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宗教

次终极追问(科学与宗教的纠葛)

  • 定价: ¥98
  • ISBN:9787543230224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格致
  • 页数:442页
  • 作者:(英)罗杰·瓦格纳...
  • 立即节省:
  • 2020-04-01 第1版
  • 2020-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崇尚理性的希腊哲学如何与基督教合流,成为中世纪欧洲教会的基本意识形态?
    热衷扩张的伊斯兰教王朝,为何保存着西方科学的火种,进而点燃了文艺复兴?
    作为基督教徒的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如何诠释自己的发现和内心的信仰?
    由教会兴办的牛津、剑桥等著名学府,何以成为科学研究的殿堂?
    这些看似矛盾,却又耐人寻味的故事,将由您手中这本图文并茂的小书娓娓道来。

内容提要

  

    当您的孩子第一次问起“为什么”的时候,他便走上了一条永无尽头的探索之路。对世界本质获得总体性认知的需要,深藏于人类所有宗教的根源。在许多文明中,它都形塑了人类对物理世界的探索欲,即“次终极追问”。
    对终极问题的求索,与对次终极问题的追问,它们二者的联系可以上溯至人类文明史的渺茫源头。本书的两位作者展开了一幅绵延数万年的历史画卷,画卷的一端是昏暗的洞穴壁画,而另一端是瑰丽的量子物理科学,它描绘了宗教与科学那惊心动魄的纠葛故事。

媒体推荐

    我们人类这一物种应该被称作“灵人”(Homo spiritualis)而不是“智人”(Homo sapiens)。向世界提出“为什么”的问题促成了宗教、哲学和科学的出现。本书对宗教、哲学和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纠葛进行了描述,其涵盖范围和旨趣之广令人叹为观止。
    ——让·克洛特(肖维洞窟研究团队的负责人)
    本书为人类长期以来在寻求认知和意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引人人胜的视角。这两位背景迥异的优秀作者将他们的专业知识融合在一处,形成了一个引人深思且具有原创性的综合体。
    ——里斯勋爵(皇家天文学家、皇家学会主席,2005—2010年)
    对于以证据为基础的科学理性,其长处就在于找到“事物是如何”这类问题的答案,诸如:“宇宙是如何从大爆炸中演变而来的?”“物质是如何排列构成原子核、人类、行星和恒星的?”但是对于“为什么”的问题,科学并不一定会提供答案。因此,我们不应将科学和宗教相互对立,而是要追问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对话,它们是否可以相互尊重并接受彼此的观点。在《次终极追问》一书中,安德鲁·布利格斯和罗杰·瓦格纳证明二者之间的对话不仅是可行的,而且遵循这样的路径还会使彼此更为丰富。
    ——罗尔夫·豪尔(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总干事)
    科学所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有时这些成就是如此惊人以至于它们使我们丧失了认识这一奇妙地创造世界的视角,而我们正是这个世界中“好奇心’’最强的动物。这本书取得了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它涵盖了从史前、古希腊一直到今天的历史,同时它借鉴了杰出艺术家和艺术史学家以及当代科学前沿的研究人员的独特智力资源。由此完成了一幅精美的画卷,呈上了一场跨学科思想融合的最佳盛宴。它提出了数千年来由哲学家、宗教家所认识,而在如今由科学家所提出的“次终极追问”方面的深奥问题,并提供了建设性的答案。
    ——马尔科姆·吉夫斯(爱丁堡皇家学会会长,1996—1999年)
    这本书很好地阐明了人类好奇心是如何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宇宙的。它非常详尽地展示了那些伟大的思想家(莱布尼茨、牛顿、帕斯卡、赫歇尔等人)是如何在数个世纪的时间中对科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讨论的,并且描绘了“科学可以逐步拓展我们对宇宙认知’’这一观点的发展历程。书中包含了大量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并且对其进行了权威解读,通过描述个体的参与和历史的细节而使上述发展历程栩栩如生。
    ——乔治·埃利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与斯蒂芬·威廉·霍金合著《时空的大尺度结构》)
    本书是对思想发展史博学且引人人胜的一种解读。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通过文字和插图来解读科学和宗教的关系,从最早的原始人类洞穴岩画和人工制品到塑造文明的伟大思想家,再到科学革命的巨人和当今的科学技术。
    ——鲍勃·怀特(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剑桥大学)
    一本令人赞叹且精彩绝伦的原创著作,它揭示了人类身份和目的方面一些最深层次的问题。——阿利斯特.麦格拉斯(牛津大学安德烈亚斯·伊德里奥斯科学与宗教学教授)
    在罗杰.瓦格纳和安德鲁·布利格斯的笔下,关注可见宇宙之外的终极追问与关注可见宇宙内相互联系的各元素的次终极追问,在历史的洪流中缠绵舞蹈,这部开拓性的著作,其涉猎范围广泛,细节叙述令人赞叹。对于宗教和科学之间有时相互挑战但往往相互助益的关系进行了具有挑战性和说服力的描述。
    ——拉比乔纳森·萨克斯勋爵(首席拉比,1991—2013年)
    这是一部蔚为壮观的著作。本书将会拓展我们的心灵和思想,从而使我们认识到科学的范围和神学研究的基础。描绘了人类从史前时代一直到现在对认知和意义的探索欲是何等的不知满足,但又是何等的富有创造性和建设性。这使我敬畏科学的“艺术”:因为它揭示了展开这幅画卷的上帝是何等的至高无上。
    ——贾斯汀·韦尔比(坎特伯雷大主教)

