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散文

盯到周边读乐山

  • 定价: ¥46
  • ISBN:9787519606312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经济日报
  • 页数:276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乐山,四川省辖地级市,古称嘉州,有“海棠香国”的美誉。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乐山有世界级遗产三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和乐山大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国家4A级景区以上景区15处,国家A级景区35处。
    《盯到周边读乐山》是一本随笔集,作者叶孔建轻松自在地讲述乐山及周边地域的历史文化故事、风土人情。近似于讲故事的随笔,内容丰富、故事精彩、随文插图。

内容提要

  

    本书包括序言、楔子、后记等,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鳖灵时代;第二章南安时代;第三章犍为郡时代;第四章嘉州时代;第五章乐山时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讲述乐山人文历史。梳耙出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填补乐山乃至四川通俗人文史研究的部分空白。

作者简介

    叶孔建(1967年生,四川乐山人),原名:吴景双,笔名:吴景霜、景双、景霜、徐泉、龙伟等,写作爱好者,不仅对四川通俗人文感兴趣,对农业、农村等问题也有一定研究。

目录

第一章  鳖灵,“开明故治”不是鳖灵故治,这点常识应该要有
第二章  南安,曾经是一颗巨大的溏心蛋
第三章  犍为,历史上的名气大得很
第四章  嘉州,大家都在争到叫,叫到今天没叫回
第五章  乐山,这个地名的影响力要从黄庭坚说起
后记

前言

  

    文学的方志——序吴景双先生《盯到周边读乐山》
    刘诚龙
    多年前去过四川乐山,拜见了乐山大佛,不曾见着景双老兄。佛远乎哉?佛当然远,远在四川;佛远乎哉?佛非常近:我见我,我见佛。吓,不怕佛打啊?不怕。我从来不怕佛,我历来只怕你。佛素不打人,喜欢打人的,是你。得罪得罪,得罪您了。我得罪您是真,得罪佛是假。我见着一次真佛,真佛面命一次我:你就是佛。
    佛远不远,话题深邃,我乃俗人,更想问的是人远不远。人远乎哉?我欲见其人,斯人不来啊;我不欲见其人,其人天天在眼前转。我好想见景双兄的,跑了三千里,没见到。人远乎哉,我欲人,斯人已至矣。多年前,我在网上遇见景双兄,一见如故,称兄道弟。一定要见着人吗?古人有谓,见字如面;今人有幸,见群如面;古人今人,见心就可以,不用见着面。
    十来年前,我曾介绍我友周玉柳兄到《领导科学》杂志去舞文弄墨,景双兄与玉柳兄由此相识,我们就在一个群里一起嗨,一起开玩笑。去年,玉柳去了四川,会了网友,见了真章,两人在那诗酒唱和。遍赏美景少一人,便打电话给我,煲电话粥,言笑晏晏,三人一阵好生闲谈。玉柳兄归来跟我说,景双兄蛮爽朗,蛮热情,我就以此认证,景双兄够哥们。
    
