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经 济 > 财经管理 > 贸易经济

区块链简史

  • 定价: ¥75
  • ISBN:9787522004679
  • 开 本:16开 平装
  • 作者:朱玮//吴云//杨波...
  • 立即节省:
  • 2020-04-01 第1版
  • 2020-04-01 第1次印刷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区块链”从密码学开始,历经几十年坎坷曲折,到今天的全球热捧,围绕着它上演的故事,伴随着它起舞的众生,早已成就了一幕幕浓墨重彩的大戏。本书中力求将这些尘封的过往,华彩的人物,融进区块链技术的讲述中,生动的呈现给读者。
    本书几位作者分别是理工和法律、金融背景,他们分别用最通俗有趣的语言首先让对方能够理解另一个学科的要义。

内容提要

  

    本书对区块链系列技术的诞生、发展及现状进行了简史风格的讲述,通过故事、人物、技术原理三条线索相交织的叙述方式,还原区块链技术的缘起与演进,挖掘技术背后人与社会的动因,探讨虚拟货币的社会背景与哲学思潮。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区块链的历史与原理、技术与应用、范式革命与未来监管,并附有推荐书目与人物时间表,有益于读者厘清脉络、拓展视野。

目录

第一编  区块链的历史和原理:由虚拟货币说开去
  1  虚拟货币的基因
    中本聪的生日:为什么是1975年4月5日?
    美元对全世界的违约: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货币的去国家化:自由主义的思考
  2  虚拟货币
    大卫·乔姆
    尼克·萨博
    戴维
    哈尔·芬尼
    中本聪
    中本聪究竟是谁
    比特币的主要历史
    比特币的意义
    比特币与区块链
  3  密码学
    Diffie - Hellman 密钥交换
    RSA
    ECC 非对称加密
    图灵与恩格玛加密机
    对称加密
    PGP
    密码朋克小组
  4  区块链原理
    比特币与区块链
    交易—区块—链
    UTXO
    P2P 网络
    PoW 共识算法
    货币发行
    哈希运算
    非对称加密及签名
    时间戳
    默克尔树
  5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的诞生
    一时繁荣
    比特币的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的来源
    用计算机的发展史理解智能合约
    以太坊的智能合约技术细节
    智能合约对商业关系的改变
第二编  从区块链到区块链经济:技术与应用
  6  区块链技术流派
    比特币
    以太坊
    Fabric
    Ripple
    EOS
    IPFS
    闪电网络
    侧链
    跨链
    区块链分片
    DAG 字节雪球
  7  区块链应用
    货币
    资产
    保险
    存证
    供应链
    证券
    游戏
    内容与社交
    物联网
    可编程货币
    ICO
  8  区块链经济
    货币
    Token
    产权
    合约
    自由市场
    区块链与经济学
    社群
  9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中心帝国
    分散的雅典城邦
    联邦制——既分散, 也存在中心
    纸质印刷——传播的中心化与
    去中心化
    互联网时代
    P2P——运算及信息的去中心化
    拜占庭将军问题
    Paxos
    区块链
第三编  区块链的愿景:范式革命与未来监管
  10  范式的革命:区块链的意义
    互联网发展的反思
    生产关系的改变
    失控的智慧
    机器时代的到来
    人的意义
  11  现实的问题:虚拟货币的三种属性与监管
    行使法定货币职能:货币主权的根本问题
    作为证券投资:证券市场监管
    作为价值转移手段:反洗钱监管
  12  未来的畅想:超级监管权和
    国际权力的重构
    全球权力的第一阶段:大英帝国以
    领土为基础的物理控制
    全球权力的第二阶段:通过美元体系的抽象控制
    “雄霸共和国”:未来的超级监管者
附录A  推荐书目及解读
  《比特币白皮书》
  《精通比特币》
  《闪电网络白皮书》
  《以太坊白皮书》
  《以太坊黄皮书》
  《数字黄金》
  《区块链革命》
  《失控》
  《密码故事》
  《密码学基础》
  《真名实姓》
  《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
  《区块链项目开发指南》
附录B  人物及时间表
  图灵
  惠特菲尔德·迪菲
  马丁·赫尔曼
  拉夫尔·C· 默克尔
  RSA (Ron Rivest, Adi Shamir,Leonard Adleman)
  大卫·乔姆
  莱斯利·兰伯特
  尼尔·科布利茨
  斯图尔特·哈伯
  菲利普·齐默尔曼
  蒂姆·梅
  埃里克·休斯
  蒂姆·伯纳斯·李
  亚当·贝克
  戴维
  尼克·萨博
  肖恩·范宁
  肖恩·帕克
  哈尔·芬尼
  中本聪
  盖文·安德森
  维塔利克·布特林
  BM (丹尼尔·拉里默)
  杰德·麦凯莱布
  胡安·贝内特
  盖文·伍德
  杰昆
  皮特·韦塞尼斯