目录


第一编  创世记Ⅰ
  第一章  人类始祖
  第二章  药花部落
  第三章  永恒之神
  第四章  伊甸园时刻
  第五章  灵长类动物的相似特征
  第六章  好奇心的范围
  第七章  终极追问
第二编  神驱动的科学
  第八章  米利都的石狮
  第九章  转入雅典
  第十章  穿过阿卡德米学园之门
第三编  相遇在亚历山大
  第十一章  两名学生
  第十二章  网格式城市
  第十三章  勤奋的杰克
  第十四章  开天辟地
第四编  漫长的辩论
  第十五章  智慧宫
  第十六章  亚里士多德之梦
  第十七章  安萨里朝圣之旅
  第十八章  双城记
  第十九章  强压之下的沉默
  第二十章  实验科学
  第二十一章  宇宙法则
第五编  一目了然的宇宙
  第二十二章  反对亚里士多德
  第二十三章  自由的哲学思考
  第二十四章  知识自由
  第二十五章  辛普利丘重生
  第二十六章  创造
第六编  自然的牧师
  第二十七章  新纪元
  第二十八章  路德教派占星师
  第二十九章  实验哲学
  第三十章  牛津群英会
第七编  真理之海
  第三十一章  伟大的牛顿
  第三十二章  美丽的系统
  第三十三章  数学的神学
  第三十四章  无尽的海滩
第八编  发现之旅
  第三十五章  两次旅程
  第三十六章  迷中之谜
  第三十七章  科学信条
第九编  创世记Ⅱ
  第三十八章  文字研究
  第三十九章  启封
  第四十章  知识开锁人
  第四十一章  外邦
  第四十二章  在巴比伦的河边
  第四十三章  亚当和亚达帕
  第四十四章  “阿里阿德涅之线”
第十编  穿过实验室之门
  第四十五章  霍乱时期的科学
  第四十六章  访问博物馆
  第四十七章  思想实验
  第四十八章  自然的统一性
  第四十九章  上帝之作
第十一编  结语
  第五十章  结语
索引
译后记

前言

  

