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文 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文学- 报告文学

岩兰花开(汶川大地震幸存者生存状况调查)

  • 定价: ¥39.8
  • ISBN:9787517134497
  • 开 本:16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中国言实
  • 页数:234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这不是一部莺歌燕舞、风花雪月的作品,是主人公及作者与灾难平等对话的过程。
    丧子爸爸、丧子妈妈、地震孤儿、长大了的伤残孩子、重组家庭、震后宝宝们,成为这部命运交响曲的合唱队员,作者则是这场生死之歌的记录。

内容提要

  

    冬去春来,时光荏苒,汶川地震已经12年过去了,逝者已去,大难中煎熬过的丧子爸爸、丧子妈妈、地震孤儿,长大了的伤残孩子,重度伤残的中老年男女,震后宝宝们,如今生存状况如何?身体恢复情况如何?内心是否安妥?本书就是记录了他们现在的经历。

作者简介

    杜文娟,籍贯陕西南郑,现居西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成都文学院特邀签约作家,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陕西省“六个一批”人才,“百优”人才,“三秦优秀文化女性”。鲁迅文学院第十四届高研班学员,鲁迅文学院当代现实主义题材创作高研班学员。著有长篇小说《红雪莲》《走向珠穆朗玛》,小说集《有梦相约》,长篇纪实文学《阿里阿里》《苹果苹果》等十一部作品。获第六、七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  《解放军文艺》双年度奖,《红豆》双年度奖,第五届柳青文学奖长篇小说奖,陕西文学研究所有突出贡献小说作家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五届徐迟报告文学提名奖等。有作品翻译成英文、塞尔维亚文、哈萨克文、藏文等在国内外发行。

目录

感谢双拐
不想结婚
初二女生说
地震有点远
羞怯的美容手
媒婆杨姐
点一盏明灯在大地上
画眉雨
十年前的新鞋
生活进行时
多赚的日子
萝卜羌寨的“幽灵”
轮椅上的绣娘
新希望
儿子患了“鬼剃头”
姨妈的心事
采野花的小男孩
唤出来的同居者
仙女小妈妈
学者己见
映秀航标
冰山中的光亮
碰不得的北川人
汶川的孩子
和解之路
后记  写一部纪实给当代

前言

  

    2008年5月12日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造成近7万人遇难,近2万人失踪,37万多人受伤,导致数千个家庭失去了独生子女,产生了600多名地震孤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
    笔者在震后第5天只身前往震区当了一名志愿者,走遍了几乎所有重灾区,历时29天,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20救护车曾把我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在2009年春节和地震一周年时,先后两次重返震区采风采访。2018年5月至6月第四次入川,采访了五六十位重度伤残人员和重创家庭。当年的北川中学高二学生、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冠军“无腿蛙王”代国宏对我说,他用2年时间恢复身体,用6年时间恢复心理。可见,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山河破碎家园坍塌,更重要的是心灵的伤害。
    冬去春来,时光荏苒,12年过去了,逝者已去,大难中煎熬过的丧子爸爸、丧子妈妈、地震孤儿,长大了的伤残孩子,重度伤残的中老年男女,震后宝宝们,如今生存状况如何?身体恢复情况如何?内心是否安妥?
    为保护受访者,除部分愿意透露姓名的地震伤员外,其他人员均为化名,本书所记录的他们的经历完全属实。

后记

  

    写一部纪实给当代
    是的,我不愿意碰触这部书的后记,一旦完成这段文字,就意味着与他们告别了。他们,就是与我相依相伴的主人公。从青年到中年,随他们的起居住行,伤痛喜悦一路走来,他们也陪伴我度过了焦虑、浮躁,直到现在的坦然不惊。
    时间真的不短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5天,我只身去往震区,当了一名志愿者,白天为灾民送粮送药,晚上写稿子,历时29天,完成了5万多字的《震区亲历记》。通过部队发往外界,最远到达美国的波士顿,当地报纸图文并茂进行连载,民众拿着报纸为中国四川捐款捐物。当然,这是后来才知晓的。从震区回到陕西就做了甲状腺切除手术,伤疤横亘在脖子上,之后的四五年里,无论阴雨雷电还是赤日炎炎,我都穿着高领上衣,避免被人发现。2009年春节前几天和地震一周年,两次重返四川,主要是想打开自己的心结,因为,我抑郁了。两年间,我躲着人走路,夜幕降临还戴着口罩帽子,听见“地震”两个字心就发颤,肩胛骨往回收,恨不得把头低到尘埃里,伤心时还会呕吐。从这个层面讲,我也是地震伤员。
    我知道要了却这桩情债,必须得与之和解,方式只能是述诸笔端,将心中的痛和纠结彻底理清,然后卸下盔甲,轻装迎接后半生。心里非常清楚,没有谁青睐灾难和悲伤,这是一部小众作品,不会畅销。甚至有人对我说,汶川地震已经翻篇,没必要涉猎这种出力不讨好的题材。我深切地明白,作家的黄金创作期很短,但我坚信这个领域喧腾火热,从来没有冷寂过,这是在场人的基本认知,我了解自己的心之所依。正如我无数次对拒绝采访的人说的那样,如果没有人关注,灾难对人类的启示和教训也会随之而去,要对得起自己的苦难和经历。这些言论更多的是鼓励自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用双脚丈量那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聆听他们的心声,感知他们的幽微。 正是抱着这种信念,地震10周年之后不久,第4次入川,近一个月时间里走访了汶川、映秀、都江堰、绵阳、北川等重灾区,采访了五六十位男女老少,然后修行般把自己关闭起来,开始了一个人的日夜厮杀,累月煎熬。在全文开篇,用红色加粗字体写下几个大字:笃定、真诚、诗意、凝练、悲悯、善意。以此提醒自己,不能偏离这个宗旨。 这注定不是一部莺歌燕舞、风花雪月的作品,推进自然缓慢,写作的过程是揭伤疤的过程,也是伤口愈合的过程,是主人公及作者与灾难平等对话的过程。丧子爸爸、丧子妈妈、地震孤儿、长大了的伤残孩子、重组家庭、震后宝宝们,成为这部命运交响曲的合唱队员,我则是这场生死之歌的记录。 人类历史不仅有英雄伟人,更有普通凡人奠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大难煎熬过的这个群体,生存状况有喜有忧,苦难中的坚韧与豁达,顽强中的不屈和善良,正是人世间最美的品质。大灾后心理障碍持续数十年,甚至代际传递,人性之花绽放,作家便是花粉的采集者。 采访中的艰辛和无奈已经过去,写作中的孤独和无处倾诉也已画上句号。写一部纪实给当代,以文献、文学的形式呈现给世界和自己,心,终安妥。 2018年8月18日至2019年6月30日 于西安、北海、杭州、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