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百里洲纪事(一线脱贫攻坚实录)

  • 定价: ¥58
  • ISBN:9787559641915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北京联合
  • 页数:273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作者朱朝敏历时两年深入百里洲参加一线扶贫工作,走遍百里洲的41个村庄,采访数百位扶贫干部和脱贫人员,真实记录这块土地上的人与事,他们的命运、生活现状以及在脱贫攻坚大背景下的悲辛欢愉,不仅展现了贫困乡村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公里”丰富的现实场景,还生动呈现了当下乡村的生态环境、道德信仰、人性人心,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生动缩影。

内容提要

  

    百里洲是长江的第一大江心岛,因四面环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经济多年来发展缓慢,贫困人口有6076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枝江市有上万名扶贫干部投身百里洲的脱贫攻坚战,作者朱朝敏参与其中,两年多的时间多次走访当地驻村干部、贫困农户,真实记录鳏寡孤独、贫困独居者、留守儿童、困难户、五保户、孤儿、有基础疾病者当下的生活原态,记录他们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悲辛欢愉,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弱势群体在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公里”的窘迫、困惑以及对未来的思虑,呼吁社会不仅要关注贫困者的“物质脱贫”“精神脱贫”,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脱贫”。同时,作者通过乡村一隅这一特殊群体的脱贫纪实,折射了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探讨了如何把握当下乡村的问题症结,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等诸多难题,引领读者对脱贫攻坚给予特别关注和深入思考。

媒体推荐

    《百里洲纪事:一线脱贫攻坚实录》来自精准扶贫的现场,记录了当下乡村物质和精神的深刻变化,并关注了“贫困户”的心理状况及突围。它是2020脱贫攻坚决胜历程的如实报告,更是当下中国乡村的生存现状图景。
    李修文,湖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
    百里洲虽为长江的一个江心岛,这里却因为交通不便而渐陷闭塞与贫困。朱朝敏的作品,深入细致地讲述了百里洲人因地制宜,改变岛地观念,焕发思维、精神行动,设法攻坚脱贫的丰富动人故事,令人沉思并受启发,是中国脱贫攻坚活动中的特异成果,引人注目!
    李炳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评论家
    中国2000万人脱贫行动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物质贫困正逐步得到解决,精神上的贫困正成为扶贫难点。本部实录性报告文学,作者以亲身经历和深入真切的体验,向您呈现扶贫攻坚历史变革中那些值得全社会关注的人间细节。读来五昧杂陈,也发人深思。
    杨晓升,《北京文学》,执行主编、社长
    朱朝敏写出了扶贫之知,更写出了扶贫之行。仅仅有怜悯心与偶尔善举是不能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无数个笃实困境催生了扶贫脱贫的中国方案,朱朝敏以百里洲为例,讲出了中国的知行合一。
    汪惠仁,《小说月报》,《散文》主编
    《百里洲纪事:一线脱贫攻坚实录》展示了一种在场的写作。朱朝敏不仅多年身处脱贫攻坚一线,更把自己的心留在了巨变中的时代现场,所以能触到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及其心跳、呼吸。从她的倾听、探究与实录中,我们更深地体认到,精神与心理意义上的“脱贫”,就是要让每个个体都活出自己的尊严。
    徐晨亮,《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

作者简介

    朱朝敏,七〇后作家,著有散文集《涉江》《山野虚构》《循环之水》和小说集《遁走曲》《鱼尾裙》《万物无邪》等。作品荣获第四届冰心散文奖、第三届华语青年作家奖、《芳草》文学全国女评委zuijia抒情奖、湖北文学奖等。有作品被译成英文、韩文和西班牙文等出版。现为湖北省作协签约制专业作家和湖北省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目录

自序I
塔灯
请你说话
养蛙记
我们想要虞美人
后遗症
棉花之殇
沉默的羊子
从前的暴风雪
钟声
多雨的九月
好人周建波
后记

前言

  

