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宗教

庐山禅行

  • 定价: ¥58
  • ISBN:9787108066503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三联书店
  • 页数:293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分为“钟鸣板响”“云水禅心”“因指见月”“缘来缘去”和“本来无一物”五个篇章。其中,“钟鸣板响”记录山居时所见所闻所思;“云水禅心”讲述传奇人事;“因指见月”则记述高僧大德;“缘来缘去”写寺缘过往名流;“本来无一物”乃历数家珍。通过对栖贤寺山居点滴的真实记录,对自然、人文的客观叙述和状写,意欲以点带面,探究佛教文化之意蕴、人与自然泯一的融洽关系。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者于庐山栖贤寺体味禅林、修心之旅的随笔集。庐山作为佛教名山历史悠久,栖贤寺位列庐山五大丛林,底蕴深厚。作者住寺日久,见往来僧众,闻晨钟暮鼓,心有所感,一一记录。

作者简介

    杨振雩,1936年8月生,庐山市人。198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2002年,出版散文集《饥饿的芦苇》(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出版散文集《本命之年》(作家出版社)。2014年,出版散文集《庐山往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目录

自序
前言
  日暮但闻钟
钟鸣板响
  寺庙一日
  早课
  金芙蓉
  花香见佛
  老画家
  击鼓
  石人峰上诵经声
  浴佛节
  文人画
  手印
  寺多林木
  明天再讲吧
  这里香
  打板声
  皈依
  二十四潭明月
  一件披风
  闭关房
  两位女画家
  得麽
  听水
  栖贤四季
  小沙弥
  寺月
  晓梦
  小木屋
  流浪的日子
  去栖贤寺看雪
  大白狗
  夜访五乳寺
  住山
  灰色的兔子
  相忘于江湖
  参话头
  石佛寺住茅
  画功告成
  古琴
  雕像
  学童
  制香
  费老素描
  玉渊放生
  禅人无异相
  梦中见佛
  观音桥下水
  风雨根
云水禅心
  从把茅盖头开始
  有情来下种
  明天是个好日子
  “老龙王”
  抄血经
  红学僧家
因指见月
  智常开法
  行因崖居
  晓舜忍辱
  辩首座书偈
  大澄念咒
  大悟还俗
缘来缘去
  陆羽品水
  李璟驻跸
  “二苏”留碑
  米芾怀砚
  庐山高哉
  李氏山房
  朱熹游栖贤
  汤显祖之梦
  宋之盛与顿修
  匡山草堂
  异日林泉
本来无一物
  观音桥
  《庐山三峡桥》
  《五百罗汉图》
  《墨子篇》
  四大名泉
  镇寺八宝
  铁菩萨
后记

前言

  

    余志学之年负笈异乡,圆木警枕,时于“郭北”诵读,图其静也。一日晡时,卒然踣地,半晌方起。时“科考”在即,人恍惚若梦,余病矣。兄每于工余负我求医,仍低热不退。且去问巫,巫微启双目,冁然笑曰:“为阴兵所伤也。”遂铰楮为兵,于野地焚后乃瘥。
    余甚异之,为“子不语”乎?为复“敬而远之”者欤?
    及长,稍阅世,偶至寺庙,常感喟不已,竞莫名眼湿。尝游南康云居,见寺侧白果木,翳翳然直干青云,悲风萧索,如松风然,意气为之顿释。暗忖:“余岂有佛缘哉?”
    中岁性耽山水。有长者劝曰:“汝既不时,曷不常近兰若?”味其意,吾若有所悟焉。
    乙未秋,始参庐山诸寺,尤近山南栖贤,幸得从祥浩法师游,从容浃洽,时晤叙竞日,孔慰我怀。但恨来迟,乃叹久溺俗中,狃于故习,流转尘劳不已。结驷连骑,何谓也?金玉满堂,何谓也?人自宝之,于我何涉?始知出离如脱屣之乐,复得返自然耳。
    后,余常徙倚林下,浸润于梵呗;佛乐时翩然人梦;钟鼓之声,板磬之音,时萦于耳,初不暂离。余恬然自适,遂称乃此中人也。我且做个闲人,山道上行,北窗下卧,如何?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年来渐就衰损,虑生死事大,未得透脱,试求诸寂寞之滨,思欲闻道而有诸己,然桑榆已近,尚可得乎?
    前有宋荦,效苏轼慨然解带栖贤;后有金世扬,供《五百罗汉图》酬报山神。皆一时之佳话也。余虽不敏,讵敢望贤而踵其迹哉!然则何伤?亦留其雪泥鸿爪,聊以存念耳。
    乃集栖贤寺所识诸事,皆林下之幽事也,属以成文,以为之记。
    杨振雩谨识
    戊戌于浔阳

后记

  

    2013年前后,我常去栖贤寺,至今已数个年头。在时来时往的寺居日月里,颇有所得。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可以看作我学道的一点心得。不敢自密,因以献芹。
    书名《庐山禅行》,取意为于庐山体味禅林修学之旅。
    全书主要以“钟鸣板响”“云水禅心”“因指见月”“缘来缘去”和“本来无一物”五个方面为基本内容。其中,“钟鸣板响”占绝大部分篇幅,记录山居时所见所闻所思;“云水禅心”,讲述传奇人事;而“因指见月”则记述高僧大德;“缘来缘去”写寺院过往名流;“本来无一物”乃历数栖贤曾有的家珍。
    通过对栖贤寺山居点滴的真实记录,对自然、人文的客观叙述和状写,意欲以点带面,探究庐山佛教文化之意蕴、人与自然泯一的融洽关系,以期管窥庐山真面目于万一。
    成书过程中,首当感谢栖贤寺住持祥浩法师不吝赐教,多方开示,于文稿提出宝贵意见,并对部分章节予以修订。感谢王忠芳、李敏、何柳凝提供精美图片。还要感谢所遇各位有缘居士友情襄助。
    然而,日居月诸,我果有所得否?否也!我于栖贤实无所得。无限甚深微妙法,穷其一生尚难窥其堂奥,矧我根性愚钝,福德浅薄,更不可赜其渊玄,故文中错谬实所难免,伏望诸位大德原宥,予以教正。
    2018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