前言

  

    从虚拟货币到区块链:
    一场思想与技术的绚烂化学反应
    一、冲出试管的思想与技术
    2009年1月,哈尔·芬尼在笔记本电脑上收到了10块钱。哈尔·芬尼是一名程序员,他的家在洛杉矶郊外,是一栋普通的房子。当时,他坐在客厅,他的办公桌就在客厅的角落里。
    哈尔·芬尼并未预料到,这10块钱若是投币,那历史售货机里吐出来的就是一个新时代。那不是10美元,而是名为比特币的新玩意,人们后来称之为虚拟货币,发明它的人网名叫中本聪,也就是他给哈尔·芬尼转了这10枚比特币。
    在计算机上用程序制造虚拟货币,对哈尔·芬尼来说,并不陌生。他就曾经设计过一种,名叫RPOW,可以用来发电子邮件。所以老手哈尔·芬尼一眼看懂了中本聪的高明之处,RPOW还需要依赖中心服务器作结算,而比特币则是完全的点对点模式,无需中心服务器。
    不止哈尔·芬尼,在密码学界,不少大神都做过虚拟货币的设计。可以列出一长串来,乔姆的ecash、尼克·萨博的Bit-gold、戴维的B·Money、亚当·贝克的Hashcash……设计的目的也各种各样,为了保护隐私,为了模拟黄金挖矿,为了反对暴力,为了防范垃圾邮件……
    乔姆的ecash还依托银行,算是法币的支付工具,而Bit-gold等则都属于私人货币,这些货币的背后,并无国家的信用在背书,并非国家的法定货币。
    在现代社会,人们在常识中普遍认为,货币即法定货币,也就是国家印刷的钞票。人们大多已经忘记了使用金银作为货币的历史,金银的背后并无国家信用。密码学和计算机的大师们设计虚拟货币,就是想试试,能否在计算机上制造出类似黄金这样具有稀缺性,且方便验证的数字化货币。技术上的难点很清楚,无非要解决数字货币的归属权问题,要解决防止复制的问题,等等。而技术之外,则还有深意,计算机上的数字化黄金若是实现了,是否可以用私人货币替代美元等法定货币了?对这一点,戴维在B-money一文中说得很直白。
    1976年哈耶克写下他一生中最后一本经济学著作《货币的非国家化》。文中他讨论了法定货币的种种弊端,并提出建议,货币发行未必一定由国家垄断,干嘛不模仿商品的生产,搞一下竞争呢?他认为私人货币,比黄金还好:“自由企业,即那些从提供健全货币的竞争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机构,毫无疑问能够比黄金做得更好。”
    哈耶克是自由市场的坚定支持者,他最看重的,便是市场和竞争。所以他说“我们需要的是一场相当于19世纪自由贸易运动的自由货币运动”。
    按照哈耶克的私人货币竞争理论,私人货币相对于法定货币将展现出两个优势:(1)币值稳定;(2)币值的稳定将减少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利影响。哈耶克的最终理想是国家将货币权力交还给人民。这里的关键是自由竞争产生稳定的币值。
    无从知晓中本聪是否读过哈耶克的书,但尼克·萨博是哈耶克的信徒,这毫无疑问,因为他的文章中经常提及哈耶克。我们只知道中本聪是密码学家,而且中本聪的发言并不激进,但我们知道,他对2008年左右的金融体系是持有敌意的。在比特币的创世区块中,他用《泰晤士报》的一句话“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实施第二轮银行紧急援助的边缘”嘲讽了英国的金融政策。
    但中本聪比之哈耶克,还要激进。比特币与哈耶克的私人货币理论的区别在于:
    (1)比特币的发行,并不依赖可信任的第三方;
    (2)比特币的背后并无商品储备作为价值背书;
    (3)比特币系统本身,对比特币与法币或者其他商品的比价,并无明确定义、指引规则或者约束。
    在中本聪的设计中,比特币是通缩的,共计2100万枚比特币,在100年内按照规则函数发行。中本聪设计了货币的发行机制、地址、交易的账本结构、记账权的确认和激励、点对点的共识和“双花”的防范等基础协议,其他的,都交给了市场。
    哈耶克与中本聪在设计货币体系时,二人所挑战的对手和解决的问题,并不相同。哈耶克所挑战的对手,是国家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力;中本聪所挑战的对手,是对第三方的信任(这其中包括哈耶克所支持的商业银行,哪怕这些商业银行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哈耶克要解决的问题是政治和经济问题,如何实现货币的市场化和自由竞争;而中本聪要解决的问题是技术问题,如何让电子货币(虚拟货币)摆脱对第三方可信服务器的依赖(即对中心化服务器的依赖),中本聪的技术问题,实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技术是一面,另一面则是经济问题,因为摆脱了中心化的服务器,从货币体系上也就必然地摆脱了对第三方的信任。