    自序
    我又说到了它,我的故乡百里洲。
    它是长江中下游交汇处的一个洲岛,千年泥沙淤积而成,曾有九十九洲。时光荏苒,流水东逝,大小洲岛终又连成一个整体,耸立于江心。被水包围又临水而生,这种充满悖论的地理环境,提供了矛盾的生存哲学。它的逼仄常常反转出阔豁,它的遗世独立不经意就走出了桃源似的松散逍遥。然而,它天生闭塞保守,它拒绝工业提速,如此,相比其他乡镇,物质上的贫困在所难免。但我必须说起它,不间断地说起它,就像说起我的母亲。这是我的命运。
    现在的讲述,我给它设置了前提,精准扶贫政策下的乡村叙述。
    作为一名写作者,多年来,我用文字反复地叙述我的故土,以散文、小说的形式。记忆是叙述的桥梁。在记忆的干预下,“钩沉”这个动词质变出再次构建的意味。但是,真切地、忠实地记录它,记录这块土地上的人,记录他们当下的生活原态,记录他们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悲辛欢愉,却是以镜头的形式。
    我是拍摄者。在四周环水的地理环境下,洲岛耸立,沙土沉淀的孤岛阡陌纵横,却是良田千顷,“桑田甘果,映江依洲”(出自郦道元《水经注》),大美而不言。它因环江堤防长74公里,合百余华里,故俗称百里洲。百里洲拥有212平方公里的版图面积,41个村庄和10万有余的常住人口。这方地域,因水孤立,因水拔擢而出,“孤岛”的称谓再合适不过。我的文字无一例外地称它为“孤岛”。看看,洪水年年冲击,它备受打击却始终不倒,死亡与生存毗邻,却年年翻转出命运的新绿,它的气质天生就具备文学意义。
    在水中央……历史的辙痕深刻而显眼,似乎注定这个地域行进缓慢,几近笨拙。但有时,又感谢它的缓慢,唯其缓慢,万物才能幸运地葆有时光之痕。它包容、阔豁又砥砺,从而成全了一个不精通拍摄技术的拍摄者。
    我更是一名忠实的记录者。时代浪潮,堪比江水风起浪涌,席卷每个在水中央的个体的命运。曾经困守在物质和精神旋涡里的人,如何走出困境,抖落一身水花到达彼岸?而每一个伸手拉拽他们的助力者,又是如何蹚过江流稳稳地落脚于大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几百万人次的干部群众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枝江有上万名扶贫干部投身其中。而百里洲镇因为四周环水,经济发展缓慢,贫困人口有6076人。脱贫攻坚战下来,百里洲镇每年减少300余名贫困人口,尤其是2017年以来,枝江市每名工作人员均对口帮扶1~5户贫困户。2019年,百里洲镇圆满完成了脱贫任务,将贫困人口数减至0。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巩固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年。这些年来,帮扶者和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就在他们拉手的一刻,两者便融合成一个动词:脱贫。你知道,他们总是偶数,总是彼与此融合,而在融合中,身份便互换。何为?助人者即自助。那些身处生活低谷的人,不过是早先领受命运的困厄再给我们这些幸运者提供生存之道。如此,我拿笔记录时,记下的绝不是他人的故事,而是自己的命运。
    摄影和记录——说到底,画面和文字搭配出的版图,矗立在扶贫的这些年,以它固有的无法概定的方式呈现。
    而我又是聆听者,还是一名接受恩典的受惠者。
    他们的事迹,被还原为日常生活的原态,在精准扶贫的政策下不动声色地展开,并细化为一日三餐吃喝拉撒。简单概括——“生老病死”,生活有所保障,生存能获得尊严。这哪是只属于他们的课题,还是大家的,是所有人无法摆脱的共同命运。大家能够幸福地生活,活出尊严,是这个时代的共同课题。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突出两个中心词:课题和时代。而时代提出了“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课题,以文学的观点来概括,人活在这个世上,不仅要在物质上获得满足,精神上还要拥有价值和尊严。物质和精神,从来就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而贫穷和富裕,哪是两条铁轨似的简单?它们无限长,却曲曲折折地交叉贯通,再扭曲蛇状盘起。它们行进的路线总是风起波澜。但是,冬去春来、春耕秋收,一切都那么自然有序,一切都充满了生命运行的法则。在枝江市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百里洲总是走在前面,且成效显著,在2014年至2019年的5年时间里,已成功将贫困人口数减少到0,贫困发生率从8%下降到0,减贫人数和减贫幅度位居全市甚至全地区的前列,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
