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从故乡出发从世界回来

  • 定价: ¥68
  • ISBN:9787559825612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广西师大
  • 页数:404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是一部讲述当代青年离开大城市、返乡创业并取得显著成绩的纪实文学作品。在多数人蜂拥至大城市的时候,作为一个名校大学生,他却对故乡心存眷恋,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改造故乡,并通过创业带动故乡经济发展,最终使故乡有了崭新的面貌。

内容提要

  

    乡村是所大学,这所大学是城市人和乡村人共同的成长熔炉。本书是“新农人”陈统奎回归故乡,运用现代乡村建设理念和方法,振兴乡村并实现自身创业梦想的真实记录。陈统奎冲破世俗偏见,克服重重困难,在海南岛的火山村发起了一场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不仅带领乡亲们种有机农作物、开特色民宿致富,还改变了村容村貌和乡村风气,让火山村焕然一新。身为青年一代创业代表,陈统奎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创业梦想与乡村建设高度契合的理念和实践,对当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具有极大的示范价值。

作者简介

    陈统奎,80后返乡青年,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曾任《新民周刊》调查记者、《南风窗》高级记者。2009年起回到故乡海南岛雷琼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境内的火山村,带领村们转型自然农法耕种,创立火山村荔枝品牌,并经营起海南岛首家民宿,发起主办了五届全国返乡论坛,成为走上哈佛商学院演讲的返乡青年,被称为“半农半社会起业家”。

目录

上篇:从故乡出发
  “一席”演讲:再造故乡
  从火山村走向自由港
  社区营造的启蒙老师
  从“理事会”到“产销班”
  自然农法与消费者运动
  火山村珍珠认养记
  火山村荔枝:迈向六次产业
  “花梨之家”民宿来时路
  韩国艺术家驻村创作记
  新故乡动员令
  Farmer4:既是演唱会,也是演“倡”会
  与明月共舞,看见操盘手
  我的小火山  你的“小革命”
  被梦想叫醒  被故乡唤回
下篇:从世界回来
  廖嘉展:再造魅力新故乡
  西村幸夫:打造观光城乡
  赖青松:台湾返乡1号人物
  用消费改变世界
  盐见直纪:半农半x的生活
  陈瑞宾:环境公益信托挖井人
  微热山丘的品牌术
  返璞归真的茅乃舍
  薰衣草森林的场景革命
  萌木村:超人的幸福经济学
  马路村的乡恋经济学
  温馨洋溢的由布院
  大村梦幻农场姓农
  一枚“朝取鸡蛋”的爆红
  奇人奇物进乡
代后记陈统奎:离开《南风窗》以后

前言

  

