符合社会标准的生活,控制好自己,配合他人,也经常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此时的幸福依赖于目标的实现和实现目标的速度,而我们心中的目标通常也是社会公认的目标:有车有房,生儿育女,有稳定的工作和光鲜的头衔。
    我们不再是年轻、经验少、资历浅的那群人了。可是,在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成就和物质基础时,我们却发现自己并不快乐。我们重回原生家庭,却搞不定与父母的沟通问题;我们倾注热情和爱,却发现自己完全搞不定一个孩子;亲密关系进入油盐酱醋中,开始变得风雨飘摇,一点小事都可能引发冲突;自己的身体和精力大不如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开始下降,曾经稳步上升的职业发展开始遭遇瓶颈,每走一步都更加艰难。
    我们遭遇“中年危机”了,也就是进入了莱文森提到的成人中期的转换期。到了成年中期,我们发现一路拼搏却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即使位高权重但真实感受是高处不胜寒,我们开始体验到一种莫名的危机。我们的生活似乎只见眼前的苟且,看不到诗和远方。我们开始质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自我牺牲、努力打拼,但是对家庭和工作的付出却没有获得想象中的肯定与认可。我们开始变得不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担心失业,我们活得好辛苦、好累。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这一切是否值得?
    我们在“社会主导”阶段一路向前时,会逐渐被世俗的标准所羁绊而切断了与自我需求的联系,我们越来越关注别人而不是自己。长期被忽视和压抑的自我急切需要被表达和发展,每当我们深入思考那些引发自己焦虑的问题时,经常会感到内心各种声音在打架。我们没有想到,现在的困境正是自己的心智模式造成的,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与工作的关系,都是我们和自己关系的投射。此时,我们需要发展的是“自己”,我们应该聚焦于认知自我,发展完整的自我,形成新的平衡,进入“自主导向”的意识层次。
    “自主导向”层级的“做自己”与“以我为尊”最本质的区别是,我们已经发展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且真正地了解、接纳了自己。我们能听到内心的声音,就能更开放和包容,具备同理心并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对社会规范形成自我评价系统。做决策时,我们对自己的需求更清楚,就更能尊重他人的意愿,整合不同的观点,来支持自己实现更大的目标。此时的目标既能服务自我,又能服务社会。我们更清楚自己的价值观,也更明确自己的使命感。我们不再被名利所刺激,能够实现自我激励,并鼓励他人也尝试自我驱动。
    尽管大部分成年人都会在社会化的大环境下顺利进入“社会主导”的阶段,但总有一部分人终其一生都不能突破“以我为尊”的阶段。凯根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大约有13%的人处于这个层次,而大约有46%的成年人会忠于“社会主导”阶段一直到老,成年人当中只有为数不多(大约34%)的人可以进入更高的“自主导向”阶段。所以,当你开始感受到中年危机时,我可能要对你说一声“恭喜”,因为你即将开启自我心智成长的新旅程。貌似危机的焦虑中年,正是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两大动力失去了平衡,它是我们与自己的内在相联系的呼唤,是发展完整人格的呼唤,是寻求人生意义的突破。当我们再次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两大动力的平衡时,我们就有能力表达“我为何而生”,从这里找到激情和能量。这时的我们既能与自我联结,“随心所欲”,又能适应社会,“不逾矩”。
    李源和李秦两位教练非常全面和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年人在个人成长、职业发展、亲密关系、亲子教育等领域最常见的困境,并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还原了他们的教练过程,让我们看到中年危机不仅不可十白,而且有解。通过教练对话,每一个主人公都实现了自我突破和认知升级。他们的心智模式转换,有的在成人早期从“以我为尊”发展到了“社会主导”,也有的在成人中期从“社会主导”发展到了“自主导向”。更有价值的是,作者还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教练工具,简单易操作。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教练能帮助我们化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危机?
    20世纪70年代,大量研究揭示,人们表现出来的行为只显露了人类潜能的一小部分,教练则是帮助人们将潜能释放出来,重点是帮助人们学习而不是给他们讲授,即授人以渔。教练关注的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是心智模式的发展。犹如计算机的底层操作系统,人们外在显性的行为受到我们的认知和潜意识的影响,真正影响我们发挥潜能的是“我们心中的对手”。教练通过认知自我来发展自我,升级意识层级,打破内心障碍,建立更为完整的人格。
    教练过程是一场结构化、有目标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被教练者在教练的带领下进行发人深省并富有创造力的思考。我们常说教练像一面镜子,与教练对话,就仿佛看镜子中的自己,只是这时看到的不是外在的容颜,而是我们的行为模式和内在的认知模式。处于成人转折期时,我们需要整合和反思过去,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没有意识到的情绪、价值观、信念、需求等,透过教练对话,都成了客体,在教练对话中被观察、讨论、分析和调整,帮助我们看到自己心智模式过去创造的辉煌及其带来的当下的困惑。
    教练是内在自我的唤醒,将我们的视角从外部关注转向自我,学习倾听内心的声音,健全与自我的关系,运用与生俱来的、更完整的智慧,激活内在的激情和力量。我们不再怨天尤人,认为凡事“都是别人的错”;我们也不再被迫释怀,“听天由命”。处于成人转折期时,我们需要面对下一阶段的挑战,我们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为更高远的未来做准备。我非常欣赏本书的书名——自定义人生,这不仅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更能支持每一位读者迈向“自主导向”的意识层级。
    作为职场中年人,心智的成长能支持我们取得更大的职业成功。每一个人都可以释放内在的创造力,让自己更有责任和担当,进而建立一个具有集体领导力的组织。教练帮助管理者看到自己的盲区,改变阻碍他们向更高层级发展的行为,提升领导力效能;教练优化团队群体动力,激发组织动力,推动组织集体意识层级的升级。据国际教练联合会的调查,全球超过70%的大企业都在实践教练技术,教练被称为2l世纪管理学的革命。我今年3月参加国际教练联合会的全球领袖论坛时发现,创建企业教练文化正在成为趋势,也是国际教练联合会未来全球战略之重。
    今天是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窗外是三亚的大海,眼前是令人心潮澎湃的阅兵仪式。我希望教练技术在中国蓬勃发展,推动企业集体意识的提升,释放人和组织的潜能,这是我遭遇中年危机后重新定位的人生使命,也希望这本书能支持更多人从容地奋斗!
    吴彦群
    2019年国庆节
    群智企业教练中心创始人
    Thinkers50“全球50位教练领袖”