    心都见着了,还要死要活,要去见甚面呢?武人之心,是刀;商人之心,是钱;文人之心,是字。之前更前,我在网上读过景双兄不少文字——真诚、灵动、活泼、调侃,时见妙论与机趣,我还引为同道的是,有那么一点点歪,有那么一点点坏,那是我最喜欢的。这回见着的文字,不是一鳞半爪,而是一体全爪,景双兄惠赐我共赏的是一本书。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人远乎哉?不远,斯人其书在面前,便是斯人存面前。
    景双兄这书,写的是乐山风物,景双兄将其书,定位于乐山风物志,他雄伟理想,是给他故乡做传。风,是景双兄,也是我,蛮喜欢的一个词,《诗经》十五国风,风吹数千年,还在轻吹,暖风吹得游人醉;物,在这里,便是景吧,乐山是景,乐山景致是相当多的,相当漂亮的,乐山景来满眼春的;风物连说,按景双兄其说,指的是风俗和习俗,又指物景和物品,又指大气候,又指土特产;传,景双兄也有别致理解,一个是传记,类似于历史材料;一个是传说,从古到今口传下来的种种故事,传记也罢,传说也罢,都是我们的心灵文化史,或者说是我们的生命成长史。
    这本书,我们首先见着的是心灵,然后见着的是文化。心灵是,景双兄的家国情怀。乐山是景双兄的故乡,热爱故乡,是每个人最沉潜最柔软的深情。景双兄写这本书,便是带情操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情灌注其中,文字便如火苗,可以点燃读者之心,带情文字最能温暖人心。文化是,景双兄的史料储备。按景双兄的说法是:显为人知的故事,鲜为人知的解读;鲜为人知的故事,显为人知的解读。通读是书,里头有好多历史故事,莫说我们这些远道游人,即使他的故乡人,也是很难见的。景双兄如书虫,钻进历史堆里,钻进文化卷册,下足了爬罗剔抉功夫,让我们读来,好生新鲜,好生惊讶,好生趣味,将罕见的典故挖掘出来,为其书之引人入胜,提供了足够的阅读保证。
    鲜为人知的故事,已让我们惊奇,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鲜为人知的解读。解读,最见一个人的才情与见识。无才情,不足以行文,无见识,不必来作文。故事再怎么鲜为人知,你来或不来,故事都摆在世界上;见识不一样,那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只有你有,世界没有,将世界没有的东西,呈现到世界上来,这是作家对世界的特别贡献。历史写作,不可贡献史实,却可贡献见识。
    景双兄做乐山风物志,是给乐山来做地方志。“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正是所谓:“做史贵知其意,非同于掌故,仅求事文之末。”鉴,便是“知其意”,是景双兄一大价值取向,景双兄在书中,是隐含着其“资治通鉴”雄心的,然则,在我,鉴,太严肃了。方志而鉴,是一门科学,他有着规定动作,有一套特别体系,显然,景双兴趣在此,不尽在此,尤在于文学也。他给家乡做方志,是要以文学来做志,故而,做志的规定动作有一些,更多的是自选动作。余以为,景双兄这本书里,最大的自选动作是纵横谈。
    景双兄纵横谈是什么呢?清朝方志大家章学诚曾说:“读书养气之功,博古通经之要,亲师近友之益,取材求助之方。”纵,是博古通经之要;横,是取材求助之方。一者,因为有历史材料作底,所以他谈起来有内容,有内涵,因为要谈,而不是叙一个历史典故了事,所以他取材求诸他方,把其他材料一股脑儿汇在一起侃大山,按四川话来说,是摆龙门阵。二者,乐山是其第一故乡,然则,他有好几个第二故乡,川外的云南是他“第二故乡”、川内的凉山也是他“第二故乡”,去过而且待过的故乡若是多,谈起故乡来,便因此有比较,便因此有鉴别,便因此可纵可横了。其谈,便谈得深,便谈得宽,他便谈得上瘾,他便谈得过瘾。景双兄其纵横谈,还真有点纵横之士,居讲台上,眉飞色舞做评弹模样。
    让景双兄谈吧,我们听。谈得好,我们多听,谈得不好,我们少听。好不好,先听他谈一谈哒。

后记

  

    乐山有一道地方特色的名食,叫“杂角”。怎么做的呢?就是把切肉、切内脏的边角余料弄在一起烧出来。当然,这个烧不是直接放在火上烧,而是用锅,最好是砂锅。“杂角”看起来,虽然刀法不整齐,但是,各个部位的肉和内脏一起煮出来的味道,那是绝对的巴适!还有一道异曲同工的菜,就是“大杂烩”。
    《盯到周边读乐山》,追求的就是写出“杂角”“大杂烩”的味道。这种有意的胡乱,也许从头到尾都不适应、不舒服。但是,不适应、不舒服,是不是一种更好的体验呢?也许是,应该是。
    “读书读皮”“看文看题”,最终还是要有内容上的深耕细作。从“无疑处生疑”,然后沉下去找证据,是异常艰苦的。需要转几圈,甚至几大圈之后,才有可能发现一丝丝儿线索。最终要立起来,也是非常不容易。
    尽管不是学术著作,但是,总是尽可能地追求规范和严谨,回答一些多年来一直存疑的问题,这也许就是《盯到周边读乐山》的价值吧!
    写成一本书,有许多需要感谢的。感谢墨安先生题写了厚重的书名!感谢刘诚龙先生,爽快答应作序!感谢余龙先生、郑华先生,把他们的画用在书中,为本书增色不少!感谢直接照搬了、借用了,但因为种种原因又没有标注出处和来源的各位方家!没有你们的指引,许多地方就无法婉转。感谢熟悉不熟悉的乐山人,从你们身上发现了灵感!
    最后,是美好的期待!“百闻不如一见”,读过,能来,才是“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