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作品集

风吹过汀江

  • 定价: ¥80
  • ISBN:9787555021568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海峡文艺
  • 页数:428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福建西部的汀江,作为客家人的母亲河,以“瓦子街”的遥远记忆,成为客家后裔的精神原乡。它和“大槐树”“葛藤凹”“珠玑巷”一起,始终矗立在海内外客家人的柔软心底。
    无论地处多么遥远,我们仍能以文字亲近故乡、记录成长,与远方的故乡对话,与自己的人生对话,那是上天的一种恩赐。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了作者近年创作的八十余篇文学作品,共分为五辑。第一辑“聆听人生呢喃”,主要描写家乡的风土人情,回忆家乡故事;第二辑“音乐触及灵魂”,主要是评论音乐艺术及相关的艺术家;第三辑“前奏已经想起”为诗歌作品,主要表达对工作生活现状的体会感悟,对长辈、亲人关爱之情的感恩等;第四辑“写在书的边上”是作者在《福州晚报》上开设专栏时所著之书评文章;第五辑为“有质量地生活”。

作者简介

    邱锡凤,1970年生,闽西客家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现供职于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隶属于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出版《上杭客家话研究》《风吹过汀江》等,长期致力于编纂《上杭客家方言大词典》(定稿中)。

目录

序一  勤诚之人必有福  何  英
序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林义良
第一辑  聆听人生呢喃
  蓝溪,蓝溪
  落在泮境的那朵莲
  长安忆
    ——写给母校福建师范大学百年校庆
  故乡的石拱桥
    ——写给梦美鸣
  听夜
    ——给我即将远行的伯母
  无花季节
    ——写给八九那个女的
  石壁作证
  客家土楼:打开面向世界之窗
  闲话客家土楼
  走进新罗万安
  风雨紫金山
  梅花山
  武所
  雨霉斋闲话
  续雨霉斋闲话
  兰花老人
  我的1992
  附录
  春风吹处又飞花
    ——纪念胡文虎先生125周年诞辰
  鹤展翔翅飞万里  云生水涯竞悠闲
    ——记画家宋展生
  万籁声:一代武林宗师的福州情缘
  林文光:“印尼制造”的著名侨领
第二辑    音乐触及灵魂
  “福建原创”总动员
  李式耀:从“真情相约”开始
  蒋舟:以原创的名义做音乐
  肖山:在坚硬的音乐现实面前
  看,那个叫“沈摇滚”的歌者
  君胜:让原创的旋律跳动起来
  杨春华:享受生活享受音乐
  张捷:行走在音乐的边缘
  鹧鸪飞:福建原创总动员
  叶遐:唱着并且快乐着
  雅文:你看你看艾敬的脸
  潘立飞:摇滚的艰难指向
  让“银镯子”闪亮起来
  为了音乐“蚁声相许”
  吹响“金号”的陈静
  阿南的故事
  年轻的歌手老杜