后记

  

    教练的作用:陪伴与监督,发现与唤醒
    学舞蹈的人都知道,在练功房练舞时可以用镜子来观察自己的动作。教练有点像这面镜子,如果一定要给它起个名字的话,我想叫乔哈里镜子。
    对于沟通领域和个人意识发展领域中的乔哈里窗(见图P-1),大家可能不陌生,这个模型对我们的启示是,人对自己的认知是动态发展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了解但别人也许能看见的盲点,每个人也都有未被唤醒的潜能。
    人的盲点也许可以经由教练被发现,人的潜能也许可以经由教练被唤醒,教练就如同那面照见盲点和潜能的镜子。
    如图P-2所示,代表隐私的部分是黑色的,意思是,除非来访者自愿,且来访者觉得让教练了解那部分信息有助于自己实现教练目标,否则来访者不需要向教练透露隐私,而且教练有义务保守来访者的隐私。
    所以,我将教练的作用归纳为:陪伴与监督,发现与唤醒。陪伴与监督
    我提到过马歇尔·戈德史密斯教练的例子,他已经70多岁了,仍然坚持每天使用自我提问清单来回顾自己“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他还请了一名教练每天对他的行为进行监督。
    与此同时,马歇尔·戈德史密斯也通过邮件和电话来跟进他的来访者自我提问清单的完成情况。
    教练的主要作用就是陪伴与监督。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候我们会因为缺乏陪伴与监督而想放弃努力,但教练的日常检查给我们的行为赋予了责任感和成就感。
    如果去过健身房,你可能很容易发现,有教练的时候,你的体力和耐力会发挥得更加充分。这揭露了人性的两个特点:
    (1)人类善于做计划,但在执行时往往不够自律;
    (2)人类经常觉得自己不需要帮助也可以做到最好。
    发现与唤醒
    如果来访者在完成日常提问清单时遇到了问题,马歇尔还会和来访者约时间聊一聊。这时候,马歇尔进入了帮助来访者发现盲区、唤醒潜能的阶段。
    当来访者被发现与唤醒之后,可能会做出新的计划,这时候,教练的陪伴与监督会帮助来访者再次踏上“知道一做到一成为”的升级道路。
    接下来,我分享两个线上来访者发现盲区和唤醒潜能的故事。
    我的不幸怎么会是我自己选的
    下面是一个叫暮晨的来访者的描述。
    ……
    大周说:“你怎么知道?我上学时经常被老师选中代表学校表演,比如表演诗朗诵、舞台剧等。我在国外时还教过中文,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觉得特别过瘾。”
    我和大周说:“你不是在意别人的眼光,你是期待观众的目光,是这样的感觉吗?”大周说:“对对对,就是这样的。”
    然后我追问:“大周,对于你在行的事情,比如物流方面的事情,你在意别人的眼光吗?” 大周在电话那头一拍大腿,说:“不在意啊,我非常相信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如果别人说的不靠谱,我会跟他杠到底。” 看起来,大周说的“在意别人的眼光”只是一个幌子,而不是真相。 大周沉默了一阵子,补充道:“我想起来了,曾经有朋友说,我是一个被耽误了的演员。” 大周从来没有觉得喜欢舞台能算一个正儿八经的爱好,所以当别人说他在这方面有天分的时候,他不仅不觉得骄傲,反而觉得很惭愧。 大周后来明白了,他还可以走上讲台,把他多年来对物流管理的见解分享给同行,这样不仅可以让他在职业上更自信,也可以满足他对舞台的向往。也许,大周不需要去上什么课,他只需要寻找走上讲台的机会。 我们谈话结束的时候,大周告诉我他内心平静多了,不再那么焦躁了。 教练可以帮助来访者放下自我评判,唤醒他们被压抑和隐藏的内在资源和潜能。当潜能被唤醒的时候,人会获得新的力量。 让我以国际教练联合会对教练的定义作为结尾:“教练作为一个长期伙伴,通过创造性地引发来访者深度思考的教练过程,激励来访者最大化地提升自我认知与发掘职业潜能。教练相信每一位来访者都是富有创造力、存在无限可能,并且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