    总序
    “雅活书系”陆陆续续出来了,受到不少读者的欢迎,编辑约我写一篇总序,我遂想起当初策划此书系的缘由。入夜,又细细翻阅书架上“雅活书系”已出的20余种书,梳理并列出将出的近10种书的书名,不由心潮起伏,感慨系之,于是记下我的片断感受。
    “雅活”这个概念,并非现在才有,中国实古已有之。举凡衣食住行、生活起居、谈琴说艺、访亲会友、花鸟虫鱼、劳作娱乐,这日常生活里的一切,古人都可以悠然有致地去完成。譬如,我们翻阅古书,可见到古人有“九雅”:日焚香,日品茗,曰听雨,曰赏雪,日候月,曰酌酒,日莳花,日寻幽,日抚琴;又见古人有“四艺”:品香、斗茶、挂画、插花。想想看,“雅活”的因子,覆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可以说,“审美”这个东西,已渗入中国人的精神血液里头。
    明人陈继儒在《幽远集》中说:
    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闲,杖令人轻,水令人空,雪令人旷,剑令人悲,蒲团令人枯,美人令人怜,僧令人淡,花令人韵,金石鼎彝令人古。
    这样一些生活的风致,似乎已离时下的我们十分遥远。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匆促前行,常常忽略了那些诗意、美好而无用的东西。
    美的东西,往往是“无用”的。
    然而,它真的“无用”吗?
    几年前,我离开从事多年的媒体工作,回到家乡,与父亲一起耕种三亩水稻田,这一过程让我获益良多。那时我已强烈地感受到,城市里很多人每日都在奔波,少有人能把脚步慢下来,去感受一下日常生活之美,去想一想生活究竟应当是什么样子。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当我重新回到乡村,回到稻田中间,开始一种睛耕雨读的生活时,我真切地体会到内心的许多变化。我也开始体悟到唐庚这首《醉眠》中的“缓慢”意味。我在春天里插秧,在秋天里收割,与草木昆虫在一起,这使我的生活节奏逐渐地慢了下来。城市里的朋友们带着孩子。来和我一起下田劳作,插秧或收获,我们得到了许多快乐,同时也获得了内心的宁静。
    我们很多人,每天生活在喧嚣的世界里,忙碌地生活和工作,停不下奔忙的脚步。而其实,生活是应该有些许闲情逸致的。那些闲情雅致或诗意美好,正是文艺的功用。
    钱穆先生说:“一个名厨,烹调了一味菜,不至于使你不能尝。一幅名画,一支名曲,却有时能使人莫名其妙地欣赏不到它的好处。它可以另有一天地,另有一境界,鼓舞你的精神,诱导你的心灵,愈走愈深入,愈升愈超卓,你的心神不能领会到这里,这是你生命之一种缺憾。”
    他继而说道:“人类在谋生之上应该有一种爱美的生活,否则只算是他生命之夭折。”
    这,或许可以算是“雅活书系”最初的由来吧。
    “雅活书系”,是一套试图将生活与文艺相融合的丛书。它有一句口号:“有生活的文艺,有文艺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文艺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种。文艺与生活,本密不可分。若仅有文艺没有生活,那个文艺是死的;而若仅有生活,没有文艺,那个生活是枯的。
    “雅活书系”便是这样,希望文艺与生活相结合,并且通过一点一滴、身体力行,来把生活的美学传达给更多人。
    钱穆先生所说的“爱美的生活”,即是“文艺的生活”。下雪了,张岱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坐船去湖心亭看雪。一夜大雪,窗外莹白,住在绍兴的王子猷想起了远方的老友戴逵,就连夜乘船去看他;快天亮时,终于要到戴家了,王子猷却突然返程,说:“我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同样,还是下雪天,《红楼梦》里的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起来,储在一个坛子里,埋入地下三年,再拿出来泡茶喝。也有人把梅花的花骨朵摘下,用盐渍好,到了夏天,再拿出来泡水,梅花会在沸水作用下缓缓开放。
    ——这都是多么美好的事!
    生活之美到底是什么?从这套“雅活书系”里,每一位读者或许能找到一点答案。当然,这并不是“雅活”的标准答案,生活本无标准可言——每个人的实践,都只是对生活本身的探寻。而当下的生活,如此丰富,如此精彩,自然也蕴含着无比深沉的美好。“雅活书系”或许是一束微弱的光,是一个提示,提示各位打开心灵感受器,去认识、发现、创造各自生活中的美好。
    很荣幸,“雅活书系”能得到读者们的喜欢,也获得了业内不少奖项。我愿更多的人,能发现“雅活”,喜欢“雅活”;能在“雅活”的阅读里,为生活增一分诗意,让内心多一丝宁静。
    写完此稿搁笔时,立夏已至,山野之间,鸟鸣渐起。
    2019年5月6日

后记

  