  987男孩:流行制造的与制造流行的
  惹眼的俗与原生态的雅
  走近“与非门”“做爱做的事”
  传奇林蔡冰
  郑小瑛:从土楼出去的指挥家
  邱少春:与树叶对话
  附录
  闽西吹叶艺术探论
  为了永远的三毛
    ——歌曲《孤草》和《追梦人》赏析
  角色:透视舞台的焦点
    ——谈郑智化《落泪的戏子》和《大国民》
  突围:艰难的行程
    ——评李春波的歌词
第三辑  前奏已经响起
  二十岁追想曲
  写给冬天
  祝福你,朋友
    ——上杭二中第九届运动会会歌
  汀江之恋
  沙漠驼铃
  九十年代
  走过岁只
  年轻的风采年轻的爱
  走过
    ——谨以此曲献给永远的中文九〇
  也是这样的秋天
  新的传说
  我要走
  客家通天下
  骑马去远行
  粉妆红尘
  福州记事本
  就让它回到从前
  没有风的日子
  丑小鸭
  莲花
  初恋日记
  秘密23l
  生活在他乡
  想说的话还是要告诉你
  追寻
  走向梅花山
  集美之恋
  一如繁花
第四辑  写在书的边上
  一个山乡的散文书写
    ——读《福地泮境》
  触摸那段沉睡的历史
    ——评何英的《抚摸岁月》
  知青的告白及历史的重建
    ——以何英《远去的岁月》为例
  “认同汉族客家民系”是客家学最大的“政治”
    ——读林开钦《论汉族客家民系》
  凝眸:回望故土的深情
    ——读刘少雄的诗
  焦点:艰难的指向
    ——评何永先小说集《解开死亡之谜》
  城市:聆听并且言说的故事
    ——评阎欣宁的三部中篇小说
  土楼:文学层面的历史独自
  渐行渐远的客家乡村俗事
  《学习的革命》:现象背后的巨大危险
  睁大眼看默多克
  “画”说沈从文小说
  当年或奇幻或动物的书市
  学会“送信”
  书市的“买方市场”
  阅读的理由
  “平民”彪子好书《印记》
  “名著”惹官司
  谢有顺:思想着言语着
  逼近历史的真相
  目标:卓有成效地管理
  那年中国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执行的魅力
  解读卢勤教子秘诀
  铭记那段血写的历史
  赢是一种境界
  巴金:二十世纪的良心
  公民的法治教育读本
  细节制胜
  有了博客还要书吗
  中国企业管理读本
  安妮宝贝的高度
  从“易中天现象”看被动阅读
  请给我结果
  揭秘阿里巴巴
  “家书”抵万金
  以“联想”为镜
  郭妮难以承受之重
  炎夏好读书
  在历史与现实的光影之间
  以仰望的姿势亲近历史
  “孟母堂”的正效应
  当道德危机击中内心
  大学何为
  城市:诗意地栖居
  解放区散文:不该忘却的文学生态
  触摸福建的真实律动
  “语文”的反思与再造
  哲学的死去与人的救赎
  以文字形式与历史对话
  “焦点命题”待求解
  “洛丽塔”来了
  像敬畏死亡一样敬畏生命
  重建老百姓的朴素信仰
  检阅“评论的福建”
  期待闽版畅销书
第五辑  有质量地生活
  “达芬奇密码”及其破解法门
  当血氧失去饱和
  “质量信用”消费狂欢之后
  “国标”:警钟为谁而鸣
  良心的救赎与良法的鞭挞
  亟待质量监管“坚硬”起来
  让失信者“书写”失信的“墓志铭”
  文明的博弈
  “以人为本”的“计生死穴”
  英语:中国人的疼与痛
后记