    聆听者、记录者,在这些角色的界定下,我遇到的人、事,不是故事传闻,而是一曲曲朴实的不屈不羁之歌。这是大地和水流共同建造的一座寺庙。每个闯入者不经意间就被幸运地点化,福祉的声音贯穿周身。此际,大地在,流水在,天空在,孤岛在,我在,你在。
    而我们,万物归一。写下它,孤岛的扶贫纪实文字,不如说是写下新农村的当下生活,或者说是当下时代的农民原生态的生活。这里,并非一马平川,而是症结突出。
    显然,这部有关精准扶贫的纪实作品,它是物质方面的,收入、支出、房子、家庭、身体、环境……充满了日常。但是,人之为人,又岂止……它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理方面的。留守儿童、养老送终、老弱病残、精神障碍、心理隐疾、道德信仰、人性人心……
    如何深刻地把握当下乡村的问题症结?如何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两方面唇齿相依,互为依靠。物质贫乏的表象下,是人性人心问题,是人情世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由此,精准扶贫的国策和文学意味的叙述恰恰在这里发生了重合。
    我之所以强调当下乡村问题的时代背景,用具有代表性的精准扶贫的事例,记录当下乡村的生态环境、道德信仰、人性人心、生存现状……旨在不仅要记录精准扶贫政策下乡村的生存现场,还要记录精神现场。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文字系列,我给予当下乡村里的人们一些心理关注。因为在这样高速发展的时代,没有谁能够避免心理问题,且心理问题已呈疾速上升趋势,何况身处生活低谷中的他们?我写出他们的心理状况,以及在扶贫攻坚战中关于心理病患的相应治疗,旨为提供一个参考——从心理层面展开关注,反映这个群体内心的困惑甚至障碍。在这样的基础上,解决普遍的社会心理问题,解决弱势群体的精神障碍和心理隐疾,帮助他们活出尊严,才有依据。
    荣格说:“谁向外看,他就在梦中;谁向内看,他就会醒来。”给予身处低谷中的他们的关注,不再只局限于物质上,还要着重于精神和心理层面,帮助他们获得价值感和尊严,这才是真正的脱贫,扶贫攻坚战也就落到了实处。
    2020年,全国的脱贫攻坚战将圆满收官,这不是梦想,而是正在到来的事实,我充满了期待。此刻,我又想起关于孤岛的传说。
    传说,一只巨鳖在长江里来回巡游,寻找栖身之处。它游啊游,游到了长江中下游之间,看中这里温润的气候和绵软、平坦的河床,就扑在河床上安心休憩。而巨鳖占有的面积太大了,沉重的身体嵌进泥沙之中,身体周围漫溢出沙子和长江腐殖质。那些沙土和腐殖质覆盖在巨鳖身体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江心小岛。
    睡眠、江水漫溢的泥沙、在水中央……这些词语之上的小岛,简直摇摇欲坠。于是巡游者出现了。
    一个老人每天沿着孤岛附近水域撒网捕鱼,早上迎着太阳出门,夕阳西沉时返回并将捕获的鱼重新放回长江。第二天又沿着孤岛四周的水域撒网捕鱼,再把捕捉到的鱼重新放回长江。周而复始,年复一年。他是在为休憩的巨鳖巡游,预防巨鳖惊醒,如果巨鳖爬出孤岛底部,整个孤岛就会塌陷。没有谁看见过撒网的老人,也没有谁因为没有看见老人就否定老人的存在。相反,老人捕鱼的传说在一代又一代的孤岛人中流传。
    故事在我们一代代的孤岛人中流传,并将继续流传下去。
    我相信这个传说,并引以为豪,常常仔细玩味“孤绝”这个词语下的抗衡。逼仄、肃严的时空,在天骨开张的叙述中折射出光辉的人性。老人在时光隧道里巡游,成为一个象征、一个和他保护的巨鳖一样的象征——
    他们是佑护孤岛的神灵,只要孤岛存在,他们就永恒地存在。换言之,只要他们存在,孤岛就会永恒地存在。你知道,那“永恒”便是我们孤岛人的“初心”,抑或是信仰。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文字因为涉及诸多隐私,故而,在征求帮扶人员和被帮扶者意见以及他们要求的基础上,他们基本用了化名,相应的基本信息也做了艺术处理,帮扶人员所在的单位、对接的村庄名称、人物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帮扶的对子关系也已错开。
    朱朝敏
    2019年11月20日

