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提问

  • 定价: ¥68
  • ISBN:978753396027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浙江文艺
  • 页数:342页
  • 作者:杨澜|责编:金荣良
  • 立即节省:
  • 2020-03-01 第1版
  • 2022-10-17 第12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你提问的方式,影响你的一生,错误的提问,只有负面的答案,正确的提问,意味着全新的思路和机会。杨澜30年提问生涯汇聚成的心血之作,从25个环节,层层递进,教你通过提问与自我,他人,世界更好地互动。
    疯狂的寻找最正确的答案,却不知道如果自己的问题本来就是错的。问什么,怎么问,问到何种程度,上千次深度采访,数万次发问中提炼的【提问心得】全部纳入书中,一本提问领域的高阶沟通课。
    近百个与世界各领域大佬访谈的真实案例,真正优秀的人,特别会提问,当你感到困惑难解或绝望无助时,感谢上帝给我们安排的这场考试是开卷的,你可以去通过提问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回答的。一本书让你看到通过高质量提问带来的可能会改变你人生轨迹的珍贵答案。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讲述提问方法论的书,也是杨澜黄金30年媒体生涯凝结的心血之作。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提问的能力比回答的能力更重要。”在三十年的媒体工作经历,二十二年制作《杨澜访谈录》的过程中,提问不仅成为杨澜的职业,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她以提问为生,问什么,怎么问,问到何种程度,提问的语气、语调,拿捏的分寸,都与提问者的审美能力息息相关。上千次的深度采访,数万次的提问,让她不断思考如何有效地提问。她相信,提问是认知与沟通的语言方法论。同时提问也是一种底层能力,“如何更好地提问”的能力是每个人都用得上的。每个人都有提问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学习提升这种能力,改善自己的认知与沟通的品质,甚至改变人生的轨迹。学会提问,问出好的问题,是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的生存之道。
    现在就让我们开始提问吧。

作者简介

    杨澜,26岁获得中国主持人国家荣誉奖——首届“金话筒奖”;32岁首创了中国高端文化卫星频道——阳光卫视;她采访了全球900余位世界政要和各界风云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华莱士”;三次参与中国奥林匹克申办工作,应邀出任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形象大使和2022冬奥会总体策划,同时还担任国际特殊奥林匹克全球形象大使;曾荣获国家公益慈善奖“中华慈善奖”;2013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影响力100位女性之一。

目录

序篇  提问之道
PARTⅠ  提问之前
  CHAPTER 1  驱动认知:好奇心
    好奇心的起点:未知和无知
    好奇心的激发:家庭和学校
    好奇心的练习:新手和专家
  CHAPTER 2  认知互动:提问力
    认知世界:让世界认识我
    自我认知:我认识“我”
    关键提问:你我之间
  CHAPTER 3  案头功课:语言
    研究受访者:用背景知识接近对方的认知水平,拉近心理距离
    从策划案到问题单:人物分析与主题设定
  CHAPTER 4  案头功课:非语言
    眼神
    动作
    服饰
PARTⅡ  提问开启
  CHAPTER 5  暖场:破冰原则
    称谓的分寸
    谈资的选择
    对白的预热
  CHAPTER 6  关系原则
    开放与闭合
    相近与关联
    尊重与赞美
PARTⅢ  场景化提问
  CHAPTER 7  抵达一现实场景
    场景:背景信息的集散地
    场景:情感信息的发散点
  CHAPTER 8  重返一特定场景
    调度:两种记忆
    驱动:两种时刻
PARTⅣ  共情式提问
  CHAPTER 9  共情于“共同”
    作为“人”的真实:互惠
    作为“人”的差异:求同
  CHAPTER 1O  共情于“共识”
    提问者之“识”
    受访者之“识”
PARTⅤ  假设式提问
  CHAPTER 11  隐形假设提问
    提问:价值观假设
    提问:描述性假设
  CHAPTER 12  具象假设提问
    适用
    通用
    慎用
PARTⅥ  转场式提问
  CHAPTER 13  转场:从连接词到关键词
    切换:精确转场
    过渡:模糊转场
  CHAPTER 14  串场:从特写到特稿
    开场:情绪中的人
    中场:事件中的人
    终场:我眼中的人
PARTⅦ  阐述式提问
  CHAPTER 15  引文式阐述
    对方和第三方
    复述和诠释
    数据和例证
  CHAPTER 16  类比式阐述
    相似(相反)组合
    “最”式组合
PARTⅧ  质疑式提问
  CHAPTER 17  质疑之“理”
    追问
    直问
  CHAPTER 18  质疑之“力”
    反问
    激问
  CHAPTER 19  质疑之“礼”
PARTⅨ  婉语式提问
  CHAPTER 20  禁区左右
    禁忌与触及
    桥接与迂回
  CHAPTER 21  修复前后
    问前与问后
PARTⅩ  提问中的留白
  CHAPTER 22  倾听中的沉默
    语空与放空
    激励与欣赏
  CHAPTER23  倾听中的反馈
    “听”还是“听见”
    听觉还是视觉
PARTⅪ  结语式提问
  CHAPTER 24  提问暂停
    两种方向:遗产和预言
    两类定格:高光与火花
  CHAPTER 25  提问待续
    未问之问
    全书注释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