    代后记陈统奎:离开《南风窗》以后
    李婷婷
    1000个椰子壳能做什么?博学生态村给出的答案是打造出一个“蜜蜂共和国”。
    2009年末以来,海口市这个原本普通的小村庄每天都在发生着不普通的变化——修建环村自行车赛道,村民自选成立生态村发展委员会,开办温馨的台湾式民宿,如今由一群韩国艺术家驻村打造的“蜜蜂共和国”也渐渐成型。
    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是陈统奎,博学村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2012年8月之前,他是《南风窗》高级记者。从2003年开始向杂志社投稿到现在,他作为一名记者已从业近10年。10年中,他曾无数次前往重要的论坛、会议,采访到无数鼎鼎大名的人物,以各种体裁侧面表达了一名有良知的记者对社会的观察,直到8月的离开。  这一次重新起航,他给自己的定位是成为一个社会企业家。在脱掉记者外衣的三个月里,他用行动一步步践行着自己新的理想。
    11月11日,首届社会创业和社会创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陈统奎自己作为论坛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在微博上全程直播实时动态。这个被参与者戏称为“社会资本相亲大会”的论坛,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陈统奎在微博上说:“这是我离开《南风窗》之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
    拐点
    陈统奎新理想的起点是台湾一个名叫“桃米里”的乡村。
    那是日月潭附近的一个小山村,2009年9月,《南风窗》派他前往台湾参加“2009两岸环媒体交流”,他就是在那个时候邂逅了自己人生的拐点。
    桃米里原本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贫穷和落后是村子最大的特色,经过1999年的“9·21”地震后,在新故乡文教基金会的帮助下,村民们开始重新认识家乡,并积极考取生态解说执照,村庄也以生态为主题重新建设,打造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如今的桃米里已经成为台湾的重要生态社区营造和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青蛙共和国”的名字蜚声海内外。
    更早前,陈统奎就已经从书本中获悉了社区营造的理念。2008年他在北京大学东门附近的万圣书园淘到了一本名为《再造魅力故乡——日本传统街区重生故事》的书,日本建筑大师西村幸夫在书中介绍了日本乡村建设的路径:再造魅力故乡的行动,先是返乡青年或当地青年自发陈情,专业人员领衔,政府逐步从冷漠走向支持。陈统奎读完,产生了以日本社区营造为榜样的想法。
    见到桃米生态村的建村模式后,陈统奎内心想要实践的冲动被点燃了。“人家有理念有方法有路径,我看得很清楚,”他说,“我觉得我的家乡也需要改变,与其等别人来改变你的家乡,不如你自己回去和乡亲一起来改变你的故乡!”
    陈统奎的家乡博学里是海南岛上一个普通的火山村,村民以种植蔬菜瓜果为生,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去了邻近的海口打工,“做厨师之类的职业”。陈统奎的堂弟陈统尧告诉记者,在生态村的理念引入之前,村民们很少聚在一起,扎堆赌博的现象也司空见惯,村民也完全没有生态村、环保的概念。拥有中专文化的陈统尧自己原本也在村子附近打零工。 陈统尧当选进入博学生态村第一届发展理事会。2012年他被友成基金会小鹰计划录取为学员,到北京、深圳、香港等地接受专业的社会工作培训,努力转型为一名社区营造专业工作者。 陈统奎说,改造家乡的心愿不是一时冲动的结果:从乡村出来,家乡的贫穷和落后一直让他从小就有改变家乡的心愿。陈统尧说,自己的堂哥是一个很独立很上进的人:“他从初中就开始写稿赚生活费了……因为家里真的比较穷,他又是我们村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当时我们村民就给他办酒席,凑学费……他心里应该一直是感恩的吧。” 作为一个实干者,陈统奎心动了,也行动了。2009年11月,回到老家海口的他做了一个幻灯片,详细介绍了他在台湾桃米的所见所闻。 …… 但他说自己在这过程中所做的只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是农民真正来做这个事情,不是我们来做。”但村民们都记得他的好,从2009年开始,自来水来到了村里,文化室也建起来了,时不时就有大学生进村义务教小孩子知识,这些变化村民们都看在眼里:“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做这件事。” 做对的事 采访过程中,这个书生气十足且能说会道的80后总会反复宣扬着自己从台湾点灯协会创会理事长张光斗处学到的理念:对的事情,做,就对了!  “就是说,你做一件对的事情,你要努力,就一定有人来帮你,这是一个社会上的道理。”陈统奎这样理解这句话。 在陈统奎过去30多年的人生中似乎从未遇到过重大挫折。他说:“我每往前走一步都会遇到帮自己的人……这并不是迷信哦。”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自己在做对的事情,并且善于告诉别人自己在做什么”。 在建设生态村的过程中,陈统奎也会遇到村民不理解的时候。有些基金会害怕手续烦琐,不愿意与作为行政单位的村庄做项目,陈统奎就会以自己的名义做,做完后将所得资金转入村子的发展基金。然而,有些村民会认为这是陈统奎的敛财手段,他大部分时间不在村里,存在非议无人解释,不理解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但他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村子好,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 张光斗跟陈统奎讲了另外一个令他十分信服的道理:“年轻人,不要太冲动,可以原地打转,转几罔再出发也还来得及。”陈统奎同样对这句话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就是做一件很大的事情,那个中间会有很多矛盾、很多周折,你需要去把方方面面照顾到再出发,这样会更顺利,如果你一个人往前冲的话,老百姓会跟不上,甚至地方政府也会跟不上。”在他看来,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当意见无法达到一致的时候,在原地打转意味着可以先跟不同意见的人沟通协调,然后坚持自己的理念。 8月出生的陈统奎有明显的狮子座性格,大气、外向、掌控欲强,他说自己认定的事情,就一定会马上行动,并且一直坚持下去。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信念和坚持让他在面对重大人生转折的时候都能优雅地转身。 他自己也一直为此自豪:“我高一的时候就梦想要当记者,然后高三毕业我就考到了南大新闻系。考到南大新闻系我知道《南风窗》比较牛,我就想去《南风窗》工作,我又做到了。现在又开始了一个大梦想——成为一名‘半农半社会起业家’,我希望大家一起来助我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