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历史.地理 > 历史 > 世界史

菊纹大和绘(日本近现代天皇简史)(精)

  • 定价: ¥79
  • ISBN:9787520714679
  • 开 本:32开 精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东方
  • 页数:323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对于日本,天皇意味着什么?本书将与你熟悉的日本观念作一次较量。
    六种天皇六种命,两部宪法两重天。重述天皇命运之沉浮,一窥日本政治的演进逻辑。
    一部天皇简史,呈现一个前现代国家成功转型的东亚案例。

内容提要

  

    从18世纪末直到今天的200多年历史中,日本天皇经历了数次地位变动与权力变化,这些变化本身也是日本政治体系变动、社会文化嬗变的一种缩影。了解天皇,就是了解日本的重要入口。但历来书写天皇的著作,常把对天皇的评价与当时日本的国家行为挂在一起,难见其真容。本书整合日本天皇本纪、政府文书、时人日记书信等一手史料的相关内容,将目光聚焦于光格天皇兼仁、孝明天皇统仁、明治天皇睦仁、大正天皇嘉仁、昭和天皇裕仁以及2019年退位的上皇明仁等六位天皇,讲述其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评价其政治生涯的是非得失,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与性格特征入手,寻访每一位担任天皇的人与天皇这个职位之间的矛盾,从人的内心角度探讨他们如何面对周遭的环境与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物。

作者简介

    萧西之水,新锐日本史作家,曾游学美、澳、日等环太平洋国家,活跃于微博、豆瓣、天涯、微信等网络媒体,先后出版《谁说日本没有战国》和《最懂日本战国》等,笔力宽广,受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教授备加肯定。近年研究方向由日本战国史转向近代史,深受读者喜爱。

目录

序言  总有一些梦境需要被看清/高林
绪论  创造传统:天皇如何成为日本的精神领袖?
  一  日本和歌与江户时代“国学”的萌芽
  二  18世纪日本国学对日本社会形态的描述
  三  平田笃胤的“神国”理想与“日本优越论”
  四  水户学“尊王”理念的异化
  五  小结
第一章  争夺“天皇”:光格天皇如何“夺回”天皇称号(1787—1840)
  一  京都朝廷与江户幕府之间的初始关系与变化
  二  天皇兼仁重修古礼
  三  重建京都皇宫的博弈
  四  发生于日本的“大礼之议”
  五  授予官位与“天皇”谥号的复兴
  六  小结
第二章  融入世俗:孝明天皇的年轻气盛与暴毙(1846—1867)
  一  统仁继任时期面临的内外局势
  二  统仁反击关白鹰司政通
  三  安政五年的政治对立
  四  公武合体与攘夷派逼宫
  五  统仁与“一会桑”政权合作
  六  统仁暴毙与王政复古
  七  小结
第三章  超越维新:明治天皇与“宫中”集团的诞生(1868—1890)
  一  少年明治天皇对西乡隆盛的感情
  二  “宫中”集团的政治作用
  三  1880年外债问题的纵横捭阖
  四  明治十四年政变与伊藤博文就任宫内卿
  五  森有礼任用问题的政治斗争
  六  天皇权力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七  小结
第四章  宪制君主:“制度天皇”与“人类天皇”(1889—1912)
  一  帝国宪法对于天皇权力规定的二重性
  二  日本如何保障“宫”“府”分离?
  三  《教育敕语》与天皇的国民形象
  四  明治时代后半段的睦仁
  五  睦仁与乃木希典之间的惺惺相惜
  六  小结
第五章  大正转型:民众运动背景下的皇室(1900—1929)
  一  青少年时期的嘉仁皇太子
  二  “天皇机关说”学术论战
  三  短暂的“大正时代”与大正天皇
  四  裕仁皇太子的初期教育
  五  “摄政裕仁”的诞生与宫内改革
  六  裕仁斥责田中义一
  七  小结
第六章  能动君主:裕仁如何一步步参与日本侵略战争(1931—1945)
  一  伦敦海军会议与裕仁团队的运作
  二  “九一八”事变中的宫内省与裕仁
  三  裕仁团队的分崩离析
  四  裕仁通过战争重拾权柄
  五  下令对美开战
  六  天皇主动要求结束战争
  七  小结
第七章  战后脱罪:裕仁天皇如何逃脱战争责任?(1945—1989)
  一  美军对日本天皇的态度
  二  裕仁天皇的免责之路
  三  新宪法对于天皇权力的规定
  四  裕仁留任与战后日本政治
  五  裕仁的晚年出访
  六  小结
第八章  现代天皇:“象征天皇”做了什么事?(1952—2019)
  一  美军大空袭与美国家庭教师
  二  走出“静态天皇”的明仁
  三  “陛下一人可敌百位外交官”
  四  明仁为什么选择退位?
  五  小结
尾声  近现代天皇制度的总结与展望
  一  德仁会成为什么样的天皇?
  二  女性能否获得独立“宫号”甚至继任天皇?
附录  公历与日本历法对应问题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前言

  