    盛夏之时,牛津大学主建筑群周围的观光团人头攒动,一名游客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拐进了宽街尽头的一条林阴道。沿着林阴道继续往前走,不久他就会到达校园内的一片公园绿地,宽阔的草坪从右侧的马路边一直延伸到公园大门前。草坪后面是一栋宏伟的维多利亚时期莱茵哥特式建筑,这栋建筑就是牛津大学博物馆。
    仲夏时节,剑桥大学国王街上的游客摩肩擦踵,一名游客也选择类似的方式避开了拥挤的人群,沿着途经老鹰酒吧的一条小道向前走。顺着小道向右直拐就是相对幽静的自由学院路。沿着这条路走到中途,路左侧是另一栋宏伟的维多利亚式建筑。一块新竖立的石碑上的铭文告诉游客们卡文迪什实验室最初就设立在这栋建筑之内。
    因为这两栋建筑是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首次专门设立的科学研究机构所在地,故而享有盛名。它们也代表了科学史上的两大辉煌时刻。
    1953年2月28日,是卡文迪什实验室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在这一天的午饭时间,实验室两名年轻研究员走进了老鹰酒吧,他们向在场的所有人宣布“发现了生命的秘密”。
    约100年前,牛津大学博物馆所在的这栋建筑物也见证了历史。1860年6月30日,在这栋新竣工的大楼内正在召开一次著名会议,会上一位主教遭到了羞辱,一名女士当场晕倒;在群情亢奋的气氛中,会议就达尔文和华莱士提出的、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新进化理论展开了首次公开辩论。
    这两大历史事件都被赋予了神话色彩。现在有文献表明,在牛津大学博物馆举行的这场辩论并不像此后人们所记录的那样,被认为是宗教与科学之间的直接冲突。詹姆斯.沃森表示,即便是他的合作伙伴弗朗西斯·克里克公布他们发现新的DNA序列时,他仍感到“多少有些尴尬”,认为公布时间有一点过早。L。J但是,创造神话可以被视为一种致敬的方式,因为两大发现本身都具有远远超越科学常杰界限的意义。
    那个早一些的历史事件尤为如此。在博物馆进行的辩论结束两年之后(即1862年),《物种起源》的法文版问世。在法文版序言中,译者将科学的理性启示与她认为已过时的基督教教义进行了对比。12年之后,即1874年,参与博物馆辩论的另一位主角出版了专著《宗教与科学冲突史》,他在书中指出,整个科学发展史讲述的就是宗教与科学这两种斗争力量之间的角力。
    纽约大学化学教授约翰·德雷普(John Draper)博士以及他的论文《欧洲智力发展史:达尔文先生及其他人关于生物进化受规则的约束的观点》(On th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Europe,Consider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Views of Mr.Dar-win and Others, that the Progression of Organisms is Determined by Law)都宣传了在博物馆辩论的主题。大多数听众都觉得他的论文像标题一样冗长且无趣(甚至在多年以后,一位女士仍然记得操着满口“美国音”的德雷普博士所致的开幕词,当时他以“我们是不是原子的集合体”这一问题作为他演讲的引子)。尽管如此,1874年德雷普教授的演讲的确取得了成功。德雷普教授的《宗教与科学冲突史》一书创造了出版史上的奇迹[在著作内容和成就方面,只有接近一个半世纪之后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上帝的迷思》(God Delusion)才能与之相媲美],该书在英国和美国先后分别印刷了21版和50版,并在全球范围内被翻译为多个语言版本。
    1896年,康奈尔大学校长安德鲁·迪克森·怀特(Andrew Dickson White)出版了鸿篇巨著《基督教中的科学与神学战争史》(A History of the Warfare between Science and Theology in Christendom),该书沿袭了德雷普的观点。虽然怀特的《基督教中的科学与神学战争史》在受欢迎程度方面略逊一筹,但是在学术影响力上则胜出三分:哲学家贝特朗·罗素(Berltrand Russell)在1935年出版的《宗教与科学》一书中大量引用了《基督教中的科学与神学战争史》中的内容。
    罗素在论文中指出,科学与宗教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战争的结果“总是科学胜出”[3],似乎这一观点在十年之前的田纳西州“猴子审判”案例中得到了完美证明。在该案中,公诉人对一名讲授进化论的生物老师提起诉讼,该案最终演变成为一场臭名昭著的法律战(后来还拍成了戏剧和好莱坞电影)。据报道,激进的不司知论者克拉伦斯·达罗律师和三次参加总统竞选的候选人威廉·布莱恩特(他本人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在闷热的法庭中和媒体的众目睽睽之下向对方挥舞着拳头。
    ……
    关于前现代社会研究兴趣的范围和内容,以及它们与宗教之间密切联系方面的此类发现,与约翰·德雷普和安德鲁·怀特(Andrew White)时代的情况截然不同。特别是它通过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吸收了伽利略与教会当局论战的故事,这个故事作为核心事件都曾出现在各种版本的“两种权力的冲突叙事”之中。