    中本聪的P0w让虚拟货币从此摆脱了中心服务器的束缚,虚拟货币从此呈现出黄金的特性——稀缺、方便验证、无需信用,虚拟货币也就成为可信的私人货币。由此,在计算机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上,有了一种技术上完善的私人货币。我们无从知晓,在中本聪的思路历程中,到底先有.POW技术,再发现P0w可作为私人货币?还是中本聪为了设计私人货币,才发明了P0w?目的和手段,思想和技术,孰先孰后?
    也许是思想先进入试管,也许是技术先进入试管,结果就是它们发生了激烈的反应,一场化学实验,轰然炸响成就了绚烂的漫天烟花。
    从2009年到2020年,比特币从一文不值成长为市值1660亿美元,其间的2017年12月17日为价格高峰,每枚比特币价格19140.80美元,总流通市值为3200亿美元。而虚拟货币总的种类,于2020年甚至超过20万种,其中纳入Coinmarketcap统计数据的5164种,总流通市值为2601亿美元。在2017年12月17日的高峰,虚拟货币总流通市值为8003亿美元。
    ……
    四、为理性松绑
    诺伯特维纳博士于20世纪创造了控制论,机器设备、自动化生产、机器人领域由此一片繁荣。控制论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变革,改变了人们对技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在这种理论中,人们放弃了对世界的绝对控制,而是开始接受人类能力有局限性这个事实,以“不确定”的目光观察世界。
    这种放弃绝对控制的理念,从20世纪开始,不仅体现在科技领域,也在政治学、经济学领域出现。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一书这样写道:
    “我们必须明白,这种扩展秩序并不是人类的设计或意图造成的结果,而是一个自发的产物。”
    休谟有一个著名论断:“道德准则,并非我们理性的结果。”人类社会中形成的很多秩序,诸如语言、法律、市场和货币,这些伟大的事物,并非源自人类的本能,更不是来自聪明人的创造,而是在进化中形成的传统。
    哈耶克并不反对理性,他反对的乃是“狂妄的理性”,反对不承认自我局限性的理性。如果我们的理性是完美的,那么它必定指引我们,去为理性自身松绑。
    从1950年图灵提出“机器能够思考么”这个问题,到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会议定义了人工智能,之后一路曲折,在希望和绝望交替中坎坷前行,人们为了让机器具有思考能力费尽了心思。时至今日,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算法已经落地进入实用阶段。计算机能够自动认出猫,能够打败围棋冠军,人们承认,虽然并不理解机器是如何思考的,但那思考的效果与人类理性并无二致,而且可能更强大。在很多需要思考的事情上,人们只能放弃对自己理性的依赖,将判断与决策的权力交给机器。理性并非万能,承认理性与人类智慧的某些局限,并非反智,相反一味的狂妄自信,才是反智。
    《三体》小说中,三体人的思维是透明的,这让三体社会的交流带宽极高,交流成本为零。地球人类的思维是隐秘的,每人都有一个不透明的试管,可以在其中投放任意的思想试剂,这给地球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各种思想的化学反应,可能产出无穷多样的成果。但带来的一个麻烦是,地球人之间的信任,难以建立起来。古往今来,信任成了人类社会最大的成本之一。区块链与智能合约的出现,则从技术上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信任的建立不必依赖强力机构,也不必依赖第三方,任何平等的个体之间,都可以通过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代码与算法,建立信任。
    若从20世纪90年代用非对称加密技术设计虚拟货币开始算起,到区块链渐渐繁荣的今天,历时约40年。其间,纷繁的事件,五彩的人物,令人目不暇接。这一场思想与技术的化学反应,虽然触发在科学的实验室中,但剧烈的闪光、火焰、辐射热早已失控,从试管中爆发激射至天空,映照在全人类的目光中。从虚拟货币到区块链,这一场化学反应,投入试管的思想遍及经济学、科技、法律、商业,本书区块链简史试图用轻松的笔触记录它的全过程。本书作者无意对细节的一毫一克、一摩一焦作精确度量,但求能描绘清楚那化学反应的声响、色彩、光亮、火热,希望能带读者身临其境,体验这一场轰轰烈烈。
    这是一段值得去了解的历史,因为无论知觉与否,我们每一位都已身在其中。
    朱玮  吴云  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