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南京1949

  • 定价: ¥50
  • ISBN:9787559445391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江苏文艺
  • 页数:440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南京1949》以南京城一年间的变化,再现了一棵巨朽之木轰然倒伏、一枝新竹拔地而起的过程。以类于拼图的手法,将构成时代转换诸因素的条块,拼接出旧毁新诞临界点的独特景象。以一年里南京城内、或国内围绕南京所发生的大事小事为背景,摹画了一群改变了国家命运的人,以及另外一群被命运操纵的人。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一个特殊的视角,对1949年这一年,南京城内各个方面发生的大小事情进行细致描写,反映大时代转换节点上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截面:上至蒋介石的下野,国民政府高层官员的逃离;中至政府一般机构及公务人员迁移;下至平民百姓的逃难与绝望等等。展现改朝换代的社会大动荡、经济大崩溃的天地遽变前夕,国家命运的铸定与个人命运的陡转。

作者简介

    李伶伶,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家,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著有“京剧四大名旦传记丛书”、《梅兰芳和孟小冬》《杨宪益传》《齐康传》《鲁迅地图》《胡适地图》《沈从文地图》等,先后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第三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长篇)奖、江苏省第二届“紫金山文学奖”、1993年—2003年江苏报告文学奖一等奖、第四届金陵文学奖一等奖、南京市“五个一”工程奖等。

目录

一  新年,坐困愁城
  元旦文告,难产
  蒋介石下野,迫不得已
  凄别,飞机在南京上空盘旋
二  抢运,失措的忙乱
  黄金,渡海往台湾
  文物,又一次迁徙
  “抢救”教授,傅斯年的痛
三  疏散,首都支离破碎
  谣言中的疏散
  李宗仁和孙科:府院之争
  新年里的末日奔逃
  疏散费的风波
  农村风味的都市
四  暗战,一样的硝烟弥漫
  未遂的京(南京)沪暴动
  查封、罢岗:警察厅长的头焦额烂
  起义、策反:陈修良的刀尖 舞蹈
  “四一”惨案真相
五  4月23日,一道分水岭
  和谈,一盘注定输赢的棋
  撤退,最是仓皇辞庙日
  短暂的真空时期
六  进城,总统府换旗
  4月24日,新的一天
  外交风波:误闯大使馆
  会师,“外来党”与“本地党”
七  接管:打碎与重建
  《南京概况》:接管的参考
  三人饭五人吃的“包下来”政策
  新币种,新报刊,新课程
  限娼、禁毒、反特
  10月1日,烟花绽放

前言

  