    以某种方式而言,伽利略的思想(我们会在第五编中讨论)及其所坚持的“哲学自由”的观点与当代的宗教改革思想之间具有关联性。它也可以被看作一个更古老故事的衍生物。随着亚伯拉罕诸教与希腊哲学遗产的相互融合,这个故事所蕴含的理念,是在伊斯兰世界发源、随后在中世纪欧洲发展起来、由数学所界定的自然法则。二者之间的融合引发了一场延续一千多年的争论(这段历史我们会在第四编中讨论),三大宗教的先哲们都曾尝试对希腊哲学中的真理与其中所蕴含的错误宗教观念进行区分。
    寻根溯源,故事最终将我们带回到穆斯林入侵之前的亚历山大城。在亚历山大,犹太教和基督教(我们会在第三编中讨论)首次尝试通过系统性的方法探究它们与希腊自然哲学之间的关系,一位基督教徒和异教徒哲学家展开了辩论(后来这位异教徒成为与伽利略辩论的核心人物),在这场辩论中首次提出了置身于自然之外的神创造了宇宙法则的观点。
    对我们来说,虽然我们回到亚历山大,但这里显然并不是故事的起始点。在亚历山大,亚伯拉罕诸教与希腊哲学之间的冲突已经剑拔弩张,但是还没有出现宗教和科学之间的纠葛。再向前追溯,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亚里士多德和他的门徒进行的卓越科学研究本身与早期的宗教思想革命之间明显存在密切的关系(我们会在第二编中阐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那么,这是不是剑桥大学实验室和牛津大学博物馆建筑上的铭文所指故事的最初起点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我们而言确实如此。因为我们所说的“科学”就在那时从宗教的一般实践中衍生而来,恰恰也在当时首次出现了对二者融合的明确需求。、
    这种说法肯定包含一定的曲解。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评判历史。曾担任牛津大学科学和宗教学教授的彼得·哈里森(Peter Harrison)表示,如果一位历史学家宣布发现“公元1600年,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爆发了一场史册中未记载的战争”,对这种说法我们就要保持一定的怀疑。因为直到现代社会初期以前,并不存在以色列和埃及这两个国家。[8]同样,17世纪之前,“宗教”作为一种信仰的概念几乎是不存在的,而“科学家”一词在19世纪之后才出现[威廉·休厄尔在1833年召开的英国科学促进会会议上仿效“艺术家”(artist)一词创造了“科学家”(scientist)一词]。
    哈里森认为,对中世纪的思想家来说,宗教是指内心的奉献,而科学则被认为是一种思想习惯:一种是神学,另一种则是知识。他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冲突的观点基本上毫无意义。
    同样,古希腊关于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冲突(参见我们的描述)中也纳入了一些新事物。看待世界的方式被认为威胁到了关于神的既有观念,因此需要十分审慎。在此之前,对自然世界的研究已经紧密地融入宗教活动之中,将二者进行区分或多或少会面临一些困难。
    早期的这种融合本身难道不是故事的组成部分吗?人类独有的好奇心的范畴和涵盖的范围与人类整合不同世界理念的能力之间难道没有根本性的联系吗?如果二者存在关联性,那么对于我们所提出的、关于整合宗教和科学冲动起源的问题,最终的答案以及我们将要叙述的故事的真正起点需要回溯至人类第一次出现人类所特有的意识的那一刻。
    因为证据资料的碎片化性质,所以很难解答这个问题。1850年之前,人们根本无法获取这些所谓“最初起点”的知识。在文明世界到来之际,出现了关于解答这些问题的研究线索。但是,在19世纪后半叶,一系列完全没有料想到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史前史研究的一扇狭小的机会之窗,这令研究者兴奋雀跃。在这段时期,人类针对人类好奇心的性质和范围展开了研究,这就是我们所提出问题的最初答案。
    狭小的机会之窗主要是指发现的史前绘画和雕塑。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始于19世纪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和21世纪。实际上,在本书撰写的过程中,公开了很多令人惊叹的图片。这些发现对于人类好奇心故事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们揭示了人类思维中融合不同能力和观念的潜能,而且展示了我们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的动力和孜孜不倦的精神。
    似乎一位艺术家和一位科学家聚在一起思考这些问题(尤其是在“宗教”和“科学”被两极化的时代)会让人感到吃惊。
    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建筑物门口的铭文,后续又有了其他发现。沿着这条线索,我们一直追溯到史前时期的洞窟,这是(第一编)一个关于发现的故事,并由此拉开了更宏大故事的序幕。

