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科学

地震学原理与应用(第2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

  • 定价: ¥45
  • ISBN:978731204360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科大
  • 页数:227页
  • 作者:编者:刘斌|责编:...
  • 立即节省:
  • 2020-01-01 第2版
  • 2020-01-01 第2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是以地震学的基本原理为主,兼顾应用的基础理论教材;系统介绍了与天然地震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定量研究天然地震的基本方法;基于连续介质中弹性波传播理论,着重讨论了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介绍了目前已有的地球内部构造的相关知识;对天然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以及地震预测等问题做了适当介绍;特别注重物理概念的引入以及数学模型建立方面的介绍,充分强调基本模型和概念与严格且系统的数学理论之间的结合,使读者了解数学与地球科学中物理模型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运用数学理论定量描述、处理地震学中相关问题的方法。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地球物理专业师生,以及从事地球物理学、地震学研究的相关人员参考。

目录

总序
第2版前言
前言
第1章  地震学简介
  1.1  天然地震和地震学
    1.1.1  大地震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1.1.2  地震学是研究地球震动及有关现象的一门科学
  1.2  地震学的主要内容
    1.2.1  地震的宏观调查
    1.2.2  测震学
    1.2.3  地震活动性
    1.2.4  地震波传播理论、地球和行星内部构造
    1.2.5  震源理论
    1.2.6  模型地震学和野外实验
    1.2.7  地震的预测和预报
  1.3  地震学的主要应用
    1.3.1  预报自然灾害
    1.3.2  探测地球和行星内部的构造和动力学过程
    1.3.3  测定地面振动
第2章  宏观地震调查
  2.1  伴随地震发生的自然现象
    2.1.1  宏观地震现象
    2.1.2  微观地震现象
  2.2  地震强度
    2.2.1  地震烈度
    2.2.2  地震震级和地震矩
  2.3  地震的宏观调查
    2.3.1  地震宏观调查的目的
    2.3.2  地震宏观调查的主要内容
    2.3.3  地震宏观调查资料的整理
    2.3.4  宏观调查方法的意义和限度
第3章  地震波传播
  3.1  主要简化假设和基本理论
    3.1.1  地震波的复杂性
    3.1.2  分析地震波时的主要简化假设
    3.1.3  地震波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3.2  平面波在平界面上的反射、折射
    3.2.1  定解问题
    3.2.2  平面波在自由界面上的反射
    3.2.3  由地动记录推算入射波特征
    3.2.4  偏振交换、面波和类全反射
    3.2.5  平面波在平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3.2.6  能量分配
第4章  地震面波
  4.1  基本模型
  4.2  瑞利面波
  4.3  Love面波
  4.4  频散方程的相长干涉解释
  4.5  面波的频散
    4.5.1  频散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
    4.5.2  地震面波的近似图像
    4.5.3  Airy震相
    4.5.4  地震面波的频散曲线
  4.6  地球上的面波和导波
    4.6.1  通过海洋的瑞利面波
    4.6.2  通过大陆的Love波和瑞利面波
    4.6.3  其他与浅层结构有关的面波和导波
  4.7  面波与地壳、上地幔构造的研究
第5章  地球自由振荡
  5.1  基本方程
    5.1.1  运动方程的建立
    5.1.2  X的分析
    5.1.3  P的分析
    5.1.4  □(数学公式)的近似处理
    5.1.5  准确到一级小量的运动方程
  5.2  边界条件
  5.3  运动方程的求解
    5.3.1  方程的变换
    5.3.2  无外力作用时的形式解
    5.3.3  考虑地球自重力场作用时的形式解
    5.3.4  定解
    5.3.5  解的性质与特点
  5.4  观测和应用
    5.4.1  地球自由振荡的确认
    5.4.2  观测技术的进步使研究更加深入
    5.4.3  地球自由振荡的应用
第6章  近震射线与地球浅部构造
  6.1  波动理论向射线理论的过渡
    6.1.1  各向同性、弱非均匀弹性介质中的波动方程
    6.1.2  哈密顿方程
  6.2  近震射线与地壳构造
    6.2.1  平分界面模型中的射线和时距方程
    6.2.2  地震射线在倾斜分界面上的折射和反射
    6.2.3  折合走时曲线
    6.2.4  震相
    6.2.5  走时曲线的应用
    6.2.6  地壳构造简介
第7章  远震射线与全球构造
  7.1  远震射线及地球深部构造
    7.1.1  远震震相的走时曲线
    7.1.2  地球内部不同速度分布对地震射线形状和走时曲线形状的影响
    7.1.3  由实测走时曲线计算地球内部速度分布的基本方法
  7.2  地球内部的速度分布
    7.2.1  速度分布模型
    7.2.2  远震体波震相
    7.2.3  几个重要的速度及其导数间断面
    7.2.4  近代有关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分布的研究
第8章  地震波的激发和震源机制
  8.1  地震断层和震源区的应力状态
    8.1.1  地震的直接成因:弹性回跳假说
    8.1.2  断层面解
    8.1.3  利用乌尔夫网求断层面解
    8.1.4  震源区的应力状态
  8.2  地震波辐射源的理论模式
    8.2.1  集中力系点源
    8.2.2  利用S波偏振确定断层面
  8.3  震源破裂过程
    8.3.1  有限移动源
    8.3.2  震源过程与理论地震图
第9章  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假说
  9.1  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
    9.1.1  宏观特点
    9.1.2  地震动的特点
    9.1.3  震级-频度关系
    9.1.4  地震的时间分布
    9.1.5  地震的空间分布
    9.1.6  震源的时空变化图像
  9.2  地震的成因介绍
    9.2.1  地震的基本分类
    9.2.2  地震的成因假说
    9.2.3  地震成因的断层假说与地震活动特征
第10章  地震预测
  10.1  概说
    10.1.1  地震预测的基本目标
    10.1.2  地震预测发展概况
  10.2  主要预测方法
    10.2.1  地震地质方法
    10.2.2  地震统计方法
    10.2.3  “地震空区”法
    10.2.4  地震前兆方法
  10.3  触发问题及其在预报上的应用
  10.4  政府机构发布地震预报的实例
    10.4.1  中国海城地震预测预报简介
    10.4.2  美国Parkfeild地震预测预报简介
  10.5  孕震模式研究
    10.5.1  震源物理理论模式
    10.5.2  唯象孕震模式
  10.6  地震预测的难点
附录A  与地震烈度有关的参数
附录B  笛卡儿张量
附录C  矢量、微分算符,场论概要
附录D  正弦大于1时所对应的复数角度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