后记

  

    精准扶贫中的乡村文学意义
    这个有关枝江市百里洲镇精准扶贫的纪实系列,我几乎是一口气完成的,花费了一两个月时间,2018年11月底完成初稿。2019年,我不断修改并完善,11月底定稿。
    关于这个系列的写作想法,也已经思考了很长时间,从酝酿到准备有一年多的时间。2017年下半年,我参加精准扶贫工作,年底时接手了一个定点扶贫对象,就是书中所说的蒋传德(因为涉及一些个人隐私,人名我用了化名,地点名称与实际情况也错开,还有一些基本信息做了虚化),下乡驻村成为常态。我可以近距离接触乡村了。乡村的天地陈旧,却留下时光斑驳的痕迹和直观的生命运行轨道,还有不可磨灭的童年气息。
    故而,我要纠正一个词语,参加精准扶贫的我并不是作为一个居住在城市的公务员去“下乡驻村”,而是回到村庄。归乡之旅,一条溯回的道路,逆着时光的河流,回到本源,回到初始的地方。这样回归的方式,恰恰与文学曲径通幽了。文学就是追根溯源啊。
    至此,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氛围也悄然改变。
    我周围的都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对象。他们可以分为三大类:扶贫干部、所谓的贫困人群(为何用上“所谓”的限定语?因为这个群体的“老病弱残”构成的特征,表现在物质上确实贫困,但精神上呢?“贫困”一词难以概括,故而,我加上了限定语)、当下精准扶贫的乡村或者说新农村。
    那是民心民情最集中的地方。
    在那里,我们几乎毫不费力就触摸到人性人心,也时时看见生老病死。那里也是涉及生活本质的地方,一日三餐、吃喝拉撒、生老病死……赤裸裸的物质存在。几乎每天都有烦心的事情发生,那些事情总是融合了前尘旧事、现在的生存状况和未来的思虑。换句话说,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它包含了时光的味道,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其复杂性迫使你去了解、去交流、去思考。关于生老病死,关于人情世故、人心人性,关于时代环境,关于精神向度,绝大多数时候,这些事情会不由自主地跳出新闻媒体的框架,甚至以意想不到的面目出现,冲击人的心灵和头脑。
    说实话,近距离只是标榜“我”在场而已,并不能说明我完全融入了那个独特的场系。因为无论如何,完全融入是不可能的,隔膜多少都存在,而且时不时就会推开两者的心灵。
    距离无法避免地存在,但应感谢这个距离,恰恰因为它的存在,给予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空间,去喘息、去发现、去思考。
    现在,回到“精准扶贫”这个词语上来。
    这是上升到国策的大事,其必要性和及时性不再赘述。精准扶贫的对象就是一个地域、一个群体。这个地域叫作“乡村”,这个群体叫作“贫困者”(我私下更愿意叫作“生活弱势者”)。精准扶贫的目的也明显,用简短的词语概括不外乎就是,拯救、挽救、救赎。 当我在电脑上敲出上面的词语时,我如醍醐灌顶。这项国策,对于文字工作者而言,记录下来,是责任之一,也是一个人以文学的面目回归本源的最好途径。看看,当我们抠掉那些繁缛的条条框框,只剩下其骨架和内核时,国策与文学合二为一了。文学的功用,说到底,不就是救赎吗?当然,文学的救赎功用并非剑指他人,而是为自己。但自己——写作者,在记录当下的瞬间,她或他又怎能是旁观者或是记录者呢? 