后记

  

    科学与宗教是人类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永恒话题,历久弥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作为次终极追问问题(Penultimate Curiosity)可以说贯穿了人类的整个文明史,如果说追寻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是一种形而上的阳春白雪,那么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更具人间烟火气,如同柴米油盐酱醋茶,片刻须臾不离人类的生活。当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宗教”也包括对宗教的认识,比如无神论或有神论。
    本书两位作者的知识面之广,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学术旨趣相得益彰,使得读起来没有半点的违和感。这本书所讨论的时间阶段从当前我们所处的21世纪一直追溯至遥远的史前年代,两位作者从人类学、考古学、文学、神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历史学、哲学、天文学、宗教学、物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科学与宗教“相爱相杀”的精彩历史画卷。
    随着画卷徐徐展开,我们会渐次看到人类文明史中宗教与科学之间的互动,会看到人类出现以来所描绘画卷过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或是从未留下姓名的走出非洲的第一批人类;或是在法国山洞内创作岩画的无名艺术家;或是掌着火把、牵着一只小狗在欣赏山洞内艺术创作的那个无名少年;或是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维森纳、伊本·路世德、路德、哥白尼、伽利略、培根、牛顿、莱布尼茨、帕斯卡、达尔文、赫歇尔、法拉第、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赫赫有名人物。同时,我们还会看到古希腊、古罗马、亚历山大帝国、古埃及、古波斯、阿拉伯、西欧等地区宗教与科学的互动故事,并且会体察到古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发展、十字军东征、宗教改革、“日心说”与“地心说”的争斗、大航海时代等重大历史事件背后宗教与科学互动所发挥的作用。当然两位作者并不是只在遥远的历史中探寻次终极追问的问题,我们也会看到作者对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讨论。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作者仍然整体上是基于一种西方中心的视角来叙事,对于中国、印度、玛雅等文明中关于宗教和科学问题的讨论涉猎极少,不得不说是一个缺憾。
    从主题上来说,这本书可谓是“老生常谈”,但是作为本书的译者,阅读此书是一次愉快且难忘的经历。这本书不同于学术书籍的佶屈聱牙、枯燥乏味,相反是“常谈”出“新调”,娓娓道来,妙趣横生,读后让人顿生清新之感。这本书共49章外加结语部分,约有40万字,“大部头”似乎给人以阅读的压力,但是真正开篇阅读之后,就会发现其中的故事短小精悍,引人入胜,没有拖泥带水,相信读者会有舒服的阅读体验。正如同我们在嗑瓜子的时候,嗑开第一颗之后,在不知不觉间一大包瓜子会全被我们“消灭”,伸手再去拿瓜子的时候,发现袋子中空空如也,除了惊奇已经吃了这么多瓜子之外,还会有意犹未尽之感。
    在翻译这本书时,我正在南亚次大陆工作,观察这里人们的生活也是一个思考本书主题的绝佳视角。在这片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土地上,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科学与宗教的纠葛。在这里,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都有大量的信徒并且保存下大量的历史遗迹;同时,生物医学、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核电等当今人类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在这里也同样存在。盛大的宗教仪式、虔诚的宗教信仰、先进的技术手段、最新的科技进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交织在一起。在21世纪的今天,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而言,他们的宗教信仰不可避免地从某些方面被科学侵蚀,但是也从某些方面强化着人们的宗教信仰,所以采用一种单向的视角来看待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有失偏颇的,或许本书书名中的“纠葛”一词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唐人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一)》一诗说:“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追求成为“高僧”而洞悉生命意义是这一终极追问的问题,那么这“两函经”就是“科学”和“宗教”;至于如何解释“云在青天水在瓶”以及如何“对号入座”则是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的关照和思考,也是一种自我应许和他许。人作为世界上一种“物”的存在,次终极追问从一定意义上赋予了作为群体的“人类”和作为个体的“人”更为生动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思考。 正如我所提到的,这本书涉及众多知识领域,囿于译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其中必然存在不妥之处,还请读者多多指正。感谢格致出版社给我这次机会,能够有幸翻译这本著作,踏上一次令人愉悦的增进知识和思考的旅程,感谢裴乾坤编辑在时间上一再宽允并提出了很多改进译稿的意见。在翻译本书期间,我不满四岁的女儿和我一起生活在南亚,这本书的翻译基本上都是在她晚间入睡之后完成的,感谢小家伙和爱人的配合,能让我安心将这本书译完。 杨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