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少儿读物 > 儿童文学 > 中国儿童文学

荷花淀/*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丛书

  • 定价: ¥29.8
  • ISBN:9787545554472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天地
  • 页数:182页
  • 作者:孙犁|责编:李倩
  • 立即节省:
  • 2020-06-01 第1版
  • 2020-06-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本书还收录了孙犁的其他小说作品。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了孙犁作品中的《荷花淀》《芦花荡》《嘱咐》《吴召儿》《琴和箫》《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等经典篇目,展现了孙犁作品充满诗意的语言风格。其代表作《荷花淀》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了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媒体推荐

    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茅盾
    孙犁“不以急功近利的一时效应,来代替文学特有的使命”。
    ——铁凝
    他那种寂寞冷清的状态是他自己的选择,也是他所期盼的,他是现代社会的一位“大隐”。他后半生恪守文人的清高与清贫。这是文坛上的一声绝响,让我们后来人高山仰止。
    ——莫言
    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画,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作书时的自在。孙犁一生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是一个儒,一个大儒。
    ——贾平凹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曾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和工作。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散文集《晚华集》《秀露集》等。

目录

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
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
“藏”
光荣
纪念
  一
  二
  三
嘱咐
吴召儿
  得胜回头
  民校
  向导
  神仙山
  姑家
  截击
  联想
琴和箫
小胜儿
  一
  二
  三
  四
  五
山地回忆
童年漫忆
  听说书
  第一个借给我《红楼梦》的人
乡里旧闻——吊挂及其它
  吊挂
  锣鼓
  小戏
  大戏
猫鼠的故事
母亲的记忆
父亲的记忆
亡人逸事
  一
  二
  三
  四
火炉
书的梦
青春余梦
告别——新年试笔
  书籍
  字画
  瓶罐
  字帖
  印章
  镇纸
黄鹂——病期琐事
北平的地台戏
采蒲台的苇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
游击区生活一星期
  平原景色
  抗日村长
  洞
  村外
  守翻口
  人民的生活情绪
芸斋琐谈
  听朗诵
  谈修辞
  谈忘
  谈书
  谈稿费
  谈师
  谈友

前言

  

    一、知人论世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孙遥城村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孙犁”为其笔名。孙。犁曾经在白洋淀一带教书,那里清新明媚的自然风光、淳朴自然的水乡人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他创作了大量以白洋淀为背景的作品。《荷花淀》《芦花荡》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孙犁的作品多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故事大都发生在淳朴明净的北方水乡,多以农村普通青年女性为主人公,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选材,通过普通人的生活际遇、言行表现、心理活动等表达对风物美、人性美、人情美等的赞美,抒发昂扬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其作品语言清新质朴,描写细腻传神,抒情性强,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和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融合在一起。孙犁的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巧妙地糅合诗歌和散文的特点,绘制出散文诗般的画卷,具有清新明快、优美婉丽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诗体小说”。《荷花淀》《嘱咐》等是诗体小说的代表作。
    短篇小说《荷花淀》发表后,在文学界引起极大反响。后来,很多青年作家努力学习、探索孙犁的写作技巧,形成著名的文学流派——荷花淀派。这一流派以北方乡下风土人情和农村生活为题材,创作出大量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新颖别致的文学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主义精神。
    二、文本赏析
    (一)诗情画意和严酷现实的对比
    《荷花淀》中有大量风光和场景描写,小说开头“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选用抒情笔调,营造了诗情画意、宁静祥和的气氛。水生嫂在这样优美静谧的环境里编织席子,“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本来非常辛苦的劳作充满了诗意。“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在这幅画面里,明月高照,荷香四溢,水雾笼罩,勤劳温柔的水乡女子与清新柔美、空灵淡雅的环境相得益彰,给人一种远离纷扰、岁月静好之感。
    然而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抗日战争,无论是开篇的水生回家做妻子工作,还是中间部分敌我双方短兵相接激烈鏖战的场景,亦或是小说结尾妇女们组织起来练兵打仗,都在提醒读者这是一篇战争小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等语句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
    作者描写战斗场面的笔墨极其俭省,整部作品很少直接描写战争,有战争而无硝烟弥漫,有战斗而无枪林弹雨,写肉搏却无血肉横飞。从篇幅比例上看,作者描绘水乡宁静美好的文字远远多于战争,作者借此表现水乡风物的美好,展现善良爱国的普通百姓的人性光辉,抒发人们对家乡对国家的热爱,为人们决不允许敌人践踏蹂躏大好河山,奋力抵抗侵略者做了铺垫。《荷花淀》用真善美对抗假恶丑,比直接揭露战争的残酷更有力度。
    (二)残酷战争中的女性成长
    《荷花淀》以女性为主人公,她们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主人公水生嫂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她温柔贤惠,丈夫在外保家卫国,她一人奉养公公,抚育孩子,体谅丈夫;她深情恋夫,当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时,“手指震动了一下,像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苇眉子划破了手以及“吮”真实地展现了水生嫂内心的震动以及对丈夫的依恋之情;她细心体贴,当发现丈夫笑得不像平常时,水生嫂情不自禁地问“怎么了,你?”这个倒装句表现了水生嫂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急切心理,对丈夫的关心和担忧溢于言表。
    战争从不让女性走开,这些温柔善良的女性本应生活在和乐平静的岁月里,她们却不得不面对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这些原本普通平凡的家庭妇女在残酷的战争中,坚毅勇敢的一面日益彰显出来。水生嫂虽然因丈夫参军离家而恋恋不舍,但她深明大义,仍然为丈夫收拾行装,并承担家庭重担,解决丈夫的后顾之忧;当丈夫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时,水生嫂流着眼泪答应了他,表现了坚贞不屈的一面;水生嫂还追求进步,积极勇敢,探望丈夫回乡后,她学会了射击,积极配合子弟兵作战,投入保家卫国的抗战洪流中。战争让女子们逐渐打破家庭的小圈子,站到了民族斗争、保家卫国的行列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劳动妇女的坚韧顽强和家国情怀。
    三、考点要求
    (一)通过品析人物对话、典型动作等分析水生嫂等人物形象
    重点赏析“夫妻话别”部分水生嫂与水生之间的对话和动作等细节,借此鉴赏水生嫂温柔体贴、细致机敏、深明大义的形象特征;赏析女子们“商议寻夫”部分的语言,概括四个妇女不同的形象特征,感知小说语言的个性化特征。赏析人物对话时,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探究人物的心理、情感等,进而理解对话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通过赏析景色描写段落,分析景色的特点及其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表达主旨内涵的作用
    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重点赏析开篇“月下编席”中的景色描写,感受景色之幽美、人物之勤劳、水乡之风情,宁静美好的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温柔淳朴,抒发了对美丽家乡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赏析“正午水乡风光”中的景色描写,鉴赏荷花生机勃勃、美丽绚烂的特点,通过赏析“铜墙铁壁”“哨兵”等比喻感知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气概。“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景色描写时,应关注景物中蕴含的人物情感,体味景色特征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分析景物的比喻义,关注景色描写段落与前后文段的关系,进而感知爱乡爱国爱生活、同仇敌忾抗外侮的主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