在场的参与者,无法缺席时,才有底气记录下来,亦为责任和使命。 当你读到我叙述的那些故事时,我相信,你不会产生陌生感、隔离感。那些熟悉的场景、人事、悲伤、愤怒和单纯的快乐,从书中跳出,跃入你的眼睛和心灵发生“量子纠缠”时,哪怕只有部分甚至一点点,这书中文字就有意义了。我有底气相信,因为“我”这个在场者,何尝不是你或他人?而那些深陷在物质和精神泥沼中的群体,又何尝不是我们? 在那个地域,接近我们生命本源的地方,有生命的初心,有生命胚芽的倔强成长。任何一个外来者,都会嗅到致命的童年气息和强烈的生活同感。 “命运”一词,裹挟的暴风雪,总是不定时地袭击一个个脆弱的肉身。没有谁能够例外。而这些身处乡村、以土地为生的人,不过因为条件的薄弱,代替我们早先感受了命运的暴风雪,并将他们的痛苦和感知痛苦的心理及精神传递给我们,提供一个个参本,供我们感知、应对。 …… 我举个新闻例子,2018年8月30日深夜,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医院接到电话,辖区内一村民摔倒致头部出血。救护车到场接上患者后,一村民却阻拦救护车离开。僵持一个多小时后,直到派出所民警到场调解,救护车才得以离开。记者走访发现,这并不是当事村民首次阻拦车辆出入。为什么?这涉及多年前的事情,该村多年前修路时,因为路线方案没有商量好,九户村民没有出资,余下三户村民先后自筹27万元修通了760米村道。因修路时占用了其他村民的田地,这三家人还拿出自家的地调换。后来,由于道路通行事宜没有协调好,村民之间约定,没出钱的村民不得在这段路上出入车辆。 这个新闻事件其实在我扶贫的地方一年前就上演了,只不过时间、地点和人物不同。这充分说明,当下乡村的复杂性暗含了当下现实的乡村景况。这也恰恰给创作者提供了一种可能,那就是剥洋葱,一层层地剥开,去发现其复杂性,包括人性的复杂、生活的多义,一种俗成规矩下的道德显像。 再举个例子,这是我在本书中写到的覃老太的事情。儿子因为农药污染水源,患有弱精症,妻子与村里的二流子私通生了女儿金蓉。儿子十多年前留下离婚协议远走他乡,儿媳妇带着女儿改嫁那个二流子。不久,媳妇丢下了女儿远走他乡,后来,金蓉遭受侮辱。被侮辱后的金蓉患上严重的精神疾病,被迫休学养病,就住在覃老太家里。覃老太开始了为金蓉申冤的道路。对于覃老太来说,她属于五保户对象,但她拒绝被纳入五保户,因为不愿意承认儿子失踪,但她的脱贫要求又掷地有声,将凌辱金蓉的浑蛋捉拿归案…… 这些足够说明,精准扶贫的农村,面临的问题仍是人性人心的问题,这也正是文学的要义所在。它给我们提供了思考,文学到今天,该去如何反映现实生活,该去如何书写身处底层的这个群体的心灵和精神。 精准扶贫的核心词语就是现场感。作家要以“我在”姿态去书写,不仅要写出当下乡村整个群体的生存现场,还要写出他们的精神现场和心理现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我在这三个现场”。 用个比方作为结束语。乡村现场是一个母体般的存在,而写作者就是一个坐在星空下的孩子,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和变幻莫测的未来高谈阔论,此时,乡村现场就像专制而好奇的父亲和母亲,用他们嗅觉灵敏的鼻子,散发致命的童年气息,坐在他们的船舶上,驶进我们的谈话中来。 我们无法视而不见——这是我们共同的命运。 朱朝敏 2019年1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