    2019年4月30日,在位30年113天的日本天皇明仁退位;5月1日,新天皇德仁继位,成为历史上第126代天皇。天皇的更替让天皇制以及天皇制下的日本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萧西之水的这本新书可谓恰逢其时。
    初识萧西君,笔者便为他神奇的日语水平所折服。没有上过一天日语专业培训班的他,仅凭自学就达到了令人赞叹的水平。现代日语自不必说,作为采访者或翻译,他能同日本前首相或日本一流历史学者谈笑风生;更为难得的是在古日语方面,他同样造诣精深。笔者与萧西君聊天时随意提及某个日语单词,他便能将这个词的含义从中世到现代的演变过程层层解析、娓娓道来。笔者在日留学有年,但自知日语修养恐怕终生都难望其项背。用萧西自己的话说,会日语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但这背后有多少勤修苦学和融会贯通之功,想必是不言而喻的。
    在日本史研究领域,萧西君虽然年轻,但其实已经是一位“老作者”了。十余年来他笔耕不辍,为各类媒体撰写了大量文章,新鲜、准确、及时,日本上下两千年的旧事新闻靡所不包。而他着力最深的,是日本中世以降的发展史。从重新审视日俄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第。次世界大战》《狂飙与重挫》,到新见迭出的《日本战国武将记》《明治日本建构史》,他角度新颖、考证精详、注重细节的著述风格,一直备受好评。屈指算来,这部关于近代天皇的新著已是他的第十部作品。
    “青年维也纳”与萧西君的合作由来已久,无论是讲座还是约稿,他下笔之高效、水平之稳健都令人难忘。这部即将面世的新书篇幅不大,但却是作者耕耘日本史十几年的厚积薄发之作。它凝结着作者五年间沉潜于国图日本资料研究室的漫长时光,更凝结着作者与日俱增的史学素养和阅世体验。
    “青年维也纳”丛书主编  一霖
    2020年3月27日于日本大阪

后记

  

    2019年5月1日,新天皇德仁即位仪式当天,笔者来到东京皇居半藏门,与诸多日本国民一起守在路边,等着路过的天皇与各位皇族从车里向外打招呼。虽然皇居附近的二重桥、樱田门更为知名,但由于半藏门距离皇居内部的宫殿设施较近,天皇与皇族出入一般都经半藏门,这里聚集了500多人前来观看。有趣的是,当德仁从豪华的丰田世纪轿车向外挥手致意时,周围人要么静静挥手,要么只是喊着“陛下”,像纪录片里面那样高呼“天皇陛下万岁”的只有两个。
    “为什么不喊‘天皇陛下万岁’?”随口问了一下周边的日本人。
    “因为那会让人想起战争。”回答如是。
    不由得想起一些二战时期的日本新闻纪录片。1940年10月,日本举行了所谓“纪元两千六百年”仪式,首相近卫文麿率领百官高呼“天皇陛下万岁”,宣告着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入顶峰。1943年10月21日,日本深陷太平洋战争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首相东条英机主持“学徒出阵壮行式”,他主动高呼“天皇陛下万岁”鼓舞士气,让一批批大学生在战场上变成炮灰。的确,几乎每一部二战纪录片及相关影片里,这六个字都是日本军队冲锋前的标配,也是过去日本重大节日的必备口号。
    然而时代终究还是变了,无论是昭和前20年的战火硝烟,还是昭和后40年的快速增长,都很难体现在当今日本人的一般生活中。每赴东京羽田机场,都会在地下一层的一家热狗店就餐,眼见服务态度从和蔼可亲到敷衍了事,笔者也会如同网友一样笑谈“昭和男儿不再,惟余平成废宅”。但有时候也会思考:只有“昭和男儿”才是“真正”的日本吗?“平成废宅”就不是日本?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日本呢?
    世间万物皆非恒常不变,但至少在日本,天皇与天皇家系还有着许多一以贯之的东西,这也成为这本天皇简史作品的创作始源。2020年本是东京奥运会之年,然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严峻,这场象征和平与友谊的盛会被迫延期。不过到了开幕之时,想必德仁天皇还是会如同1964年的祖父昭和天皇一样,站在奥运会主会场宣布开幕,届时相信大家更能感受到日本千年传统与当代特色的结合是何种风味。
    不觉已是天明,不觉已过而立之年。这本《菊纹大和绘》可谓是殚精竭虑之作,为其耗费了无数个不眠之夜,更倾注了耕耘日本史十年的几乎全部知识。采用《菊纹大和绘》作为书名,也是经过了反复遴选。“十六瓣八重表菊纹”是天皇家族的象征,“大和绘”则是相当于中国“国画”的日本式传统绘画名称,自是要通过天皇的性格与经历展现日本在每个时代的发展状态,以及相关政治家、军人乃至于平民的众生相。希望读者朋友能从本书以及延伸阅读中获得阅读日本的快乐。
    值本书付梓之际,感谢汤重南教授十年来对我的殷切指导与鼓励;感谢东方出版社陈卓先生给予机会,让我能详细梳理日本近现代天皇发展历程;感谢东京大学博士贺申杰先生为本书提供史料与部分照片,愿继续与友双城漫步;感谢一霖、高林、吕利等朋友对本书提出的良好意见与建议;感谢键睿智库对本书的支持。 最后,感谢挚爱在学业忙碌之中对我的支持与关照,唯愿前路继续携手同行,天长地久,恒心永固。 2020年3月25日清晨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