    南京这座城市,被称作“十朝古都”,是自公元211年孙权开始,至1949年换上共和国旗帜,其间一千七百多年,断断续续先后有东吴、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这十个朝代在此建都。除了明朝朱棣在南京做了近二十年皇帝后迁都北京,九个朝代在此断送。宋取代东晋、齐取代宋、梁取代齐、陈取代梁因为都是本朝将领重臣篡位或强逼禅让,是出自王朝内部的嬗变而未迁都。除此之外的五朝则全为外力所黜:西晋舟船逼近,吴末帝孙皓投降;隋军破城,陈后主陈叔宝被掳长安;宋军破城,南唐后主李煜被俘至汴京;清军破城前夕,太平天王洪秀全自尽;解放军进城前三月,蒋介石迫于大势已去离城南下。
    相较于月朗风轻繁星满天,雷电交加暴雨骤至的天气总是更易生发匪夷所思的故事;相较于乡井阡陌寻常生活,朝代更替的转折点上也总是麕集与散发着更多令人回味与反思的信息。特殊的历史时期,迥别于平常的人事交相作用,奇异的景象往往叠加呈现,充满了典型性、戏剧性,而挟裹着历史的真谛,研究与描述的意义于此生焉。
    历史宛如一条潮平岸阔的大河,看着它流动时,往往觉得是乌龟缓行;而每当回首时,又常惊觉分明是兔子疾奔。公元1949的南京,那个电闪雷鸣、云水翻腾、人声鼎沸的岁月,于不动声色中,转瞬已过去了七十年。七十年,不过皇皇史书中的一页,却已是享年杖国之人的一生。写作应是对历史敏感的职业,作家本应对历史具有特别的觉悟。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的那一个月隐日出,当然并不专属于南京城,却于南京城有着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难比的独特性,于南京人更有着特别的感受,故而由从小在法国梧桐树下长大的南京作家承担书写的责任,是再合适不过了。
    《南京1949》以南京城一年间的变化,再现了一棵巨朽之木轰然倒伏、一枝新竹拔地而起的过程。以类于拼图的手法,将构成时代转换诸因素的条块,拼接出旧毁新诞临界点的独特景象。以一年里南京城内、或国内围绕南京所发生的大事小事为背景,摹画了一群改变了国家命运的人,以及另外一群被命运操纵的人。形形色色的人包括英雄、枭雄,赌徒、小丑……与广大的民众共同构成了历史的江河,再现了处于历史急水滩头的各阶层人们的不同反应,展现了百官与百姓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急智与钝愚、彷徨与选择。
    从作品结构来看,其以4月23日为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自1949年蒋介石发布“元旦文告”写起,伴随国共之间各方面的较量,以及随后国民政府的溃败、失措、挣扎、逃离,南京城出现的种种怪诞世象;后半部分写解放军进城、接管南京城过程中曲折的种种,南京这座前首都如何转变角色逐步适应新社会。两分式结构既于作品实际内容相宜,又具象征性。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脱口至今差不多四百年,仍然字字在理,虽然读史岂止可以明智。
    王一心
    2019年9月15日

后记

  

    作为一个看重历史并对历史怀有特别兴趣的写作者,生活在南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把它的历史纳入写作题材,是许久以来一直盘桓心头的愿望。记得收集与整理资料开始于三年前的八月底.因为那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所以就记住了。在此之前头脑中冒出这个选题时,对于具体写什么、怎么写都还无从确定,只觉得是个好题材,独自高兴了一些时日。可当初步接触了史料后,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座怪石嶙峋的山,且百般找不着“也便成的路”。焦躁中,放弃也并非没有想过,当然不甘心。于是一边更加使劲地搜集资料,一边调整构思。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终于从故纸堆中发现些微斑驳的光影,思路也渐渐明晰起来,决定写“大时代下人的命运”。
    曾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每个周末都固定地去南京图书馆的一个阅览室。用那段时间,把该馆可供阅览的1949年前后印行的南京所有报纸在胶卷缩微机上一页一页翻了个遍。因不许拍照,读入录音机又会影响旁边的读者,看到可能有用的材料只能手抄。为了时间与效率,每次都是带了干粮早出晚归。南京图书馆的马路对面就是国民政府的总统府,当我经过它的门前时,感觉已与过去做一个走马观花的游人心境不同。
    写作的过程是看别人走路与走别人的路,经历别人的人生。方向的认定,并不能于行路难有所改善,沟壑仍须逾越,岩崖还得攀缘。对于历史题材的非虚构写作,一难于史料的搜集。虽然如今借助于各种数据库资源,已使得查找资料相较过去大为便捷,但数据库不可能覆盖一切,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就像海洋之于陆地;二难于史料的考证。我虽无考据癖,但对那些材料来源语焉不详的文史文章,总不能做到坦然照录,生怕因轻信而误入传讹之伍。三难于求得真实的人物面貌加以臧否。本书所涉各种人物多达数百人,“旧文字的恶腔调”固然不取,还要求“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的持平之论。不止这些,故而写作不时落入这种状态,每日到达计划的终点都需要“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且常常连日如此。每当这时总不免想起小时候在抽屉里养蚕的情景,眼下在历史的版图上跬步而进,近乎春蚕在桑叶上一口一口地裁剪弧线。
    初稿完成于2017年的中秋,随即又回头开始修改……我以前有个作品曾被人谬赞颇具人文情怀,我以往的一些下意识作为忽然有了名头,我自此便有意识地把“人文情怀”定为目标。即如《南京1949》,我希望展现的是一幅充满了人文情怀的历史画卷。
    李伶伶
    2019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