前言

  

    勤诚之人必有福
    何英
    邱锡凤先生夫妻都是我的老乡,但我认识他们是在2010年春。
    那是拙作《抚摸岁月》2009年12月刚发行后的一天,供职于福建新华发行集团福州分公司的他,出于“职业病”周末骑自行车到福州的街头去逛书店。在屏山“晓风书屋”,他手捧《抚摸岁月》站在那里一看就是大半天。回家之后,他就打电话找老乡打听我,并说:“这么好的一本书,要在福州安泰图书城开一场首发式……”接着,那场首发式由他紧锣密鼓地筹划起来。
    常说,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对于他,我是:不认识他不知道,认识他后让我吓一跳。
    他是一位才子。和他在一起,不管是论事还是闲谈,都能从他身上体会到他的才气。他常常在不经意间,出手就是一篇篇的“长篇大论”。一本好书到他的手,不管作者是他熟悉的还是不认识的,他都会有感而发地写书评,而且他写的书评有论有据,完全有别于那种“应付式”的。说他是才子还在于,他曾教过书,当过记者,后来转行从事行政管理多年,竟然也撰写出厚厚的《上杭客家话词典》。因此,我也常常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对客家民俗该如何用文字表述的困惑时向他讨教。于是我常感慨,凭他的才气,何必从事行政管理?
    他非常勤勉。如果说,当初他在出版部门工作业余往书店跑是一种职业所需,那么如今早已转行到行政部门工作的他,仍在每天的业余别人喝茶聊天时孜孜不倦地攻读或创作就是一种坚持。因此他的论文、书评、散文、诗歌,乃至歌曲(词曲)都出手不凡。我想,也许这只能归结于上苍赋予他勤奋的基因了。
    他怀有一颗真诚的心。我们客家人常说,“板籽有米水有烧”(即客人上门来了,没有大米做米粿招待客人,但那杯开水总是热气腾腾的)。这种真诚,翻开他的《风吹过汀江》你就自然而然能感受到,也会被他在文字中展示的真情所感动。他在《蓝溪,蓝溪》中描述自己的父亲时,非常真诚坦荡地告诉你,“抱养我父亲的并不是我的爷爷,那时候我的爷爷已经不在人世好多年了”,“尚在襁褓中的父亲认了大樟树为‘爷哩’(父亲)……父亲的奶名也由此而来,大人们都叫他‘树头佬’”。在客家人的习俗中,向来重视对男性的抚养,为了让他顺利成长,刚出生或在几岁之前,就由长辈随意性“认”(即“拜”)大树或石头为父。我爷爷的乳名就叫石生佬,也是小时候认了村头的一块大石头为父。但是,不是本地出生的男人,在成长过程中甚至长大后,常常会被邻里之间的叔婆伯娓欺负着,日子是非常不好过的。他的父亲也不例外,所以一在“遇到与亲房长辈起争执时,人家就会很恶毒地骂父亲是‘野甥子,(野种)”。读到这里,我深深地为他那种真诚地将自己父亲的身世彻底裸露在读者面前的真诚所感动。当然,凡是从客家地区走出来的人都知道,“无后为大”的文化基因一直流淌在客家人的血液里。因此,在客家传统的习俗中,生下了男孩,不管他的生命是长还是短,只要他是男性,骨子里都希望他能有香火延续,于是在客家地区传统上就有“抱养”或“过继”的社会现象。
    他的真诚还体现在对家乡过往现实的担忧和对亲人、同学和老师的挂念。作为社会一分子的自己,显然明白家乡不只是“我的”,她还是“大家的”。但他是“猛然惊觉,故乡蓝溪,与无数的乡村一样,真的在凋敝,悄悄地,慢慢地……家乡蓝溪这曾经十分鼎盛的唯一中心小学,学生人数早已屈指可数!而且,只有低年级,一个年级一个班,一个班若干个学生”。是的,在广阔的农村,曾经遍及乡村的小学,随着城市农民工的出现,都在“悄悄地,慢慢地”起着变化。让他深深地牵挂的还有故乡的“石拱桥”,“同桌了一百三十七天后来却成为一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理喻而我却能透彻领悟的缘由离开我”的同学和福建师范大学长安山下的师生情。他对家乡的真诚还表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民群众的生育与人伦情况:“人丁少了,传统的人伦关系,缺位得也多了,或者没有哥哥、姐姐,或者没有弟弟、妹妹,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这样的缺失,常常是心理上的,隐藏在内心最柔软处的。久而久之,我们的下一代就将习惯孤独的自己,而且仅仅只有他们自己。”读到这里,作为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我,也跟着他一起猛然间发现,这的确是一大社会问题。因此,国家现在调整生育政策为“二孩”。当然,我还以为他的这种真诚,也来自客家文化的熏陶,来自他自身内心深处的文化涵养,来自对社会、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担当。
    近日,锡凤送来行将付印的《风吹过汀江》要我作序。说实话,与其说是请我作序,不如说是给我输送知识的涵养。在他的这本集子中,包含了散文、诗歌、随笔和歌曲创作漫谈等,读来让人十分轻松、愉快的同时,也传递着对客家文化、乡村文化的体味和对青春无悔的人生感悟,字里行间也处处让人感受到他的勤奋和真诚。
    这就是勤诚之人必有福。
    祝愿邱锡凤先生的人生和事业时时事事都有福。
    是为序。
    戊戌秋草于屏东城悠然斋

后记

  

