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您现在的位置: 全部商品分类 > 哲 学 > 哲 学 > 宗教

不一不异

  • 定价: ¥36
  • ISBN:9787108068361
  • 开 本:32开 平装
  •  
  • 折扣:
  • 出版社:三联书店
  • 页数:199页
我要买:
点击放图片

导语

  

    本书为佛学随笔集。
    作者何欢欢是近年佛教研究领域最重要的青年学人之一,曾在著名藏学家王尧先生身边学习,在国内外均有较大的影响力。
    文章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亦可作为引导大众深入理解佛教的知识普及性读物。

内容提要

  

    书名“不一不异”取自龙树菩萨造、鸠摩罗什译《中论》:“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这句著名的“八不中道”是佛教哲学的精华,阐释了最根本的甚深妙法。此处俗用其二,缘起万物既不相同亦非不同,每篇小稿谈论的内容也都存在着“不一”“不异”的隐性观照,可供参寻玩味,权当是这本“佛系”学术随笔集的特点之一。
    本书收录了笔者近年来研习佛教的心得体会、与国外师长的往来对谈、对亲友故人的追忆缅怀以及走访日本等佛教国家所见闻之信仰现象,试图探讨一个问题:以佛教为对象的学术研究对佛教本身的发展有何意义?

作者简介

    何欢欢,1984年生,浙江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佛教数字资源中心(原TBRC)理事。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第七届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曾在东京大学、哈佛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从事研究。出版著作《〈中观心论〉及其古注〈思择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胜论经》(商务印书馆,2018年),在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哲学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日三语论文四十余篇,主要研究兴趣为佛教学、梵文和印度哲学。

目录

玄奘大师与无遮大会
是谁弄错了“窥基”的名字?
如何烧香?
舌尖上的日本禅
榻榻米上的真言密教
袈裟搭在西服外:穿在身上的净土真宗
“帅和尚”靠什么赚钱?
从檀林到大学
日本的地狱教育
葬祭式上的那身黑色礼服
AI能成佛吗?
怀念王尧先生
怀念薛纫蘅女士
实业传道与学术弘法:纪念沼田先生
“印度哲学”的名义
东京大学文学部“报销”物语
佛学与梵文写本研究——与恩斯特·斯坦因凯勒教授的对谈
日本的佛教研究——与斎藤明教授的对谈
藏传佛教研究——与范德康教授的对谈
附录  何欢欢谈梵文佛教研究

前言

  

    我从小就有一张“考试被作文拖后腿”的标签,大学读了哲学系还是一动笔就觉得自己不擅写作,甚至几度怀疑选错了专业——佛教学——这个实际上以“作文”为唯一成果和评价标准的纯人文领域。后来留学日本和美国多年,学术工作常用英文与日文,似乎成了掌握某种专门技能的匠人,却对母语写作日益敬畏,渐行渐远于心向往之的文人。
    直到2014年秋,经同事介绍结识了《上海书评》的编辑黄晓峰先生(别名“有鬼君”)。在他不断地鼓励、劝导和催促下,我居然鬼使神差般地写起了不计“工分”的随笔,甚至曾多次被同事关心:“写报纸文,还认真做学术吗?”笑答:“学问不论深浅,被读懂才有意义。”
    如果说这本小书里的文字是在学术工作“之余”信手拈来的,那绝对是自欺欺人的梦话。写随笔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并不亚于专业论文,时不时还会出现一点“文笔较差”的阴影,更要绞尽脑汁写得好看些、有意思点儿,亦不能少了学术或知识的原创性。每每完稿后,惴惴地发给有鬼君审读,与投稿给“核心期刊”时闲庭信步的状态判若两人。
    书名“不一不异”取自龙树造、鸠摩罗什译《中论》:“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这句著名的“八不中道”是佛教哲学的精华,阐释了最根本的甚深妙法。此处俗用其二,缘起万物既不相同亦非不同,每篇小稿谈论的内容也都存在着“不一”“不异”的隐性观照,可供参寻玩味,权当是这本“佛系”学术随笔集的特点吧。
    收录的二十篇小文中,《玄奘大师与无遮大会》《是谁弄错了“窥基”的名字?》是两篇学术性较强的文献考证,其实是专业论文的副产品。前者为研读《掌珍论》的“边角料”,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后,将其中的一个脚注扩展成了故事。后者乃最得意之作,中文稿见报后意犹未尽,补充改写为英文学术版,投稿至由铃木大拙创刊于1921年的ne助5£P朋B优d砒础被录用。以此沾沾自喜地以为实现了母语写作随笔与外文发表学术相容互补的最佳模式,可惜这种好事似乎只可遇而不可求。
    《榻榻米上的真言密教》等七篇是关于日本佛教的感性思考,试图从吃、穿、住、行的生活场景甚至影视作品的细节来表现当下信仰的真实状态。这一方面与我近十年大半时间都在东京访学,积累了许多个人经历与体验有关;另一方面,大众对“佛教国家”日本有着诸多似是而非的认知,作为学者总想从专业的角度予以考析或辩驳。于是,便以自己的“见闻觉知”为基础,尝试着记录这种时尚现代的、特立独行的、活泼生动的佛教形式。至于中日之间的“一”“异”之辨,当是见仁见智的功夫,意在言外,不争高低。
    三篇纪念文,有两篇写的是名人。对王尧先生心存发自肺腑的感恩与怀念,尤悔年少不惜福。纪念沼田先生的实际目的是介绍其家族“实业传道与学术弘法”的事业和精神。自己几无成为实业家的可能(顺便提一下,《如何烧香》原本是为了改行从事“香道”产业写的一部分先行研究,结果香没做出来,论文倒颇受好评,遂很快断了创业的念头),却仍梦想着天下公器之学术能被“人民币”尊重地支持。《怀念薛纫蘅女士》是唯一未曾发表的文稿,多年前含泪写下只言片语,只为表达哀思。现收录于此并不是要重复一个“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的平凡伟大的爱情故事,而是因为夫人超凡脱俗的言行举止足以影响我的人生。
    三则“对谈”刊出时都是访谈的形式,我于其中只是提问者的身份,以便把原本散漫的聊天统合成逻辑完整的论述。当初发心要“追问”几位自己敬仰的学者,真实的意图是想借学养深厚的大师之口,讲述我所欣赏的最具代表性的治学理念与研究方法。所以,在根据录音整理并翻译谈话内容时,往往把多个问题整合为一,或者将一段意思分解在多处,除了依个人偏好而作的取舍外,也混入了不少自己的想法。尽管在刊发前请“与谈人”审核了稿件,但由于三位教授都不通中文,难免不被我含糊地“代言”了一把。
    最后想特别讲一下的是《AI能成佛吗?》的写作缘起。2017年夏末,在机场书店看到《中国慈善家》杂志,一下被封面人物陈天桥说的“我证无我”所吸引。“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但鲜有富裕的佛教徒能跳出维摩诘的方丈室而直抵“无我”的境地,陈先生居然还要证明“无我”!读完慈善家的故事,脑子里不仅冒出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俗语,更是深深地佩服起这位传奇人物。科学之于佛学的意义可以荒诞也可以严肃,但不可以被无视。
    四年时间完成的这十多篇“作文”,除三篇外全部经黄晓峰先生之手发表于《上海书评》,经历了从纸质《东方早报》到电子版“澎湃新闻”的转变。如今,承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王婧娅女士的厚爱,编辑成书,诚惶诚恐又窃喜昭昭。这本文集于我个人的意义超过了一部学术专著,是谓技可学、术可功,唯文难作!
    2018年初秋于东京寓所