    完全是偶然的想法,想把以前写过的东西搜集一下,归整在一起。
    ——这会不会是年岁渐长马齿日增的先兆?
    但是,在我把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上杭客家话研究》交付出版之后,这个想法就萌生了。
    直到正式启动旷日持久的《上杭客家话词典》编纂工程,这一念头愈发强烈起来。因为,随着对客家话的了解、理解愈发深刻,就愈发觉得有必要以方言(语言)探究为余生志业。正如许许多多人终身研究《红楼梦》一样,任何一种方言,或者语言,都值得有心人深入去思索与求解。在方言传承日益艰难的今天,作为客家文化最重要载体之一的客家话,尤其值得人们珍视。客方言与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湘方言、吴方言等汉语地方方言,他们与共同语普通话一样,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大文化。通过对这样的语言的解析,今天的人们对中华文明脉络分明、层次清晰的传承与发展,能够看得更真切,体会得更深切。进而,对自身掌握的某一种方言,以及其所承载的灿烂与辉煌的中华文明,才会有真真切切的体认,才会自然而然地对中华文明表达出作为炎黄子孙的由衷敬意,才会发自内心地从身体发肤表现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所以我想把方言之外的“杂物”归拢一下,放在一边,在赖以谋生的“主业”之外,把其余“杂务”也放在一边,一门心思地向上追溯“说文”“广韵”、向下系联客家人日常语言生活实际,细细解析客家语言的一字一词、一音一韵,使在古代辞书边边角角一鳞半爪武的“沉睡”着的标注或印记,逐渐在当下客家方言中“复活”起来,帮助人们恢复对于客家先祖的遥远记忆,重建起客家先人的语言生活场景。同时,试图由点及线,由线及面,从更深层次、更宽区域甚至全球视角,来整体扫描、立体呈现客家人聚居地区的语言生活真实面貌。因此,在编纂纸质版客家话词典的同时,创建客家话网站、打造客家话有声词典、构筑客家话学习传承平台,就都顺理成章地一一按部就班实施起来。
    于是,就三下五除二地粗粗搜罗了这些文字,整成了今天这本小书,作为个人与昨天“文字”的告别,以便与明天的“言说”相遇。不难看出,这其中很多都是笔者人生的小习作,有在中学任教时写给学生看的“练习”,有参加一些笔会时的应景或命题作文,也有早期在媒体供职时的职业文字,更多的则是与个人音乐爱好有关的人物速写、音乐(歌词)作品,以及应约为报纸写的书评专栏文字。繁,且杂,其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是习作、练笔,或是社会小思考、人生小感悟。
    有意思的是,正在为这本小书的“后记”絮叨絮叨几句的时候,父亲从老家打电话来。我照例把电话掐了,然后迅疾用手机回拨过去。在电话中,父亲首先向我确认了这个月我给他转账过去的生活费数额,然后告诉我,刚刚在老家邮储银行取钱,营业员这次少给了他200元,问其缘由,被告知是扣作电费了。
    父亲满腹狐疑,自己的电费已经结清了啊!便向我投诉了。 我问父亲,是不是他的银行卡捆绑了电费扣缴业务。父亲明确地加以否认,他说家里的电费都是自己每个月到镇供电所交的——这个月的电费头一天刚刚交过,160多元。 我安抚父亲,会马上联系老家的邮储银行了解情况。电话挂断之后,我也百思不得其解:作为一家国有商业银行,而且两天前还刚刚在上交所上市,不至于犯如此低级错误的啊?于是很快找到了该支行的电话,并咨询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如此这般情况。可她也不清楚具体什么缘由,但表示储户可持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到该支行去查询。 一般情况下,这类事件如果被媒体捕捉到,并被采访、证实为不当扣款行为进而被公开报道,那么,它很容易就会被时事评论员“点评”,进而形成舆论热点。 这本小书后两辑的一些文字,正是笔者“点评”时事热点、品味社科图书、思考文学作品的心得集。 一直以来,我们阅读课堂的“死书”,阅读人生的“小书”,更阅读社会的“大书”,而读“书”之余,总是会随着自身阅历的成长,思想也会变得愈发丰满,甚至愈发多元。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并不一定使人快乐,相反,很多时候阅读会使人沉重不堪。 比如我们读了唯物论,读了辩证法,读了认识论,在论争的时候就可能多了一些宽容,在看问题的时候就可能多了一些角度,在得出结论或判断之前就可能多了一些问号。但是,人们在坚硬的现实中时不时还是会遭遇到“反唯物”“反辩证”的种种,似乎常识和真理与那些个政策“始作俑者”们无干,他们可以一直做“套中人”。长达数十年的计划生育、全民学英语,以及近年的养猪政策,处处可窥见万事“一刀切”的影子。尤其后者,在“非洲猪瘟”的扫荡之下,已尽显悖逆与荒谬。 因为在生活中总是能一而再地与“悖论”遭遇,很容易让正常人也变成“套中人”,自我麻木起来。所以,就想趁着自己麻木之前,把过去散落的这些思考文字,也收拢起来,趁着意识清醒,与往事干杯,与过去作别。 正因此,我要特别感谢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的林义良总经理,他支持我的想法并让我付诸行动;还要特别感谢能够容忍这些浅陋文字的海峡文艺出版社林滨副社长和蓝铃松责任编辑,是他们的耐心和努力才使得这本小书顺利出版,而他们在编辑与出版技巧上的专业指导,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为本书赐题书名和赐序的叶双瑜先生、何英大姐贤伉俪,他们对后辈的提携与殷殷期许,令人没齿难忘。 如果允许,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亲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一切。 2019年12月12日于榕城屏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